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移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0643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3]第2限制机构28将第2支撑轴19的移动方向限制成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由一端在接近工作台12的中心的一侧经由轴34在水平面内摆动自如地与该工作台12相连的限制连杆35构成。限制连杆35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平行地延伸(沿着工作台12的半径方向延伸),另一端与第2支撑轴19相连。第2支撑轴19的移动路径为圆弧,移动方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但通过将限制连杆35的长度设定得较长,前述移动路径为大直径的圆弧(近似的直线),能够使前述移动方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接近于垂直(大致垂直)。
[0044]驱动力传递机构22具备摆动杠杆37和凸轮杠杆41,所述摆动杠杆37的中间位置与固定在工作台12上的轴36相连而旋转自如,并且在水平面内摆动自如,所述凸轮杠杆41配置在圆筒凸轮20与摆动杠杆37之间,中间位置与固定在工作台12上的托架38的轴39相连而旋转自如,并且在竖直面内摆动自如(参照专利文献I的L状杠杆14)。凸轮杠杆41在一端具有随着工作台12的旋转而在圆筒凸轮20的凸轮面上滚动的凸轮从动件42,在另一端具有与摆动杠杆37的一端相接触的辊43。驱动力传递机构22还具有:连杆44 (以下称为第3连杆44),连杆45 (以下称为第4连杆45),一对的连杆46、46 (以下称为第I连杆46),以及一对的连杆48、48 (以下称为第5连杆48),所述连杆44配置在比摆动杠杆37靠近工作台12的外周侧,一端与工作台12相连,在水平面内摆动自如,所述连杆45在摆动杠杆37与第3连杆44之间沿着前述基准面N延伸,一端与摆动杠杆37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3连杆4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一对的连杆46、46的一端与各臂支撑机构21、21的第7连杆26的中央位置相连,所述一对的连杆48、48的一端与第4连杆45的中央位置相连,另一端与第I连杆46、46的另一端(轴47)相连。另外,从摆动杠杆37的轴36到另一端(与第4连杆45的连结部)的长度,和从第3连杆44的一端(与工作台12的连结部)到另一端(与第4连杆45的连结部)的长度设定成相等。
[0045]此外,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22的一部分,设置有一端与后述的调整环49相连,另一端在轴47上与第I连杆46的另一端(也是第5连杆48的另一端)相连的一对的连杆51、51 (以下称为第2连杆51)。另外,第2连杆51、51也是夹具配置调整机构23的一部分。
[0046]如图3所明确表示的那样,在工作台12上设有调整环49,所述调整环49的中心与工作台12的轴O相一致,与工作台12 —同间歇旋转。调整环49被配置在工作台12上的多个引导部件52引导,能够相对于工作台12相对旋转,在工作台12上设有使调整环49旋转的驱动机构53。驱动机构53由输出轴为螺纹轴54的马达55,和设置在调整环49上的螺母部件56构成,螺纹轴54旋合在螺母部件56中。若螺纹轴54旋转,则螺母部件56移动,调整环49 一边在工作台12上滑动一边旋转。
[0047]如图2所示,调整环49和第2连杆51由上下贯通工作台12的轴57连结在一起。在工作台12上形成有轴57嵌入其中的圆弧状的长孔58。当调整环49以轴O为中心旋转时,轴57在长孔58内滑动,并以轴O为中心旋转。
[0048]此外,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22的一部分,在工作台12上设置有一端与工作台12相连、另一端与第6连杆25相连的施力部件(拉簧59)。该拉簧59具有将凸轮杠杆41的凸轮从动件42按压在圆筒凸轮20的凸轮面上的作用。
[0049]夹具配置调整机构23由以上所述的调整环49,驱动机构53,以及一对的第2连杆51,51构成。
[0050]当左右的夹具13、13的配置为前述基准配置时(图1、图3所示的配置状态),各一对的第I连杆46、46,第2连杆51、51以及第5连杆48、48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对称地配置。
[0051]在图1中,夹具13、13相互间的间隔(把持部16、16间的间隔)为D1。夹具13、13的各把持部16的把持面处于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垂直的竖直面上。此外,由左右的把持部16、16把持的袋17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垂直。
[0052]若圆筒凸轮20升降,则凸轮杠杆41的凸轮从动件42升降,凸轮杠杆41在竖直面内摆动,摆动杠杆37在水平面内摆动,第4连杆45大致沿着前述基准面N移动,经由第5连杆48、48以及第I连杆46、46,向作为斯科特拉塞尔机构(由第6连杆25,第7连杆26以及第I限制机构27构成)的一部分的左右的第7连杆26、26传递驱动力。另外,作为第I连杆46,第5连杆48以及第2连杆51的连结点的轴47被第2连杆51约束成在圆弧上移动。此外,各一对的第7连杆26、26,第I连杆46、46以及第5连杆48、48隔着前述基准面N对称地移动。
[0053]由于第7连杆26的另一端(滑动部件32)被第I限制机构27限制成移动方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平行,所以第7连杆26的一端(臂15的第I支撑轴18)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垂直地移动。该移动方向也可以称为由把持部16、16把持的袋17的移送路径的切线方向。
[0054]随着臂15的第I支撑轴18移动,臂15的第2支撑轴19自然也移动。如先前所述的那样,此时的第2支撑轴19的移动方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
