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56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面机械控制装置,尤其是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它是方便面生产线中的其中一个装置。
目前,方便面生产线包括枕式方便面(块状)生产线和碗装方便面生产线。枕式方便面生产线从蒸床出来的面条分为两列(或三列)(班产3万包生产线分为两列,班产5万包生产线分为三列,后同),由输送网带通过定量切断、折叠成矩形后分四列(或六列)(班产3万包生产线分为四列,班产5万包生产线分为六列,后同)装入矩形面盒,送入下道工序处理。碗装方便生产线从蒸床出来的面条分成两列(或三列),由输送网带通过定量切断,分成四列或六列,以自然散状准确放于圆形面盒内,送入下道工序处理。
目前,方便面生产线存有以下不足1、枕式方便面生产线与碗装方便面生产线不能实现产品互换,也即枕式面生产线不能用于生产碗装面,碗装面生产线也不能生产枕式面。根了解我国现有方便面生产线1000多条,其中绝大多数是枕式面生产线。碗装面是枕式面的换代产品,发展碗装面生产是必然趋势。
2、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控制主要采用机械控制式(另一种是电动、气动混合控制式)。这种控制形式选用三台无级调速电机驱动,通过多级链条传动达到网带线速、定量切断、分排落盒的同步控制,该形式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修操作不便,动力消耗较高。
枕式方便面生产线中定量分排装置(


图1)主要由定量输送网带1,定量切刀8,刀轴3,折叠成型部分9、10,出料网带11,分排网带12,面盒13等部分组成。无级调速电机2通过链条传动方式带动定量输送网带1和刀轴3,无级调速电机4通过链条5、链轮7和齿轮组6(图4)以混合传动方式带动定量切刀8,折叠成型压辊9,折板10,出料网带11,分排网带12,面盒13等(
图1)部分做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它是根据枕式和碗装方便面生产线中定量分排落盒装置的设计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使枕式面生产线只须稍加变动,替换上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即可实现枕式面和碗装方便面生产的互换,而且不新增动力;同时采用齿轮、链条混合传动方式以减化传动机构,使控制更稳定可靠,减少动力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枕式面定量分排装置从中间解体为二(
图1A-A处),这样就将两台电机2、4驱动的部分分解为前后两个独立的单元。同时在保持后单元外形尺寸各主要部件位置和传动参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制造一套碗面定量分排落盒装置(图2),各单元通过上、下四个螺栓连接。这样,如果要生产碗面,只须卸掉四个连接螺栓,将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换上,并将面盒由矩形盒换成碗状圆形盒即可。
本实用新型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图4、图3),主要包括分排落盒装置框架;位于装置框架上部的定量输送网带1,定量输送网带1绕在网带轴上,网带轴两端以轴承为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部;在定量输送网带1下方安装有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圆轴型刀轴3;在刀轴3的水平偏上方装有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定量切刀8;原有的固定于后单元框架上的调速电机2(图2、
图11),通过调速电机2轴端安装的两个链轮分别与定量输送网带1、刀轴3的同侧轴端安装的链轮用链条连接,用链条传动方式按照一定的速比传动;链轮7安装在装置框架下部的传动轴上(图3、图4),传动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的下部,链轮7同轴安装有另一传动链轮;在装置框架的中部有一组齿轮6,它为上部齿轮和下部齿轮,两齿轮啮合,它们的轴分别用轴承固定在装置框架的中都(图3、图4);原有的固定于油炸盒传动机架下部的调速电机4(图4、
图10),通过调速电机4轴端链轮用链条与安装于装置框架下部的链轮7同轴上的传动链轮相连,由调速电机4带动链轮7转动,链轮7通过链条5与安装于装置框架中部的下部齿轮6同轴安装的链轮连接,带动下部齿轮6按一定的速比传动,上部齿轮6与下部齿轮6啮合,做相反方向转动;上部齿轮6同轴安装一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切刀8的轴端链轮相连,带动切刀8转动(图4、
