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盘升降平台及料盘转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7203发布日期:2020-04-24 21:2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料盘升降平台及料盘转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盘升降平台及料盘转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冻干线的生产效率,大多数冻干线上都配备有进出料系统,对料盘进行转送,料盘在转送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料盘的下方设有料盘升降机构,现有料盘升降采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存在多死区,难清洁的缺陷,而且比较臃肿,使得冻干机板层面积利用率低,即使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以及运作占用空间小的料盘升降平台及料盘转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料盘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座、升降板和导向组件,所述升降板通过导向组件装设于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滑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杆和升降板之间设有能够向上推动升降板的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包括推动轮和推块,所述推块上设有凸出部,所述推动轮抵触于凸出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孔、导向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导向孔设于升降座上,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固设于升降板上、另一端滑设于导向孔内,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升降座和升降板之间。

所述升降机构设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升降机构并排且间隔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联动轴和驱动电机,所述联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联动轴与各驱动杆之间均设有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各所述齿轮均固设于联动轴上,各所述齿条与对应的驱动杆连接。

所述驱动杆远离齿条的一端滑设于导向套上,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支撑于升降座上。

还包括连接架,各所述升降座通过连接架连接成一体,所述驱动机构设于连接架上,各所述升降座的底部均设有滑动轮。

一种料盘转送装置,包括底座和推拉机构,还包括上述的料盘升降平台,所述料盘升降平台设于底座上,所述推拉机构设于料盘升降平台于料盘推送方向的后侧、且与连接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架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固定架上,所述支撑台于各升降座的下方均设有导轨,各所述滑动轮滑设于对应的导轨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翻转对接机构,所述翻转对接机构布置于料盘升降平台于料盘推送方向的前侧。

所述翻转对接机构包括支撑架和翻转对接板,所述翻转对接板设于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料盘升降平台的升降座上滑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杆和升降板之间设有能够向上推动升降板的推板组件。驱动机构能够推拉驱动杆往复滑动,驱动杆在往复滑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推板组件驱动升降板升降运动,采用驱动杆往复滑动以带动升降板升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以及动作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料盘转送装置,包括底座、推拉机构和料盘升降平台,料盘升降平台设于底座上,推拉机构设于料盘升降平台于料盘推送方向的后侧、且与连接架连接,具有料盘升降平台的全部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料盘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e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料盘转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f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料盘转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升降机构;11、升降座;111、滑动轮;12、升降板;13、导向组件;131、导向孔;132、导向柱;133、复位弹簧;14、驱动杆;141、支撑轮;15、推板组件;151、推动轮;152、推块;153、凸出部;2、连接架;3、底座;31、固定架;32、支撑台;321、导轨;4、推拉机构;5、翻转对接机构;51、支撑架;52、翻转对接板;6、驱动机构;61、联动轴;62、驱动电机;63、齿轮;64、齿条;7、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料盘升降平台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升降机构1和驱动机构6,升降机构1包括升降座11、升降板12和导向组件13,升降板12通过导向组件13装设于升降座11上,升降座11上设有导向套7,导向套7内滑设有驱动杆14,驱动杆14与驱动机构6连接,驱动杆14和升降板12之间设有能够向上推动升降板12的推板组件15,推板组件15包括推动轮151和推块152,推块152上设有凸出部153,推动轮151抵触于凸出部153上。具体地,推块152设于升降板12上,推动轮151设于驱动杆14上(或者推块152设于驱动杆14上,推动轮151设于升降板12上),凸出部153的低面沿驱动杆14的滑动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推动轮151在凸出部153的倾斜面上滑动,导向组件13用于竖向导向升降板12,导向套7用于横向导向驱动杆14。使用时,料盘放在升降板12上,驱动机构6推拉驱动杆14向如图3所示的左侧方向滑动,驱动杆14在滑动过程中,推动轮151沿着凸出部153的倾斜面滑动以推动升降板12上升运动,升降板12再带动料盘上升运动,避免料盘在输送过程中与板层直接接触。采用驱动杆14往复滑动以带动升降板12升降,使得本料盘升降平台在运作过程中占用空间变小,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向组件13包括导向孔131、导向柱132和复位弹簧133,导向孔131设于升降座11上,导向柱132的一端固设于升降板12上、另一端滑设于导向孔131内,复位弹簧133设于升降座11和升降板12之间。具体地,导向柱132垂直于升降板12设置,导向柱132沿着导向孔131滑动,导向孔131对升降板1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1设为三个,各升降机构1并排且间隔设置。具体地,三个升降机构1均匀间隔设置,增加料盘升降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6包括联动轴61和驱动电机62,联动轴61与驱动电机62连接,联动轴61与各驱动杆14之间均设有啮合的齿轮63和齿条64,各齿轮63均固设于联动轴61上,各齿条64与对应的驱动杆14连接。联动轴61通过各组齿轮63和齿条64与相应的驱动杆14连接,带动各驱动杆14同步滑动,以至于带动各升降板12同步升降运动,使得各升降板12保持平齐,进一步增加升降平稳性。采用齿轮63和齿条64啮合传动,将联动轴61的转动转变成驱动杆14的平移运动,推动轮151固定在驱动杆14上随之一起平移运动,当推动轮151向前(即向如图3所示的左侧方向)滚动时,推动轮151顶推推块152使之上升运动,当推动轮151向后(即向如图3所示的右侧方向)运动时,在复位弹簧133和重力的作用下,升降板12向下降。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杆14远离齿条64的一端滑设于导向套7上,驱动杆14的底部设有支撑轮141,支撑轮141支撑于升降座11上,支撑轮141用于减少驱动杆14与升降座11之间的摩擦,使驱动杆14的滑动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连接架2,各升降座11通过连接架2连接成一体,驱动机构6设于连接架2上,各升降座11的底部均设有滑动轮111,使得各升降座11能够整体移动,具体地,联动轴61装设于连接架2上,驱动电机62固设于连接架2上,联动轴61和驱动电机62之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其中,减速机构可选用链轮组件或者皮带轮组件。

