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03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转盘式聚氨酯发泡生产装置的结构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转盘,所述的转盘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在地面的轨道上绕转盘圆心转动,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可开模和合模的发泡模架,所述的发泡模架沿转盘周向布置,围绕着转盘圆周依次设置有喷脱模剂工位、注料工位、熟化工位、取工件工位、清模工位,转盘在轨道上转动使得转盘上的发泡模架不断依次通过喷脱模剂工位、注料工位、熟化工位、取工件工位、清模工位。工作时,喷脱模剂工位、注料工位、取工件工位、清模工位上分别安排有操作人员,喷脱模剂工位上的操作人员向转动进入至该工位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的内壁上喷涂一层脱模剂,从而使成型后的工件不会粘连在发泡模架内壁上;喷完脱模剂的发泡模架转动至注料工位,注料工位上的操作人员向转动至该工位处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中注入聚氨酯发泡物料,注完聚氨酯发泡物料的发泡模架合模后转动进入至熟化工位,位于熟化工位的发泡模架中的聚氨酯发泡物料在发泡模架内迅速熟化成型;完成熟化成型的发泡模架转动进入至取工件工位,取工件工位的操作人员将进入该工位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中的成型工件迅速取出;工件被取出后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转动进入至清模工位,清模工位的工作人员对进入该工位内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的内部的废料等进行清理;废料清理完毕后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再次转动进入至喷脱模剂工位,由操作工人进行喷脱模剂的工作。然后发泡模架又会依次通过注料工位、熟化工位、取工件工位、清模工位,转盘不断转动,转盘上的发泡模架就会不断重复依次通过各个工位,并完成相应工艺操作,从而不断制出成型工件。

上述这种传统的转盘式聚氨酯发泡生产装置中,工件从发泡模架取出后,发泡模架进入到清模工位上进行清洗,其清洗方式一般都是由高压水枪将水喷到发泡模架内进行清洗,而为了增加加工量以及充分利用转盘,在转盘上的相邻工位的模架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因此,在高压水枪在对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进行清理时,其飞溅出来的水汽一部分会跑到已经清洗完成的处于开模状态的发泡模架内,使脱模剂喷涂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工件的正常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具有使高压水枪喷射产生的水汽不易飞溅到已经完成清洗的模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转盘、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沿转盘圆周阵列的若干模架,所述转盘圆周外侧依次设置有清模工位和喷脱模剂工位,所述转盘上与清模工位位置对应的模架上方设置有抽汽罩,所述抽汽罩通过抽汽管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汽罩的外侧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热风机,所述通气管道的下侧设置有由若干挡帘依次连续并排构成的挡汽罩,所述挡帘上设置有与通气管道连通的通气槽,所述挡帘朝向挡汽罩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通气槽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挡帘的下端延伸至与模架的下模架上表面齐平的位置。

通过在清模工位的模架上设置抽汽罩,当在工作状态下时,抽风机工作将抽汽罩下方的空气通过抽汽管向外抽取,使得抽汽罩下方的空气为负压,从高压水枪中飞溅出来的水汽便能够在抽风机的作用下从抽汽罩中通过抽汽管被抽出,使得大部分的水汽能够及时的从抽汽罩下方被处理掉,而其余部分的水汽在向四周扩散时,受到挡汽罩的阻挡不易逃离至挡汽罩的外部,进而使水汽不易跑到已经完成清洗的模架内,并且热风机产生的热风从通气管道输送至挡帘内的通气槽中,再由通气槽的通气孔向挡汽罩中心方向吹出,一方面能够将水汽向远离挡帘方向吹,使水汽更加容易被抽汽罩抽走,并且使水汽不易粘附到挡帘上;另一方面,热风还能使挡帘具有一定的温度,使得粘附在挡帘上的水汽接触到挡帘时被加热而蒸发,使得挡帘上不易因水汽的集结而形成水珠,进而使清洗完成的模架在经过挡帘时不易有水珠滴落到模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帘远离通气孔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匀设有若干水平开设的定型孔,所述定型孔的长度与挡帘水平方向的宽度一致,所述定型孔中穿设有用于限定挡帘形状的定型杆。

通过在定型孔中穿设定型杆,使得热风机的风量过大时,其定型杆能够使挡帘不易膨胀变形,使相邻的挡帘之间能够紧密的抵触在一起,使挡帘之间不易产生间隙,使水汽不易从间隙中穿出,进而能够较好的将飞溅出来的水汽阻挡在挡帘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帘与相邻挡帘抵触的一侧均设置有磁性片。

通过在挡帘的侧边上设置磁性片,使相邻之间的挡帘能够通过磁性片吸附在一起,使挡帘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使挡帘能够稳定的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平面,进而减少相邻挡帘之间的间隙产生的几率,从而使水汽不易从相邻两个挡帘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有效的将飞溅出来的水汽阻挡在挡帘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帘朝向挡汽罩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通气孔吹出的风向上引导的引导片。

