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877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包括分流板、主唧嘴、热嘴、阀针以及驱动装置。分流板上开设有第一流道。热嘴包括嘴身、嘴头以及嘴芯。嘴身安装于分流板上且其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嘴头设置于嘴身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嘴芯包括杆部及头部。头部内开设有若干过胶孔及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孔。驱动装置支撑于分流板上,阀针与驱动装置连接并依次穿设于分流板、嘴身以及嘴芯头部的导向孔内。相比于现有技术,嘴芯的头部内设置有导向孔,以对阀针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避免损坏阀针或模具封胶面。另外,过胶槽使这四支熔胶能较好的融合,不在产品表面产生流痕。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别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热流道技术的不断发展,针阀式热流道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不仅能控制产品熔接痕、变形等问题,而且产品进浇口美观,提高了产品质量。
[0003]在目前针阀式热流道系统里,阀针在封胶过程中,会出现阀针与浇口的轴线不同轴而损坏阀针封胶面、封胶不严甚至破坏模具的浇口的现象。同时,工作时也会引起阀针变形,卡针现象。另外,针阀热流道系统浇口区域易因为嘴芯前端温度过低形成流痕,影响塑胶产品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阀针变形并同时解决浇口流痕问题的针阀式热流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包括分流板、设置于分流板上下两端的主唧嘴与热嘴、阀针以及驱动装置,分流板上开设有连通于主唧嘴与热嘴之间的第一流道。热嘴包括嘴身、与嘴身连接的嘴头以及穿设于嘴身与嘴头内的嘴芯。嘴身安装于分流板上且其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嘴头设置于嘴身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嘴芯包括与嘴身连通的杆部及与杆部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内开设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若干过胶孔及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孔。驱动装置支撑于分流板上,阀针与驱动装置连接并依次穿设于分流板、嘴身的第二流道以及嘴芯头部的导向孔内。
[0007]嘴芯头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若干过胶孔连通过胶槽,过胶槽呈螺旋状分布于嘴芯头部的外表面。
[0008]每个过胶孔与第二流道连接一端的孔径小于其远离第二流道另一端的孔径。
[0009]嘴芯头部间隔设置有四个过胶孔。
[0010]嘴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0011]嘴芯的杆部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0012]分流板与阀针对应位置设置有为阀针导向定位的定位套。
[0013]嘴身与分流板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密封圈槽。
[0014]嘴身外部套有加热装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高速电主轴机体内部设计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连接通道、出气通道以及环气槽,从而使压缩空气从上至下流向,防止外部切削液、油污等杂质进入机体内部,起到保护和延长轴承使用寿命,亦可起到充分冷却对应轴承。【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热嘴装配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头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芯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芯剖视图。
[0022]其中:10、主唧嘴;20、分流板;21、第一流道;22、定位套;30、热嘴;31、嘴身;310、第一端部;311、密封圈槽;312、第二流道;314、第二端部;33、嘴头;331、螺合端;333、封胶面;335、六方位;35、嘴芯;351、杆部;352、头部;353、过胶孔;354、导向孔;355、过胶槽;356、第三流道;40、阀针;50、加热装置;60、驱动装置;7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其包括主唧嘴10、分流板20、热嘴30、阀针40、加热装置50以及驱动装置60。主唧嘴10与热嘴30分别安装于分流板20上下两端。其中,主唧嘴10设置于分流板20较上端部,用于注入熔胶。分流板20上设置有连通于主唧嘴10与各热嘴30之间用于分流熔胶的第一流道21。
[0025]请一并参看图2及图3,热嘴30包括嘴身31、嘴头33以及嘴芯35。嘴身31包括第一端部310以及与第一端部310相对的第二端部314。第一端部310安装于分流板20上且其与分流板20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密封圈槽311,用以与分流板20中的第一流道21的出胶孔紧密连接,避免漏胶。第一端部310中部贯穿设置有与分流板20上第一流道21连通的第二流道312。嘴头33包括螺合端331、封胶面333以及六方位335。其中,螺合端331与封胶面333设置于相对的两端,六方位335设置于螺合端331与封胶面333之间。嘴头33通过螺合端331螺合于嘴身31第二端部314上,便于拆装。
[0026]请一并参看图4及图5,嘴芯35套装于嘴身31第二端部314的一端并外露于嘴头33的末端。嘴芯35包括杆部351以及与杆部351连接的头部352。杆部351与嘴身31螺牙配合且中部开设有与第二流道312连通的第三流道356。头部352内开设有若干与第三流道356连通的过胶孔353以及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孔354。头部352外表面设置有与若干过胶孔353连通的过胶槽355。其中,每个过胶孔353大体呈喇叭状,其与第二流道312连接一端的孔径小于其远离第二流道312另一端的孔径。如此,可减小熔胶经过嘴芯35时的压力损失。本实施例中,过胶孔353的数量为四个。过胶槽355呈螺旋状设置于头部352外表面,从而使由过胶孔353 —分为四的熔胶能很好融合在一起,避免出现流痕。在本实施例中,头部352采用较厚的材料层,以利于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头部352具有较稳定的温度,利于阀针40的封胶和产品的成型。
[0027]驱动装置60通过支撑块70设置于分流板20的上侧。阀针40与驱动装置60连接,且分流板20与阀针40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套22。阀针40在组装时依次穿过定位套22、分流板20、第二流道312、第三流道356以及导向孔354。由于阀针4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套22与导向孔354,以对阀针40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避免损坏阀针40或模具封胶面。加热装置50套装于嘴身31外。[0028]在工作时,熔胶由主唧嘴10注入,经分流板20分流至各热嘴30。熔胶穿过嘴芯35的第三流道356后被四个过胶孔353 —分为四,从浇口高速射入模具型腔。产品注满后,驱动装置60带动阀针40在定位套22和嘴芯35导向孔354内滑动,准确封住浇口。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熔胶在流通过程中,过胶槽355使这四支熔胶能较好的融合,不在产品表面产生流痕。同时,嘴芯35的头部352内设置有导向孔354,以对阀针40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避免损坏阀针40或模具封胶面。另外,嘴芯35头部352有较厚的材料层,利于热量的传递,使其头部352具有较稳定的温度,为熔胶相互融合提供了保障。较好的浇口温度解决了产品表面流痕问题,同时利于阀针40的封胶,提高了热流道系统整体性倉泛。
[003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设置于分流板上下两端的主唧嘴与热嘴、阀针以及驱动装置,分流板上开设有连通于主唧嘴与热嘴之间的第一流道;热嘴包括嘴身、与嘴身连接的嘴头以及穿设于嘴身与嘴头内的嘴芯;嘴身安装于分流板上且其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嘴头设置于嘴身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嘴芯包括与嘴身连通的杆部及与杆部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内开设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若干过胶孔及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孔;驱动装置支撑于分流板上,阀针与驱动装置连接并依次穿设于分流板、嘴身的第二流道以及嘴芯头部的导向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芯头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若干过胶孔连通过胶槽,过胶槽呈螺旋状分布于嘴芯头部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过胶孔与第二流道连接一端的孔径小于其远离第二流道另一端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芯头部间隔设置有四个过胶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芯的杆部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分流板与阀针对应位置设置有为阀针导向定位的定位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身与分流板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密封圈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嘴身外部套有加热装置。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557641SQ201320773818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董鹏鹏 申请人:优利浦注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