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63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叠层注射模具是一种高效、快捷、节能的新型注射模具,在我国已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叠层注射模具最适于成型大型扁平制件、浅腔壳体类制件、小型多腔薄壁制件和需大批量生产的制件。与常规模具不同的是,叠层注射模具的型腔是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分型面上的,呈重叠式排列。与常规模具相比,叠层式注射模具的锁模力只提高了5%~15%,但产量可以增加90%~95%,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按照传统的叠层模具热流道结构设计成两个咀对接,会导致模具厚度和宽度尺寸超出客户注塑机,其结果是客户需要购买更大吨位的注塑机,导致项目预算增加,大规模量产的成本会上升约25%,模具制造者的模具成本也会上升约15%。在模具和注塑行业,其模具制造和注塑成型成本越来越透明。相同外型尺寸的产品,在满足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模具重量尽可能做轻,减少购买钢材的成本,结构尽可能的简单化,减少加工的成本。这样可以在注塑成型时使用更小吨位的注塑机,结构简化的模具的维护成本会降低。现有叠层模具中间部分的热流道板和注塑机的射咀会分离,传统的方案是做2个灌咀对接,为避免胶料溢流而造成压坏模具的问题,会将这两个对接咀做针阀来封住,从而需要运用到气动或液压装置。这些装置会占用模具空间,造成模具庞大和结构复杂。气动或液压需要有比较精准的定位才能保证产品的外观,所以对注塑机周边设备有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该叠模热流道系统通过简化系统内部结构,达到压缩模具外型尺寸,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使用注塑机周边设备,使注塑生产机台小型化和操作、保养简单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背板、分流板和热流道前板,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针阀式单咀,所述针阀式单咀包括设置在分流板上的导向套、同轴插入到导向套中的阀针a以及设置在热流道前板中的加热套管a,所述加热套管a的尾端同轴套设置在导向套端部,所述加热套管a的尖端内部设置有注灌咀;所述阀针a同轴插入到所述加热套管a中,阀针a的外圆周面与加热套管a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阀针a的尖端可插入到注灌咀中密封注灌咀;所述导向套内部位于阀针a尾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a,所述空腔a内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一端抵在阀针a尾端端面上,所述阀针a与导向套之间轴向滑动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前模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主咀,所述主咀的尖端贯穿前模板并与注灌咀正对设置,所述主咀包括阀针b、设置在底板上面的定位环以及与定位环同轴固定连接的加热套管b,所述阀针b的一端插入到定位环中,所述定位环与阀针b滑动配合,所述定位环内部位于阀针b尾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b,所述空腔b内设置有弹簧b,弹簧b的一端抵在阀针a尾端端面上;阀针a尖端端面上设置有顶针,顶针的直径小于阀针a尖端端面直径的1/5。

进一步,所述顶针的长度为1-2mm。

进一步,所述导向套的背面设置有与空腔a同轴的螺纹孔a,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a。

进一步,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与空腔b同轴的螺纹孔b,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b。

进一步,所述螺纹孔a的直径大于阀针a的直径和螺纹孔b的直径大于阀针b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背板、分流板和热流道前板,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针阀式单咀,所述针阀式单咀包括设置在分流板上的导向套、同轴插入到导向套中的阀针a以及设置在热流道前板中的加热套管a,所述加热套管a的尾端同轴套设置在导向套端部,所述加热套管a的尖端内部设置有注灌咀;所述阀针a同轴插入到所述加热套管a中,阀针a的外圆周面与加热套管a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阀针a的尖端可插入到注灌咀中密封注灌咀;所述导向套内部位于阀针a尾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a,所述空腔a内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一端抵在阀针a尾端端面上,所述阀针a与导向套之间轴向滑动配合。本发明的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省去了液压或气压驱动阀针运动的结构,极大地简化了系统内部结构,达到了压缩模具外型尺寸,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避免使用注塑机周边设备,使注塑生产机台小型化和操作、保养简单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中针阀式单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中主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背板1、分流板2和热流道前板3,所述分流板2内设置有针阀式单咀,所述针阀式单咀包括设置在分流板上的导向套4、同轴插入到导向套中的阀针a5以及设置在热流道前板中的加热套管a6,所述加热套管a的尾端同轴套设置在导向套端部,所述加热套管a的尖端内部设置有注灌咀7;所述阀针a5同轴插入到所述加热套管a中,阀针a5的外圆周面与加热套管a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8;所述阀针a5的尖端可插入到注灌咀7中密封注灌咀7;所述导向套4内部位于阀针a5尾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a9,所述空腔a内设置有弹簧a10,弹簧a的一端抵在阀针a尾端端面上,所述阀针a与导向套之间轴向滑动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前模板11和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主咀13,所述主咀13的尖端贯穿前模板并与注灌咀7正对设置,所述主咀13包括阀针b14、设置在底板12上面的定位环15以及与定位环同轴固定连接的加热套管b16,所述阀针b14的一端插入到定位环15中,所述定位环15与阀针b14滑动配合,所述定位环15内部位于阀针b14尾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形的空腔b17,所述空腔b内设置有弹簧b18,弹簧b的一端抵在阀针a尾端端面上;阀针a尖端端面上设置有顶针19,顶针的直径小于阀针a尖端端面直径的1/5。具体地,所述弹簧b18的弹力小于弹簧a10的弹力。

本发明的叠模热流道系统的工作原理:当主咀与注灌咀对接后,首先顶针19顶开阀针b14,使注灌咀处的阀针a的端面露出,注射开始时通过液压压强作用在阀针a的端面上将阀针a向后推动打开注灌咀和导流通道8,同时,液压也推动阀针b14继续向后运动,从而完全打开注射液流通道,当注射完成时,首先去除施加的液压压力,阀针a在弹簧a的作用下自然回位封堵注灌咀,阀针b也回位至于顶针接触处的位置,当前模板与后模板分开时阀针b瞬间完全回位封堵主咀。上述结构功能描述可知,阀针a和阀针b的动作全程都无需气压或液压驱动,完全依靠注射液的压力驱动打开,以及开模动作来完成闭合,因此本发明不但极大地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注塑机的制造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的长度为1-2mm。顶针的作用是使阀针a和阀针b的端面之间留有缝隙以便注射胶料进入,为了避免开模时注射胶料流出,因此顶针的长度的不易超过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套的背面设置有与空腔a同轴的螺纹孔a,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a;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与空腔b同轴的螺纹孔b,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螺钉b。通过卸掉螺钉a和螺钉b可将弹簧a和弹簧b取出更换,方便维修;另外,通过旋动螺钉a和螺钉b可以调节弹簧弹力的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孔a的直径大于阀针a的直径和螺纹孔b的直径大于阀针b的直径。上述改进设置的目的是方便从螺纹孔处取出阀针a或阀针b加以维修或更换。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模热流道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