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6531发布日期:2019-04-29 15:3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折页机中纸张减速领域,具体为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cn200810205162.3;本发明涉及十六开折页机,尤其涉及十六开折页机减速毛刷。一种十六开折页机减速毛刷,包括毛刷和毛刷调节装置,毛刷由发动面侧毛刷和操作面侧毛刷组成,毛刷经毛刷调节装置安装于轴上,轴安装于发动面墙板和操作面墙板之间;毛刷调节装置由发动面侧毛刷调节装置和操作面侧毛刷调节装置组成;第一连臂固定在轴上,通过轴转动可控制发动面毛刷与台板的贴合;第二连臂固定在套筒上,套筒转动可控制操作面毛刷与台板贴合;采用气缸控制两侧毛刷与台板的离合。本发明通过气缸控制减速毛刷与台板的离合,调整调节手轮对减速毛刷与台板的贴合程度进行微调,使减速毛刷与纸张之间有一定的阻力,使纸张减速,从而提高十六开折页的精度。

上述申请为本申请的接近现有技术,该申请中,公开了使用固定的毛刷对纸张进行减速,但是在减速的过程中,毛刷接近纸张的位置会依次发生断裂。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包括台板、挡规、墙板、纸张p,其中,所述

纸张p沿台板延伸至挡规边缘;

台板两侧的墙板间设有可旋转的减速装置;

减速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抵触于纸张p表面的压轮,

支撑在台板外侧并设于两侧墙板间的轮柱,

轮柱上设有多个可旋转抵触纸张p的压轮。

所述墙板包括沿台板两侧设置的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

轮柱可调节并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

所述轮柱侧部设有驱动其进行旋转的传动部。

所述轮柱包括呈轴状的轴柱,

轴柱端头上设有驱动其进行旋转的同步轮,同步轮中外侧设有端盖插接至轴柱端头中;

传动部中的同步带套接在同步轮上。

所述传动部还包括设于第一墙板外侧并与同步带连接的传动轮,

传动轮上安装有插接至第一墙板中的传动轴,沿传动轮外侧设有挡圈插接至传动轴的端头中;

传动轴的一端上设有传动轮、另一端上设有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轴上套接有轴承挡套,轴承挡套两端的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一传动轴承。

所述传动轴承与第一墙板之间设有保持传动部整体位置的支撑套,沿着支撑套外侧设有插接至第一墙板中的定位栓。

所述所述轮柱两侧设有可调节其进行同步移动的调节部。

所述轮柱包括

轴柱,其沿第三方向z延伸于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

轴柱一侧的第一墙板上设有第一调节架、另一侧的第二墙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架;

调节部包括两个均呈“z”形的第一调节架与第二调节架,

第一调节架的一侧端头上设有第一定位栓、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一支架轴承;第一调节架与第二调节架呈一一对应的;

第二调节架的一侧端头上设有第二定位栓、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支架轴承;

轴柱两端头插接于第一支架轴承与第二支架轴承中。

所述

第一调节架与第一墙板间设有截面呈“h”形的支撑架;

第一调节架与支撑架间插接有第一定位栓;

支撑架与第一墙板间固定有锁位栓;

第二调节架与第二墙板间插接有第二定位栓。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毛刷易于断裂的情形,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的毛刷静态下直接阻挡的减速方式,改静态的滑动摩擦为动态的滚动摩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压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中压轮的安装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包括台板1、挡规2、墙板3、纸张p,其中,所述纸张p沿台板1延伸至挡规2边缘;台板1两侧的墙板3间设有可旋转的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抵触于纸张p表面的压轮4,支撑在台板1外侧并设于两侧墙板3间的轮柱5,轮柱5上设有多个可旋转抵触纸张p的压轮4;具有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毛刷易于断裂的情形,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毛刷易于断裂的情形,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的毛刷静态下直接阻挡的减速方式,改静态的滑动摩擦为动态的滚动摩擦的效果。

参见图1至图3中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

一种折页机中的旋转减速装置,包括台板1、挡规2、墙板3、纸张p,其中,现有技术中,沿着输送带8沿着台板1的表面对纸张p进行输送,并在台板1上设置挡规2对纸张p进行减速。

为保证纸张p与现有技术间的固定结构的毛刷间不产生硬性冲击,同时避免靠近纸张p一次毛刷不发生断裂,彻底改变静态的阻隔结构,设置动态的压轮4,通过压轮4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其中,压轮4表面的转动速率小余纸张p的输送速率,进而利用旋转式的阻隔结构实现纸张p的减速。

