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01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雾化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旋流雾化器通常使用普通玻璃或者石英玻璃制成,外形都是复杂曲面,这些曲面形状不仅加大了装配件的制造工艺难度及成本,也同时难以紧密接触从而降低了雾化室的热传导性,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功能及稳定,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制冷控制,故,通常采用进口方式解决,这样不仅加大了生产周期和成本,也削弱了企业对产品的核心控制,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下腔体和模具上腔体,所述模具下腔体和所述模具上腔体结合处的分模面与经过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中轴线且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横截面平行的面重合,所述模具上下腔体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上下部吻合,所述模具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结合部位有密封装置。

根据本专利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国内使用的旋流雾化器通常使用普通玻璃或者石英玻璃制成,外形为复杂曲面,由此不仅加大了装配件的制造工艺难度及成本,也同时难以紧密接触从而降低了雾化室的热传导性,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功能及稳定;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通过特定的模具制备一种一体式结构的制冷型旋流雾化室,其采用特定导热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固化在所述旋流雾化器上并与外部导热结构结合,不仅能够简化转配件的制造工艺难度和成本,也能够使得接触更加紧密大大提高雾化室的热传导,进而大大提升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及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上腔体包括中部上环模具和上部模具,所述分模面位于所述中部上环模具的下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模具包括左上模具和右上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下腔体包括中部下环模具和下部模具,所述分模面位于所述中部下环模具的上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模具包括左下模具和右下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流雾化室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流雾化室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流雾化室的模具爆炸示意图;

图中,100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200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横截面,300制冷型旋流雾化室上部,400制冷型旋流雾化室下部,51模具上腔体,510左上模具,511右上模具,512中部上环模具,52模具下腔体,520右下模具,521中部下环模具,522左下模具, 513分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底”、“顶”、“前”、“后”、“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联接”、“连通”、“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配合”可以是面与面的配合,也可以是点与面或线与面的配合,也包括孔轴的配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如下,通过特定的模具制备一种一体式结构的制冷型旋流雾化室,其采用特定导热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固化在所述旋流雾化器上并与外部导热结构结合,不仅能够简化转配件的制造工艺难度和成本,也能够使得接触更加紧密大大提高雾化室的热传导,进而大大提升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及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包括模具下腔体52和模具上腔体51,所述模具下腔体52和所述模具上腔体51结合处的分模面513与经过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100中轴线且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横截面200平行的面重合,所述模具上下腔体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上下部吻合,所述模具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100结合部位有密封装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上腔体包括中部上环模具512和上部模具,所述分模面513位于所述中部上环模具512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模具包括左上模具510和右上模具5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下腔体52包括中部下环模具521和下部模具,所述分模面513位于所述中部下环模具521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模具包括左下模具522和右下模具5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或X型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进行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过程如下:

步骤1.制备模具

所述模具包括模具下腔体52和模具上腔体51,所述模具下腔体52和所述模具上腔体51结合处的分模面513与经过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进口100中轴线且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横截面200平行的面重合,所述模具上腔体51和模具下腔体52与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上下部吻合;

步骤2.调制导热硅胶

选用液体状态导热硅胶并进行均匀调和后放置时间为大于等于20分钟且置于环境温度为20度-30度之间的环境下;

步骤3.制作制冷型旋流雾化室

在所述模具上腔体51和模具下腔体52内壁上均匀涂抹无硫膏体并在所述制冷型旋转雾化室与所述模具外部联通的部件安置密封部件,安装到所述模具中,封闭不必要孔,向所述模具中注射所述液体导热硅胶,注射结束后静置;

步骤4.脱模

静置后,待所述导热硅胶完全固化,融化所述无硫膏体,打开模具,取出所述制冷型旋流雾化室。

任何提及“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的该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时,所主张的是,结合其他的实施例实现这样的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均落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之内。

尽管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意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必须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其他的改进和实施例,这些改进和实施例将落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具体而言,在前述公开、附图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从属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变型和改进,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变型和改进,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