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大部件一体式运输工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24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板可相对于该螺栓上下移动。
[0016]进一步,所述支撑限位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纵向的长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长通孔将所述支撑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侧边上,所述顶盖限位板可相对于该螺栓上下移动。
[0017]进一步,所述拉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锁紧螺母、调节丝座、拉紧杆以及拉紧套环,所述调节丝座、所述拉紧杆和所述拉紧套环依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座与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拉紧套环分别与所述下部拉紧固定装置和所述上部拉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拉紧套环、拉紧杆、调节丝座通过焊接形式构成一个拉紧主体,通过旋转调节丝杆改变拉紧装置整体长度达到整体拉紧效果,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使拉紧装置长度固定。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体大部件一体化运输工装,运输上可一次性运输两辆车的侧墙与车顶,而地板通过简易包装方式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车体大部件一体化运输工装,结构上由若干承重限位装置将工件限制平面各个方向,通过叠放上层框架结构限制上下方向,将工件放置每一层框架结构上,就可以直接叠放上一层框架结构,无需其它琐碎的螺栓连接,在拉紧装置将工装固定成整体后可整体吊运、储藏,方便快捷,节约装卸人力物力。此外,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大部件尺寸规格大,所需较大的贮存空间,一体化运输工装也可用作产品贮存使用,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很好的适应多种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名结构不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重底座结构不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支撑框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支撑框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大部件一体式运输工装,包括承重底座1、中部支撑框架2、顶盖框架3和多个拉紧装置4,所述承重底座1、所述中部支撑框架2和所述顶盖框架3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一起形成承装整体,所述承装整体内部可放置至少两个车顶大部件8和至少两套车体侧墙大部件9,一个所述车顶大部件8和一套所述车体侧墙大部件9相对应;
[0028]所述承装整体的长度与车顶大部件8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承装整体的宽度与车顶大部件8的宽度相匹配;
[0029]多个所述拉紧装置4对称安装在所述承装整体的两侧上。
[0030]所述承重底座I包括多个承重梁1-1、多个承重限位托盘1-2、多个承重限位座1-3、多个下部拉紧固定装置1-4和两个承重连接板1-5,两个所述承重连接板1-5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通长设置,多个所述承重梁1-1沿车宽方向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承重连接板1-5之间,每个所述承重连接板1-5外侧均匀固定有多个所述下部拉紧固定装置1-4,所述下部拉紧固定装置1-4的个数与所述拉紧装置4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承重梁1-1对应两个所述承重限位托盘1-2,两个所述承重限位托盘1-2对称安装在两个所述承重连接板1-5的顶部的两侧;每个所述承重梁1-1对应两个所述承重限位座1-3,两个所述承重限位座1-3对称安装在两个所述承重梁1-1的顶部的两侧,所述承重限位座1-3与所述承重限位托盘1-2位置相邻。
[0031 ]所述中部支撑框架2包括第一支撑框架5、第二支撑框架6和第三支撑框架7,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和第三支撑框架7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所述承重梁1-1上,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内放置一个所述车顶大部件8,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之间放置一套车体侧墙大部件9,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内放置第二个所述车顶大部件8,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7之间放置第二套车体侧墙大部件9。
[003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包括两个第一侧桁架5-1、多个第一支撑梁5-2、多个第一限位架5-3、多个第二限位架5-4、多个第一支撑限位托盘5-5、两个第一挡板5-6和多个第一固定块5-7,两个所述第一侧桁架5-1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通长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5-2沿车宽方向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桁架5-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梁5-2位于所述第一侧桁架5-1的上部;所述第一侧桁架5-1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一支撑限位托盘
5-5,其底部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5-7;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梁5-2对应一个第一限位架
5-3和一个第二限位架5-4,所述第一限位架5-3和所述第二限位架5-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梁5-2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架5-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架5-4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挡板5-6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桁架5-1沿车长方向的两侧上;所述车顶大部件8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5-2和所述承重底座I之间,所述车顶大部件8的两个侧边放置在所述承重限位座1-3内;
[0033]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包括两个第二侧桁架6-1、多个第二支撑梁6-2、多个支撑限位板6-3、多个支撑限位座6-4、多个第二支撑限位托盘6-5、四个第二挡板6-6和多个第二固定块6-7,两个所述第二侧桁架6-1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通长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梁6-2沿车宽方向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桁架6-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梁6-2位于所述第二侧桁架6-1的上部;所述第二侧桁架6-1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二支撑限位托盘6-5,其底部固定有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6-7,所述第二固定块6-7的个数与所述第一支撑限位托盘5-5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块6-7的个数与所述第一支撑限位托盘
5-5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固定;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梁6-2对应两个支撑限位板6-3和两个支撑限位座6-4,两个所述支撑限位板6-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梁6-2的侧边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梁6-2上下移动,两个所述支撑限位座6-4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梁
6-2顶部,所述车顶大部件8两侧边固定在多个所述支撑限位座6-4内;四个所述第二挡板6-6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桁架6-1沿车长方向的两侧上;一套所述车体侧墙大部件9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6之间,一套所述车体侧墙大部件9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叠放在所述第一支撑梁5-2上,位于底部的所述侧板的一端搭在所述第一限位架5-3上,位于上部的所述侧板的一端搭放在所述第二限位架5-4上,所述支撑限位板6-3下端抵靠在位于上部的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梁6-2上放置有一个所述车顶大部件8,所述车顶大部件8的两个侧边放置在所述支撑限位座6-4内;
[0034]所述第三支撑框架7包括两个第三侧桁架7-1、多个第三支撑梁7-2、多个第三限位架7-3、多个第四限位架7-4、两个第三挡板7-5、多个第三固定块7-6和多个第四固定块7-7,两个所述第三侧桁架7-1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通长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梁7-2沿车宽方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