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491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模排气装置,尤其涉及该塑模排气装置中排气块的结构设 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产品在射出成型时,于产品的进胶末端往往会出现接合线以及 排气效果不佳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需要加开排气块。一般地,排气块由两块及 两块以上的入子加以配合,入子里面预留间隙排气,使产品在射出成型时达到规定的要求, 如预留间隙为0.02mm。但是,在入子的实际配合过程中,因入子很容易会基于配合公差、加 工误差、材料变形等因素而产生错位,致使排气处产生毛边或错位处没有间隙而无法顺利 排气。例如,在发生错位时可能一边的间隙为0.04mm,另一边没有间隙。由上述不难看出, 产品在射出成型时若要满足预定要求,必须综合考虑配合公差、加工误差和材料变形等因 素,与此同时,加工精度自身的要求也非常高,这样对于加工和装配来说,难度较大。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来有效解决或消除上述问 题,是业内技术人员面临的一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塑模排气装置在装配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 种新型的、容易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包括一第一排气块,包括一第一底框部;两个第一侧框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底框部的两端;以及一第一梳齿部,自所述第一底框部沿与所述第一侧框部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 一底框部、所述第一侧框部和所述第一梳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及一第二排气块,包括一第二底框部;两个第二侧框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底框部的两端;以及一第二梳齿部,自所述第二底框部沿与所述第二侧框部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 二底框部、所述第二侧框部和所述第二梳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每个第一侧框部的一端具有一定位缺口,每个第二侧框部的一端具有一定 位凸缘,当所述第一排气块的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排气块的所述第二梳齿部嵌合 时,所述定位缺口与所述定位凸缘嵌合,以便定位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梳齿部间的 排气间隙。优选地,所述定位缺口具有一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合面和一沿第二方向延伸 的第二接合面,所述定位凸缘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接合面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接合面,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面与所述第三接合面嵌合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面与所述 第四接合面嵌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面和所述第 三接合面的长度为3mm。此外,所述第一接合面距离所述第一底框部3mm,以及所述第三接 合面距离所述第二底框部3mm。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度。优选地,装入所述第一排气块和第二排气块的模仁还包括一排气孔,并且所述排 气孔与模板上的支撑柱不相接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在每个排气块的侧框部的一端各自设置定位缺 口和定位凸缘,并利用该定位缺口和定位凸缘进行嵌合,以配合组装两个排气块的梳齿部 进行排气,由于定位缺陷和定位凸缘间的嵌合使得水平和竖直这两个方向上同时对该塑模 排气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增强了排气效果,并降低了排气不良时的维修费用。此外,排气块 的定位部分直接使用线切割加工,其外形公差要求可相应放宽,加工精度要求也随之降低, 装配变得更加容易。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塑模排气装置的一排气块的结构示意 图。图2A进一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的一排气块的组成示意图;图2B进 一步示出与图2A所示的排气块进行嵌合的另一排气块的组成示意图;以及图2C示出如图 2A所示的排气块的侧框部的定位缺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塑模排气装置的一排气块的结构示意 图。如前所述,为了有效解决产品的进胶末端出现接合线或者排气不良的现象,通常加开排 气块。在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中,由两块排气块配合装配而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可以设置两块排气块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当这两块排气块配合组装时,即可 以顺利的实现排气功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包括两个排气块,即第一排气块 和第二排气块。图2A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的一排气块的组成示意图,图2B示 出与图2A所示的排气块进行嵌合的另一排气块的组成示意图。由此,综合参考图1、图2A 和图2B,每个排气块包括一底框部、位于该底框部两侧的两个侧框部、一梳齿部。该梳齿部 自底框部沿与侧框部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底框部、侧框部和梳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换句 话说,图2A中的排气块(下文中称为第一排气块)包括一第一底框部10、位于该第一底框 部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框部121和123、一第一梳齿部14(图2A中虚线框所示)。该第一梳 齿部14自第一底框部10沿与第一侧框部121或123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底框部10、 第一侧框部121和123以及第一梳齿部14位于同一平面上;图2B中的排气块(下文中称 为第二排气块)包括一第二底框部20、位于该第二底框部20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框部221和223、一第二梳齿部M(图2B中虚线框所示)。该第二梳齿部M自第二底框部20沿与第二 侧框部221或223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底框部20、第二侧框部221和223以及第二梳 齿部M位于同一平面上。