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种功能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4287发布日期:2020-06-09 19:5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种功能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助剂通常被应用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它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和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

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助剂进行上料操作,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上料机,其存在如下缺点:一是不能控制纺织助剂的上料速率,从而影响纺织品的加工,使得纺织品达不到所需的产品质量,二是不能除去纺织助剂中铁屑之类的杂质,从而对产品的纯度造成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其能解决现有之纺织助剂上料装置不能控制上料速率、不能除去杂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纺织助剂上料装置,包括有过滤装置和输送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有一料桶和一刚性的磁性过滤筒,该料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物料腔,该料桶的底部还开设有一与物料腔连通的第一通口,该磁性过滤筒位于物料腔内,且其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物料腔内的底面上,该磁性过滤筒的内壁围构形成一开口朝下的流道,且该流道的开口与第一通口连通,该磁性过滤筒的外侧壁与物料腔的内壁围构形成一待过滤料腔;

该输送装置包括有一料筒、一螺旋传送轴以及一电机,该料筒横向水平设置并位于第一通口的下方,该料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二通口,该料筒通过第二通口而与第一通口连通,该料筒于侧壁上还开设有开口朝下且沿料筒轴向远离第二通口的出料口,该螺旋传送轴可转动地适配在料筒内,且该螺旋传送轴的输入端位于前述第二通口处,该螺旋传送轴的输出端位于前述出料口处,该电机设置在料筒的侧旁并带动螺旋传送轴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口与第一通口上下正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物料腔内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倒l形的卡槽,该磁性过滤筒的底端侧面设有多个均布的卡块,该多个卡块随磁性过滤筒的转动而卡入对应的卡槽中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物料腔中设有一磁性过滤筒,从而将物料腔分成待过滤料腔和流道,这就使得纺织助剂在待过滤料腔中需经过磁性过滤筒才能进入到流道中,而磁性过滤筒可以过滤掉纺织助剂中的铁屑之类的杂质,故其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纯度,以及,磁性过滤筒的过滤面积较大,其过滤效率高,故不会影响纺织助剂的顺畅流通;再者,通过在料筒中设置有螺旋传送轴,该螺旋传送轴由一电机控制其转速,使得纺织助剂经过料筒时,其流动速度可随着螺旋传送轴的转速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纺织助剂之上料速率可控的功能,进而保证了纺织品的产品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过滤装置101、物料腔

102、第一通口103、卡槽

104、流道105、待过滤料腔

11、料桶12、磁性过滤筒

121、卡块20、输送装置

201、第二通口202、出料口

21、料筒22、螺旋传送轴

23、电机3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过滤装置10和输送装置20。

该过滤装置10包括有一料桶11和一刚性的磁性过滤筒12;该料桶1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物料腔101,该物料腔101是纺织助剂进行过滤处理的场所,该料桶11的底部还开设有一与物料腔101连通的第一通口102;该磁性过滤筒12位于物料腔101内,其能对纺织助剂进行过滤,从而将纺织助剂中的铁屑之类的杂质过滤吸附,保证纺织助剂的纯度,且磁性过滤筒12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物料腔101内的底面上,这样当其吸附的杂质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磁性过滤筒12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在本实施例中,该物料腔101内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倒l形的卡槽103,该磁性过滤筒12的底端侧面设有多个均布的卡块121,该多个卡块121随磁性过滤筒12的转动而卡入对应的卡槽103中固定,这种卡扣固定的方式使得磁性过滤筒12的组装和拆卸都非常容易,以及,该磁性过滤筒12的内壁围构形成一开口朝下的流道104,且该流道104的开口与第一通口102连通,该磁性过滤筒12的外侧壁与物料腔101的内壁围构形成一待过滤料腔105。

该输送装置20设置在前述过滤装置10的下方,该输送装置20包括有一料筒21、一螺旋传送轴22以及一电机23,该料筒21横向水平设置并位于第一通口102的下方,该料筒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二通口201,该料筒21通过第二通口201而与第一通口102连通,纺织助剂经过第一通口102连通和第二通口201可以流进料筒2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口201与第一通口102上下正对并通过一连接管31连通,该连接管31呈一漏斗形状,该料筒21于侧壁上还开设有开口朝下且沿料筒21轴向远离第二通口201的出料口202,该螺旋传送轴22可转动地适配在料筒21内,且该螺旋传送轴22的输入端位于前述第二通口201处,该螺旋传送轴22的输出端位于前述出料口202处,该电机23设置在料筒21的侧旁并带动螺旋传送轴22转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机23的转速进而控制螺旋传送轴22的转速。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进行上料工作时,首先启动电机23,让电机23带动螺旋传送轴22以一定的速度转动,接着,让纺织助剂进入到待过滤料腔105中,此时,磁性过滤筒12会将纺织助剂中的铁屑吸附过滤,纺织助剂经过磁性过滤筒12的过滤后就进入流道104中,然后,纺织助剂经过第一通口102和第二通口201流入到料筒21中,并根据螺旋传送轴22的转速而以一定的流动速度从出料口202流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电机23的转速控制纺织助剂的流出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在物料腔中设有一磁性过滤筒,从而将物料腔分成待过滤料腔和流道,这就使得纺织助剂在待过滤料腔中需经过磁性过滤筒才能进入到流道中,而磁性过滤筒可以过滤掉纺织助剂中的铁屑之类的杂质,故其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纯度,以及,磁性过滤筒的过滤面积较大,其过滤效率高,故不会影响纺织助剂的顺畅流通;再者,通过在料筒中设置有螺旋传送轴,该螺旋传送轴由一电机控制其转速,使得纺织助剂经过料筒时,其流动速度可随着螺旋传送轴的转速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纺织助剂之上料速率可控的功能,进而保证了纺织品的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