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收容槽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而成的。
[0024]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和框架用传导性部件以一体方式固定于盖体的内部,在上述盖体形成有紧固孔,并利用螺丝来以一体方式固定于轿厢框架和井框的边缘的表面。
[0025]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轿厢框架、井框形成有放置孔,来分别埋设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及框架用传导性部件、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及门用传导性部件。
[0026]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由金属性通电原材料形成,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的表面形成有透光孔,并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和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之间具有添加光扩散材料的硅及橡胶材质的光扩散层,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形成有透光孔,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之间具有添加光扩散材料的硅材质的光扩散层。
[0027]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形成有用于放置门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形成有用于放置框架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
[0028]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和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在上述非传导性部件形成有用于放置门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在上述非传导性部件形成有用于放置框架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
[0029]发明的效果
[0030]根据本发明,在电梯门及门框架的表面附着传导性部件,从而若有手接触,来检测人体的电流,则强行控制电梯门来防止手被电梯夹住而受伤,并且直接向门的表面照射光来提高照度,并以视觉性的方式突显出使用人员的手接触门的表面,从而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夹手的警惕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而示出的井道侧立体图。
[0032]图2为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而示出的电梯轿厢的内部的立体图。
[0033]图3为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而示出的电梯的剖视图。
[0034]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防止电梯门夹手的控制框图。
[0035]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0036]图6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图。
[0037]图7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0038]图8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0039]图9为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图。
[0040]图10为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0041]图11为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43]图1至图5为为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图。
[0044]根据上述内容,在建筑的内部设有可使乘客便于上下移动的电梯装置,且在建筑的各个楼层的井道及电梯轿厢I设有用于使乘客上下电梯的电梯门10。
[0045]这种电梯门10包括:轿厢门12,设置于电梯轿厢I ;以及井道门14,设置于各个井道2的层站区域,用于与上述轿厢门12相连动来进行开闭。
[0046]此时,上述轿厢门12及井道门14分别位于作为设在井道2及电梯轿厢I的内部的门框的轿厢框架20与井道框架30之间,并根据门驱动用马达40的驱动来开闭。
[0047]当然,根据控制单元50的控制来控制上述门驱动用马达40的开闭。
[0048]在这种电梯装置设有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
[0049]本发明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包括: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设置于电梯门10的表面,多个门用发光二极管112设置于门用印刷电路板114的表面;以及门用传导性部件120,设置于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的表面,用于检测人体的电流,若通过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来检测人体的电流,并输入检测信号,则控制单元50以向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照射光的方式控制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112来亮灯。
[0050]此时,可在电梯门10的表面依次附着有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及门用传导性部件120,或者以使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及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结合为一体的状态附着于上述电梯门10的表面。
[0051]若多个门用发光二极管112设置于门用印刷电路板114的表面,来使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112亮灯,则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向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照射光,因此,优选地,上述门用印刷电路板114由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形成,并利用粘结剂等来附着于电梯门10的表面。
[0052]而且,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附着于轿厢门12和井道门14的表面,由包含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氨酯(PU)、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等塑料(合成树脂)材质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膜形成,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为在塑料树脂中以规定的重量比混合作为通电材料的碳或金属粉末的导电性薄片。
[0053]当然,还可以在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的表面涂敷传导性涂料来形成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
[0054]尤其,可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的表面形成有数字、文字、图形、符号、花纹等多种纹样121,作为一例,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10可以代替需要在电梯门10附着的警示贴纸等,从而防止降低电梯的美观,并且可以向电梯使用人员提供还可在电梯轿厢的内部营造装饰效果的多种纹样等视觉信息。
[0055]另一方面,若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的门用发光二极管112亮灯,则即使在电梯因停电而熄灭轿厢的内部的灯的情况下,乘客也容易地判断电梯门10的位置等。平时,这种门用发光二极管112在利用常用电源60来检测人体的情况下亮灯,然而在阻断供电等紧急情况下,接收由常用电源60进行充电的电池62的电源来亮灯。
[0056]此时,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中以多种颜色印刷用于告知乘客的“请勿用手触碰”、“坠落危险,请勿倚靠”等注意事项123,从而与实际的注意事项贴纸保持相似的颜色。
[0057]在这种情况下,设有用于检测是否供给常用电源60的电流检测部(未图示),控制单元50持续监视是否供给常用电源60,若阻断常用电源60的供给,则使门用发光二极管112壳灯ο
[0058]而且,优选地,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附着于离作为电梯门10的轿厢门12及井道门14的下部50cm以上的高度。
[0059]另一方面,上述轿厢框架20和井道门框架30的边缘的表面还包括: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多个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设置于框架用印刷电路板134 ;以及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设置于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的表面,用于检测人体的电流。
[0060]此时,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的结构与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相同,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的结构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相同。
[0061]上述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