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家禽支承装置和家禽加工装置的用于加工经过宰杀和褪毛的家禽屠体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5273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包括家禽支承装置和家禽加工装置的用于加工经过宰杀和褪毛的家禽屠体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用于加工经过宰杀及稱毛处理的家禽屠体的加工系统。该系统包 括主传送装置。该主传送装置具有多个承载装置。运些承载装置沿主传送线被连续传送, 且分别用于W使所述家禽体保持侧身的方式传送家禽体。其中,各承载装置均具有一对承 载体。该承载体通过按家禽成对的肢体悬挂家禽体。上述加工系统还包括多个加工装置。
[0002] 本发明还设及一种用于W悬吊方式实施家禽体的横向传送(使所述家禽体保持 侧身的传送方式)的承载装置。特别地,多个此类承载装置构成了依据本发明的加工系统 的主传送装置。该承载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其中,该上部具有用于连接传送装置的传送 线的连接部件,而该下部具有一对承载体。该承载体具有肢体收纳器。该肢体收纳器通过 按家禽成对的肢体悬挂家禽体。
[0003] 本发明进一步设及适用于依据本发明的加工系统的加工装置。
[0004] 为了实现食用家禽屠体的加工/处理(在下文中称作"加工"),使用了构成设备 或机器的特殊构造的系统。针对家禽的加工尤其包括动物部分的分离/去除,W便将需要 的组织部分与不需要的组织部分彼此分开。此外,结束对于已被分开且可被使用的肉体部 分和组织部分的加工并将其包装,W待出售给消费者。
【背景技术】
[0005] 已知的家禽加工系统装备有传送设备。运种传送设备具有多个承载装置。运些承 载装置用于传送动物屠体经过不同的处理站或处理装置。运些已知的承载装置均具有一对 承载体,特别是W承载体环路形式出现的承载体。特别地,运些承载体成对地收纳家禽的附 关节或踩关节。其中,按成对的肢体悬挂的家禽体的定向是后端朝上、前端朝下。多个加工 装置构成了多个处理站。当家禽经过运些加工装置时,由运些加工装置分离动物部位或组 织部分。在常规家禽加工系统(处理设备)中,一旦家禽被悬吊在承载装置且始终与该承 载装置保持结合,则该家禽会被传送至所有加工装置,并W悬吊在该承载装置上的状态于 所有加工装置中接受加工处理。其它已知的加工装置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高架/悬浮传 送机。运些高架/悬浮传送机均装备有多个承载装置。其中,由转移装置将家禽从一个高 架/悬浮传送机转移至另一个高架/悬浮传送机。在此类公知的系统中,处理操作的速度 和家禽的机械处理是受限制的。传送机部分及装置必须特别适应加工装置。相反地,加工 装置也必须特别适应在传送部分上的使用。在家禽体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借助高架/悬 浮传送机的承载装置针对整个家禽体实施的转移也会损坏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或 家禽重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已被屠宰及稱毛的家禽体的加工系统。该加工 系统的装配用于沿主传送线简化及改进家禽体的处理及运送。特别地,实现了主传送装置 的高传送速度;使主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摆脱加工力的影响;简化了主传送装置的承载装 置的悬吊;使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可靠且安全地装载及卸载家禽体;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 普遍适用于将家禽体转移至加工装置并从加工装置取下家禽体;加工系统优选用于传送、 定位及加工家禽体,W实现多种加工操作,特别是切除内脏、取出内脏、清洁、切割和称重; 无需针对多种单独加工操作对主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进行任何改造;卫生要求达到专业程 度。上述目的通过互补方式实现。
