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946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管放置孔110a、130a形成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和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根据图11的(c)部分,在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及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的表面紧贴有非传导性部件160、170,放置有门用发光二极管112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162、172形成于上述非传导性部件160、170。即,在门用传导性部件120和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160,在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170。
[0082]此时,上述非传导性部件160、170可由木材、玻璃、大理石等多种材质形成,从而可以营造出多种气氛。
[0083]以如上方式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涉及包括实质上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等同的的保护范围。
[008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5]本发明提供在电梯的井道门或轿厢门开放的过程中,若手被夹在门与框架之间,则以防止受到伤害的方式控制井道门或轿厢门开闭,并以使使用人员对夹手有所警惕性的方式在电梯门及门框架的表面显示视觉信息的电梯门的防夹手装置。
【主权项】
1.一种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设置于电梯门(10)的表面,上述电梯门(10)位于设在电梯轿厢⑴及井道⑵的轿厢框架(20)和井框(30)之间,根据由控制单元(50)控制的门驱动用马达(40)的驱动来开闭,通过控制单元(50)来控制亮灯的多个门用发光二极管(112)设置于门用印刷电路板(114)的表面;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门用传导性部件(120),设置于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的表面,若检测到人体的电流,则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112)借助上述控制单元(50)来亮灯,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设置于上述轿厢框架(20)和井框(30)的边缘的表面,多个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设置于框架用印刷电路板(134);以及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设置于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的表面,用于检测人体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附着于轿厢门(12)和井道门(14)的表面,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为在塑料树脂中以规定的重量比混合通电材料粉末的导电性薄片,上述门用印刷电路板(114)为柔性印刷电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为在塑料树脂中以规定的重量比混合通电材料粉末并以形成用于放置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112)的发光二极管收容槽(124a)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的传导性塑料板(12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非传导性塑料板(125)的表面形成有导电层(126)来形成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上述非传导性塑料板(125)是以形成用于放置门用发光二极管(122)的发光二极管收容槽(125a)的方式对塑料树脂进行注塑成型而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由金属性通电原材料形成,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的表面通过冲孔方式形成透光孔(128、148),当上述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的门用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时,使光透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由传导性塑料板(144)形成,上述传导性塑料板(144)是在塑料树脂中混合通电材料粉末并以形成用于放置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的发光二极管收容槽(144a)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而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中,在非传导性塑料板(145)的表面形成有导电层(146),上述非传导性塑料板(145)是以形成用于放置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的发光二极管收容槽(145a)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而成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和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以一体方式固定于盖体(147)的内部,在上述盖体(147)形成有紧固孔(147a),并利用螺丝(149)来以一体方式固定于轿厢框架(20)和井框(30)的边缘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和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以一体方式固定于盖体(147)的内部,并通过粘结剂或粘结胶带来以一体方式固定于上述轿厢框架(20)和井框(30)的边缘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轿厢框架(20)形成有放置孔(21),来埋设上述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及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ο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梯门(10)的表面形成有放置孔(13),来埋设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及门用传导性部件(120)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由金属性通电原材料形成,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的表面形成有透光孔(128),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和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之间具有添加光扩散材料的硅及橡胶材质的光扩散层(15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形成有透光孔(148),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20)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之间具有添加光扩散材料的娃材质的光扩散层(15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形成有用于放置门用发光二极管(112)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110a)。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形成有用于放置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130a)。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用传导性部件(120)和门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10)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160),在上述非传导性部件(160)形成有用于放置门用发光二极管(112)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162)。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用传导性部件(140)和框架用发光二极管基板(130)之间还具有非传导性部件(170),在上述非传导性部件(170)形成有用于放置框架用发光二极管(132)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孔(17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梯门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在电梯门及门框架的表面附着传导性部件,从而若有手接触,来检测人体的电流,则强行控制电梯门来防止手被电梯夹住而受伤,并且直接向门的表面照射光,来以视觉性的方式突显出使用人员的手接触门的表面,从而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夹手的警惕性。
【IPC分类】B66B13/24, B66B3/00
【公开号】CN105164038
【申请号】CN201480024382
【发明人】李虎渊
【申请人】李虎渊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14日
【公告号】WO2014148740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