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099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第I张记录材料Pl以及下一组第2张记录材料P2。
[0076]然后,在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以及下一组第2张记录材料P2的后端位置通过收容辊113之后,如图12所示,使收容叶片旋转规定次数,收容到堆叠托盘101。之后,如上所述地进行记录材料束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调整动作。
[0077]如以上那样,进行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材料捆束排出以及记录材料P的重叠搬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捆束排出而无需扩大记录材料的搬送间隔,为了以与通常搬送时相同的搬送间隔搬送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以及下一组第2张记录材料P2,使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折返而退避到第2搬送路径R2。另外,中间辊112、收容辊113、主托盘排出辊114以及折返辊121分别以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另外,作为检测记录材料P的退避完成位置或者重叠搬送位置的方法,既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测量时间而计算记录材料P的位置,也可以除了上述各传感器以外还设置其他传感器来检测。
[0078](4)、记录材料捆束排出时的记录材料束张数控制
[0079]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4,说明记录材料捆束排出时的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控制。
[0080]首先,后处理装置2从图像形成装置3取得印刷任务的全部印刷张数N,并且针对所印刷的每个记录材料P,取得记录材料信息,设定标准捆束张数η、捆束排出时的排出下限张数nmin、捆束排出时的排出上限张数nmax。另外,在后处理装置2中,作为初始设定,将标准捆束张数η设定为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捆束排出张数η,在排出下限张数nmin?排出上限张数nmax之间进行控制。
[0081 ] 此处,后处理装置2取得第n+1张,即以标准捆束张数η张捆束排出了时的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的记录材料信息,判别第n+1张记录材料P是否符合特定种类。另外,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是指,克重是规定重量以上的材料的厚纸、通过上述的Z折叠辊104进行了折叠处理的材料、或者表面被特殊处理了的材料等。例如,在第n+1张记录材料P并非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如图13(a)所示,使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的张数维持标准捆束张数η不变。然后,将第n+1张记录材料P设为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1,将该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和第n+2张记录材料P重叠地搬送到堆叠托盘101。
[0082]另外,在第n+1张记录材料P是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判别在已经取得记录材料信息的第nmin+1张至第η张记录材料P中,是否有不符合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然后,在第nmin+1张至第η张记录材料P中存在不符合特定种类的第nl张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如图13(b)所示,将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的张数设为nl,将第nl+1张记录材料P设为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将该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和第nl+2张记录材料P重叠地搬送到堆叠托盘101。
[0083]另一方面,在第nmin+1张至第η张记录材料P中不存在不符合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在第n+2张至第nmax+1张(第n2张)的记录材料P中,每当取得记录材料信息时,判别该记录材料P是否符合特定种类。然后,如图13(c)所示,在例如第nmax+1张(第n2张)不符合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将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的张数设为n2,将第n2+l张记录材料P设为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将该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和第n2+2张记录材料P重叠地搬送到堆叠托盘101。
[0084]另外,在第n+2张至第nmax+1张记录材料P中,不存在不符合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如图13(d)所示,将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的张数设为nmax,之后不将第nmax+1张记录材料P和第nmax+2张记录材料P重叠而一张一张地搬送到堆叠托盘101。在该情况下,第nmax+1张记录材料P不被折返,不等待搬送来第nmax+2张记录材料P而被送到下一工序。本实施方式中的下一工序是向堆叠托盘101的搬送,所以第nmax+1张记录材料P被搬送到堆叠托盘101而收容。此处,关于第nmax+1张记录材料P的搬送定时,控制为在先行的记录材料束的捆束排出中第nmax+1张记录材料P不被搬送收容到堆叠托盘101那样的间隔。
[0085]接下来,参照图14,说明用于执行上述的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控制的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决定流程。在捆束排出时的记录材料束张数控制中,首先,后处理装置2取得从图像形成装置3发送的印刷任务的全部印刷张数N(SOl)。另外,从图像形成装置3向后处理装置2送出与N张记录材料P的每一个对应的各个记录材料信息,首先后处理装置2取得印刷任务第I张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信息(S02)。另外,后处理装置2在步骤S02中,在取得印刷任务第I张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信息之前,不进入到下一步骤,在至少取得了印刷任务第I张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信息之后,进入到下一步骤。
[0086]之后,后处理装置2对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进行初始化(设定为I),并且根据所述记录材料信息来设定标准捆束张数n、捆束排出时的排出下限张数nmin、捆束排出时的排出上限张数nmax(S03)。接下来,比较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和印刷张数N,判别在第I张记录材料P之后是否存在后续的记录材料P (S04)。在不存在后续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将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变更为N张(S20)而结束。
[0087]此处,后处理装置2在第I张记录材料P之后存在后续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取得下一记录材料信息(S05)。之后,对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加上I (S06)并更新i,判别是否还存在后续的记录材料P (S07)。接下来,比较对标准捆束张数η加上了 I的数量和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 (S08),直至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达到n+1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05?S08。即,取得以及存储直至第n+1张(第η张后续第I张)的各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信息。
[0088]然后,后处理装置2在取得了第n+1张的记录材料信息之后,根据该第n+1张的记录材料信息,判别第n+1张记录材料P是否为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 (S09)。另外,第n+1张记录材料P成为以标准捆束张数η捆束排出时的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Ρ1。
[0089]此处,在第n+1张记录材料P并非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将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设定为η张(从初始设定无变更)(S30)。另外,将印刷张数N更新为从初始的印刷张数N减去n+1而得到的数量,即捆束排出后的剩余的张数,并且对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进行初始化(S31)。之后,返回到步骤S05,直至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达到n+1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05?S08。
[0090]在步骤S09中判别为第n+1张记录材料P是特定种类的情况下,使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η少于标准捆束张数η,判别在标准捆束张数η与排出下限张数nmin之间是否有记录材料束排出后的下一组第I张记录材料Pl不为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具体而言,新设定从标准捆束张数η减去I而得到的数,即作为η-l的nl (SlO),判别第nl+1张记录材料P是否为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Sll)。
[0091]此处,在第nl+1张记录材料P并非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将捆束排出的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η变更为nl张(S32)。另外,将印刷张数N更新为从初始的印刷张数N减去n+1而得到的数,并且将排出张数控制用计数器i更新为从n+1减去nl而得到的数(S33)。之后,返回到步骤S05。
[0092]另外,在步骤Sll中判别为第nl+1张记录材料P是特定种类的情况下,进而在将nl变更为nl-Ι之后(S12),比较nl和在步骤S03中设定的排出下限张数nmin (S13),判别nl是否不低于排出下限张数nmin。在nl不低于排出下限张数nmin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1,根据在步骤S12中变更了的nl,判别第nl+1张记录材料P是否为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o这样反复执行Sll?S13,如果在直至nl低于排出下限张数nmin的期间,有第nl+1张记录材料P是非特定种类的情况,则进入到步骤S32。
[0093]如果在直至nl低于排出下限张数nmin的期间,不存在非特定种类的记录材料P,则使记录材料束排出张数η大于标准捆束张数η,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