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525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的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成形一个塑料产品,一般都必须通过模具来完成,而如何控制一副 模具的温度是注塑成形一个产品的关键步骤,其中型腔由于直接跟注塑产品相接触,所 以型腔温度的控制也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现在,一般生产厂商主要通过在型腔中加工 直线型管道、通过水或传热油的方式来予以温度的控制。这种控制温度的方法虽然加工 相对简单,但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注塑产品来说,由于其型腔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直 线型的管道常常会导致辞其表面温度非常不均衡,这种温度的不均衡往往又造成注塑产 品的收缩不均、变形、翘曲等外观不良,最终形成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注塑品收缩 均勻的型腔均温控制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工件的上一面为 型腔面,在与型腔面相反的面上加工出凹形坑,注塑时向凹形坑中通入流体介质,通过 流体介质来控制该工件或型腔的温度,使工件的型腔表面温度达到均衡。所述的凹形坑的形状与型腔表面的形状一致。所述的流体介质包括水或传热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型腔表面温度均衡该种工艺,能够使型腔表面的温度达到一种均衡的状 态,从而使注塑产品收缩均勻,减少变形、翘曲等外观不良;(2)加工相对简单虽然直线型管道的加工更加简单,但加工该凹形坑也只需 一台加工中心即可,而加工中心是目前模具厂商的常规机床。


图1为加工后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工件、2为凹形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如图1所示,工件1上面是型腔面,在与型腔面相反的 那一个面上加工出凹形坑2,在注塑时,向凹形坑2中通入水,通过水来控制该工件1(型
3腔)的温度,使工件1的型腔表面温度达到均衡,进而可以使型腔中的注塑品外观光滑整 洁,并且注塑品的收缩也较均勻,凹形坑2就是控制型腔温度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其形 状直接决定温度控制的好坏,凹形坑2底部的形状加工得越接近型腔表面的形状,则其 温度控制的越好;反之,则差。实施例2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工件上面是型腔面,在与型腔面相反的那一个面上加 工出凹形坑,在注塑时,向凹形坑中通入传热油,通过传热油来控制该工件(型腔)的温 度,使工件的型腔表面温度达到均衡,进而可以使型腔中的注塑品外观光滑整洁,并且 注塑品的收缩也较均勻,凹形坑就是控制型腔温度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其形状直接决定 温度控制的好坏,凹形坑2底部的形状加工得越接近型腔表面的形状,则其温度控制的 越好;反之,则差。
权利要求
1.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工件的上一面为型 腔面,在与型腔面相反的面上加工出凹形坑,注塑时向凹形坑中通入流体介质,通过流 体介质来控制该工件或型腔的温度,使工件的型腔表面温度达到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坑的形状 与型腔表面的形状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介质包括 水或传热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腔均温控制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工件的上一面为型腔面,在与型腔面相反的面上加工出凹形坑,注塑时向凹形坑中通入流体介质,通过流体介质来控制该工件或型腔的温度,使工件的型腔表面温度达到均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使工件的型腔表面的温度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从而使型腔内的注塑品外观光洁,收缩情况良好。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2009457SQ2009101952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7日
发明者郑德明 申请人:上海富亿德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