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188发布日期:2019-08-13 21:2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料斗。



背景技术:

真空吸料机广泛用于输送粉状或颗粒状物料,其利用真空泵产生真空负压,利用负压将物料吸入吸料斗,吸料斗内的滤网将空气与物料进行分离,待吸料斗充满物料时,真空泵关闭,底阀开启,物料因重力作用落入受料设备。现有吸料机使用时,常常会产生无法吸料的故障,影响生产进度,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料斗,其能够有效避免吸料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料斗,包括斗体和用于将斗体安装于受料设备的固定盒,固定盒设置于斗体下方;斗体顶部设有斗盖,斗盖设有吸风管道,吸风管道设有真空截止阀,斗体的侧壁设有进料管道,进料管道设有防回吸阀组件,斗体内设有过滤网,进料管道位于过滤网下方;斗体底部设有放料通道,放料通道的放料端延伸至固定盒内,固定盒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放料通道的底阀组件;底阀组件包括底阀阀板、底阀转轴、顶头和气缸,底阀转轴、气缸安装于固定盒,底阀阀板、顶头容置于固定盒,底阀阀板与底阀转轴连接。气缸与顶头连接用以推顶底阀阀板,以使底阀阀板向上转动并与放料通道的放料开口盖合。

进一步地,进料管道的末端设置于斗体内,防回吸阀组件设置于进料管道的末端,防回吸阀组件包括防回吸阀板和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设置于进料管道的顶部,防回吸阀板设置于进料管道的末端开口一侧,防回吸阀板与安装座铰接,防回吸阀板能够向下转动至与进料管道的末端开口盖合。

进一步地,进料管道的起始端设有用于连接钢丝软管的软管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软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筒和卡环,连接筒与进料管道连接;连接筒的内筒壁呈圆筒形,卡环呈圆环形,卡环沿连接筒的周向设置于连接筒的内筒壁;钢丝软管具有螺旋钢丝,连接筒的内筒壁的直径大于螺旋钢丝的直径,卡环的内环壁的直径小于螺旋钢丝的直径;卡环设有用于容螺旋钢丝旋入的卡接缺口,卡接缺口沿卡环的周向设置且贯穿卡环的内环壁。

进一步地,卡接缺口沿连接筒周向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

进一步地,斗盖和斗体通过搭扣连接。

进一步地,斗体设有透明的斗体视窗。

进一步地,固定盒设有透明的固定盒视窗,固定盒视窗与底阀组件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顶头表面覆盖橡胶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底阀是靠一个重锤的自重打开底阀,靠斗体的负压吸合底阀,有时候重锤过重,或者斗体负压不够,都会造成在吸料时,底阀不能吸合或者吸合不严,导致斗体内无法形成负压状态,造成无法吸料的故障。本吸料斗的底阀采用气缸推顶的方式,无需设置重锤,结构简单,该结构充分改善因斗体负压不够造成底阀无法正常吸合的现象,尤其适用于一个风机同时作用于多个吸料斗的情形,使斗体保持负压状态,避免吸料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吸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吸料斗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吸料斗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软管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软管连接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标:100-斗体,110-放料通道,120-斗体视窗,200-斗盖,210-吸风管道,220-真空截止阀,300-进料管道,310-防回吸阀组件,311-防回吸阀板, 312-安装座,400-过滤网,500-搭扣,600-固定盒,610-固定盒视窗,700-底阀组件,710-底阀阀板,720-底阀转轴,730-顶头,740-气缸,800-软管连接组件,810-连接筒,820-卡环,821-卡接缺口,900-钢丝软管,910-螺旋钢丝, 920-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颗粒状或粉状物料的吸料斗,该吸料机包括斗体100和用于将斗体100安装于受料设备(如压片机、包装机、注塑成型机)的固定盒600,固定盒600设置于斗体100下方。斗体100顶部设有斗盖200,斗盖200和斗体100通过搭扣500连接。斗盖200 设有吸风管道210,吸风管道210与真空泵(图未示)连接,吸风管道210设有真空截止阀220。斗体100的侧壁设有进料管道300,进料管道300与料箱(图未示)连接,进料管道300设有防回吸阀组件310。斗体100内设过滤网 400,进料管道300位于过滤网400下方,过滤网400覆盖吸风管道210的开口,将空气与物料进行分离。斗体100底部设有放料通道110,放料通道110 的放料端延伸至固定盒600内,固定盒600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放料通道110 的底阀组件700。为了便于观察斗体100内物料情况,斗体100设有透明的斗体视窗120。为了观察底阀阀板710的吸合情况,固定盒600设有透明的固定盒视窗610,固定盒视窗610与底阀组件700位置相对。

