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61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合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模具开闭的技术,该技术更可提供模具一强力闭锁作用,以对抗射出于模内熔融材料的高压力。
背景技术
如图1A、图1B揭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射出成型机模具,概由一移模油缸1控制一第一活动模座2大间距移动,使其上的模具快速到达合模定位点;至少一油压系统4控制第二活动模座5小幅并缓慢移动,模具模合,并由该油压系统4提供第二活动模座5一强大的合模、锁模力量。
该案以滑动悬吊方式将一对夹模7设于第一活动模座2上方的固定结构体上,该对夹模7各由压力缸8控制,于开模时该压力缸8将夹模7向外推伸出第一活动模座2的外侧,而闭模时则可内缩顶抵在第一活动模座2的上侧,以提供该第一活动模座2一相对于第二活动模座5的合模、锁模力量。
然而要能对抗第二活动模座5强大的合模、锁模力量,该对夹模7必须具有相当良好的刚性,因此具有相当的结构重量,压力缸8的推动力量相对要大,负荷重;而滑动悬吊该对夹模7的结构(如工型槽滑轨)也容易因悬吊太重而有提早磨耗、变形之虞。
当依附于第一、第二活动模座上的模具厚度更换时,须采取人工调模手段,亦即于第一活动模座2加装或卸除垫片9,以弥补合模时第一活动模座2与夹模7之间的距离。但是第一活动模座2的上方尚具有一固定座A,二者之间的空间内尚有夹模7、压力缸1的伸缩杆等结构体,操作空间狭小,因此于第一活动模座2上组卸垫片9并不方便实施。而且万一在组卸垫片9的过程中发生第一活动模座2误动作的情形时,将增加操作危险性。
上述夹模7支撑于第一活动模座2的模边位置,二夹模7之间的跨距大,第一活动模具2的中间区域为缺乏支持的状态,而第二活动模座5的强大的闭模锁模力量却又集中在第一活动模座2的中间区域,因此第一活动模座2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固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开合模时间短的开合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合模,主要包含一固定下座,其周边设有数支系杆;一上座,设于该数支系杆顶端;一第一活动模座,由一固定于上座的移模缸控制其于数支系杆上移动;一第二活动模座,由一油压系统所支持;该开合模更包含一闭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闭锁结构包含一对设于该第一活动模座上的挡牌;一对设于该上座并对应该挡牌位置的穿孔;以及一对位于该挡牌及上座穿孔之间可往复移动的闭锁块。
该上座的两侧各设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各供一压力缸设置,二相对固定板之间另设二杆体,二杆体之间具有一可供该挡牌穿动的距离,该闭锁块可移动地穿设在该二杆体上,且各自为压力缸的阀杆所控制。
该挡牌顶面以可组卸手段设置补差块。
该闭锁块的面积可完全遮住该穿孔并且让挡牌的顶端完全挡止。
该闭合模更包含一机械式无段调模装置。
该机械式无段调模装置包含设于该每一系杆顶端的一螺纹段,以及一可控制该上座沿着该螺纹段调动的调整装置。
该调整装置于该上座顶面中央设一驱动齿环,该系杆螺帽可转动地设于上座并与系杆的螺纹段螺合;该系杆螺帽外设一从动齿环,该从动齿环与该驱动齿环啮合;该驱动齿环被一马达转齿转动。
该调整装置以系杆螺帽可转动地设于上座并与系杆的螺纹段螺合;该系杆螺帽外设一从动齿环,该从动齿环共套一链条,该链条被一马达转齿所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模合阶段,第一活动模座通过该挡牌及闭锁块的相互挡止作用产生一相对于该第二活动模座合模、锁模的力量,使第一、第二活动模座保持在正确的模合位置,模具维持紧密闭锁,对抗射出于模内的熔融材料的高压力,保持注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配合补差块的人工调模以及配合调整装置的无段式机械调模等功能。附加机械式无段调模功能,使调模技术能更快更精确的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挡牌稳固性较习用案的夹模高,先前技术的滑动悬吊结构以及压力缸容易提早磨耗、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则将其完全排除。
本实用新型以可往复移动的闭锁块做为封闭或开启穿孔的结构,而闭锁块为一体积及重量均较挡牌或习用案的夹模为轻小的结构体,故压力缸的负荷可大幅降低,而且移动速度快,不致拖延开合模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取人工调模手段时,先执行开模动作,使挡牌的顶端穿伸出上座,操作者可在机台外组卸补差块。因为是在机台的外部操作,空间大,容易实施,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挡牌跨距小,且位于第一活动模座接近中间区域的结构体上,使第一活动模座可以承受第二活动模座强大的闭模锁模力量,而不易变形。


