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艉轴拆卸工装以及艉轴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7521发布日期:2020-09-23 01:4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艉轴拆卸工装以及艉轴拆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艉轴拆卸工装以及艉轴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轴系的基本任务是将主机的功率传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轴向推力传给船体,以推动船舶运动。请参照图1,图1为船舶轴系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船舶轴系一般包括主机2、推力轴3、推力轴承(图未示)、中间轴4、艉轴5、艉轴轴承6以及螺旋桨7。推力轴3前端与主机2相连接,其后端固定有推力轴法兰31,并通过推力轴法兰31与中间轴4相连接,所述推力轴承承受螺旋桨做功时通过推力轴所传递来的推力,并通过自身再将推力传给船体,使船体前进或后退;螺旋桨7通常安装于船舶艉部,且浸入水中;艉轴5一端与中间轴4相连,另一端穿过艉轴轴承6伸至船外与所述螺旋桨联接,以带动螺旋桨7进行转动。

船舶艉轴的连接方式分为固定式和可拆式,固定式艉轴结构简单,其包括艉轴轴体51以及位于艉轴轴体51端部的艉轴法兰52,艉轴法兰52贯穿开设有若干艉轴法兰孔;中间轴4包括中间轴体41、位于中间轴体41端部的中间轴法兰42以及中间轴承43,所述中间轴法兰贯穿开设有若干中间轴法兰孔,联接螺栓(图未示)贯穿所述艉轴法兰孔以及所述中间轴法兰孔,实现所述艉轴与所述中间轴的固定连接。请参照图2-3,图2为现有技术中船舶艉轴拆卸过程示意图1,图3为现有技术中船舶艉轴拆卸过程示意图2,船舶艉轴系拆检时需要先拆除所述联接螺栓,拆除螺旋桨7,利用起重机吊出中间轴4后,然后在船体设置移动轨道81,在移动轨道81上滑动设置若干移动小车,并分别在船体以及移动轨道81上设置吊耳82,利用移动小车83、起重卡环84、起重葫芦85以及布带86配合将艉轴5自艉轴轴承6中拉出。

对于大型船舶的艉轴,艉轴的重量达到近百吨,由于艉轴与艉轴轴承接触面的材料为锡合金,其材料较软,在艉轴拉出过程中,由于艉轴与艉轴轴承之间的接触摩擦,以及拉动时绑扎的布带对艉轴所产生的惯性冲击等会对艉轴与艉轴轴承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另外,为避免绑扎布带对艉轴表面造成磨损,可采用纤维吊带进行绑扎,但是由于绑扎的艉轴表面较为光滑,当轴向拉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有轴向滑动的风险。

绑扎布带进行拉动的方案在绑扎和拉动过程中容易会与艉轴法兰角边、联接螺栓角边等接触,绑扎布带容易被较为锋利的边角割破,造成质量事故。因此为避免布带与艉轴法兰接触,如图中所示,吊耳82的位置固定设置于艉轴5上方移动轨道81的端部,并与艉轴绑扎点的拉动直线与轴中心线之间形成一夹角α,而随着艉轴拉出进程,艉轴拉出部分越多,夹角α越大,导致实际拉力越小,拉出操作越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艉轴拆卸工装,其具有与待拆卸艉轴固定牢固,能够提高拉出操作稳定性的优点。