通过引导片的设置能够将从通气孔中吹出的热风向上引导,进而热风能够将水汽倾斜的向上吹动,进而使水汽能够更加容易的被抽汽罩抽出,并且吹出的热风还能将水汽进行蒸发,进而由水汽蒸发成水蒸气,其水蒸气更易于从抽汽罩中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为长方形,所述引导片为长方形。

通过将通气孔设置成长方形,其吹出的风在由长方形的引导片进行向上导向时,其热风能够更加充分的被引导片向上引导,进而使热风更多的可以向上吹,更加充分的利用风力将水汽向上吹,以使水汽能够更加容易的被抽汽罩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帘上夹持有U形夹;

未使用的情况下,所述U形夹相对的两侧相互抵触;

使用时,所述U形夹与水平方向平行并将挡帘夹持以使通气槽被U形夹隔断。

通过U形夹夹持在挡帘上,使得挡帘上的通气孔的出风位置能够得到控制;当需要整个挡帘上的通气孔都能出风时,将U形夹夹持在挡帘的最下端或去掉,这样通气孔能够正常的进行出风;当只需要上部的通气孔出风时,将U形夹夹持在不需要通风的通气孔上部,由U形夹的两端共同将挡帘夹住,从而挡帘内的通气槽相对的两个槽壁抵在一起,进而使得抵触位置的通气槽被封闭,使热风无法通过,其上部挡帘依旧能够通过,从而达到控制通气孔的出风位置,使得一部分需要出风的挡帘能够防止进风,能够提高其他位置的通气孔的出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U形夹的两端套有用于将两端拉紧的弹性圈。

通过将弹性圈套在U形夹的两端上,当U形夹夹持在挡帘上再由弹性圈套住,使得U形夹夹持在挡帘上的两端在弹性圈的作用下夹持的更紧,进而使通气槽相对的两个槽壁抵的更紧密,从而使热风不易从两个槽壁抵住的位置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挡汽罩上分别设置有供模架的上模架穿入的穿入缺口和穿出的穿出缺口。

通过在挡汽罩上设置的穿入缺口和穿出缺口,其上模架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顺畅的从穿入缺口穿入到抽汽罩的下方,并且顺畅的从穿出缺口穿出离开抽汽罩,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可尽量使上模架不易与挡汽罩接触,从而使挡汽罩能够稳定的处于包裹抽汽罩下方空间的状态,进而能够较好的将飞溅出来的水汽阻挡在挡汽罩上,有效的减少水汽从挡汽罩穿出而落到喷脱模剂工位的模架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抽风机将挡汽罩下方的水汽抽出,使得大部分水汽得到排出,不易使水汽进入到清洗完的模架内;

定型杆穿设在定型孔内,使挡帘在通风量较大时不易变形,减小挡帘之间间隙产生的可能,使水汽不易通过间隙进入到清洗完的模架内;

挡帘上输出的热风能将靠近挡帘的水汽吹开,并使水汽更加容易被抽汽罩抽取排出;

U形夹与弹性圈的配合能够是控制挡帘上的通气孔出风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抽汽罩与清模工位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清模工位与喷脱模剂工位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转盘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抽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热风机与通气管道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部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引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挡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穿入缺口嗯哼穿出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挡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转盘;11、驱动电机;12、驱动杆;13、滚轮;2、模架;21、上模架;22、下模架;23、清模工位;24、喷脱模剂工位;3、抽汽罩;31、抽汽管;32、抽风机;4、挡汽罩;41、挡帘;411、通气槽;412、通气孔;413、定型孔;414、定型杆;415、磁性片;416、引导片;417、挡片;42、通气管道;421、连接孔;43、热风机;44、穿入缺口;45、穿出缺口;5、U形夹;51、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转盘1,设置在转盘1中心下方的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11和若干根驱动杆12,驱动电机11固定在地面上,若干驱动杆12的一端均与驱动电机11的转子固定连接并且沿驱动电机11的转子圆周阵列,另一端与转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转盘1下方还设置有支撑转盘1的滚轮13,滚轮13嵌入在地面的圆形轨道上并在驱动杆12的带动下在轨道上转动,在转盘1的上方沿转轴的周向圆周阵列有若干用于注入聚氨酯发泡物料的模架2,该模架2包括与转盘1固定连接的下模架22和与下模架22铰接的上模架21,在转盘1的圆周外侧沿转盘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清洗下模架22的清模工位23和用于喷脱模剂的喷脱模剂工位24(如图2所示)。

如图1和4所示,与清模工位23位置对应的模架2上方通过支撑架设置有抽汽罩3,在抽汽罩3的上方连通有抽汽管31,抽汽管31远离抽汽罩3的一端连接有抽风机32,其抽风机32的进风口与抽汽管31连通;在抽汽罩3的下方开口外侧壁上盘绕有一圈通气管道42,通气管道4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热风机43,在通气管道42的下侧开设有连接孔421,沿着通气管道42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排列有若干挡帘41,挡帘41的一端与连接孔421的孔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挡帘41与连接孔421连接的一端设挡片417,挡片417位于通气管道42内并抵在通气管道42的内壁上(如图7所示),另一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至与下模架22的上表面齐平,处于竖直状态,相邻的两个挡帘41之间相互抵触在一起,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不易产生间隙,在挡帘41朝向通气管道42的一端开设有通气槽411,该通气槽411一直延伸至挡帘41的另一端,但不贯穿;在挡帘41朝向清模工位23所在的模架2的一侧,即朝向挡汽罩4中心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通气槽411连通的通气孔412。