图11),其旋转方向与刀轴3旋转方向相反,以实现面段的切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切刀8下方的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裤衩式”分料斗14(图3);位于分料斗14的后下方、倾斜的、两端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后档板21(图4),后档板安装角度可调;位于分料斗14下方贴紧后档板21正面安装的两个或三个拨斗15(图3),每个拨斗15背部有一固定支点19和活动支点20(图7),固定支点19动配合安装于后档板21上,后档板21在与拨斗活动支点20相应位置开一长型孔槽,活动支点穿过孔槽与后档板背面一连接板用螺栓动配合联接,连接板一端由拉簧23拉紧,拉簧23另一端固定在装置框架上(图5),连接板中间与一拉杆联接(图7),拉杆与拉簧23呈同一直线反方向安装,拉杆另一端与一端用轴承支撑的连杆装置22相接;连杆装置22的一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图6),连杆装置22的另一端有一滚轮25,滚轮25与位于拨斗15后方的传动轴31轴端上的凸轮24凸凹面靠紧接触,凸轮24固定在传动轴31上,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凸轮24为圆形,轴向凸凹面各约占半圆,凸凹面之间为平滑过渡面(图7),连杆22与凸轮面接触的部位有一个用于减小摩擦力的滚轮25。拉簧23通过连接板给拉杆施以与凸轮24凸凹面反方向的拉力,带动拨斗15沿拉簧、拉杆方向往复运动;凸轮24同轴31上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与拨杆28同轴30上安装的一链轮连接,实现联动(图6、
图11)。凸轮24转动一周,完成拨斗15拨动一个往复,凸轮24的凸凹差即是拨斗15运动的距离,拨斗15拨动一次对准拨斗15下方的一组分排通道;位于拨斗15下方的分排通道部分由隔板16、转筒17、导管18组成(图3),隔板16为5块或7块,隔板16轴向呈凹凸面(图9),凹面为半个圆环形,隔板16纵向留有孔,用螺栓固定在后档板21上,隔板16轴向等距离插装在转筒17的两端和中间,将转筒17轴向隔成四部分或六部分(图3)。转筒17中心有一通轴,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转筒17后部紧靠后档板21正面安装,转筒17经向隔槽为四部分(图8);转筒17的轴端安装一拨轮27,拨杆28安装在另一轴上,拨轮27与转筒17同轴并且与拨杆28的轴呈同一水平线,分别安装于后档板21的正面和背面(图4),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拨轮27为径向开有四个槽、周边为四个内凹弧的槽轮(
图10),拨杆28与拨轮27紧动配合,做间歇运动,使与拨轮27同轴的转筒17间歇转动。拨杆28同轴两侧各安装一个传动链轮,一侧链轮由链条与凸轮24同轴31上的链轮相连,另一侧链轮则与固定于框架中部两端由轴承支撑的中间传导轴29上的一链轮相连(
图11),传导轴29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下部齿轮6轴上的链轮连接,下部齿轮6同轴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链轮7相连,链轮7同轴上的另一传速链轮则与调速电机4轴端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过程为(
图11)调速电机4通过轴端的链轮用链条将动力传给链轮7,链轮7通过链条5带动下部齿轮6转动,上部齿轮6与下部齿轮6啮合,通过上部齿轮6同轴上的链轮将动力传给切刀8,带动切刀8转动,同时与下部齿轮6同轴安装的另一链轮则通过链条将动力传到传动轴29上,传动轴29又通过链条将动力传到传动轴30上,带动轴上的拨杆28拨动拨轮27转动,也即使与拨轮27同轴的转筒17转动,传动轴30又通过同轴上的另一链轮将动力传到传动轴31上,带动轴上的凸轮27转动,由此通过与凸轮27轮面接触的连杆装置22、与连杆装置相接的拉杆、拉簧23带动拨斗15往复运动。这样就实现了凸轮24、切刀8拨杆的联动,拨杆28旋转一周,拨轮27被反方向拨动1/4周,带动与拨轮27同轴的转筒17转动1/4周,实现面块的一次隔离落盒;导管18位于转筒17和后档板21的下方(图3、图4),导管18后内侧面与后档板21正面呈同一平面,两端同螺栓固定在框架上;位于导管18下方的面盒13为碗状圆形面盒。
本装置采用链条、齿轮混合传动方式,减化了传动机构,控制稳定可靠,节省动力,便于操作维护。并且本装置可替换枕式面分排落盒装置而且不新增动力,实现枕式面和碗装面产品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目前我国制造的班产3万袋枕式面生产线售价约60万元,同规模碗面生产线售价约100万元。根了解我国现有方便面生产线1000余条,其中绝大多数是枕式面生产线。碗装面是枕式面的换代产品,发展碗面生产是必然趋势。制造一台碗面分排落盒装置,工本费不超过3.5万元,改造枕式面生产线比购置碗装面生产线不仅节省大量投资还可以避免设备闲置造成的浪费,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工作过程。