一种艉轴拆卸工装,其包括拉杆、保护套以及两个起重卡环;所述拉杆包括拉杆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拉杆本体两端的拉杆吊耳;所述拉杆本体可拆卸式固定穿设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中;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拉杆本体,且位于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之间;两个所述起重卡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杆吊耳铰接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其通过将所述拉杆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艉轴法兰孔内,并在所述拉杆本体两端铰接固定有起重卡环,能够通过对所述起重卡环施加作用力,进而对所述艉轴施加作用力,将其自艉轴轴承中拉出,利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固定稳定性良好,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绑扎可能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导致在拉动时布带产生惯性冲击,进而使艉轴轴承与艉轴的接触面受到损坏;另外还通过所述保护套的设置,避免了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之间的刚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对所述艉轴法兰孔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拉杆本体其中一端部外侧表面凸起设置有止动法兰,另一端外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所述拉杆本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艉轴法兰孔的长度,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径均大于所述艉轴法兰孔的内径;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拉杆本体上且位于所述艉轴法兰朝向所述艉轴拉出方向的一侧。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固定牢固且在拉出过程中不易发生轴向滑动,稳定性高且安全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数目为2;所述保护套呈中空圆柱状,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护段以及第二保护段;所述第一保护段和第二保护段的内径与所述拉杆本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保护段的外径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其长度不大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保护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保护段的外径,且其端部与所述止动法兰或所述锁紧螺母抵接。通过两个保护套的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艉轴法兰以及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的刚性接触,避免所述艉轴法兰以及所述艉轴法兰孔受损,所述保护套拆装方便,同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艉轴法兰孔,更换不同外径的保护套即可对应不同内径尺寸的艉轴法兰孔,对于不同的船舶具有通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垫片;所述保护套呈中空圆柱状,其包括第一保护段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护套本体一端的第二保护段,所述第一保护段的外径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其长度不大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的长度;所述第二保护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保护段的外径,且与所述止动法兰抵接;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拉杆本体,且位于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由于拉动方向的影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的作用力较小,使用保护套避免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以及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的刚性接触,使用垫片避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的刚性接触,有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尼龙制件,保护效果良好且自重较轻。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为纸皮垫片,成本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其通过将所述拉杆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艉轴法兰孔内,并在所述拉杆本体两端铰接固定有起重卡环,能够通过对所述起重卡环施加作用力,进而对所述艉轴施加作用力,将其自艉轴轴承中拉出,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对其固定方式进行限定,利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固定稳定性良好,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绑扎可能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导致在拉动时布带产生惯性冲击,进而使艉轴轴承与艉轴的接触面受到损坏;另外还通过所述保护套的设置,避免了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之间的刚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对所述艉轴法兰孔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保护套,实现对于不同尺寸的艉轴法兰孔具有普适性,适应不同船舶的需求;另外通过两个保护套或保护套配合垫片的设置,充分对拉杆、艉轴法兰以及艉轴法兰孔进行保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艉轴拆卸方法,其使用以上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拆卸,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拆除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与中间轴法兰之间的联接螺栓,拆除中间轴并将所述中间轴吊离;

2)在所述艉轴正上方的船体沿所述艉轴的拉出方向设置移动轨道;所述移动导轨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固定有平衡起重葫芦,所述平衡起重葫芦底部通过第一吊带与所述艉轴绑扎固定;

3)将所述艉轴拆卸工装固定穿设于所述艉轴法兰孔中;在船体上固定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沿所述艉轴的拉动方向,所述第一吊耳位于所述艉轴的前方,所述第二吊耳位于所述艉轴的后方;分别在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上固定第一起重葫芦和第二起重葫芦,将所述第一起重葫芦和第二起重葫芦分别通过第二吊带与所述艉轴拆卸工装两端的起重卡环连接,随后利用第一起重葫芦收紧操作,配合所述第二起重葫芦放松操作,将所述艉轴自所述艉轴轴承中拉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艉轴拆卸方法,其使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拆卸,对所述艉轴的固定稳定牢固,不易发生松动或滑动,拉出过程稳定性良好,安全性高,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固定,在拉动过程中所述布带与艉轴法兰边角接触导致布带断裂,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问题,且所述第一吊耳位置的设置,使得第一吊耳固定点与艉轴固定点的拉动直线与艉轴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较小,能够充分利用拉力,使艉轴的拉出操作更省力;另外第一起重葫芦和第二起重葫芦的配合,两个起重葫芦对所述艉轴拆卸工装施加的作用力相反,能够避免使用单个起重葫芦对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拉动操作时,艉轴受力向前滑动并由于惯性向前冲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使所述艉轴稳定向前,有效提高拉出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移动小车包括第一移动小车和第二移动小车,所述第一移动小车上固定有第一平衡起重葫芦,所述第二移动小车上固定有第二平衡起重葫芦,所述第一平衡起重葫芦和所述第二平衡起重葫芦均通过第一吊带与所述艉轴绑扎固定;在所述艉轴拉出过程中,需不停对第二平衡起重葫芦与所述艉轴绑扎固定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艉轴保持平衡,以保持艉轴在拉动过程中的平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耳固定设置于主机或推力轴法兰上,所述第二吊耳固定设置于所述艉轴轴承上方的船体,使所述第一吊耳的固定点与所述艉轴的拉动直线与艉轴中心线近乎平行,使拉出操作更为省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船舶轴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船舶艉轴拆卸过程示意图1;

