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760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埋设于城市道路下面用于路面雨污水排放的管道修复采用开挖的方法,需开挖路面,费工费时,影响交通,尤其是在城市,此施工方法日趋困难,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太大。随着科技的提升,近年来大量采用热水固化等整体修复技术进行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同时也发现很多问题,经常发现内衬修复后新管管壁出现褶皱,内衬新管与老管之间存在缝隙等,因管道存在贯穿管道的纵向接口,使管理者对管道质量是否合格产生很大怀疑。

这和传统的内衬树脂软管制作工艺有很大关系。传统的软管制作是按同一管径,统一规格制作,制作方法是将纤维布横向对折缝合,在外层包裹一层贴合不透水膜的纤维布,采用同样对折缝合,最后在缝合处进行密封,然后对纤维软管抽真空,浸渍树脂,碾压整平,完成制作。但因为管道直径测量基本是在管道两端进行,而实际管道内出现的腐蚀等问题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造成管道内部的直径大小不一,按管口测量直径制作的软管不能很好的满足整段管道的设计要求,造成部分地方会出现褶皱或出现贴合不到位的情况。

申请号为“200920299997.X”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翻转法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用内衬软管,包括圆柱形壳体,外层复合软管,聚氨酯膜、玻璃纤维网、加强聚酯针织毛毡为三层复合连接体。玻璃纤维网通过机械针刺于加强聚酯针织毛毡表面,直接将聚氨酯膜的颗粒料经挤出机挤出、流延成膜后复合于加强聚酯针织毛毡的玻璃纤维网面。该技术针对的是结构层及接缝工艺环节。

申请号为“200510049722.7”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管材高分子内衬的复合方法,包括需要内衬的管材,先制作管材内衬袋压模具,管材内衬袋压模具主要由橡胶管、橡胶管内设置的两块半圆形钢弧板和橡胶管外壁上包裹的分离隔膜组成,再将低密度毡或织物浸入配制的树脂中,然后绕制在所需直径和长度的管材内衬袋压模具的分离隔膜外, 构成带管材内衬袋压模具的内衬软管,再将其置于衬托上,通过牵引将带管材内衬袋压模具的内衬软管置于需要内衬的管材内腔中,抽出衬托,再在橡胶管内充气,使内衬紧贴管材内壁,待内衬固化后放出橡胶模中的气,并抽出模具,形成带有与管材内壁坚固结合的内衬的复合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实现制作的半自动化,减少辅助设备的投入工序及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满足不同管径的过盈或间隙的自适应配合;并省却真空灌浆环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浸渍机构、缠绕机构及包裹机构,

所述的浸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送进辊(1)、浸渍槽(2)、夹送辊(3)及盘绕辊(4),

所述的浸渍机构用于完成对内衬软管中加固层的树脂浸渍作业;

所述的缠绕机构包括有管撑件(5)、用于连接管撑件的固定约束件(6)、架设于管撑件上的旋转支撑架(7)及横移构件,

所述的缠绕机构通过旋转支撑架与横移构件的协作完成加固层的缠绕作业;

所述的包裹机构包括有送进构件及密封构件,所述的送进构件用于将防护层包裹于加固层上,所述的密封构件用于将防护层对接处密封;

所述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通过浸渍机构、缠绕机构及包裹机构的协同作业,形成依次设置有增压层、加固层及防护层的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渍机构中的夹送辊由大小两个辊构成,所述大小辊的辊径之比为1∶3.5-1∶4.5,在所述的夹送辊上还设置有通向浸渍槽的管路,所述管路用于将多余的树脂收回浸渍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贯穿设置于管撑件上的一对,

每一旋转支撑架包括固定架设的外圈(8),及与外圈连接、并可相对于外圈作圆周运动的内圈(9),

在所述的每个内圈上设置一固定槽,所述的两个固定槽的连线在水平面方向与管撑件所在的直线形成15°-75°的偏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匀速直线运动,用以满足一般管径情况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非匀速直线运动,用以满足特殊管径情况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包裹机构还包括有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所述的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设置于送进构件与密封构件之间,用于将包裹有防护层的内衬软管碾压成扁平状,便于热熔密封及后续的封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管撑件为呈平行于水平面布置,内径可调的中空筒状构件,用于适配不同的管径需要。

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装置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衬软管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增压层、加固层及防护层,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增压层套接于管撑件上,在所述的套接末端形成褶皱型套接,所述的套接始端与横移构件连接;

S2:将加固层装置在送进辊上,并通过浸渍槽完成树脂浸渍后送向夹送辊;

S3:夹送辊接受浸渍树脂后的加固层,并通过夹送碾压使得树脂均匀分布于加固层,并通过盘绕辊形成可缠绕的加固层;

S4:将可缠绕的加固层装置于旋转支撑架上,通过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与横移构件协作完成对加固层的缠绕作业;

S5:送进构件接受缠绕有加固层的内衬软管,并将防护层包裹于内衬软管上;