图1为枕式方便面定量分排落盒装置示意图。
图2为碗装方便面定量分排落盒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主视图。
图4为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右视图。
图5为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后视图。
图6为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左视图。
图7为拨斗控制示意图,右图为左图的左视图。
图8为转筒结构图,右图为左图的左视图。
图9为隔板结构图,右图为左图的左视图。
图10为拨轮、拨杆工作原理图,右图为左图的左视图。
图11为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传动示意图。
本装置各部件名称、标号说明如下
1、定量输送网带2、调速电机3、刀轴4、调速电机5、链条6、齿轮7、链轮8、定量切刀9、压辊10、折板11、出料网带12、分排网带13、面盒14、分料斗15、拨斗16、隔板17、转筒18、导管19、固定支点20、活动支点21、后档板22、连杆23、拉簧24、凸轮25、滚轮26、螺栓27、拨轮28、拨杆29、传动轴30、传动轴31、传动轴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前道工序的两列(或三列)面条由定量输送网带1(图2)按照一定的速度输送到切刀8处,切刀8与刀轴3配合将面条分切成均匀的符合要求重量的面段,由分料斗14(图3)、拨斗15分别送入四列(或六列)分排通道,经过导管18准确落入面盒13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要求,设计了一组作往复运动的拨斗15(图7)。拨斗15背部有一个固定支点19和一个活动支点20,固定支点19固定在后档板21上,后档板21上开有用于动配合于活动支点20作往复运动的槽;拨斗15一端与一拉簧23连接,两个拨斗15的两个活动支点20用一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上固定一拉杆,拉杆另一端与一端用轴承支掌的连杆装置22相接,连杆装置22与凸轮24轮面相接触,拉簧23给连杆22施以与凸凹面反方向的拉力。为了减小连杆22与凸轮接触部位的摩擦力,在连杆端设计了一个滚轮25;凸轮24设计成圆形,轴向凸凹面各约占半圆形,凸凹面间平滑过渡;拨斗工作过程为当凸轮24转动时,由于凸轮24沿轴向凸凹相差,使连杆22沿凸轮轴向往复摆动,并且与拉簧23、拉杆配合,带动拨斗15随连杆22往复摆动而做往复运动,凸轮的凸凹差即是拨斗15运动的距离,凸轮转动一周,完成拨斗拨动一个往复(图7);拨斗15的下方设四个(或六个)通道(四个通道时设两个拨斗,六个通道时设三个拨斗,每个拨斗对应两个通道),实现面条经切断后由两列(或三列)分成四列(或六列)的目的。通道由隔板16、转筒17、导管18组成(图3),隔板16用螺栓26固定于后档板21上(图9),转筒17嵌于隔板16中。转筒17径向分隔成四部分,轴向隔成四(或六)部分。其作用是1、配合拨斗完成切断后的面条由两列(或三列)分成四列(或六列)的变换。2、将切好的每一段面条分隔开,保持一定的时间差,使每段面经过导管对应落入各自的面盒中。转筒17的转动由拨轮27和拨杆28完成(
图10),转筒17和拨轮27安装在同一轴上,拨杆28沿拨轮27上的槽拨动拨轮,拨杆28每旋转一周,拨轮27被拨动1/4周,也即转筒17转动1/4周。
碗装面分排落盒装置的工作过程和配合要求叙述如下(图3)切刀8进行切条时,拨斗15置于左侧,完成第一次切条。面段在拨斗15引导下滑入对应的转筒17的隔槽内;进行第二次切条之前拨斗移向右侧,完成第二次切条,面段在拨斗引导下滑入对应的转筒隔槽内;此时转筒旋转1/4周,隔槽内的两次切条的面段通过导管18落入面盒。此时拨斗15又移向左侧,如此周而复始不断进行。
为了实现以上工作过程的精确同步,同时考虑到装置的互换性,在传动部分的设计上(
图11),利用调速电机4,保留对切刀、面盒传动参数和传动方式不变,增设传动轴29,30,31,并配以相适应的链轮,带动拨杆28和凸轮24,实现切刀8,拨斗15,转筒17,面盒13的联锁同步。
权利要求1.一种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包括分排落盒装置框架;位于装置框架上部的定量输送网带(1),定量输送网带(1)绕在网带轴上,网带轴两端以轴承为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部;在定量输送网带(1)下方安装有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圆轴型刀轴(3);在刀轴(3)的水平偏上方装有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的定量切刀(8);原有的固定于后单元框架上的调速电机(2),由调速电机(2)轴端安装的两个链轮分别与定量输送网带(1)、刀轴(3)的同侧轴端安装的链轮用链条连接;链轮(7)安装在装置框架下部的