图3为现有技术中船舶艉轴拆卸过程示意图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艉轴拆卸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艉轴拆卸方法拆卸过程示意图1;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艉轴拆卸方法拆卸过程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4-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拉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艉轴拆卸工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装配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艉轴拆卸工装1,其包括拉杆11、保护套12以及两个起重卡环13;拉杆11包括拉杆本体112以及固定设置于拉杆本体112两端的拉杆吊耳114;拉杆本体112可拆卸式固定穿设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53中;保护套12套设于拉杆本体112,且位于拉杆本体112与艉轴法兰孔53之间;两个起重卡环13分别与两个拉杆吊耳114铰接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其通过将拉杆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艉轴法兰孔53内,并在拉杆本体两端铰接固定有起重卡环,能够通过对起重卡环施加作用力,进而对所述艉轴施加作用力,将其自艉轴轴承中拉出,利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固定稳定性良好,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绑扎可能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导致在拉动时布带产生惯性冲击,进而使艉轴轴承与艉轴的接触面受到损坏;另外还通过保护套的设置,避免了拉杆本体与艉轴法兰孔之间的刚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对艉轴法兰孔造成损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还包括锁紧螺母14;拉杆本体112其中一端部外侧表面凸起设置有止动法兰116,另一端外侧表面设置有与锁紧螺母14相匹配的螺纹;拉杆本体112的长度大于艉轴法兰孔53的长度,止动法兰116与锁紧螺母14的外径均大于艉轴法兰孔53的内径;锁紧螺母14套设于拉杆本体112上且位于艉轴法兰52朝向所述艉轴拉出方向的一侧。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14的配合固定,固定牢固且在拉出过程中不易发生轴向滑动,稳定性高且安全性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12的数目为2;保护套12呈中空圆柱状,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护段121以及第二保护段122;第一保护段121和第二保护段122的内径与拉杆本体112的外径相匹配,第一保护段121的外径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53的内径相匹配,且其长度不大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53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二保护段122的外径大于第一保护段121的外径,且其端部与止动法兰116或锁紧螺母14抵接。通过两个保护套12的设置,能够避免拉杆本体112与艉轴法兰孔53、止动法兰116与艉轴法兰52以及锁紧螺母14与艉轴法兰52之间的刚性接触,避免艉轴法兰52以及艉轴法兰孔53表面受损,保护套12拆装方便,同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艉轴法兰孔53,更换不同外径的保护套12即可对应不同内径尺寸的艉轴法兰孔53,对于不同的船舶具有通用性。

进一步地,保护套12为尼龙制件,保护效果良好且自重较轻。

实施例2

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艉轴拆卸工装,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有垫片60;保护套12的数目为1,其呈中空圆柱状,其包括第一保护段121以及固定设置于保护套12本体一端的第二保护段122,第一保护段121的外径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53的内径相匹配,且其长度不大于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孔53的长度;第二保护段122的外径大于第一保护段121的外径,且与止动法兰116抵接;垫片60套设于拉杆本体112,且位于锁紧螺母14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进一步地,垫片60为纸皮垫片,成本较低。

由于拉动方向的影响,锁紧螺母14与艉轴法兰52之间的作用力较小,使用保护套12避免拉杆本体112与艉轴法兰孔53以及止动法兰116与所述艉轴法兰之间的刚性接触,使用垫片60避免锁紧螺母14与艉轴法兰52之间的刚性接触,有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其通过将所述拉杆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艉轴法兰孔内,并在所述拉杆本体两端铰接固定有起重卡环,能够通过对所述起重卡环施加作用力,进而对所述艉轴施加作用力,将其自艉轴轴承中拉出,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对其固定方式进行限定,利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固定稳定性良好,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绑扎可能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导致在拉动时布带产生惯性冲击,进而使艉轴轴承与艉轴的接触面受到损坏;另外还通过所述保护套的设置,避免了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艉轴法兰孔之间的刚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对所述艉轴法兰孔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保护套,实现对于不同尺寸的艉轴法兰孔具有普适性,适应不同船舶的需求;另外通过两个保护套或保护套配合垫片的设置,充分对拉杆、艉轴法兰以及艉轴法兰孔进行保护。