S6:密封构件完成对防护层对接处的密封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5后,所述的内衬软管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压成扁平状后再送至密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匀速直线运动,或旋转支撑架 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非匀速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首先,通过设置专门的装置,实现制作的半自动化,减少辅助设备的投入工序及投入成本;其次,通过绷带式缠绕实现不同管径的过盈或间隙的自适应配合,并且可满足特殊管径情况的适配,所述的绷带式缠绕方式不形成纵向缝,更易于内衬软管的寿命保证;其中所述的防护层可很好地用于防水及水蚀;最后,先浸渍树脂的工艺步序,省却真空灌浆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序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浸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缠绕机构和包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包裹机构的密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内衬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送进辊;2为浸渍槽;3为夹送辊;4为盘绕辊;5为管撑件;6为固定约束件;7为旋转支撑架;8旋转支撑架的外圈;9为旋转支撑架的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2、3、4所示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包括有:浸渍机构、缠绕机构及包裹机构,

所述的浸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送进辊(1)、浸渍槽(2)、夹送辊(3)及盘绕辊(4),

所述的浸渍机构用于完成对内衬软管中加固层的树脂浸渍作业;

所述的缠绕机构包括有管撑件(5)、用于连接管撑件的固定约束件(6)、架设于管撑件上的旋转支撑架(7)及横移构件,

所述的缠绕机构通过旋转支撑架与横移构件的协作完成加固层的缠绕作业;

所述的包裹机构包括有送进构件及密封构件,所述的送进构件用于将防护层包裹于加固层上,所述的密封构件用于将防护层对接处密封;

所述的一种制作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装置通过浸渍机构、缠绕机构及包裹机构的协同作业,形成依次设置有增压层、加固层及防护层的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如图5所示)。

其中,

所述浸渍机构中的夹送辊由大小两个辊构成,所述大小辊的辊径之比为1∶3.5-1∶4.5,在所述的夹送辊上还设置有通向浸渍槽的管路,用于回收整平沥青后多余的树脂。

其中,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贯穿设置于管撑件上的一对,

每一旋转支撑架包括固定架设的外圈(8)及与外圈连接,并可相对于外圈作圆周运动的内圈(9),在所述的每个内圈上设置一固定槽,所述的两个固定槽的连线于水平面方向与管撑件所在的直线形成15°-75°的偏角,用于形成绷带式缠绕。

其中,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匀速直线运动。

其中,

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非匀速直线运动,所述设置用于适应具体修复管道的管道内径情况。

其中,

所述的包裹机构还包括有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所述的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设置于送进构件与密封构件之间,用于将包裹有防护层的内衬软管碾压成扁平状。

其中,

所述的管撑件为呈平行于水平面布置,内径可调的中空筒状构件,用于适配不同的管径需要。

如图1所示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装置完成,所述的内衬软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增压层、加固层及防护层,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增压层套接于管撑件上,在所述的套接末端形成褶皱型套接,所述增压层的套接始端与横移构件连接;

S2:将加固层装置在送进辊上,并通过浸渍槽完成树脂浸渍后送向夹送辊;

S3:夹送辊接受浸渍树脂后的加固层,并通过夹送碾压使得树脂均匀分布于加固层,并通过盘绕辊形成可缠绕的加固层;

S4:将可缠绕的加固层装置于旋转支撑架上,通过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与横移构件协作完成对加固层的缠绕作业;

S5:送进构件接受缠绕有加固层的内衬软管,并将防护层包裹于内衬软管上;

S6:密封构件完成对防护层对接处的密封作业。

其中,

在步骤S5后,所述的内衬软管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压成扁平状后再送至密封构件。

其中,

步骤S4中,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匀速直线运动,或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非匀速直线运动。

其中,

所述的加固层为宽度为30cm-60cm、厚度为1mm-4.5mm的玻璃纤维布或高强度无纺布。

实施例

将设置有增压层的内衬软管套接于管撑件上,在所述的套接末端形成褶皱型套接,所述软管本体的始端与横移构件相接;将加固层装置在送进辊上,并通过浸渍槽完成树脂浸渍后送向夹送辊;夹送辊接受浸渍树脂后的加固层,并通过夹送碾压完成对浸渍树脂的加固层的整平,使得树脂均匀分布于加固层上,并通过盘绕辊形成可缠绕的加固层;将可缠绕的加固层装置于旋转支撑架上,通过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与横移构件协作完成对加固层的缠绕作业;送进构件接受缠绕有加固层的内衬软管,并将防护层包裹于内衬软管上;所述的内衬软管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辊组,压成扁平状后再送至密封构件;密封构件完成对防护层对接处的密封作业。其中,所述的管撑件为内径可调式,用于适配管径的需求;所述的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匀速直线运动,用以满足常规管径的需求;或旋转支撑架为匀速转动配合横移构件的非匀速直线运动,用以满足特殊管径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的一种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首先,通过设置专门的装置,实现制作的半自动化,减少辅助设备的投入工序及投入成本;其次,通过绷带式缠绕实现不同管径的过盈或间隙的自适应配合,并且可满足特殊管径情况的适配,所述的绷带式缠绕方式不形成纵向缝,更易于内衬软管的寿命保证;其中所述的防护层可很好地用于防水及水蚀;最后,先浸渍树脂的工艺步序,省却真空灌浆环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