具体实施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以转盘1逆时针转动为工作流程方向,在工作状态下,其驱动电机11和抽风机32均处于正常工作,驱动电机11转动带动驱动杆12转动,驱动杆12的转动便带动转盘1绕地面的轨道逆时针转动,其转盘1下方的滚轮13支撑着转盘1并在轨道上转动,最开始首先在喷脱模剂工位24上对模架2内进行喷涂脱模剂,然后向下模架22内注入聚氨酯发泡物料,然后将上模架21盖到下模架22上,当工件熟化成型后,打开上模架21将工件取出之后,会在下模架22上滞留一些杂质需要进行清洗,随着转盘1持续的转动,模架2从挡汽罩4的外侧进入到挡汽罩4的内部,抽风机32不断的工作,使抽风机32不断的将抽汽罩3下方的气体通过抽汽管31向外排出,进而使抽汽罩3下方处于负压,而具有一个向上抽的力,当工作人员利用高压水枪喷射的高压水对模架2进行清洗时,飞溅出来的水汽处于漂浮状态,其中大部分的水汽能够受到抽汽罩3下方负压的作用而被吸气罩抽取,进而通过抽汽管31从抽风机32排出,而还有一部分的水汽会向四周扩散,由于热风机43工作产生的热风输送至通气管道42内,再由通气管道42输送至挡帘41内部通气槽411内,由于挡帘41朝向抽汽罩3下方的模架2方向设置有通气孔412,因此热风能够从通气孔412中向模架2吹出,其水汽在热风的作用下便能够处于抽汽罩3的下方,在抽风机32的作用下从抽汽罩3抽出;并且热风还能够对挡帘41进行加热,进而一小部分的水汽沾到挡帘41上时,其水汽能被挡帘41的温度所蒸发成气体,进而能够更加高效的被抽汽罩3所抽取排出,热风与水汽接触时,也能够将水汽进行有效的蒸发,从而使水汽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排出,使高压水枪喷射产生的水汽不易飞溅到已经完成清洗的模架2内。

实施例2: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和10所示,在挡汽罩4的外侧即挡帘41远离清模工位2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型孔413,该定型孔413为水平方向开设,并且若干定型孔413沿挡帘4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其长度方向也就是当挡帘41在重力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定型孔413的长度与挡帘41的宽度适配,在定型孔413中穿设有与定型孔413长度相同的定型杆414,并且定型杆414完全填充定型孔413;在挡帘41与挡帘41相互抵触的侧边上固定连接有磁性片415,使得相邻的两个挡帘41侧边能够通过磁性片415吸附在一起;在挡帘41朝向挡汽罩4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引导片416,该引导片416设置于通气孔412的下缘并且向上倾斜设置,为了更好的引导热风,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片416与水平夹角呈30°并且通气孔412为长方形状。

当充入到挡帘41的通气槽411内的热风量较大时,其软性的挡帘41有膨胀的趋势时,其定型孔413中的定型杆414能够固定住挡帘41的形状,使挡帘41不易变形,进而使得挡帘41不会因变形而使挡帘41之间产生间隙,并且在挡帘41的侧边设置的磁性片415能够将相邻的挡帘41的侧边吸附在一起,使得挡帘41不易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而分离产生间隙,进而使水汽不易从间隙中穿出而飞溅到已经完成清洗的模架2内;当热风从通气孔412中吹出时,其引导片416能够将热风向上引导,使得热风倾斜向上吹出,进而当水汽靠近挡帘41时,热风能够将水汽倾斜向上吹送,使得水汽能够获得向上移动的力,进而能够更加容易从抽汽罩3中排出。

实施例3:一种转盘式聚氨酯发泡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和13所示,在每个挡帘41的水平方向均夹持有一个U形夹5,该U形夹5具为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其U形夹5的凹陷深度大于挡帘41的宽度,当U形夹5夹持在挡帘41上时,在U形夹5的两端上套有弹性圈51;在挡汽罩4上与模架2转动方向垂直的两侧沿传输方向依次开设有供上模架21穿入的穿入缺口44和供上模架21穿出的穿出缺口45;相应的由于穿入缺口44和穿出缺口45的设置,其挡帘41的下端便被裁剪,此时就需要U形夹5夹持在该挡帘41的下端,并且通过弹性圈51将U形夹5的两端夹紧,使得U形夹5的两端牢牢地将挡帘41夹持住,进而使与U形夹5对应的通气槽411的槽壁相互抵触在一起,进而使得热风无法穿到挡帘41的下方,从而使热风能够更加有力的从通气孔412中吹出,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利用U形夹5夹持在其余的挡帘41上来控制通气孔412的通风状态,进而当挡帘41下方不需要通风时,能通过U形夹5将其隔断,使热风从上方的通气孔412吹出,充分的利用热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