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容器的阀结构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09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6的外圆周上布置有气道15,它们自阀盘I的下侧一直延伸至密封圈4的圆周。这些气道15与一间隙(其设置在输出元件3与围住输出元件的通孔9之间)共同构成流动路径,以用于利用阀结构组封闭的气溶胶容器16填充压力。该流动路径在图4中示出。在压力填充期间,输出元件保持在图4所示的位置上。在输出元件3与围住输出元件的通孔9之间设置一间隙S,该间隙终止于密封圈4的端面。在给气溶胶容器16填充压力的情况下,阀结构组外侧的压力P1大于尚未填充的气溶胶容器16内部的压力p2。压力P1作用于密封圈4的端面。密封圈4的下侧受到输出元件3的支承且密封容纳室6。在密封圈4端面的压力?1的作用下,密封圈4产生弹性变形,其中,密封圈4的端面与封闭容纳室6的表面8之间的流动路径是开放的。工作介质沿着由箭头所示的流动路径在密封圈4的整个圆周上径向流出,并且通过直接连接的气道15流到气溶胶容器16的内部空间中。在填充过程结束且自外部作用到密封圈4端面上的压力减小之后,密封圈4再次以足够的密封作用贴靠在表面8上。因此,用于压力填充的流动路径再次运行可靠地被封闭。
[0029]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容纳室6的安装口在阀盘I的上侧是可接触到的,并且用于输出元件3的通孔9布置在盖子17中,盖子17固定在阀盘I上并且封闭容纳室6的安装口。气道15 —直延伸至盖子17下侧的表面。
[0030]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容纳室6和阀盘I由单独的构件构成,其优选由塑料形成,可由价廉的注塑件制成。阀盘I具有用于安装容纳室6的孔口 18。图2的分解图示出了,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可在阀盘I上侧安插到孔口 18中。从图1和2中亦可看出,容纳室6在其端侧具有供密封圈4用的环形支承面19和外侧纵向肋20。纵向肋20在支承面19上突出且圈住置于支承面19上的密封圈4。为了支承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纵向肋20构造有卡圈21,卡圈21置于阀盘I的孔口 18内部的凸肩面22之上。如图2所示,凸肩面22由多个肋23构成,它们安置在阀盘I的孔口中。容纳室6孔口 18内的肋23和一体成型在容纳室6外侧上的纵向肋20在其定位面方面相对应。肋数及肋间距确定了填充过程的通过率。
[0031]阀盘I和盖子17由塑料构成,且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材料锁合地通过焊接连接24连接。焊接连接24尤其可通过激光技术制成。其他利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的焊接方法同样可使用。
[0032]作为选择,盖子17和阀盘I亦可通过卡锁连接来连接。图9和10示出了该卡锁连接的可行实施例。在图9的实施例中,阀盘I在其上侧具有卡圈25,盖子17无超出地安置到该卡圈25中且通过卡锁元件26固定在卡圈25的内侧上。卡锁连接如此构造,使得其在不会破坏目标物的情况下无法松脱。根据图19所示的实施例变型,盖子17外侧包围一体成型在阀盘I上侧的卡圈25',且通过卡锁元件26'固定在卡圈25'的外侧上。
[0033]根据图5至7所示的本发明构型,阀盘I和容纳室6共同构造为整体的塑料注塑件27。容纳室6作为阀盘I的一体构件与阀盘整体连接。在阀盘I的上侧端面形成有凹穴28,其具有供密封圈4所用的支承面19。如图5至7所示,气道15布置在凹穴28的圆周上且一直延伸至阀盘I的下侧。气道15与间隙s (其设置在输出元件3与围住输出元件的通孔9之间)共同构成一流动路径,以给阀结构组封闭的气溶胶容器16填充压力。图8示出了填充压力的流动路径。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室6的安装口在阀盘I的上侧上是可接触到的,从而能在阀盘I的上侧将阀结构组完整安装。
[0035]图1la至Ilc示出了本发明阀结构组的另一构型,其中,容纳室6和阀盘I分别由单独构件形成,并且容纳室6安装在阀盘I的下侧。在此,下侧表示阀盘I的暴露在气溶胶容器压力室中的那一侧。在图1la至Ilc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输出元件3的通孔9安置在阀盘I中,并且在阀盘I的下侧上一体成型突起29以固定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容纳室6在其端侧具有供密封圈4用的环形支承面19和外侧纵向肋20,纵向肋20在支承面19上突出且圈住置于支承面19上的密封圈4。在本实施例中,突起29和容纳室6通过焊缝30材料锁合地连接。优选的是,使用激光焊接方法。替代地,突起29和容纳室6也可例如通过粘接连接、形锁合插接连接、螺旋连接或卡锁连接而进行连接。