所述纸张p沿台板1延伸至挡规2边缘;在纸张p输送至挡规2边缘时,沿着第一方向x的前侧即左侧对纸张p进行减速。

其中,第一方向x为横向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y为竖向的上下方向;第三方向z为纵向的前后方向。

其中,

台板1前后两侧的墙板3间设有可旋转的减速装置;通过压轮4顺时针的旋转实现纸张p的动态阻隔,彻底避免现有技术中,固定的毛刷在使用中因阻隔断裂导致的减速不稳定的情形,利用动态旋转的减速压轮4在发生摩擦损耗或断裂后依然具有均匀的阻隔半径,压轮4在半径上的毛刷可以设置分隔的块状多个块状的压轮4组合形成压轮柱41,可以根据纸张p的宽窄情况设置压轮4的位置与纸张p对应。

减速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抵触于纸张p表面的压轮4,支撑在台板1外侧并设于两侧墙板3间的轮柱5,圆柱状的轴体形成轮柱5。

轮柱5上设有多个可旋转抵触纸张p的压轮4,利用旋转的压轮4,将现有技术中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筒摩擦与滑动摩擦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彻底避免滑动摩擦中毛刷局部断裂导致减速阻隔不均匀情形,同时避免毛刷局部摩擦时间久导致的油墨堆积情况,压轮4在旋转中具有不堆积或甩出油墨颗粒及粉尘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变毛刷需要清洗的状况。

多个压轮4排列在轮柱5上组合形成柱状结构的压轮柱41具有大面积组合调节性,可以应对不同尺寸下纸张的结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所述墙板3包括沿台板1两侧设置的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其中,墙板3分为驱动面墙板与操作面墙板,均为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墙板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运行状态。

轮柱5可调节并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间。同时将轮柱5沿着第三方向z中的前后位置设置在两者间,并利用驱动面墙板中的驱动结构对轮柱5的旋转进行减速驱动。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

所述轮柱5侧部设有驱动其进行旋转的传动部6,传动部6设置在墙板上,通过墙板的驱动面引导出传动轴与轮柱5连接,进而实现轮柱5的顺时针旋转阻隔。

所述轮柱5包括呈轴状的轴柱51,轴柱51设置在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之间,利用第一墙板31中的驱动结构,进而驱动轴柱51进行旋转阻隔减速。

轴柱51端头上设有驱动其进行旋转的同步轮53,沿着轴柱51端头设置同步轮53,利用同步轮53转动保证轴柱51上压轮4的转动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

可以设置电机或齿轮或同步带61对轴柱51上的同步轮53进行驱动。

同步轮53外侧设有端盖54,端盖54插接至轴柱51端头中;

沿着其端部设置端盖54,通过插接有垫片结构的螺栓延伸至轴柱51端头中,进而实现同步轮53与轴柱51端头的固定,并沿着轴柱51端头与同步轮53设置键进行较为稳定固定。

传动部6中的同步带61套接在同步轮53上。

传动部6可以为电机或齿轮或设有同步带61的伺服电机对同步轮53的旋转速率进行驱动。

其中,所述传动部6还包括设于第一墙板31外侧并与同步带61连接的传动轮62,

将传动轮62、同步轮53及同步带61设置在第一方向x保证三者间稳定的驱动。

传动轮62上安装有插接至第一墙板31中的传动轴63,将圆柱状的轴体插接至墙板中,通过墙板中的驱动齿轮对其进行同步传动,驱动齿轮或减速后的传动,进而实现传动轴63的减速传动效果。

沿传动轮62外侧设有挡圈621,挡圈621插接至传动轴63的端头中;利用挡圈621由垫片和螺栓组合,螺栓延伸至传动轴63保证相互间固定较稳定。

其中,沿着传动轴63的中心线a为中心,其中,第一定位栓711与第二定位栓712统一设置在中心线a上,保证第一调节架71与第二调节架72沿着中心线a为中心调节同步轮53的位置,利用同心调节的原理保证调节效果稳定。

传动轴63沿着第三方向z的前后位置进行设置,其中,传动轴63两端分别设置两个齿轮,其中,一齿轮用于传动、另一齿轮用于驱动。

即传动轴63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传动的传动轮62、另一端上设有用于驱动的传动齿轮67。

