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及具有其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0127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此,位于框架9的上表面的四个顶操作件141和位于框架9的下表面的四个底操作件201可用于吊运或堆叠。顶操作件141和底操作件201可以为标准的集装箱角件,这样可节省成本,便于框架9的制作,而且标准的集装箱角件可以与吊运设备很好的匹配,这有利于框架9的吊运堆码等操作。
[0046]由于某些尺寸的骨料仓主体10的直径大于常规集装箱的外部尺寸,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框架9的外宽可大于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参考图4,框架9的宽度D1大于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此时四个底操作件201中的两个底操作件201可位于框架9的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底角处。而另两个底操作件201位于端梁15上,以保证四个底操作件201的底孔与标准集装箱角件孔位相同。
[0047]例如,在框架9的宽度方向上,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底操作件201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mm,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底操作件201的底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48]此时,可在框架9上设置一组两个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该一组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位于框架9的另两个底角处。这样,在框架9的下表面的四个底角均设置有底操作件 201。
[0049]当然,也可以在端梁15上再设置一组两个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以与设置在底角处的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配合使用,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的底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50]更进一步地,可在框架9上再设置两组四个第二附加底操作件203,该两组第二附加底操作件203的底孔与标准集装箱孔位相同。继续参考图4,在底部的端梁15上设置有第二附加底操作件203,在框架9的宽度方向上,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二附加底操作件203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mm,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二附加底操作件203的底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51]由此,可使得堆码的方式可更灵活。在同一个端梁15上设置有五个底操作件201,其中,两个底操作件201之间、两个第一附加底操作件202之间以及两个附加底操作件201之间的孔距分别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这给堆码带来了极大方便。而且,在于其他具有角件的框架9或集装箱等设备进行联运时,可以有更多的堆码形状和位置的选择,从而轻易地实现混合运输。
[0052]与底操作件201的排布类似,四个顶操作件141中的两个顶操作件141可位于框架9的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顶角处。而另两个顶操作件141位于端梁15上,以保证四个顶操作件141的顶孔与标准集装箱角件孔位相同。
[0053]例如,在框架9的宽度方向上,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顶操作件141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mm,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顶操作件141的顶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54]此时,可在框架9上设置一组两个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该一组附加顶操作件141位于框架9的另两个顶角处。这样,在框架9的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顶操作件141。
[0055]当然,也可以在端梁15上再设置一组两个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以与设置在顶角处的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配合使用,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mm,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两个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的顶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56]更进一步地,可在框架9上再设置两组四个第二附加顶操作件143,该两组第二附加顶操作件143的顶孔与标准集装箱孔位相同。继续参考图4,在顶部的端梁15上设置有两组四个第二附加顶操作件143,在框架9的宽度方向上,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二附加顶操作件143之间的宽度D2为标准集装箱的宽度2438mm,换句话说,同一端梁15上的该两个第二附加顶操作件143的顶孔之间的孔距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
[0057]由此,可使得堆码的方式可更灵活。在同一个端梁15上设置有六个顶操作件141,其中,两个顶操作件141之间、两个第一附加顶操作件142之间以及两个附加顶操作件141之间的孔距分别为标准集装箱角件的角件孔之间的孔距,这给吊运带来了极大方便。
[0058]如图2和图3所示,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还包括骨料仓外沿部分11,骨料仓外沿部分11连接在骨料仓主体10的顶部。其可以铰接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骨料仓外沿部分11铰接在骨料仓主体10的顶部,骨料仓外沿部分11可折叠在骨料仓主体10内侧或外侧,以满足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骨料仓外沿部分11可从如图3所示的展开位置折叠至骨料仓主体10的外侧,如图2所示。
[0059]此外,骨料仓主体10的顶部与框架9的顶部的两个侧梁16连接,而框架9的侧面还设置有骨料仓支撑13,骨料仓支撑13与框架9的底部的侧梁连接。换句话说,骨料仓支撑13可被看作是框架9的一部分。
[0060]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包括上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
[006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料仓主体、设置在所述骨料仓主体下方的输送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骨料仓主体和所述输送系统外部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顶操作件和四个底操作件,所述顶操作件具有集装箱操作用的顶孔,所述底操作件具有集装箱操作用的底孔,以满足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底操作件的底孔与标准集装箱角件孔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外宽等于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四个所述底操作件位于所述框架的四个底角处,四个所述顶操作件位于所述框架的四个顶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外宽大于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四个所述底操作件中的两个位于所述框架的同一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底角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组底操作件,所述一组底操作件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两个底角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两组底操作件,所述两组底操作件的底孔与标准集装箱孔位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顶操作件中两个位于所述框架的顶角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组顶操作件,所述一组顶操作件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两个顶角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两组顶操作件,所述两组顶操作件的顶孔与标准集装箱孔位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端梁和侧梁,四根所述端梁围成矩形以形成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四根所述侧梁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各自的四角,两根所述侧梁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的两根所述端梁围成矩形以形成所述框架的一个侧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仓主体的顶部与所述框架的顶部的两个侧梁连接,所述侧面还设置有骨料仓支撑,所述骨料仓支撑与所述框架的底部的侧梁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还包括骨料仓外沿部分,所述骨料仓外沿部分连接在所述骨料仓主体的顶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仓外沿部分铰接在所述骨料仓主体的顶部,所述骨料仓外沿部分可折叠在所述骨料仓主体内侧或外侦h以满足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14.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及具有其的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包括骨料仓主体、设置在骨料仓主体下方的输送系统,以及设置在骨料仓主体和输送系统外部的框架,框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顶操作件和四个底操作件,顶操作件具有集装箱操作用的顶孔,底操作件具有集装箱操作用的底孔,以满足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包括框架,其可起保护作用。由于设置有底操作件和顶操作件,框架可以与其他的集装箱或设备一起运输,且适用于集装箱的运输设备也可对框架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作为整体的混凝土搅拌站骨料仓不用拆分和组装,卸下固定即可使用,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IPC分类】B65G65/40
【公开号】CN205011058
【申请号】CN201520719164
【发明人】伍国权, 赵建刚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