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气溶胶容器的阀结构组,包括: 阀盘(I), 阀组件(2),该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元件(3)、密封圈(4)以及压力弹簧(5),以及 用于该阀组件(2)的容纳室(6), 其中,容纳室(6)在其上侧具有用于安插阀组件⑵的安装口,与阀盘⑴连接的容纳室(6)的安装口被一表面⑶封闭,该表面具有用于输出元件(3)的通孔(9),并且当输出元件(3)在压力弹簧(5)的作用下轴向地支承在密封圈(4)上时,密封圈(4)被夹紧在该表面⑶与围住容纳室(6)的安装口的环形支承面(19)之间并且封闭输出元件(3)的孔口(11),其特征在于,在容纳室(6)的外圆周上设置气道(15),这些气道自阀盘⑴的下侧一直延伸至密封圈⑷的圆周,并且在输出元件(3)与围住输出元件(3)的通孔(9)之间设置间隙(S),该间隙终止于密封圈(4)的端面,该间隙(s)与气道(15)构成流动路径,以用于对利用阀结构组封闭的气溶胶容器(16)填充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容纳室(6)的安装口在阀盘(I)的上侧是可接触到的,并且用于输出元件(3)的通孔(9)布置在盖子(17)中,该盖子(17)固定在阀盘(I)上并且封闭容纳室(6)的安装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气道(15)—直延伸至盖子(17)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阀盘(I)和盖子(17)由塑料制成且材料锁合地通过焊接连接或粘接连接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阀盘(I)和盖子(17)由塑料制成且通过卡锁连接形锁合地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阀盘(I)在其上侧具有卡圈(25),盖子(17)无超出地嵌入该卡圈(25)中,并且盖子(17)通过卡锁元件(26)固定在卡圈(25)的内侧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盖子(17)在外侧包围一体成型在阀盘(I)上侧上的卡圈(25'),并且通过卡锁元件(26')固定在卡圈(25')的外侧上。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之一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阀盘(I)和容纳室(6)共同构造为整体的塑料注塑件,在阀盘(I)的上侧端面形成有凹穴(28),该凹穴具有用于密封圈⑷的支承面(19),并且气道(15)布置在凹穴(28)的圆周上且一直延伸至阀盘⑴的下侧。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之一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容纳室(6)和阀盘(I)由单独的构件构成,阀盘(I)具有用于安装容纳室(6)的孔口(18),并且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能在阀盘⑴上侧安插到孔口(18)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容纳室(6)在其端侧具有用于密封圈(4)的环形的支承面(19)和外侧的纵向肋(20),纵向肋(20)在支承面(19)上突出且圈住置于支承面(19)上的密封圈(4)。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纵向肋(20)具有卡圈(21),该卡圈置于阀盘(I)孔口内部的凸肩面(22)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凸肩面(22)由多个肋(23)构成。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之一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阀盘(I)和容纳室(6)为单独制造的塑料注塑件。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容纳室(6)和阀盘(I)由单独的构件形成,用于输出元件⑶的通孔(9)设置在阀盘⑴中并且在阀盘⑴的下侧一体成型突起(29)以固定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突起(29)构造为套管,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能被安插到该套管中。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构成容纳室(6)的构件在其端侧具有用于密封圈⑷的环形的支承面(19)和外侧纵向肋(20),纵向肋(20)在支承面(19)上突出且圈住置于支承面(19)上的密封圈(4)。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之一所述的阀结构组,其特征在于,突起(29)和容纳室(6)借助于焊接连接、粘接连接、形锁合插接连接、螺旋连接或卡锁连接进行连接。
【专利摘要】用于气溶胶容器的阀结构组包括阀盘、阀组件以及用于阀组件的容纳室(6)。容纳室在其上侧具有用于安插阀组件(2)的安装口。容纳室(6)的安装口被一表面(8)封闭,该表面具有用于输出元件(3)的通孔。当输出元件(3)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轴向地支承在密封圈上时,密封圈被夹紧在表面(8)与围住容纳室(6)的安装口的环形支承面(19)之间并且封闭输出元件(3)的孔口(11)。在容纳室的外圆周上设置气道(15),气道自阀盘的下侧一直延伸至密封圈的圆周。在输出元件与围住输出元件的通孔(9)之间设有间隙(s),其终止于密封圈(4)的端面。该间隙与气道构成流动路径,以向利用阀结构组封闭的气溶胶容器(16)填充压力。
【IPC分类】B65D83/44
【公开号】CN104925396
【申请号】CN201510107385
【发明人】W·佛朗茨, K·泽林格
【申请人】托马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公告号】CA2877638A1, DE102014100280A1, EP2894114A1, US2015019739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