图7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料盘转送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料盘转送装置包括底座3和推拉机构4,还包括上述的料盘升降平台,料盘升降平台设于底座3上,推拉机构4设于料盘升降平台于料盘推送方向的后侧、且与连接架2连接。其工作原理是:人工将料盘放置在料盘升降平台上,再由推拉机构4将料盘升降平台推入冻干机内,在卸载料盘后,推拉机构4再将料盘升降平台拉出冻干机;冻干完毕,推拉机构4再将料盘升降平台推入冻干机内将料盘取出。

本实施例中,底座3包括固定架31和支撑台32,支撑台32设于固定架31上,支撑台32于各升降座11的下方均设有导轨321,各滑动轮111滑设于对应的导轨321上,使得盘转送装置能够平移,且滑动平稳。

本实施例中,底座3上设有翻转对接机构5,翻转对接机构5布置于料盘升降平台于料盘推送方向的前侧。如,翻转对接机构5可以翻转对接冻干机,起到搭接作用,便于料盘进出冻干机。

本实施例中,翻转对接机构5包括支撑架51和翻转对接板52,翻转对接板52设于支撑架51上。翻转对接板52能翻转90°,进出料时,往下翻跟冻干机板层对接,进出料完毕,往上翻以便冻干机小门能够关闭。

工作原理:人工将料盘放置在料盘升降平台的升降板12上,驱动电机62通过联动轴61和齿轮63驱动齿条64左移(图3所示方向),驱动杆14带动支撑轮141、推动轮151左移,推动轮151左移的同时顶推推块152使其克服复位弹簧133的弹簧力上升,升降板12、料盘同时提升,料盘底面离开升降座11顶部的平台面,完成料盘装载动作,推拉机构4再将料盘升降平台推入冻干机内。料盘就位后,驱动电机62反向旋转,齿条64右移(图3所示方向),驱动杆14带动支撑轮141、推动轮151右移,推动轮151右移的同时升降板12在重力和复位弹簧133弹簧力的作用下下降,升降板12、料盘同时下降直至料盘落在冻干机板层上,完成料盘卸载动作,此时升降板12与料盘折边有一定间隙,推拉机构4将料盘升降平台拉出冻干机,完成整个进料动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