本实施例中,底阀组件700的具体结构为:底阀组件700包括底阀阀板710、底阀转轴720、顶头730和气缸740,底阀转轴720、气缸740安装于固定盒 600,底阀阀板710、顶头730容置于固定盒600,底阀阀板710与底阀转轴720 连接,气缸740连接顶头730,吸料过程中,顶头730推顶底阀阀板710使其向上转动至与放料通道110的放料开口盖合,使斗体100保持负压状态。放料时,顶头730回缩,底阀阀板710自然向下翻转至离开放料通道110的放料开口,放料通道110打开,物料自然下落至受料设备。放料通道110的放料端呈倾斜装,便于底阀组件700的安装。本实施例中,顶头730表面覆盖橡胶材料层,避免产生推顶噪音。

本吸料斗的底阀采用气缸740推顶的方式,无需设置重锤,结构简单,该结构充分改善因斗体100负压不够造成底阀无法正常吸合的现象,尤其适用于一个风机同时作用于多个吸料斗的情形,使斗体100保持负压状态,避免吸料故障。

本实施例中,防回吸阀组件310的具体结构为:进料管道300的末端设置于斗体100内,防回吸阀组件310设置于进料管道300的末端,这里以物料在进料管道300内的运动方向为标准,“末端”指物料运动的终端,“起始端”指物料运动的开端。防回吸阀组件310包括防回吸阀板311和安装座312,安装座312固定设置于进料管道300的顶部,防回吸阀板311设置于进料管道300 的末端开口一侧,防回吸阀板311与安装座312铰接,防回吸阀板311能够向下转动至与进料管道300的末端开口盖合,真空泵开启时,在斗体100内负压的作用下,防回吸阀板311离开进料管道300的末端开口,物料能够正常通过进料管道300,真空泵关闭时,防回吸阀板311自然向下转动将进料管道300 的末端开口盖合,从而将进料管道300关闭,防止物料回吸至进料管道300内。

进料管道300通过钢丝软管900与料箱连接,进料管道300的起始端设有用于连接钢丝软管900的软管连接组件800。现有钢丝软管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外包配合卡箍,若卡箍安装不到位,则在使用过程中钢丝软管容易脱落,造成吸料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连接组件800包括连接筒810和卡环820,连接筒810与进料管道300连接。连接筒810的内筒壁呈圆筒形,卡环820呈圆环形,卡环820沿连接筒810的周向设置于连接筒810的内筒壁。钢丝软管900具有螺旋钢丝910,连接筒810的内筒壁的直径大于螺旋钢丝910 的直径,卡环820的内环壁的直径小于螺旋钢丝910的直径。卡环820设有用于容螺旋钢丝910旋入的卡接缺口821,卡接缺口821沿卡环820的周向设置且贯穿卡环820的内环壁。

钢丝软管900包括管壁920和螺旋钢丝910,管壁920呈波纹状,具有凸起部和凹陷部,螺旋钢丝910设置于管壁920的凸起部。利用软管连接组件800 安装钢丝软管900时,将钢丝软管900末端的螺旋钢丝910卡入卡环820上的卡接缺口821,然后手动旋转钢丝软管900,即可将钢丝软管900逐渐旋入连接筒810内,旋转过程中,卡环820容置于管壁920的凹陷部,而该凹陷部两侧的钢丝则卡接于卡环820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从而实现钢丝软管900的快速安装定位。钢丝软管900安装时无需卡箍,节约成本,卡环820与钢丝软管900 配合,安装简单。钢丝软管900在安装和拆卸时都需要旋转软管,不能直接插入和拔出,防止了使用过程中软管的脱落,避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避免卡接缺口821边缘过于尖锐造成钢丝软管900管壁920损坏,卡接缺口821沿连接筒810周向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