[0007] 与上述本发明目的相结合,上述加工系统的特征在于:为了实现独立于主传送装 置的家禽体的加工传送,上述加工装置均形成有可在环形路径上移动的加工夹持机构;所 述加工系统具有至少两个沿所述主传送线连续设置的转移站点,所述转移站点具有至少一 个相关联的加工装置;其中,各所述转移站点由转移对构成;所述转移对具有两个旋转式 转移装置,即:第一旋转式转移装置,其用于在正切路径上将所述家禽体从所述主传送线 的所述承载装置上取下,并将取下的家禽体转移至上述相关的加工装置的所述加工夹持机 构;W及第二旋转式转移装置,其用于在正切路径上将所述家禽体从上述相关的加工装置 的所述加工夹持机构上取下,并将取下的家禽体转移至准备悬吊所述家禽体的空闲的所述 承载装置,W便沿所述主传送线进一步W使所述家禽体保持侧身的方式实施传送。
[0008] 本发明的构成了用于家禽处理的处理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系统,包括一连串承载 装置。各承载装置沿主传送装置(传送设备)的主传送线将家禽体传送至加工装置,尤其 是切割站点、称重装置和/或清洁装置。承载装置牢固地夹持住家禽体,举例来说,W泄殖 腔在顶部,颈部在底部的方式夹持家禽体的双腿。转移站点用于将家禽体转移至加工装置, 并将家禽体从加工装置上取下,然后再次将家禽体转移至主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各转移 站点包括成对的两个旋转式转移装置。该旋转式转移装置在正切路径上将家禽体从承载装 置上取下,或再次将家禽体悬吊在空闲的承载装置上。相似地,其中一个旋转式转移装置将 家禽体转移至至少一个加工装置,而其中的另一个旋转式转移装置从至少一个加工装置上 接收所有家禽体。独立于主传送装置或机器的传送设备,并W与主传送装置或机器的传送 设备没有任何关联的方式对家禽体实施加工。特别地,多个承载装置W独立于加工要求的 方式沿主传送线呈封闭连续设置,从而最大化经过加工设备传送的家禽体数量。第一旋转 式转移装置为能够旋转的圆盘式,即具有多个紧邻主传送装置的主传送线的可沿环形路径 移动的夹具装置。第二旋转式转移装置优选与第一旋转式转移装置具有相同的构造。
[0009] 结合上述特征,本发明的承载装置,特别是作为上述主传送装置的多个组成部分 的承载装置具有W下结构:该承载装置具有承载控制装置,该承载控制装置构成了承载装 置的一部分,并具有至少一个控制部件。而两个承载体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可控的夹持装 置。该夹持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控制部件与承载体控制装置连接,并具有至少一个作为肢体 收纳器一部分的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可由上述控制部件实施控制。其中,该肢体收纳器 在可控的夹持部件的打开位置中打开,W实现无错夹和无接触式的肢体的插入和取下,也 就是说,该肢体收纳器仅在夹持部件的闭合位置上主动和/或非主动卡住肢体。
[0010] 适用于在本发明的加工系统中使用的本发明加工装置用于W完全独立于主传送 装置的部件的方式实施家禽体的加工传送。该加工装置由可在环形路径上移动的加工夹持 机构构成,并具有一个加工控制装置;所述加工夹持装置与所述加工控制装置连接,并且是 可控制的,其中所述控制的依据是所述加工夹持装置的位置,该位置取决于所述加工夹持 装置的环形路径沿线上的路径位置,其中,至少设置Ξ个位置,即:接收所述家禽体的起始 位置、加工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夹持所述家禽体的加工位置、W及从所述加工装置取下所述 家禽体的终止位置。家禽体由加工夹持机构W特殊方式定位。上述构造及设置如下:通过 在高度位置(竖直位置)、水平位置和/或运些位置之间的位置上实施可控调节来实现家禽 体的放置。也就是说,各家禽体最适宜被单独放置在各工具或常见加工机构的前方,该工具 或常见加工机构还包括,例如,完全独立于主传送线承载机构的定位机构、抽吸机构或流体 传送机构,特别独立于承载装置的夹持环或在实现上被连续传送的类似工具。特别是简化 了加工,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加工质量并提高了操作速度。尤其实现了更快、更局部化的清 洁,简化了维护保养,还特别改善了操作安全性。
