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348发布日期:2019-06-14 22:5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玻璃幕墙已经成为外墙装饰最为普遍的装饰工艺。对于位置较高的玻璃幕墙,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的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业,由于玻璃本身易碎的特性,在采用脚手架作业时操作空间较为狭小,不易垂直吊装运输,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玻璃因摇晃、碰撞而发生破碎的现象,既浪费装修材料,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技术中,在将幕墙吊装到待安装的位置的高度之后,幕墙难以进行横向移动,幕墙和待安装的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施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脚手架作业时幕墙易碰撞而损坏,且幕墙难以横向移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包括:

横向固定于建筑结构,且位于待安装的幕墙的安装位置的上方的内圈滑轨和固定于所述建筑结构,且设于所述内圈滑轨的外侧的外圈滑轨,所述内圈滑轨和所述外圈滑轨均位于所述建筑结构的外侧且和所述建筑结构之间留设距离;

竖向固定于所述外圈滑轨和地面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滑轨;以及

固定于设于所述建筑结构顶层的提升卷扬机的下方的吊装梁,所述吊装梁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一对所述限位滑轨之间,所述吊装梁和所述待安装的幕墙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提升卷扬机提升所述吊装梁,带动所述待安装的幕墙沿着所述限位滑轨提升至所述待安装的幕墙的安装位置的楼层,手动解除所述待安装的幕墙和一对所述限位滑轨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待安装的幕墙吊挂于所述内圈滑轨,且沿着所述内圈滑轨移动至所述待安装的幕墙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通过设置外圈滑轨,用于将幕墙竖向提升到待安装的位置的高度处,通过设置内圈滑轨,用于将幕墙进行横向水平移动,从而将吊装到幕墙的待安装的位置的高度处之后,将幕墙进行水平移动,直到将幕墙移动到待安装的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幕墙难以进行横向移动,幕墙和待安装的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施工不方便的问题。内圈滑轨和外圈滑轨具有独立性,给流水施工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吊装速度以及吊装质量,节约工期。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位于所述待安装的幕墙的安装位置的两侧的一对限位滑轨,用于限制连接于限位滑轨之间的横梁进行竖向移动,从而防止幕墙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待安装的幕墙安装于所述建筑结构的上部时,所述内圈滑轨和所述外圈滑轨均固定于所述建筑结构的顶层。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竖向固定于所述建筑结构的顶层的支撑杆;

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承重梁,所述第一承重梁的端部凸伸出所述建筑结构形成所述第一凸伸端,所述内圈滑轨和所述外圈滑轨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承重梁的凸伸端;以及

斜向固定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承重梁之间的斜撑杆。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待安装的幕墙安装于所述建筑结构的下部时,所述内圈滑轨和所述外圈滑轨均固定于所述建筑结构的中部楼层。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建筑结构的中部楼层的多个第二承重梁,所述第二承重梁的端部凸伸出所述建筑结构形成第二凸伸端,所述内圈滑轨和所述外圈滑轨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承重梁的第二凸伸端;以及

斜向固定于所述第二承重梁和所述建筑结构的位于所述承重梁上方的部分的斜拉件。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固定于地面的卷扬机;以及

固定于地面、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滑轮,所述限位滑轨为柔性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的一端通过环扣固定于所述外圈滑轨,所述限位滑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扬机、且绕设于所述定滑轮。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对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吊装梁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滑轨;

至少一对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待安装的幕墙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滑轨。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