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的下部,链轮(7)同轴安装有另一传动链轮;在装置框架的中部有一组齿轮(6),它为上部齿轮和下部齿轮,两齿轮啮合,它们的轴分别用轴承固定在装置框架的中部;原有的固定于油炸盒传动机架下部的调速电机(4),通过调速电机(4)轴端链轮用链条与安装于装置框架下部的链轮(7)同轴上的传动链轮相连,链轮(7)通过链条与安装于装置框架中部的下部齿轮(6)同轴安装的链轮连接;上部齿轮(6)与下部齿轮(6)啮合,上部齿轮(6)同轴安装一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切刀(8)的轴端链轮相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切刀(8)下方的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的“裤衩式”分料斗(14);位于分料斗(14)的后下方、倾斜的、两端用螺栓固定于装置框架上的后档板(21);位于分料斗(14)下方贴紧后档板(21)面安装的两个或三个拨斗(15),每个拨斗(15)背部有一个固定支点(19)和活动支点(20),固定支点(19)安装于后档板(21)上,后档板(21)在与拨斗(15)活动支点(20)相应位置开一长型孔槽,活动支点(20)穿过孔槽与后档板(21)背面一连接板用螺栓联接,连接板一端由拉簧(23)拉紧,拉簧(23)另一端固定在装置框架上,连接板中间与一拉杆联接,拉杆与拉簧(23)呈同一直线反方向安装,拉杆另一端与一端用轴承支撑的连杆装置(22)相接;连杆装置(22)的一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连杆装置(22)的另一端有一滚轮(25),滚轮(25)与位于拨斗(15)后方的传动轴(31)轴端上的凸轮(24)凸凹面接触,凸轮(24)固定在传动轴(31)上,轴的两轴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凸轮(24)为圆形,轴向凸凹面各约占半圆,凸凹面之间为平滑过渡面;凸轮(24)同轴(31)上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与拨杆(28)同轴(30)上安装的一链轮连接;位于拨斗(15)下方的分排通道部分由隔板(16)、转筒(17)、导管(18)组成,隔板(16)为5块或7块,隔板16轴向呈凹凸面,凹面为半个圆环形,隔板纵向留有孔,用螺栓固定在后档板(21)上,隔板(16)轴向等距离插装在转筒(17)的两端和中间,将转筒(17)轴向隔成四部分或六部分,转筒(17)中心有一通轴,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转筒(17)后部紧靠后档板(21)正面安装,转筒(17)径向隔槽为四部分;转筒(17)的轴端安装一拨轮(27),拨杆(28)安装在另一轴上,拨轮(27)与转筒(17)同轴并且与拨杆(28)的轴呈同一水平线,分别安装于后档板(21)的正面和背面,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用螺栓固定在装置框架上,拨轮(27)为径向开有四个槽周边为四个内凹弧的槽轮,拨杆(28)与拨轮(27)紧动配合,拨杆(28)同轴两侧各安装一个传动链轮,一侧链轮由链条与凸轮(24)同轴(31)上的链轮相连,另一侧链轮则与固定于框架中部两端由轴承支撑的中间传导轴(29)上的一链轮相连,传导轴(29)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下部齿轮(6)轴上的链轮连接,下部齿轮(6)同轴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链轮(7)相连,链轮7同轴上的另一传速链轮则与调速电机(4)轴端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导管(18)位于转筒(17)和后档板(21))的下方,导管(18)后内侧面与后档板(21)正面呈同一平面,两端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位于导管(18)下方的面盒为碗状圆形面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碗装方便面分排落盒装置,本装置是在枕式面生产线基础上对定量分排装置进行改造,在保持主要参数和外形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而成。本装置可替换枕式面分排装置生产碗面,该装置与枕式面生产线配套可实现枕式面和碗面产品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本装置采用齿轮、链条混合传动方式减化传动机构,使控制稳定可靠,并且不新增动力。正常情况下完成枕式面和碗面互换只须两天改机时间。
文档编号B65B37/00GK2233893SQ94241000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6日
发明者苗延涛 申请人:枣庄万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