[0011] 与独立加工装置连接的本发明的转移站点对于上述优点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所述独立加工装置装配有自己专有的传送/夹持机构。重要的是,各转移站点由包括两 个旋转式转移装置的转移对构成。该转移对将加工装置或加工装置组合与主传送装置分 开。同样重要的是,家禽体的取下或转移操作总是在正切路径上实施,其中,家禽体被从主 传送承载装置上完全取下。而主传送承载装置与转移对互相作用,从而在完成加工或在不 存在加工的传送过程中,主传送承载装置与转移对能够将主传送持续下去。正切路径上的 转移操作的特征在于:在W使所述家禽体保持侧身的方式持续传送所述家禽体时,在具有 相同传送方向上持续改变转移区内的传送路径,也就是说,转移路径上不存在弯折。运一结 构的优点在于,在各转移区内,相应的夹具机构和夹持/承载机构与夹具/夹持开口重叠。 主传送装置的承载装置优选具有设及两个肢体的夹持开口或收纳器。其中,可通过控制对 夹持开口或收纳器实施定位,W实现不用错夹各肢体的非接触式转移或取下。为了实现正 切路径上的转移/取下,还可在承载装置和旋转式转移装置之间,或在旋转式转移装置和 相应的加工装置之间,设置不存在重叠的转移区。于是,运种结构可使夹具/夹持开口或收 纳器在转移区内紧挨着移动,尤其不会产生竖直方向上的偏移,而各转移区具有相应的引 导装置,例如,包括在横贯正切转移路径的方向上将肢体从一个夹具/夹持开口推向另一 夹具/夹持开口的棒、杆或滑杆。运样,承载装置优选装配有至少一个可通过控制定位到无 错夹状态的收纳器。
[0012] 在转移站点的转移对之间的家禽体加工可由通用方式设置,并可相应地适合独立 加工的要求。上述加工系统的整体可相应地由通用方式设置,上述加工系统的运行特别可 靠,其主传送装置具有高传送速度,并适于操作变更。例如,总的来说,为了实施诸如维护工 作和/或改装,可从加工操作中简单地整体取下具有至少一个相关加工装置的转移站点, 并可简单地使用具有至少一个相关加工装置的相应转移站点来替换上述转移站点。
[0013] 优选地,至少一个转移站点与加工组合之间建立有转移连接关系。该加工组合包 括至少两个加工装置。一种特定的组合结构是其中包括Ξ个转移站点的结构。运Ξ个转移 站点与Ξ个加工装置之间建立有转移连接关系。其中,加工装置连接于各转移站点。运Ξ 个加工装置优选构成了一个从家禽体中取出内脏的组合。相应地,该组合包括第一加工装 置,即用于在取出内脏前打开家禽体后端的泄殖腔切割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即从家禽体的 泄殖腔至胸骨一线实施切割的开口装置,W及第Ξ加工装置,即从家禽体中取出内脏的去 内脏装置。可通过将上述多种加工装置组合成一个单元,来实现降低该组合中转移站点数 量的目的。
[0014] 在本发明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去内脏装置与内脏传送装置连接。该内脏传送 装置用于传送取出的内脏并由内脏循环传送机和内脏转移装置构成。其中,所述内脏转移 装置用于从所述去内脏装置上取下各所述家禽体的内脏,并将上述内脏转移至所述内脏循 环传送机。一重要且特别的特征在于:内脏转移装置设置在至少一个用于去内脏的加工装 置的区域内;该加工装置借助旋转式转移装置的转移对与主传送装置之分开,且位于运两 个旋转式转移装置之间。
[0015]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脏传送装置将所述内脏与作为所述内脏出处的所述 家禽体相关联,W便使所述内脏循环传送机提供的内脏传送与所述主传送装置提供的去内 脏家禽体的传送同步。优选地,用于评价将所述内脏分配给相关去内脏家禽体的检查装置 由所述内脏循环传送带的检查传送部和所述主传送装置的检查传送部构成,其中,所述内 脏循环传送带的检查传送部和所述主传送装置的检查传送部并排同步运行。
[0016]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转移站点中的一个转移站点与包括Ξ个去组织加 工装置的加工组合之间建立有转移连接关系,其中,所述加工组合具有依次连续设置的嗦 囊去除装置、颈部去除装置W及肺部去除装置,其中,所述嗦囊去除装置用于去除嗦囊和气 管;所述颈部去除装置用于分离并去除颈部;而所述肺部去除装置用于去除肺部。装置中 的去组织加工组合特别优选地设置并运行在去内脏加工组合的下游。
[0017]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转移站点中的至少一个转移站点与至少一个其它所 述转移站点设置在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不同的行进及加工侧上。特别与运种结构相关,在一 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的所述承载体对的两个所述承载体在所述承载装置的至少一个纵 向侧上形成有侧向开口,从而实现不存在竖直偏差量的所述家禽体的悬吊及取下。与运种 结构相关,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在无需围绕相当于所述家禽体悬吊方向的竖直轴线旋转 的情况下,悬吊传送线上。
[0018] 在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的两个所述承载体均设置有用于悬吊并 取下成对的左、右肢体的承载体夹持装置;取决于所述承载装置沿所述主传送线的传送位 置,所述承载体夹持装置可控制为打开状态、闭合状态,W及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相关的 夹持状态。
