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结构、注塑模具、加工方法和注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9366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热流道结构、注塑模具、加工方法和注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流道结构、注塑模具、加工方法和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具有热流道的注塑模具注塑出的产品容易在产品表面产生黑纹、黄纹或杂质等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导致产品的时长竞争力下滑,所以如何去除产品的表面缺陷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流道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方法。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结构,用于注塑模具,热流道结构包括:第一热流道镶件、第二热流道镶件、热流道板和热嘴;第二热流道镶件套设在第一热流道镶件外侧;其中,第一热流道镶件的外壁和/或第二热流道镶件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凹槽,凹槽为第一热流道;热流道板上设置有第二热流道,第二热流道与第一热流道的一端相连接;热嘴上设置有第三热流道,第三热流道的一端与第一热流道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热流道的另一端为热嘴浇口。

本发明所提供的热流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热流道镶件和第二热流道镶件,在第一热流道镶件与第二热流道镶件之间设置螺旋形的第一热流道,并且通过设置第二热流道和第三热流道,将第二热流道与第三热流道通过第一热流道连接,使得在注塑过程中,热流道内无死角,避免产生包封困气;由于包封困气附近的注塑原料会因温度过高而碳化,碳化后的胶料进入型腔后会在产品表面形成黑纹或黑点,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所以将第一热流道设置为螺旋形,可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避免产品表面出现黑纹或黑点等缺陷,提升了产品的时长竞争力。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热流道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流道结构还包括:热流道阀针,热流道阀针穿过第一热流道镶件并延伸至热嘴浇口,用以控制热嘴浇口的打开或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流道阀针,实现对热嘴浇口的控制;由于热流道阀针穿过第一热流道镶件,并且第一热流道为螺旋形,所以热流道阀针不会影响第一热流道内的注塑原料的流动,进一步减少了热流道内的死角,提高了产品的注塑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热流道镶件嵌于热流道板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热流道镶件固定于热流道板中,使得第二热流道与第一热流道连接紧密,并且使得第一热流道与第三热流道的连接位置准确,确保了热流道连接的连贯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热流道设置有向第一热流道倾斜延伸的导流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流部,可确保将第二热流道内的胶料平缓地引导至第一热流道中,进一步减少了热流道内部的死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的连接处光滑过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的连接处光滑过渡,避免连接处因加工误差而引起的错位,确保注塑原料流动的流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热流道与第三热流道的连接处为漏斗状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热流道与第三热流道的连接处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使得第一热流道内部的注塑原料可被顺利的引导至第三热流道内;并且由于漏斗状结构可确保在注塑原料进入第三热流道时具有一定压力,避免在第三热流道内产生气泡,确保了注塑出的产品的密度,避免注塑出的产品在内部或表面出现过多的气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流道结构还包括:即嘴,即嘴设置有第四热流道,第四热流道的一端与第二热流道相连接,另一端为注塑模具的入胶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即嘴,入胶口与注塑机的射嘴相连接,将注塑机射嘴内的注塑原料通过第四热流道引导至第二热流道中,以实现对产品的注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因此该注塑模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热流道模板、动模板和上内模板;其中,热流道板嵌于第一热流道模板中;动模板位于第一热流道模板下方;上内模板位于动模板下方;热嘴穿过动模板及上内模板,以使塑胶原料可直接由热嘴浇口注塑入型腔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热流道模板实现对热流道板的固定,通过动模板和上内模板将热嘴固定,热嘴穿过动模板和上内模板,将塑胶原料送入型腔中,以实现对产品的注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热流道模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和面板;第二热流道模板位于第一热流道模板上方;第一顶针板位于第二热流道模板上方;第二顶针板位于第一顶针板上方;面板位于第二顶针板上方;其中,第二热流道模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和面板通过导柱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驱动热流道阀针,以控制热嘴浇口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置面板,以使注塑模具可牢固地与注塑机连接;通过导柱将第二热流道模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和面板连接,使得各板在开模与合模的过程中按照预定轨迹运动,确保各板之间位置的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该加工方法包括:加工第一热流道镶件;加工第二热流道镶件;加工热流道板;加工热嘴;将第一热流道镶件、第二热流道镶件、热流道板和热嘴装配;其中,第一热流道镶件与第二热流道镶件装配后形成第一热流道,热流道板具有第二热流道,热嘴具有第三热流道;抛光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三热流道;清洗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三热流道。