所述传动轴63上套接有轴承挡套64,轴承挡套64两端的传动轴63上分别设有一传动轴承65。

为保证两个齿轮的位置均保持在第三方向z上,因此设置两个相同型号的轴承即传动轴承65分别固定在轴承挡套64,利用轴承挡套64保持两个传动轴承65的相互位置。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

所述传动轴承65与第一墙板31之间设有保持传动部6整体位置的支撑套66,

支撑套66主要用于安装传动部6中的传动轴63、轴承挡套64及传动轴承65,将三者紧密的套接在支撑套66内部的空心圆柱体中。

传动部6的其他附属结构均固定在传动轴63上进行整体传动,因此,支撑套66的空心圆柱体主要用于保持传动轴63沿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保持稳定。

其中,

支撑套66的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内部为空心的圆柱体,沿着支撑套6的内部设置轴体及支撑轴体的轴承即传动轴63与传动轴承65稳固的设置在其中。

沿着支撑套66外侧设有插接至第一墙板31中的定位栓661,为保证支撑套66稳固的固定在第一墙板31上,因此沿着支撑套66表壁向外侧延伸出凸起结构,利用插栓或螺栓或螺钉或定位栓661连接支撑套66外侧壁与第一墙板31表面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所述所述轮柱5两侧设有可调节其进行同步移动的调节部7。设置调节部7沿着第二方向y或上下方向或高低位置对轮柱5上压轮4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使压轮4与不同厚度的纸张接触,也可以调节压轮4表面与纸张表面间的接触压力,压力越大纸张的减速越快,压力越小纸张的减速越慢。

其中,沿着调节部7端头上的孔位设置轴体,通过轴体对调节部7端头的孔进行拉动。

其中,拉轴9的顶端与墙板3之间连接,或墙板3上固定设有一孔径较大的调节套9b,通过轴套结构的调节套9b上设置螺母9a与拉轴9的螺纹配合,进而实现简易调节。

当然,拉轴9的螺纹也可与调节套9b上的电动旋转的螺母9a连接实现电动调节。

又例,拉轴9也可以为气缸轴,通过气缸轴保证压轮4与纸张之间的压力。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

所述轮柱5包括

轴柱51,其沿第三方向z延伸于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间;圆柱形的轴柱51设置在墙板3的两侧间,即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间。

轴柱51一侧的第一墙板31上设有第一调节架71、另一侧的第二墙板32上设有第二调节架72;

设置两个相同结构的调节架对一根轴体的端头进行安装,其中,调节架的摆放位置及方式均相同,保证充分的同步及结构间受力的稳定性。

其中,调节部7包括两个均呈“z”形的第一调节架71与第二调节架72,

调节部7中的两个调节架类似“z”形结构,沿着“z”形横向的左侧设置轴承槽,“z”形横向的右侧设置旋转的孔。

通过两调节架的左侧分别设置轴承保证轴柱51的旋转支撑、在利用右侧分别设置的两定位栓于中心线a上,实现稳固调节。

第一调节架71的一侧端头上设有第一定位栓711、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一支架轴承712;第一调节架71与第二调节架72呈一一对应的;

第二调节架72的一侧端头上设有第二定位栓721、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支架轴承722;

两个调节架上分别固定安装第一支架轴承712与第二支架轴承722用于套接支撑轴柱51进行稳定旋转,其中,轴柱51两端头插接于第一支架轴承712与第二支架轴承722中。

两个定位栓即第一定位栓711与第二定位栓721沿着中心线a保证两调节架的同步旋转。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

所述

第一调节架71与第一墙板31间设有截面呈“h”形的支撑架73;支撑架73呈倾倒的“h”形,其中“h”的侧面与第一墙板31表面较为稳定的贴合固定于一体,利用支撑架73为同步带61及传动轮62的传动提供旋转位置。

并保证第一调节架71与第二调节架72能够采用相同的支架,保证同步调节时较为稳定。

支撑架73与第一墙板31间固定有锁位栓731;利用插栓或锁柱结构将支撑架73贴合性的固定安装于第一墙板31的表面上。

第一调节架71与支撑架73间插接有第一定位栓711;

第二调节架72与第二墙板32间插接有第二定位栓721。

两个定位栓沿着中心线a稳定的设于同一调节基点上,同时传动轴63与两个定位栓同步的沿着中心线a进行旋转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