图1A习用结构平面图(一)。
图1B习用结构平面图(二)。
图2A本实用新型锁模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B本实用新型锁模结构的组合外观图。
图3A本实用新型开合模及锁模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3B本实用新型开合模及锁模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3C本实用新型开合模及锁模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4本实用新型开合模去除补差块以进行上座高度补正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开合模设置调整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6A上座配合调整装置进行高度补正的示意图(一)。
图6B上座配合调整装置进行高度补正的示意图(二)。
图7本实用新型开合模设置另一调整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下座10,一固定座体,其周边设有数支系杆11;一上座20,设于该数支系杆11顶端;一第一活动模座40,可滑动地设于该数支系杆11并位于上、下座20、10之间,底面衔设一模具41;该上座20顶面中央设一移模缸42,其阀杆421穿过该上座20结合于该第一活动模座40顶面;一第二活动模座50,位于第一活动模座40下方,其顶面衔设一模具51,底面由一油压系统52所支持;一闭锁结构60,包含一对设于该第一活动模座40顶面的挡牌61、一对设于该上座10对应该挡牌61位置的穿孔62以及一对位于该挡牌61与穿孔62之间可往复左右移动的闭锁块63。该上座10的两侧各设一固定板64,该固定板64各供一压力缸65设置,二相对固定板64之间另设二杆体66,二杆体66之间具有一可供该挡牌61穿动的距离,该闭锁块63可移动地穿设在该二杆体66上,且各自为压力缸65的阀杆651所控制。该挡牌为一具固定高度的结构体。
上述开合模以及闭锁结构60的循环作动可分成三个步骤1、如图3A,第一活动模座40由该移模缸42快速推出定位于预定的模合位置;该闭锁结构60的压力缸65控制该二闭锁块63相对移动,并定位于该上座20与挡牌61的顶端之间,完全遮住该穿孔62并且确实挡止该挡牌61的顶端;2、如图3B,该油压系统52提供第二活动模座50一强大的合模、锁模力量,令第一、第二活动模座40、50上的模具41、51模合;融溶塑料于此阶段注射入该二模具41、51共同形成的模穴内,并等待塑料成型;3、如图3C,待塑料成型,该闭锁结构60控制该闭锁块63往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完全脱离该挡牌61顶端以及该穿孔62;该移模缸42控制该第一活动模座40退动,该挡牌61可随着第一活动模座40的退动而穿入该上座20穿孔62中,该第一活动座40即快速回退,同时第二活动模座50的油压系统52释能,令第二活动模座50微退一预定距离。
在模合阶段,以油压系统52提供第二活动模座50一强大的合模、锁模力量,该第一活动模座40即通过该挡牌61及闭锁块63的相互挡止作用产生一相对于该第二活动模座60合模、锁模力量,使第一、第二活动模座40、50保持在正确的模合位置,模具维持紧密闭锁,对抗射出于模内的熔融材料的高压力,保持注塑的稳定性。
模厚可能因不同的产品需求而为不同的厚度,在模厚存有变异性的条件下,仍应维持该挡牌61能确实挡止于第一活动模座40与闭锁块63之间,故该挡牌61顶面得以叠加或卸除的技术手段设置一至数个补差块67。如图3A及图4分别表现不同模厚状态时补差块67的应用状况;图3A的模厚较图4为小,故以二个补差块67补足模合时挡牌61与闭锁块63之间的空间;而图4的模厚较大,故以卸除补差块67的方式提供足够的模移动空间。补差块的叠加或卸除系人工调模的技术手段。
除了上述人工调模技术手段之外,本实用新型另设计机械式无段调模。
如图5、图6A、图6B;该机械式无段调模于该数个系杆11顶端各设一螺纹段111;该上座20顶面设一调整装置30。该调整装置30中央具有一驱动齿环31,数个系杆螺帽32可转动地设于上座20并与系杆11的螺纹段111螺合;该系杆螺帽32外设一从动齿环33,该从动齿环33与该驱动齿环31啮合;该驱动齿环31被一马达转齿34转动,即同时驱转该系杆螺帽32,进而使上座20顺着该系杆调位。
如图7;该调整装置30’以一链条35由该马达转齿34带动,进而驱转该系杆螺帽32。
当模厚有所改变时,利用该机械式无段调模将该上座20作一高度补正,务必调整至该闭锁块63可确实地挡止于该挡牌61顶端为止。
