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自动成圈机及其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786发布日期:2019-10-19 03:4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电缆自动成圈机及其转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线的设备,尤其涉及方便从电缆自动成圈机取下线轴的转轴。



背景技术:

电缆包括中心导线,一般中心导线外会包覆一层或多层的外层材料(例如绝缘层、包覆层、保护层等)。对于普通电力电缆来讲,可以通过挤出机将聚合物外层挤出并包裹在中心导线外,但是对于通讯电缆来讲,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同轴电缆是在同一轴线上的内外两个导线组成回路,这对包覆的外层材料的精度要求更高,一般需要多次在电缆外包绕或编织各个功能层。

电缆生产线过程中,每一个程序都会涉及将电缆卷绕在线轴上,因此会使用到多个线轴,最后的成圈程序中,是利用自动成圈机将电缆从线轴上取下,这个步骤,一般是将线轴套在成圈机的转轴上进行,有用线轴内壁需要与转轴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在转轴带动下旋转,这就导致无论是将线轴套置在转轴或者将线轴从转轴上取下,都是一个比较吃力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自动成圈机、以及自动成圈机的转轴,可以方便的将线轴取下。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包括至少第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筒壁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扣合对接形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一对接缝和第二对接缝,第一对接缝和第二对接缝平行于中空筒轴向延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一对接缝处通过第一旋转轴对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二对接缝处彼此不连接;

第一部分内壁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二部分内壁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分设于第二连接缝两侧,并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连接有弹簧;

中空筒内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连接杆,还设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叠加固定在一起,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共用一个轴承,轴承包括叠加套置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套设在固定部分外部,固定部分连接在连接杆的末端,轴承位于第二转轮中心,并偏心设置于第一转轮;

第一部分设有第一凸起块,和第二部分设有第二凸起块,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凸起块、第二凸起块之间的区域;第一转轮与第一凸起块相切,与第二凸起块部分叠加,第二转轮与第二凸起块相切,与第一凸起块之间存在大于0的距离。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外套设有第二筒,第二筒沿中空筒内壁平行于中空筒轴向延伸。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转轮设有伸出部,第二筒位于伸出部与第一连接环之间的区域,并且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到第二筒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为圆筒,所述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到第二筒轴线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内壁设有阻挡部,阻挡部位于第二凸起块与第二筒之间,伸出部位于阻挡部和第二筒之间的区域,并且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到阻挡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阻挡部位平行于中空筒轴的圆筒或圆柱,所述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到圆筒轴线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包括插杆,第二转轮朝向所述第一端开口方向设有插孔,插杆插入插口内。

更优选地,插杆表面设有凸起杆,插孔边缘设有沿插口周边放射状设置的凹槽,凸起杆位于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沿插口周边放射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凸起杆沿插杆表面放射状设置。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驱动手柄,驱动手柄与插杆之间形成L形。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起块包括凸起支架和第三转轮,凸起支架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穿过第三转轮的圆心,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三转轮相切,第二转轮与第三转轮之间存在大于0的距离。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凸起块包括凸起支架和第四转轮,凸起支架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穿过第四转轮的圆心,所述第二转轮与第四转轮相切;并且,所述第一转轮的部分与第四转轮叠加。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盖板,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一端开口,插杆垂直设置于盖板上,盖板设有环形槽,第一端开口插入环形槽内,第一端开口朝向盖板的端面设有插槽,环形槽设有贯穿的孔,固定钉穿过孔后插入到插槽内。

更优选地,所述插杆穿过盖板后连接所述驱动手柄。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成圈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

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通过偏心转轮的设置,可以将组成中空筒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第二缝隙间距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中空筒与线轴内壁之间的距离,方便线轴的放置或取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的驱动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申请电缆自动成圈机的转轴,包括中空筒,中空筒包括第一端开口,中空筒有两个部分扣合而成,即由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扣合对接形成,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之间形成第一对接缝和第二对接缝,第一对接缝和第二对接缝平行于中空筒轴向延伸,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在第一对接缝处通过第一旋转轴对接,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在第二对接缝处彼此不连接。

第一部分1内壁设有第一连接环71,第二部分2内壁设有第二连接环72,第一连接环71和第二连接环72分设于第二连接缝两侧,并且,第一连接环71 和第二连接环72之间连接有弹簧7,弹簧7的弹力将第一连接环71和第二连接环72拉紧。

中空筒内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连接杆(图中未显示),还设有第一转轮61 和第二转轮62,第一转轮61与第二转轮62叠加固定在一起,第一转轮61和第二转轮62共用一个轴承,轴承包括叠加套置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套设在固定部分外部,固定部分连接在连接杆的末端,轴承位于第二转轮62 中心,并偏心设置于第一转轮61。

第一部分1设有第一凸起块,第二部分2设有第二凸起块,第一连接环71 和第二连接环72位于第一凸起块、第二凸起块之间的区域。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凸起块包括第一凸起支架81和第三转轮82,凸起支架81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穿过第三转轮82的圆心,所述第一转轮61与第三转轮82相切,第二转轮62与第三转轮82之间不接触,即距离大于0;第二凸起块包括第二凸起支架91和第四转轮92,第二凸起支架91设有平行于中空筒轴的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穿过第四转轮92的圆心,所述第二转轮62 与第四转轮92相切;并且,所述第一转轮61的部分与第四转轮92叠加,即第一转轮61的部分伸至第四转轮92的后方。第一转轮61偏心设置。

参照图3,初始状态下,弹簧7的弹力把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紧紧拉住,此时中空筒与线轴10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可以方便的将线轴10套置在中空筒上或从中空筒上取下。

参照图4,驱动第一转轮61和第二转轮62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转轮61 为偏心设置,因此,第一转轮61挤压第三转轮82,将第一部分1向外推出,第一部分1克服弹簧7的弹力顺时针转动,中空筒截面积扩大,外壁与线轴10内壁之间夹紧。转动中空筒,自动成圈机就可以实施成圈工作,其中,中心筒的转动,可以是手动驱动,也可以是在中空筒第二端连接驱动电机,带动中空筒转动。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第一旋转轴3外套设有第二筒11,第二筒11沿中空筒内壁平行于中空筒轴向延伸。第一转轮61设有伸出部65,第二筒11位于伸出部65与第一连接环71之间的区域。第二部分 2内壁设有阻挡部21,阻挡部21位于第二凸起块与第二筒11之间,伸出部65 位于阻挡部21和第二筒11之间的区域,并且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到阻挡部之间的距离。第二筒11为圆筒,阻挡部为圆柱,均平行于中空筒轴设置。伸出部65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轮61到第二筒11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转轮 61到阻挡部21轴线的距离。

当转动第一转轮61和第二转轮62的时候,伸出部65被第二筒11、阻挡部 21阻挡,限制转动的最大角度,防止弹簧7被过度拉伸。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参照图1和图2,第二转轮62朝向第一端开口的侧面设有插孔64,环绕插孔64设有放射状的凸块63,凸块63之间形成凹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第一转轮61和第二转轮62的驱动部,参照图2,驱动部包括盖板41,盖板41朝向中空筒的一面设有环形槽43,中空筒第一端开口插入环形槽43内。插杆4垂直连接于盖板41,朝向中空筒。插杆4插入到插孔 64内,插杆4设有垂直插杆的凸起杆42,凸起杆42卡入其中一个凹槽内。

盖板41背向插杆4的一面,可以设有驱动手柄,用于驱动盖板41的旋转。

当盖板41旋转时,插杆4随盖板41旋转,凸起杆42驱动凸块63,从而固定叠加在一起的第二转轮62和第一轮61转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