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7375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乘客传送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包括自动扶梯和电动人行道等在内的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应对由地震运动引起的建筑物的层间位移和两个建筑物之间的晃动的乘客传送设备,并且尤其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在发生了地震时,建筑物发生晃动,此时,设置在下部楼层与上部楼层之间的乘客传送设备也一起晃动。由于建筑物的结构方面的原因,下部楼层和上部楼层的晃动的大小不同,因此会导致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部分滑动,使得地板面之间出现间隙,或者主体框架发生塑性变形。已知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乘客传送设备中设置日本特开2001-158585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示的可滑动地板,由此来进行应对的示例。
[0003]专利文献I的乘客传送设备具备将主体框架的上部侧的终端部分的缘部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建筑结构体上的固定侧部分以及将主体框架的下部侧的终端部分的缘部载置在建筑结构体上的载置侧部分,在主体框架与载置侧部分所在的建筑结构体之间具有能够供主体框在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间隙,并且,在载置侧部分处具备仅能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追随因主体框架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与建筑结构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滑动部分,并且具备用于吸收主体框架与建筑结构体之间的碰撞力的缓冲机构。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8585号公报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专利文献I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部分(滑动部分)上的地板被构造成:为了吸收建筑物的层间位移,将地板的一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部分,而将另一端设置成不固定而能够在建筑物侧的地板上滑动。并且,地板由地板用板和支承该地板用板的增强材料(承重材料)构成。
[0009]可是,在采用专利文献I的结构时,如果要应对上下楼层的层间位移大的情况,还需要在地板用板的下方确保大的(长的)空隙(增强材料(承重材料)与建筑结构体之间的间隔)。为了确保大的(长的)空隙,则需要加长地板用板的长度,并且,由于地板用板变得容易弯曲,因此为了防止地板用板发生弯曲,还必须增加地板用板的厚度。然而,随着地板用板的厚度增加,产生如下问题:由于放置在建筑物侧地板上的地板用板的厚度,使乘客的步行面产生大的高低差。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为了应对包括上下楼层的层间位移在内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两个出入口之间的相对位移,具备有能够在建筑物侧的地板上滑动的滑动地板,从而还能够应对两个出入口之间的相对位移大的情况,并且减小了因构成滑动地板的地板用板而产生的高低差。
[0011]解决方案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的两个端部被设置在建筑物的地板上的台阶部分支承,所述主体框架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台阶部分进行相对位移,并且所述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滑动地板,所述滑动地板配置在构成于所述主体框架侧的地板与建筑物侧的地板之间,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建筑物侧的所述地板进行滑动,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中,所述滑动地板具备成为乘客的步行面的表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而用于支承所述表面板的背面的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配置为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在与所述主体框架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与所述台阶部分的台阶面侧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并且设置为在所述主体框架相对于所述台阶部分沿所述长度方向进行相对位移时,承受来自所述主体框架侧的推压力而能够在所述台阶部分上移动。
[0013]发明效果
[0014]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为了应对包括上下楼层的层间位移在内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两个出入口之间的相对位移,具备有在建筑物侧的地板上滑动的滑动地板,从而还能够应对两个出入口之间的相对位移大的情况,并且减小了因构成滑动地板的地板用板而产生的高低差。
[0015]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乘客传送设备的整体图。
[0017]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截面图,其表示通常时的状态。
[0018]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平面图。
[0019]图4A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地板5a的动作的说明图,表示增强结构20受到第一地板5的按压而从图2所示的通常时的状态沿着箭头Y所示的方向在第二间隙9a中进行了移动后的状态。
[0020]图4B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地板5a的动作的说明图,表不第一地板5和框体13从图4A的状态朝相反方向(箭头Z所示的方向)移动而从通常时的位置进一步移动了与层间位移γ相当的量之后的状态。
[0021]图4C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地板5a的动作的说明图,表示第一地板5通过层间位移Y从图2所示的通常时的状态朝第一间隙9扩大的方向(箭头Z所示的方向)进行了移动后的状态。
[0022]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截面图。
[0023]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地板5a的动作的说明图,表示第一地板5通过层间位移Y从图5所示的通常时的状态朝第一间隙9扩大的方向(箭头Z所示的方向)进行了移动后的状态。
[0024]图7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截面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I…乘客传送设备,2…建筑物下部楼层,2A...台阶部分,3…建筑物上部楼层,七..主体地板,5…第一地板,5a…第二地板,6…地板增强部分,7…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部分,8…主体地板的地板用板,8a...第一地板用板,8b...第二地板用板,9...第一间隙,9a...第二间隙,12…间隙,13…框体(Frame),14…建筑物下部楼层的地板,16…螺栓,17…螺杆,18…螺钉,20...增强结构,30...引导组件,30a...引导件,30b…基座,30d...螺栓,100…滑动部分,A…第二地板与第一地板的重叠,B…第二地板与建筑物侧的地板的重叠,γ…层间位移(相对位移),γ max...假设的最大层间位移(相对位移)。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8]第一实施例
[0029]参照图1至图4C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0]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I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架设在建筑物下部楼层2与建筑物上部楼层3之间的乘客传送设备I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乘客传送设备I的地板截面的图,表示通常时的状态,图3是乘客传送设备I的地板平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地板平面图还可应用于后述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地板平面。
[0031]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I以架设在包括房屋(建造物)在内的结构物(也可称为结构体)的不同的楼层之间的自动扶梯和以水平或者平缓的斜度设置在两个不同的结构物之间的电动人行道等作为对象。此外,本发明的地板(以下称为滑动地板)设置在建筑物下部楼层2和/或建筑物上部楼层3上,也就是设置在乘客传送设备I的两个出入口中的至少一方的出入口。在本实施例中,以自动扶梯的滑动地板设置在建筑物下部楼层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32]在自动扶梯和以平缓的斜度设置的电动人行道中,因地震时的振动,建筑物下部楼层2和建筑物上部楼层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