本发明所提供的加工方法,通过在热流道结构的各个零部件机加工后,进行装配,装配时要提高装配精度,减小装配误差,以避免热流道内形成死角;装配完成后对热流道进行抛光和清洗;抛光热流道可有效地减小注塑原料在热流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注塑原料的流动更加顺畅,避免形成包封困气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通过清洗热流道,去除了加工过程中在热流道内部残留的杂质,避免了杂质进入到型腔,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方法,通过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注塑方法包括: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将注塑机的温控箱的控制温度设置为第一预定温度;开启加热装置,用以加热射嘴中的注塑原料,并维持射嘴的温度稳定;开启注塑按钮,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注塑方法,通过在开始注塑前,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避免杂质随着注塑原料进入到模具的型腔内部而使产品表面形成黑纹,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注塑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之前,注塑方法还包括:检查射嘴与料筒之间是否具有间隙,在射嘴与料筒之间没有间隙时,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查射嘴与料筒之间是否有间隙,避免在注塑过程中,杂质由射嘴与料筒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注塑机的内部,进而随着注塑原料进入到型腔中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如果射嘴与料筒之间没有间隙,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如果射嘴与料筒之间有间隙,则需修补该间隙后并返回步骤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开启加热装置,用以加热射嘴中的注塑原料,并维持射嘴的温度稳定与开启注塑按钮,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之间,注塑方法还包括:检测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3℃,当绝对值小于3℃时,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查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避免温控器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的温控精度降低或失效,温控器的温控精度降低或失效会导致射嘴内温度过高而使得塑胶原料碳化,有效地避免了产品表面因塑胶原料碳化而产生的黑纹;如果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3℃时,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如果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3℃时,则需要维修注塑机的温控箱或加热装置,维修完成后将射嘴内已经碳化的塑胶原料喷出,再继续注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预定温度大于或等于200℃,并且小于或等于220℃。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预定温度设置为200℃至220℃,确保塑胶原料既不会因温度过低而使流动性达不到要求,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塑胶原料碳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塑方法还包括:当注塑方法执行至任一步骤,注塑机停机超过10min时,关闭加热装置或将温控箱的控制温度调节至第二预定温度;其中,第二预定温度小于第一预定温度;停机结束,将温控箱的控制温度恢复至第一预定温度,并开启加热装置,然后继续执行任一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注塑的过程中,当需停机10min以上时,关闭加热装置或降低温控箱的控制温度,因为长时间加入塑胶原料会使得塑胶原料变色,尤其对于白色的塑胶原料,长时间加热会导致白色塑胶原料变黄,当变色的塑胶原料进入到型腔后,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所以当需停机10min以上时,关闭加热装置或降低温控箱的控制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外观缺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流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流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沿A-A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塑方法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第一热流道,104第一热流道镶件,106第二热流道镶件,108第二热流道,110热流道板,112热嘴,114热流道阀针,116第三热流道,118热嘴浇口;120面板,122上内模板,124产品,126第二顶针板,128第一顶针板,130第二热流道模板,132第一热流道模板,134动模板,136驱动装置,138即嘴,140入胶口,142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流道结构、注塑模具、加工方法和注塑方法。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结构,用于注塑模具,热流道结构包括:第一热流道镶件104、第二热流道镶件106、热流道板110和热嘴112;第二热流道镶件106套设在第一热流道镶件104外侧;其中,第一热流道镶件104的外壁和/或第二热流道镶件106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凹槽,凹槽为第一热流道102;热流道板110上设置有第二热流道108,第二热流道108与第一热流道102的一端相连接;热嘴112上设置有第三热流道116,第三热流道116的一端与第一热流道10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热流道116的另一端为热嘴浇口11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热流道镶件104和第二热流道镶件106,在第一热流道镶件104与第二热流道镶件106之间设置螺旋形的第一热流道102,并且通过设置第二热流道108和第三热流道116,将第二热流道108与第三热流道116通过第一热流道102连接,使得在注塑过程中,热流道内无死角,避免产生包封困气;由于包封困气附近的注塑原料会因温度过高而碳化,碳化后的胶料进入型腔后会在产品表面形成黑纹或黑点,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所以将第一热流道102设置为螺旋形,可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避免产品表面出现黑纹或黑点等缺陷,提升了产品的时长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热流道结构还包括:热流道阀针114,热流道阀针114穿过第一热流道镶件104并延伸至热嘴浇口118,用以控制热嘴浇口118的打开或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热流道阀针114,实现对热嘴浇口118的控制;由于热流道阀针114穿过第一热流道镶件104,并且第一热流道102为螺旋形,所以热流道阀针114不会影响第一热流道102内的注塑原料的流动,进一步减少了热流道内的死角,提高了产品的注塑质量;热流道阀针114的一端用于控制热嘴浇口118的打开或关闭,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36相连接,以实现对热流道阀针114的驱动,驱动装置136可为气缸或液压缸等可实现往复运动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热流道镶件106嵌于热流道板110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热流道镶件106固定于热流道板110中,使得第二热流道108与第一热流道102连接紧密,并且使得第一热流道102与第三热流道116的连接位置准确,确保了热流道连接的连贯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热流道108设置有向第一热流道102倾斜延伸的导流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流部,可确保将第二热流道108内的胶料平缓地引导至第一热流道102中,进一步减少了热流道内部的死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热流道102与第二热流道108的连接处光滑过渡。