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对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855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对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对重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防止由于地震振动而导致对重装置从导轨脱开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在以往的一般的电梯的对重装置中,多个配重层叠起来搭载于框架体的内侧。框架体是将一对纵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长方形而构成的。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焊接或借助多个螺栓固定在纵框架上。另外,在井道内设有用于引导对重装置的升降的一对对重导轨。在框架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安装有与对重导轨卡合的多个导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
[0003]在这样的以往的对重装置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当由于地震振动而在对重导轨上产生变形(弯曲)时,导靴无法追随变形而从导轨脱开。这是因为框架体不会相对于导轨的变形而变形,而且,导靴为固定式。另外,由于堆叠的配重仅仅是铁块,因此配重不具有降低地震振动的功能。
[0004]另一方面,由于轿厢室是将多个薄板组合起来而构成的,因此某种程度上能够吸收地震振动的能量,另外,轿厢底也经由防振橡胶被支承,此外,乗客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吸收地震振动,因此,几乎不会存在由于地震振动而导致轿厢从轿厢导轨脱开的情况。
[0005]对于上述对重装置的脱轨,还提出了这样的方法:使用由外框架和内框架构成的双层框架结构的框架体,并在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夹设多个防振橡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ο
[0006]另外,在以往的其他电梯装置中,在井道的上部和下部使对重屈曲,在井道的中间部使对重伸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7053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88689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618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3]在使用了上述双层框架结构的框架体的以往的对重装置中,由于吸收振动的范围较小,因此,如果导轨的弯曲较大,则无法防止脱轨。另外,使对重屈曲/伸展是为了使井道的顶部和底部节省空间,无法针对由于地震振动导致的导轨的变形,防止导靴从导轨脱开。
[001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对于导轨的变形,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导向装置从导轨脱开的电梯的对重装置。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本发明的电梯的对重装置具备: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具有第I纵框架和第2纵框架、设置在第I纵框架和第2纵框架的上部之间的上框架、以及设置在第I纵框架和第2纵框架的下部之间的下框架;对重主体,所述对重主体搭载于框架体的内侧;以及多个导向装置,所述多个导向装置设置在框架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并与在井道内设置的一对导轨卡合,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I纵框架和第2纵框架连结起来,导向装置能够相对于框架体沿框架体的宽度方向和框架体的厚度方向移位,并且能够以与框架体的上下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
[0017]发明效果
[0018]本发明的电梯的对重装置中,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I和第2纵框架连结起来,导向装置能够相对于框架体沿框架体的宽度方向和框架体的厚度方向移位,并且能够以与框架体的上下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因此,对于由于地震振动等而导致的导轨的变形,能够通过框架体的变形、导向装置的移位和转动来追随,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导向装置从导轨脱开。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0020]图2是示出图1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3是将图2的形状维持装置放大示出的主视图。
[0022]图4是将图2的第2纵框架与上框架的连结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0023]图5是示出图4的连结部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6是示出图4的连结部的主视图。
[0025]图7是示出图4的连结部的俯视图。
[0026]图8是将图5的套环和止动件切断成一半而示出的立体图。
[0027]图9是示出图1的对重导轨沿对重装置的宽度方向变形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8]图10是示出图1的对重导轨沿对重装置的厚度方向变形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11是示出图1的左右的对重导轨发生了不同的变形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0]图12是示出对重导轨如图9所示的那样变形时的对重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0031]图13是将图12的对重装置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
[0032]图14是示出图12的第2纵框架与上框架的连结部的主视图。
[0033]图15是示出图7的第2纵框架和对重导轨之间的距离变大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4]图16是示出图7的对重导轨相对于第2纵框架沿框架体的厚度方向移位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5]图17是示出图7的对重导轨发生了扭转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6]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37]图19是将图18的第2纵框架与上框架的连结部放大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0038]图20是示出图19的连结部的主视图。
[0039]图21是示出对重导轨如图9所示的那样变形时的图18的对重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0040]图22是将图21的对重装置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
[0041]图23是示出图21的第2纵框架与上框架的连结部的主视图。
[0042]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43]图25是将图24的对重装置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
[0044]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45]图27是将图26的对重装置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
[0046]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47]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48]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0049]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对重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51]实施方式I
[0052]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中,在井道I的上部设置有机房2。在机房2设置有曳引机(驱动装置)3、反绳轮4和控制装置5。曳引机3具有:驱动绳轮6 ;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马达;和作为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的曳引机制动器(电磁制动器)7。
[0053]在驱动绳轮6和反绳轮4上卷绕有悬吊构件8。作为悬吊构件8,使用多根绳索或多根带。在悬吊构件8的第I端部连接有轿厢9。在悬吊构件8的第2端部连接有对重装置10。
[0054]轿厢9和对重装置10被悬吊构件8悬挂在井道I内,并通过曳引机3在井道I内升降。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曳引机3的旋转,从而以设定的速度使轿厢9升降。
[0055]在井道I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11,其用于引导轿厢9的升降;和一对对重导轨12,其用于引导对重装置10的升降。轿厢导轨11被配置在轿厢9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对重导轨12被配置在对重装置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0056]在井道I的底部,设有:用于缓冲轿厢9对井道底部的碰撞的轿厢缓冲器13 ;和用于缓冲对重装置10对井道底部的碰撞的对重缓冲器14。
[0057]在轿厢9的下部搭载有与轿厢导轨11卡合以使轿厢9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15ο
[0058]在机房2设有用于检测轿厢9的超速度行驶的轿厢限速器16。在轿厢限速器16上卷绕有轿厢限速器绳索17。轿厢限速器绳索17在井道I内铺设成环状,借助动作杆15a与轿厢紧急停止装置15连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