[0055]通过支撑臂15的基部的第I支撑轴18以及第2支撑轴19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垂直以及大致垂直地移动,臂15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地移动,夹具13、13相互间的间隔(把持部16、16间的间隔)随之变化。
[0056]图4中表示了使圆筒凸轮20下降规定高度时的各杠杆和连杆的位置,以及夹具13、13的位置。左右的夹具13、13隔着前述基准面N对称地移动,夹具13、13 (把持部16、16)相互间的间隔从双点划线所示的Dl向实线所示的D2扩张。即使夹具13、13 (把持部16、16)相互间的间隔扩张,把持部16、16的把持面也维持在大致同一平面(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的面)上,并且实质上不向袋17的厚度方向(由把持部16、16把持的袋17的移送路径的法线方向)位移。毋庸置疑,设置在工作台12上的左右一对的夹具13、13所有的组均取该新的基准配置。
[0057]这样,在上述袋移送装置中,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袋移送装置同样,通过使圆筒凸轮20升降,能够与袋尺寸(袋宽)相对应地变更夹具13、13 (把持部16、16)相互间的间隔,但此时实质上能够防止夹具13、13的把持部16、16的把持面倾斜,或者袋的移送路径改变。
[0058]另一方面,当在工作台12间歇地旋转的过程中圆筒凸轮20反向旋转时,凸轮杠杆41的凸轮从动件42在圆筒凸轮20的凸轮面上滚动地升降,凸轮的驱动力与先前所说明的同样,经由构成驱动力传递机构22的摆动杠杆37以及各连杆,最终从第I连杆46、46向各臂支撑机构21、21的第7连杆26、26传递。夹具13、13沿着前述移动路径间歇地移动,在该移动的过程中(间歇停止中),与圆筒凸轮20的凸轮面的形状(起伏)相对应,臂15、15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地移动,夹具13、13相互间的间隔(把持部16、16间的间隔)变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与先前所说明的同样,把持部16、16的把持面维持在大致同一平面(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的面)上,并且实质上不向袋17的厚度方向(由把持部16、16把持的袋17的移送路径的法线方向)位移。
[0059]这样,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袋移送装置中,即使在夹具在前述移动路径上间歇地移动的过程中扩张或者缩窄左右的间隔的情况下,也能够实质上防止夹具的把持部的把持面倾斜,或者袋的移送路径改变。
[0060]接着,参照图5对夹具配置调整机构23的作用进行说明。
[0061]若使马达55 (参照图3)动作,使螺纹轴54旋转,则调整环49相对于工作台12相对旋转(用箭头d表示旋转方向),一对的第2连杆51、51的一端与调整环49 一同移动。这样一来,各一对的第2连杆51、51,第5连杆48、48,第I连杆46、46分别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不对称的位置移动,一对的第7连杆26、26也随之向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不对称的位置移动。
[0062]其结果,左右的夹具13、13大致保持原来的间隔Dl地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位移(从双点划线的位置向实线的位置位移)。其结果,通过左右的夹具13、13的中心的竖直面(中心面M)也从前述基准面N位移(位移量为Da)。这种左右的夹具13、13的配置为先前所述的偏心配置。另外,位移量Da的大小(偏心度)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
[0063]若使圆筒凸轮20升降,或者使工作台12间歇地旋转(同时使圆筒凸轮20正反向旋转),则左右的夹具13、13以基本上保持着前述偏心配置的状态地隔着前述中心面M大致对称地扩张或者缩窄其间隔。即使在左右的夹具13、13取偏心配置的情况下,当使圆筒凸轮20升降时,或者左右的夹具13、13沿着前述移动路径间歇地移动的期间,把持部16、16的把持面也维持在大致同一平面(相对于前述基准面N大致垂直的面)上,并且实质上不向袋17的厚度方向(由把持部16、16把持的17的移送路径的法线方向)位移。
[0064]接着,参照图6、图7对左右的夹具13、13取上述偏心配置的意义进行说明。
[0065]在图1?图3所示的袋移送装置组装在了参照图6 (a)、图6 (b)所说明的袋装包装机中的情况下,使左右的夹具的配置从图6 (b)所示的基准配置向图6 (c)所示的偏心配置变更。在该例中,随着袋的变更,使通过夹具(把持部16、16)的中心的竖直面(中心面M)从基准面N位移(位移量Da = G),消除图6 (b)所示的偏离G,使开口部6的中心线C位于基准面N上。另外,在图6 (c)中,对夹具的把持部赋予与图1?图3所示的袋移送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16。
[0066]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袋装工序的开口装置,填充装置以及其它的装置关于水平方向(袋的宽度方向)可保持以基准面N为基准设置,尤其无需随着袋的变更的调整。仅供袋装置需要调整成向左右的夹具(把持部16、16)供给的袋4的开口部6的中心线C位于基准面N上。
[0067]这样,通过使左右的夹具(把持部16、16)的配置为偏心配置,吸盘3的吸附位置处于开口部6的中心线C上(基准面N上),填充喷嘴在开口部6的中心线C上(基准面N上)升降,在开口以及填充中不产生障碍,后续的其它的装置也同样。
[0068]此外,在图1?图3所示的袋移送装置组装在了参照图7 (a)、图7 (b)所说明的袋嘴安装装置中的情况下,使左右的夹具的配置从图7 (b)所示的基准配置向图7 (c)所示的偏心配置变更。在该例中,随着袋的变更,使通过夹具(把持部16、16)的中心的竖直面(中心面M)从基准面N位移(位移量Da = H),消除图7 (b)所示的偏离H,使开口部11的中心线C位于基准面N上。另外,在图7 (c)中,对夹具的把持部赋予与图1?图3所示的袋移送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16。
[0069]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袋嘴安装工序的开口装置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