套设于所述限位滑轨的套环;以及

固定于所述套环的绳索。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圈滑轨可移动的设有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圈滑轨可移动的设有吊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顶层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顶层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位于中部的楼层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顶层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包括:横向固定于建筑结构,且位于待安装的幕墙10的安装位置的上方的内圈滑轨30和固定于建筑结构,且设于内圈滑轨30的外侧的外圈滑轨40,内圈滑轨30和外圈滑轨40均位于建筑结构的外侧且和建筑结构之间留设距离;竖向固定于外圈滑轨40和地面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滑轨50;以及固定于设于建筑结构的顶层20的提升卷扬机60的下方的吊装梁70,吊装梁70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一对限位滑轨50之间,吊装梁70和待安装的幕墙10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提升卷扬机60提升吊装梁70,带动待安装的幕墙10沿着限位滑轨50提升至待安装的幕墙10的待安装楼层,解除待安装的幕墙10和一对限位滑轨50之间的连接,并将待安装的幕墙10吊挂于内圈滑轨30,沿着内圈滑轨30移动至待安装的幕墙10的待安装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顶层的侧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待安装的幕墙10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上部时,内圈滑轨30和外圈滑轨40均固定于建筑结构的顶层20。本装置还包括:竖向固定于建筑结构的顶层20的支撑杆11;横向固定于支撑杆11的第一承重梁12,第一承重梁12的端部凸伸出建筑结构形成第一凸伸端,内圈滑轨30和外圈滑轨40固定于多个第一承重梁12的凸伸端;以及斜向固定于支撑杆11和第一承重梁12之间的斜撑杆13。通过采用支撑杆11竖向固定于建筑结构的顶层20,从而避免直接将第一承重梁12横向固定于建筑结构的顶层20,从而避免对建筑结构的顶层20的破坏,保护了建筑结构的顶层20的防水性能。斜撑杆13增强了整体的连接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各楼层内土建、精装、机电安装等相关专业的施工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位于中部的楼层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待安装的幕墙10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下部时,内圈滑轨30和外圈滑轨40均固定于建筑结构的中部楼层21。本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建筑结构的中部楼层21的多个第二承重梁14,第二承重梁14的端部凸伸出建筑结构形成第二凸伸端,内圈滑轨和外圈滑轨固定于多个第二承重梁14的第二凸伸端;以及斜向固定于第二承重梁14和建筑结构的位于第二承重梁14上方的部分的斜拉件15。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承重梁14横向间隔设置于建筑结构上,用于后续将内圈滑轨和外圈滑轨固定于多个第二承重梁14,增强整体的稳定性,方便后续对幕墙进行吊装。通过设置内圈滑轨和外圈滑轨,内圈滑轨用于将待安装的幕墙10进行水平移动。外圈滑轨用于竖向吊装幕墙。斜拉件15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承重梁14的凸伸端,斜拉件15的另一端固定于建筑结构的位于第二承重梁14的位于上方的楼层,从而利用斜拉件15增加了第二承重梁14和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地面80的卷扬机81;以及固定于地面80、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滑轮82,限位滑轨50为柔性限位滑轨,限位滑轨50的一端通过环扣固定于外圈滑轨40,限位滑轨50的另一端固定于卷扬机81、且绕设于定滑轮8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滑轨50为缆风绳。卷扬机81可以用于收起或者放长限位滑轨50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结构。定滑轮82用于改变限位滑轨50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一连接件90,第一连接件90的一端固定于吊装梁70一端,第一连接件90的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对应的限位滑轨50;至少一对第二连接件91,第二连接件91的一端固定于待安装的幕墙10的底端,第二连接件91的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对应的限位滑轨50。通过采用第一连接件90连接于幕墙的顶部和吊装梁70之间,从而对幕墙的顶部进行限位。通过采用第二连接件91连接于幕墙的底部和吊装梁70之间,从而对幕墙的底部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90和第二连接件91均包括:套设于限位滑轨50的套环;以及固定于套环的绳索。套环可套设于限位滑轨50,并在限位滑轨50上进行移动。在竖向吊装完成后,可将套环从限位滑轨50中取下,从而解除第一连接件90和第二连接件91和限位滑轨50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内圈滑轨30可移动的设有电动葫芦31,通过将电动葫芦31和待安装的幕墙10连接,将电动葫芦31沿着内圈滑轨30移动,从而实现水平移动待安装的幕墙10。

外圈滑轨40可移动的设有吊篮41,吊篮41可用于给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从而施工人员可在吊篮内将待安装的幕墙10和限位滑轨50之间的连接解除,并将待安装的幕墙10和内圈滑轨30上的电动葫芦31进行连接,然后结合内圈滑轨30进行水平运输及板块的安装,独立施工互不影响,通过此种方法可大大缩短工期,节约项目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电葫芦,一个电葫芦用于吊装幕墙,另一个电葫芦起到保护作用,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吊装速度以及吊装质量,节约工期。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幕墙吊装装置通过设置外圈滑轨,用于将幕墙竖向提升到待安装的位置的高度处,通过设置内圈滑轨,用于将幕墙进行横向水平移动,从而将吊装到幕墙的待安装的位置的高度处之后,将幕墙进行水平移动,直到将幕墙移动到待安装的位置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幕墙难以进行横向移动,幕墙和待安装的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施工不方便的问题。内圈滑轨和外圈滑轨具有独立性,给流水施工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吊装速度以及吊装质量,节约工期。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位于待安装的幕墙的安装位置的两侧的一对限位滑轨,用于限制连接于限位滑轨之间的横梁进行竖向移动,从而防止幕墙碰撞而损坏。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