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流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469发布日期:2019-10-13 01:3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无动力流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水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动力流水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电气行业柜体(配电柜)装配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均使用流水生产线作业。这些流水生产线分为有动力(自动前进)的和无动力(不会自动前进)的。

无动力流水生产线在使用时候,都是需要在其上进行各种配电柜的组装和检查,现有技术中用于防止配电柜出现晃动,特别是随生产线前后晃动的装置主要是套在滚筒上的限位卡,但是限位卡在实际使用时候,只能阻止配电柜的大幅度晃动,并不能阻止其轻微的晃动,对需要进行精确加工和安装的配电柜来说依然不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无动力流水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无动力流水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无动力流水生产线,包括:

用于承载重力的承载架;

安装在承载架底部的用于流水生产线移动和定位的多个可调节脚轮;

安装在承载架顶部的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和中部T形结构件;中部T形结构件安装在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之间,中部T形结构件和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均平行设置,且朝向流水生产线的传动方向安装;外侧安装结构件的内部设置有T型槽,T型槽的槽口连贯开设于外侧安装结构件的一端面、顶面和另一端面;

多个滚筒;多个滚筒分为两组设置,两组滚筒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部T 形结构件的两侧和两个外侧安装结构件之间,每组滚筒内的多个滚筒间隔均匀、相互平行、且滚动方向朝向流水生产线的传动方向;

四个卡挡结构;每两个卡挡结构可移动的安装在一个外侧安装结构件上,每个卡挡结构均包括移动块、挡杆和T型块,T型块可滑动的置于T型槽内,T 型块的顶端与移动块的底端连接,挡杆的一端与移动块的一侧边连接,挡杆与外侧安装结构件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流水生产线:通过两个卡挡结构在外侧安装结构件上的滑动调节,可对在每组滚筒上的配电柜的前后进行卡紧,避免其出现晃动,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T型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磁吸结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节脚轮;2-外侧安装结构件;21-T型槽;3-承载架;4-滚筒; 5-卡挡结构;51-移动块;511-连接杆;512-磁铁;513-凸起结构;514-第一转轴;515-第二转轴;52-挡杆;53-T型块;6-中部T形结构件;7-防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无动力流水生产线,包括:

用于承载重力的承载架3;

安装在承载架3底部的用于流水生产线移动和定位的多个可调节脚轮1;

安装在承载架3顶部的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2和中部T形结构件6;中部T 形结构件6安装在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2之间,中部T形结构件6和两根外侧安装结构件2均平行设置,且朝向流水生产线的传动方向安装;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内部设置有T型槽21,T型槽21的槽口连贯开设于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一端面、顶面和另一端面;

多个滚筒4;多个滚筒4分为两组设置,两组滚筒4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部T形结构件6的两侧和两个外侧安装结构件2之间,每组滚筒4内的多个滚筒4间隔均匀、相互平行、且滚动方向朝向流水生产线的传动方向;

四个卡挡结构5;每两个卡挡结构5可移动的安装在一个外侧安装结构件2 上,每个卡挡结构5均包括移动块51、挡杆52和T型块53,T型块53可滑动的置于T型槽21内,T型块53的顶端与移动块51的底端连接,挡杆52的一端与移动块51的一侧边连接,挡杆52与外侧安装结构件2垂直。

在非工作状态下,两个卡挡结构5分别滑动至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两个端面上,其不会影响配电柜抬上滚筒4;

在工作状态时,配电柜在滚筒4上停止传输,此时两个卡挡结构5通过T 型块53在T型槽21内滑动,两个卡挡结构5的挡杆52分别卡紧配电柜的前后两侧,即可实现避免其出现晃动,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加工和安装。

多个可调节脚轮1的设置,让生产线可移动,亦可实现定位,装配定位和移动均较为方便。

实施例2,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每根中部T形结构件6的两端均设置有一防撞块7。防撞块7的设置避免在生产线的移动过程中出现撞击造成滚筒4 的变形损坏。

实施例3,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调节脚轮1包括万向轮和水平高度可调的脚杯。

通过脚杯,使得生产线的可调节高度为30mm。当万向轮着地时,可以推着生产线移动,而当脚杯着地时,即可固定,并可方便调节水平或者坡度。

实施例4,如图5、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每个移动块51上均设置有磁吸结构,外侧安装结构件2为铁磁性材料制成,在移动块5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磁吸结构的槽孔,磁吸结构包括连接杆511、磁铁512、凸起结构513、第一转轴514、第二转轴515,连接杆5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 514和第二转轴515,对应地在移动块51内设置槽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转轴514插入并转动的孔洞,在磁铁512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结构513,两个凸起结构513上均设置有用于第二转轴515插入并转动的孔洞。

在卡挡结构5的位置确定之前,整个磁吸结构是收缩在移动块51的一端面的槽孔内,槽孔设置为T型,与磁吸结构的形状相互匹配,且卡挡结构5大部分为非铁磁性材料制成,只有在槽孔内的一小部分为铁磁性材料制成,这样既避免了磁吸结构在抖动下移动出槽孔,又避免对移动块51吸的太紧,无法拔出;优选地,还在磁吸收纳入槽孔后,在槽孔内还留出足够手深入的空间,用于方便的将磁吸结构抠出;进一步优选地还在磁铁512的侧壁安装有把手。

在卡挡结构5的位置确定时,将磁铁512从槽孔内抠出,连接杆511的两端分别绕移动块51和磁铁512进行适应性转动,连接杆511的转动,让磁铁512 的平面与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顶面进行磁性吸附,此时因为移动块51不能进行上下左右位移,所以移动块51不能进行前后位移,挡杆52亦不能移动。在两个不能位移的挡杆52夹持下,配电柜亦不能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磁铁512的磁力设计为可以用人的手拉开其与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磁吸。

实施例5,如图1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磁铁512的长度等于外侧安装结构件2 的宽度。

实施例6,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挡杆52的长度等于外侧安装结构件2的内侧至中部T形结构件6的距离。一般设计为两个外侧安装结构件2上的挡杆 52的一端几近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在配电柜的尺寸较大时候,用两个外侧安装结构件2上的挡杆52组合后对配电柜进行位移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