实施例3

请参照图8-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艉轴拆卸方法拆卸过程示意图1,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艉轴拆卸方法拆卸过程示意图2。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艉轴拆卸方法,其使用以上所述的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拆卸,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拆除待拆卸艉轴的艉轴法兰52与中间轴法兰42之间的联接螺栓(图未示),拆除中间轴4并使用起重机将中间轴4吊离;

2)在艉轴5正上方的船体沿艉轴5的拉出方向设置移动轨道81;移动轨道8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移动小车83,移动小车83固定有平衡起重葫芦84,平衡起重葫芦84底部通过第一吊带86绑扎固定于艉轴5上,并作用于艉轴5,用以保持艉轴5的平衡;

3)将所述艉轴拆卸工装1固定穿设于艉轴法兰孔53中;在船体上固定第一吊耳33和第二吊耳34,沿所述艉轴的拉动方向,第一吊耳33位于艉轴5的前方,第二吊耳34位于艉轴5的后方;分别在第一吊耳33和第二吊耳34上固定第一起重葫芦35和第二起重葫芦36,将第一起重葫芦35和第二起重葫芦36分别通过第二吊带32与所述艉轴拆卸工装两端的起重卡环13连接,随后利用第一起重葫芦35收紧操作,配合第二起重葫芦36放松操作,将艉轴5自艉轴轴承6中拉出。

进一步地,移动小车83包括第一移动小车832和第二移动小车834,第一移动小车832上固定有第一平衡起重葫芦842,第二移动小车834上固定有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第一平衡起重葫芦842和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均通过第一吊带86与艉轴5绑扎固定。

艉轴5拉动前,先将第一平衡起重葫芦842通过第一吊带86与艉轴5绑扎固定,并作用于艉轴5,使艉轴5前段提升到与艉轴轴承6底部刚好呈脱离状态,减少了艉轴5与艉轴轴承6之间的滑动摩擦。当艉轴5拉出部分的长度占艉轴5总长度的一半时,将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通过吊带86与艉轴5绑扎固定,并作用于艉轴5,使艉轴5后段提升至与艉轴轴承6底部刚好呈脱离状态,以减少艉轴5与艉轴轴承6之间的滑动摩擦。

当艉轴5拉出部分的长度超过艉轴5总长度的一半时,停止拉动操作,将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与艉轴5松开,沿艉轴拉出方向向后移动第二移动小车834的位置,进而改变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与艉轴5绑扎固定的位置,使艉轴5处于平衡状态。随着艉轴5的不断拉出,需不断移动第二移动小车834的位置,进而不断改变第二平衡起重葫芦844与艉轴5绑扎的位置,以保持艉轴5在拉动过程中的平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第一吊耳33固定设置于主机2或推力轴法兰31上,在本实施例中,为固定在推力轴法兰上,第二吊耳34固定设置于艉轴轴承6上方的船体上,使第一吊耳33的固定点与艉轴5的拉动直线与艉轴中心线近乎平行,使拉出操作更为省力。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艉轴拆卸方法,其使用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拆卸,对所述艉轴的固定稳定牢固,不易发生松动或滑动,拉出过程稳定性良好,安全性高,能够避免使用布带直接对艉轴进行绑扎固定,在拉动过程中所述布带与艉轴法兰边角接触导致布带断裂,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问题,且第一吊耳位置的设置,使得第一吊耳固定点与艉轴固定点的拉动直线与艉轴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较小,能够充分利用拉力,使艉轴的拉出操作更省力;另外第一起重葫芦和第二起重葫芦的配合,两个起重葫芦对所述艉轴拆卸工装施加的作用力相反,能够避免使用单个起重葫芦对所述艉轴拆卸工装进行拉动操作时,艉轴受力向前滑动并由于惯性向前冲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使所述艉轴稳定向前,有效提高拉出过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