[0019] 重要的是,在转移阶段或打开状态下,各承载体在正切路径上W无需错夹家禽体 的方式传送家禽体或W无需错夹家禽体的方式接收家禽体。运一过程借助上述控制系统完 成。该控制系统特别优选的区别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载体的承载体夹持装置的操作及控 制相互独立且分开。由此可使转移操作特别快速、安全及可控。如果需要的话,还可针对特 殊的家禽体对控制系统进行设置,举例来说,由电子监测及跟踪装置检测到的家禽体W无 需从承载装置上被取下的方式穿过转移站点。
[0020] 在一优选结构中,至少一个所述加工装置具有控制装置;所述加工夹持机构由所 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加工夹持机构相关于其环形路径的路径位置来控制,其中所述控制的 依据是所述加工夹持机构的高度位置;其中,至少设置有Ξ个高度位置,即:从所述第一旋 转式转移装置转移所述家禽体的起始位置、加工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加工位置、W及从所述 加工装置取下所述家禽体的终止位置。
[0021] 优选地,所述加工夹持机构由一排相同的加工夹持装置或单元构成;运排加工夹 持装置或单元沿所述环形路径设置,并且分别装配有夹具装置;所述夹具装置用于所述家 禽体的成对肢体的接收、牢固夹持w及传输。在一优选结构中,至少一个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框架装置或框架体;在该框架装置或框架体上设置有一排相同的加工单元或站点,W及可 在所述环形路径上移动的所述加工夹持机构。优选地,各所述加工单元/站点包括至少一 个加工机构;该加工机构来自于包括加工工具和定位装置的加工机构组合。根据一优选结 构,至少一个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加工单元的至少 一个所述加工机构根据所述家禽体的加工传送对所述家禽体实施加工。
[0022] 应用于无错夹接触式打开状态下的受控产品的本发明承载装置的特征尤其在于: 可仅在夹持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通过主动锁止和/或非主动锁止的方式将家禽体的肢体 与肢体收纳器卡合。在可控的夹持部件的任意打开位置中,肢体可自由出入收纳器。优选 地,可控的夹持部件可自由移动出受控的打开位置,W进一步打开肢体收纳器。
[0023] 在承载装置的优选结构中,两个所述承载体均具有一对承载体支腿部件,其中,所 述承载体支腿部件自由腿端是用来构成悬吊夹持左肢体或右肢体的所述肢体收纳器的唯 一机构,其中,承载体支腿部件对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了所述可控的夹持部件的承载体支腿 部件可借助至少一个控制部件通过调整移动从闭合位置进入打开位置,并可在消除偏移后 再次返回到所述闭合位置;其中,所述闭合位置将相应的肢体收纳器保持在闭合状态中,所 述打开位置与另一个承载体支腿部件间隔一定距离,并打开所述肢体收纳器。
[0024] 为了特别可靠地将家禽体从收纳器中取下,承载控制装置的构造优选如下:可移 动的支腿端部W免受错夹接触和回弹力影响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并与一对所述承 载体支腿部件中的设置在其对面的承载体支腿部件间隔固定的最大距离。
[0025] 当两对承载体支腿部件中的位于承载装置内侧的承载体支腿部件可在受控的状 态下移动,W打开及闭合所述肢体收纳器,而两对承载体支腿部件中的位于外侧的另两个 承载体支腿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装置上时,可获得特别紧凑的承载装置结构。优选地, 可移动的承载体支腿部件均可摆动地安装在摆动轴上,W便在所述闭合位置和所述打开位 置之间摆动。
[0026] 在承载装置的优选结构中,在彼此间互相面对设置的承载收纳器的承载边之间, 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在所述承载装置的两个纵向侧上开口,其中,所述通道至少在所述肢 体收纳器处于打开状态时形成。