与先前技术所述的习用案相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进步性本实用新型的挡牌61固定在第一活动模座40上,习用案的夹模滑动悬吊在上模固定座的上方结构体,故本实用新型的挡牌61稳固性较习用案的夹模高。而致于习用案的滑动悬吊结构以及压力缸容易提早磨耗、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则将其完全排除。
本实用新型以上座20的穿孔62做为开模时挡牌61的穿动空间,故可搭配调整装置30达到机械式无段调模的目的。习用案则无法达成。能够附加机械式无段调模功能,当能使调模技术能更快更精确的实施。
本实用新型以可往复移动的闭锁块63做为封闭或开启穿孔62的结构,而闭锁块63为一体积及重量均较挡牌61或习用案的夹模为轻小的结构体,故压力缸65的载重负荷可大幅降低,而且移动速度快,不致拖延开合模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取人工调模手段时,先将第一活动模座40执行开模的动作,如图3C所示,该挡牌61往上穿伸出上座20的穿孔62,操作者即可于此模式下于挡牌61上组卸补差块67。因为是在机台的外部操作,空间大,容易实施,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挡牌61跨距小,且位于第一活动模座40接近中间区域的结构体上,使第一活动模座2可以承受第二活动模座50强大的闭模锁模力量,第一活动模座不容易发生变形。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开合模,主要包含一固定下座(10),其周边设有数支系杆(11);一上座(20),设于该数支系杆(11)顶端;一第一活动模座(40),由一固定于上座的移模缸(42)控制其于数支系杆(11)上移动;一第二活动模座(50),由一油压系统(52)所支持;该开合模更包含一闭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闭锁结构包含一对设于该第一活动模座(40)上的挡牌(61);一对设于该上座(20)并对应该挡牌(61)位置的穿孔(62);以及一对位于该挡牌(61)及上座(20)穿孔(62)之间可往复移动的闭锁块(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上座(20)的两侧各设一固定板(64),该固定板(64)各供一压力缸(65)设置,二相对固定板(64)之间另设二杆体(66),二杆体(66)之间具有一可供该挡牌(61)穿动的距离,该闭锁块(63)可移动地穿设在该二杆体(66)上,且各自为压力缸(65)的阀杆(651)所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挡牌(61)顶面以可组卸手段设置补差块(6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闭锁块(61)的面积可完全遮住该穿孔(62)并且让挡牌(61)的顶端完全挡止。
5.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闭合模更包含一机械式无段调模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式无段调模装置包含设于该每一系杆(11)顶端的一螺纹段(111),以及一可控制该上座(20)沿着该螺纹段(111)调动的调整装置(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30)于该上座(20)顶面中央设一驱动齿环(31),该系杆螺帽(32)可转动地设于上座(20)并与系杆(11)的螺纹段(111)螺合;该系杆螺帽(32)外设一从动齿环(33),该从动齿环(33)与该驱动齿环(31)啮合;该驱动齿环(31)被一马达转齿(34)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合模,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以系杆螺帽(32)可转动地设于上座(20)并与系杆(11)的螺纹段(111)螺合;该系杆螺帽(32)外设一从动齿环(33),该从动齿环(32)共套一链条(35),该链条(35)被一马达转齿(34)所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合模,主要包含一固定下座,其周边设有数支系杆;一上座,设于该数支系杆顶端;一第一活动模座,由一固定于上座的移模缸控制其于数支系杆上移动;一第二活动模座,由一油压系统所支持;该开合模更包含一闭锁结构,该闭锁结构包含一对设于该第一活动模座上的挡牌;一对设于该上座并对应该挡牌位置的穿孔;以及一对位于该挡牌及上座穿孔之间可往复移动的闭锁块。本实用新型开合模稳固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开合模时间短。
文档编号B29C45/67GK2616360SQ0324409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4日
发明者田黄有妹 申请人:大田油压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