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热流道102与第二热流道108的连接处光滑过渡,避免连接处因加工误差而引起的错位,确保注塑原料流动的流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热流道102与第三热流道116的连接处为漏斗状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热流道102与第三热流道116的连接处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使得第一热流道102内部的注塑原料可被顺利的引导至第三热流道116内;并且由于漏斗状结构可确保在注塑原料进入第三热流道116时具有一定压力,避免在第三热流道116内产生气泡,确保了注塑出的产品的密度,避免注塑出的产品在内部或表面出现过多的气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热流道结构还包括:即嘴138,即嘴138设置有第四热流道,第四热流道的一端与第二热流道108相连接,另一端为注塑模具的入胶口14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即嘴138,入胶口140与注塑机的射嘴相连接,将注塑机射嘴内的注塑原料通过第四热流道引导至第二热流道108中,以实现对产品124的注塑。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因此该注塑模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热流道模板132、动模板134和上内模板122;其中,热流道板110嵌于第一热流道模板132中;动模板134位于第一热流道模板132下方;上内模板122位于动模板134下方;热嘴112穿过动模板134及上内模板122,以使塑胶原料可直接由热嘴浇口118注塑入型腔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热流道模板132实现对热流道板110的固定,通过动模板134和上内模板122将热嘴112固定,热嘴112穿过动模板134和上内模板122,将塑胶原料送入型腔中,以实现对产品124的注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热流道模板130、第一顶针板128、第二顶针板126和面板120;第二热流道模板130位于第一热流道模板132上方;第一顶针板128位于第二热流道模板130上方;第二顶针板126位于第一顶针板128上方;面板120位于第二顶针板126上方;其中,第二热流道模板130、第一顶针板128、第二顶针板126和面板120通过导柱142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顶针板128与第二顶针板126驱动热流道阀针114,以控制热嘴浇口118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置面板120,以使注塑模具可牢固地与注塑机连接;通过导柱142将第二热流道模板130、第一顶针板128、第二顶针板126和面板120连接,使得各板在开模与合模的过程中按照预定轨迹运动,确保各板之间位置的准确。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结构,该加工方法包括:步骤602,加工第一热流道镶件;步骤604,加工第二热流道镶件;步骤606,加工热流道板;步骤608,加工热嘴;步骤610,将第一热流道镶件、第二热流道镶件、热流道板和热嘴装配;其中,第一热流道镶件与第二热流道镶件装配后形成第一热流道,热流道板具有第二热流道,热嘴具有第三热流道;步骤612,抛光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三热流道;步骤614,清洗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三热流道。

本发明所提供的加工方法,通过在热流道结构的各个零部件机加工后,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对热流道进行抛光和清洗;抛光热流道可有效地减小注塑原料在热流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注塑原料的流动更加顺畅,避免形成包封困气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通过清洗热流道,去除了加工过程中在热流道内部残留的杂质,避免了杂质进入到型腔,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方法,通过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注塑方法包括:步骤702,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步骤704,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步骤706,将注塑机的温控箱的控制温度设置为第一预定温度;步骤708,开启加热装置,用以加热射嘴中的注塑原料,并维持射嘴的温度稳定;步骤710,开启注塑按钮,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注塑方法,通过在开始注塑前,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避免杂质随着注塑原料进入到模具的型腔内部而使产品表面形成黑纹,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之前,注塑方法还包括:检查射嘴与料筒之间是否具有间隙,在射嘴与料筒之间没有间隙时,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查射嘴与料筒之间是否有间隙,避免在注塑过程中,杂质由射嘴与料筒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注塑机的内部,进而随着注塑原料进入到型腔中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如果射嘴与料筒之间没有间隙,向料筒中加入注塑原料,如果射嘴与料筒之间有间隙,则需修补该间隙后并返回步骤清理注塑机射嘴及料筒中的杂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开启加热装置,用以加热射嘴中的注塑原料,并维持射嘴的温度稳定与开启注塑按钮,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之间,注塑方法还包括:检测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3℃,当绝对值小于3℃时,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查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避免温控器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的温控精度降低或失效,温控器的温控精度降低或失效会导致射嘴内温度过高而使得塑胶原料碳化,有效地避免了产品表面因塑胶原料碳化而产生的黑纹;如果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3℃时,向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原料,形成产品,如果射嘴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3℃时,则需要维修注塑机的温控箱或加热装置,维修完成后将射嘴内已经碳化的塑胶原料喷出,再继续注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预定温度大于或等于200℃,并且小于或等于2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预定温度设置为200℃至220℃,确保塑胶原料既不会因温度过低而使流动性达不到要求,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塑胶原料碳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注塑方法还包括:当注塑方法执行至任一步骤,注塑机停机超过10min时,关闭加热装置或将温控箱的控制温度调节至第二预定温度;其中,第二预定温度小于第一预定温度;停机结束,将温控箱的控制温度恢复至第一预定温度,并开启加热装置,然后继续执行任一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注塑的过程中,当需停机10min以上时,关闭加热装置或降低温控箱的控制温度,因为长时间加入塑胶原料会使得塑胶原料变色,尤其对于白色的塑胶原料,长时间加热会导致白色塑胶原料变黄,当变色的塑胶原料进入到型腔后,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所以当需停机10min以上时,关闭加热装置或降低温控箱的控制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外观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