[0027] 本发明的承载体控制装置用于W独立的方式控制两个可控的夹持装置,使两个可 控的夹持装置彼此互不干扰,其中,所述承载体控制装置具有两个与相应夹持装置连接的 控制部件。在此基础上,承载装置的结构优选如下:两个所述控制部件均具有一控制体,例 如,均具有一突出于所述承载装置的控制突起。所述控制突起分别独立地与控制引导装置 的单独控制部件卡合。优选地,两个所述控制体分别突出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两个彼此面对 的纵向侧。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壳体。所述承载体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所 述承载体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由此实现了承载装置的非常紧凑且牢靠的设计。
[0028] 在与主传送装置的传送线连接的所述承载装置的连接部件上优选设置有摆动轴 承。所述摆动轴承用于提供围绕水平摆动轴的较接;其中,所述水平摆动轴的定位,使处于 悬吊状态W将所述家禽体保持侧身的方式传送所述家禽体的所述承载装置平行于所述传 送线的直线部分。运意味着承载装置可较接在与笔直的主传送线垂直的摆动轴线上,或可 较接在与主传送线平行的摆动轴线上。运一较接安装可对转移区内的操作实施辅助。该较 接安装还可实现承载装置的简易装载和清空。
[0029] 根据一特别优选的家禽加工装置的结构,各个用于接收家禽体的成对肢体的加工 夹持装置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家禽体的错夹装置;所述错夹装置由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工装 置上的固定的定位部件和相应的加工夹持装置构成,其中,所述定位部件卡住所述家禽体 的后侧部位;在所述定位部件和所述加工夹持装置之间形成有为所述家禽体的可被错夹部 位提供的错夹空间;所述家禽体的错夹位置是由所述加工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的定位部 件移动而产生的;所述移动可由所述加工控制装置控制,并与加工位置相关。优选地,所述 错夹装置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连接在所述加工夹持装置和所述加工控制装置的夹 持引导装置之间;在达到错夹距离时,所述缓冲装置发挥其限制作用,由此抵消所述加工夹 持装置的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所述移动,其中,所述错夹距离用于确定所述定位部件和 所述加工夹持装置之间的所述家禽体的错夹状态。
[0030] 从属权利要求是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其它有益且优选的实施例作出的。参 照说明书附图中示出的在下文中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详细介绍特别有益且优选的实施例 构成及可行性。具体实施例中的任何单独特征或详尽特征均可被理解为落入本发明范围但 未具体介绍或未完整介绍的其它实施例或结构的独立详尽实例。
[0031] 本说明书中用到的用辞仅用于较简易的参考,并非限定。举例来说,针对诸如上、 下、前、后、右和左的表述与公开物体的定位相关。针对"内侧"和"外侧"的表述与朝向及 远离所述物体及所述物体的特殊部分的几何中屯、的方向相关。术语"前进"及"后退"原则 上与移动方向相关。所述用辞包括前文提到的术语及表述、运些术语和表述的派生,W及具 有相似含义的表述。
【附图说明】
[0032] 在附图中:
[0033] 图1为加工及处理家禽的一般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加工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该俯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公开 主题的原理;
[0035] 图3为上述加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该透视图示出了正在由泄殖腔 切割装置实施加工的家禽体;
[0036] 图4为第一转移站点及正在加工家禽体的泄殖腔切割装置的俯视图;
[0037] 图5为将家禽体转移至第一旋转式转移装置的主传送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承载装置的透视图,该图示出了带有两个处于闭合位置中的可控承 载体的第一侧;
[0039] 图7为沿图6中7-7线截取的带有处于闭合位置中的可控承载体的承载装置的剖 视图;
[0040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