图2C示出如图2A所示的排气块的侧框部的定位缺口的示意图,参考图2C,每个第 一侧框部(第一侧框部121或12 的一端具有一定位缺口 G (图2C的虚线框所示),当第 一排气块的第一梳齿部14与第二排气块的第二梳齿部M嵌合时,第一侧框部121或123 上的定位缺口 G对应地与第二侧框部221或223的定位凸缘相嵌合,以便定位第一梳齿部 14与第二梳齿部M间的排气间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嵌合第一梳齿部 14和第二梳齿部对,那么第二梳齿部M上的定位凸缘必定与相应位置上的第一梳齿部14 的定位缺口相吻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可以将第一梳齿部14的定位缺口称作定位凸 缘,同时将第二梳齿部M的定位凸缘称作定位缺口,而这种术语上的变换并不能理解成对 于本申请的范围予以限制。此外,第一侧框部121或123的定位缺口 G具有一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合面 (以数字1210标识)和一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合面(以数字1212标识)。类似地,第 二侧框部221或223的定位凸缘具有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接合面和沿该第二方向延伸 的第四接合面,并且第一接合面与第三接合面嵌合,第二接合面与第四接合面嵌合。两个排 气块正是通过各自侧框部对应的接合面来定位第一梳齿部14和第二梳齿部M嵌合时的排 气间隙,并确保定位的精确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面1210(或第三接合面)的长度a 大约为3mm,第一接合面(或第三接合面)距离定位缺口(或定位凸缘)的底部也大约为 3mm。较佳地,上述侧框部的第二方向是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度的倾斜方向。当配合组装的 两个排气块装入模仁后,在模仁的周围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并且,在模仁上还设置一排气 孔,当该排气孔与模板上的支撑柱不发生干涉(即没有直接接触时),利用该排气孔进行排 气。由上述可知,正是因为每个排气块的侧框部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当各自排气块 的梳齿部嵌合时,两个排气块的定位缺口和定位凸缘嵌合并定位梳齿部间的排气间隙。并 且,由于侧框部具有水平方向的接合面和倾斜方向的接合面,可以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对该 塑模排气装置的排气间隙进行精确定位,因此排气块的配合组装再也不会发生错位现象。 换句话说,通过在排气块的两端附加一直身的斜度对插部(即侧框部),使两个排气块配合 在一起,达到更好的排气效果。此外,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也可以竭力避免排气不良现 象,并在出现排气故障时降低产品的维修费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排气装置,在每个排气块的侧框部的一端各自设置定位缺 口和定位凸缘,并利用该定位缺口和定位凸缘进行嵌合,以配合组装两个排气块的梳齿部 进行排气,由于定位缺陷和定位凸缘间的嵌合使得水平和竖直这两个方向上同时对该塑模 排气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增强了排气效果,并降低了排气不良时的维修费用。此外,排气块 的定位部分直接使用线切割加工,其外形公差要求可相应放宽,加工精度要求也随之降低, 装配变得更加容易。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 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 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包括一第一排气块,包括一第一底框部;两个第一侧框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底框部的两端;以及一第一梳齿部,自所述第一底框部沿与所述第一侧框部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底 框部、所述第一侧框部和所述第一梳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及一第二排气块,包括一第二底框部;两个第二侧框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底框部的两端;以及一第二梳齿部,自所述第二底框部沿与所述第二侧框部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底 框部、所述第二侧框部和所述第二梳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侧框部的一端具有一定位缺口,每个第二侧框部的一端具有一定位凸缘,当 所述第一排气块的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排气块的所述第二梳齿部嵌合时,所述定位 缺口与所述定位凸缘嵌合,以便定位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梳齿部间的排气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具有 一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合面和一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合面,所述定位凸缘具有沿 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接合面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接合面,并且所述第一接合 面与所述第三接合面嵌合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面与所述第四接合面嵌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水 平方向,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面和所述第三接合面的长度为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面距 离所述定位缺口的底端3mm,以及所述第三接合面距离所述定位凸缘的底端3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1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入所述第一排气 块和第二排气块的模仁还包括一排气孔,并且所述排气孔与模板上的支撑柱不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块,包括第一底框部、两个第一侧框部和第一梳齿部;以及第二排气块,包括第二底框部、两个第二侧框部和第二梳齿部,其中,每个第一侧框部的一端具有定位缺口,每个第二侧框部的一端具有定位凸缘,当所述第一排气块的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排气块的所述第二梳齿部嵌合时,所述定位缺口与所述定位凸缘嵌合,以便定位所述第一梳齿部与所述第二梳齿部间的排气间隙。采用该塑模排气装置,在每个排气块的侧框部的一端各自设置定位缺口和定位凸缘,并利用该定位缺口和定位凸缘进行嵌合,以配合组装两个排气块的梳齿部进行排气,增强了排气效果,并降低了排气不良时的维修费用。
文档编号B29C45/34GK201816190SQ20102055401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吴耀裕, 王竟成 申请人: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