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18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类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论是在工厂流水线上还是在物流快递行业,需要用到传送带来完成不同的工序间各种加工设备的传输或者用传送带对快件进行的分拣、卸货,由于生产设备的规格不同或场地限制,需要各种长短高低不同的传送设备,然而当两级传送带之间有较大高度差时,会导致传送带弯曲过大的问题,同时传送物在经过时由于落差有可能导致传送物受损。

鉴于上述现有的传送带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传送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传送带引桥,对经过的传送带进行支撑,克服传统传送带在高低落差处传送带弯曲过大的,且传送物容易受损等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设置于高传送装置与低传送装置之间的过渡位置,包括:支撑装置、轨道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沿传送带行进方向伸缩连接的多节盖体结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一个上表面和至少两个与上表面垂直的侧壁,所述上表面用于传送带的支撑,每节盖体结构与传送带行进方向相同两侧壁上均设有滑轮室,所述滑轮室内均设有滑轮,每节盖体结构两侧的滑轮分别沿对称设置于所述低传送装置上的两所述轨道滑动,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高传送装置上,用于对所述支撑装置一端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首节盖体结构、中间盖体结构和末节盖体结构,所述中间盖体结构至少设置有一节,所述中间盖体结构和末节盖体结构与传送带行进方向垂直且靠近所述固定装置方向上的侧壁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卡设靠近所述固定装置方向的上一节所述盖体结构的两侧壁,所述首节盖体结构和中间盖体结构与传送带行进方向相同的两侧壁的末端上均设有限位块,用于对下一节所述槽口两侧进行阻挡,对盖体结构在滑动时限位。

进一步地,首节盖体结构上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供所述勾状结构进行钩设的轴类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的轮体相对于所述低传送装置的外侧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贴合于所述轨道外侧。

进一步地,盖体结构的两所述滑轮室内的所述滑轮关于所述低传送装置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轨道在所述低传送装置的两侧壁上沿传送带行进方向设置,且与水平面倾斜。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滚轴,所述滚轴与传送带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引桥,其支撑面可以在高低传送装置过渡位置有效支撑传送带,避免了传送带产生过大弯曲,保证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传送物在经过传送带引桥时,由于传送带引桥的平稳过渡,传送物可以被平稳的传送到低传送装置,保证传送物不会因为高度差受到损害,而且本传送带引桥可根据传送带的伸缩而进行伸缩,且固定效果好,安全性高,同时固定装置上设有滚轴,减轻了传送带的摩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装置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支撑装置型缩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节中间盖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位图5的俯视图;

图7位滑轮结构示意图;

图8位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支撑装置1、轨道2、固定装置3、滑轮室1a、滑轮1b、凸沿1c、首节盖体结构11、中间盖体结构12、末节盖体结构13、槽口12a、限位块11a、滚轴31、挡杆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8所示的可伸缩传送带引桥,设置于可伸缩的高传送装置与低传送装置之间的过渡位置:包括:支撑装置1、轨道2和固定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1为沿传送带行进方向伸缩连接的多节盖体结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一个上表面和至少两个与上表面垂直的侧壁,所述上表面用于传送带的支撑,每节盖体结构与传送带行进方向相同两侧壁上均设有滑轮室1a,所述滑轮室1a内均设有滑轮1b,每节盖体结构两侧的滑轮1b分别沿对称设置于所述低传送装置上的两所述轨道2滑动,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于高传送装置上,用于对所述支撑装置1的一端进行固定。支撑装置1首端固定在固定装置3上,其余各节两侧下部均有滑轮1b,滑轮1b卡设于轨道2上,就形成了两级传送装置的引桥,传送带可经过引桥的过渡自然的贴合在低传送装置上,消除了两级传送带因高度差造成的传送带弯曲过大的状况。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首节盖体结构11、中间盖体结构12和末节盖体结构13,所述中间盖体结构12至少设置有一节,所述中间盖体结构12和末节盖体结构13与传送带行进方向垂直且靠近所述固定装置3方向上的侧壁上设有槽口12a,所述槽口12a用于卡设靠近所述固定装置3方向的上一节所述盖体结构的两侧壁,所述首节盖体结构11和中间盖体结构12与传送带行进方向相同的两侧壁的末端上均设有限位块11a,用于对下一节所述槽口12a两侧进行阻挡,对盖体结构在滑动时限位。首节盖体结构11通过中间盖体结构12上的槽口12a穿过中间盖体结构12,中间盖体结构12通过末节盖体结构13上的槽口12a穿过末节盖体结构13,这样设置使得整个支撑装置长度可调节,在支撑体末端侧壁上设置限位块11a目的是在支撑体从前一个支撑体拉出时不脱离前一个支撑体,这样在轨道2和固定装置3的共同作用下,支撑装置1就可以根据可伸缩传送装置的伸缩而进行伸长或者缩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首节盖体结构11上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供所述勾状结构进行钩设的轴类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滑轮1b的轮体相对于所述低传送装置的外侧设置有凸沿1c,所述凸沿1c贴合于所述轨道2外侧,轨道2的上表面用于支撑整个支撑装置1,侧表面用于使滑轮1b的行进方向固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盖体结构的两所述滑轮室1a内的所述滑轮1b关于所述低传送装置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对称设置使两个滑轮1b行进的方向都固定,从而使支撑装置1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固定在轨道上,不会因为支撑装置1的滑动而发生脱轨的行为,更具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轨道2在所述低传送装置的两侧壁上沿传送带行进方向设置,且与水平面倾斜,轨道2倾斜设置的目的是使支撑装置1的支撑面倾斜,从而使传送带从高传送装置过渡到低传送装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固定装置3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滚轴31,所述滚轴31与传送带接触,固定装置3上的滚轴的两端用于固定首节盖体结构11上的钩子,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滚轴的高度不同,钩子挂在不同的滚轴上,支撑体的高度也会因此而改变,故滚轴的作用之一在于调整整个支撑装置1的高度,同时滚轴可以滚动,时传送带经过是由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少了因高度不同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所以滚轴的作用之二在于减少摩擦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低传送装置的两侧壁上还设有挡杆4,所述挡杆4设置于所述末节盖体结构13的滑轮室1a的内侧,挡杆4的作用在于在低传送装置从高传送装置内部拉伸出来时,推动末节盖体结构13,使之也从中间盖体结构12中往外拉伸,拉伸到限位块11a时,由于限位块11a的阻挡,使中间盖体结构12继续从首节盖体结构11上拉伸,直至到达极限位置,支撑体完全展开。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