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21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树脂合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树脂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行业,用于造型,比如很多汽车配件、水暖卫浴、轮胎模具的生产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而树脂生产时往往需要使用混合装置,使用时需将不同原料按照比例加入罐体后,再通过搅拌装置将其混合,但目前的混合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原料加入后往往集中落至罐体内的某一区域,传统搅拌方式,将不同物料无规则的打散,从而难以保证混合物的各个部分比例均匀,因此其在搅拌过程中同样需要较长的搅拌时间来实现物料的混合均匀,同时其混合为时间较长的间断性混合,因此现有树脂混合生产中存在生产效率低下,配比粗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以连续方式进行主料与辅料的供给,通过膜化组件与输出组件实现主料与辅料以面接触方式定量混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配比粗糙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包括混合仓和动力机构,还包括:

主料输出机构,所述主料输出机构设置于所述混合仓内部,其包括搅拌仓及设置于该搅拌仓上的输出组件内,由多种组份形成的主料处于搅拌仓内,经输出组件上的多个喷孔以液体流柱结构喷出;以及

初步混合机构,所述初步混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其包括膜化组件,该膜化组件分别与所述搅拌仓和混合仓之间形成初步混合区和辅料缓存仓,处于该辅料缓存仓内的辅料经膜化组件处理后,在初步混合区内形成液态膜与液体流柱接触混合。

其中,所述膜化组件为转动设置于所述混合仓内的环形管结构设置,其包括开设于其上且连通所述初步混合区与辅料缓存仓的流道、与所述膜化组件相连接且位于其下端的引流部,该引流部与所述搅拌仓之间形成细分区,所述流道位于所述喷孔的上方。

另外,所述流道为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结构,经该流道进入初步混合区内的辅料所形成的液态膜位于其下方及一侧区域。

具体地,所述流道为条形缝口结构,经该流道进入初步混合区内的辅料所形成的液态膜位于其下方区域。

另外,所述引流部为开口朝上的伞状结构,所述细分区的宽度d与初步混合区的宽度d之间,d<d。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仓与所述膜化组件同轴设置,且其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仓内部且向其中心突出的加压板,所述喷孔设置于该加压板的一侧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加压板为弧形板结构,该弧形板的下端与所述搅拌仓的底部相连接,其弧线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仓的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搅拌仓在转动过程中,由加压板对处于所述搅拌仓内的主料进行弧面导向,于其下端与所述搅拌仓的连接处形成压力区,所述喷孔位于该压力区内。

作为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仓的下方且与其固定连接的二次混合机构,该二次混合机构包括存储仓、固定设置于该存储仓内的转移组件、开设于所述存储仓上的溢流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仓上的若干分流槽。

其中,所述转移组件为多层弧形板设置,且弧形板之间形成至上而下连通呈螺旋结构的转移通道,处于存储仓内的催化剂沿转移通道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穿过所述溢流口进入混合仓内。

另外,所述分流槽绕所述存储仓的轴线均布设置,且该分流槽沉设于存储仓上且沿其上表面延伸至外圆周面的底端,所述溢流口设置于该分流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所述膜化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混合仓内,所述流道连通初步混合区和辅料缓存仓,膜化组件转动过程中带动经流动进入初步混合区内的辅料移动,由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辅料附着于膜化组件的内壁上形成向下连续流动的液态膜,结合经输出组件喷出的液体流柱,液体流柱喷出后作用于液态膜的同时,由膜化组件隔挡向四周发散,从而扩大主料与辅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混合均匀性,另外,在本发明中的主料与辅料均匀连续输出,大大提高本发明的生产效率;

(2)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仓与所述膜化组件同轴设置,且其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搅拌仓转动过程中,经喷孔喷出的液体流出以弧线轨迹作用于膜化组件表面进一步提高主料与辅料的接触面,提高其混合均匀性;另外,初步混合液经引流部与搅拌仓之间形成的细分区时,搅拌仓与引流部转动方向相反,以相错方式进行处于细分区内的初步混合液挤压,再次提高主料与辅料的混合均匀性;

(3)在本发明中初步混合液经转动设置的引流板流落,呈螺旋结构先后落于存储仓的上表面,经设置于其上分流槽以相反的转动方式对其打散的同时,通过凹槽结构分流槽进行聚拢收集,使主料与辅料再次混合;再以离心力将处于分流槽内的初步混合液甩出,结合分流槽均匀存储仓上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初步混合液均匀散布于混合仓内,同时由与分流槽沿同一竖直方向设置的溢流口喷出的催化剂,其两者运行轨迹相同,落于混合仓底部后呈上下结构的线性叠加,大大提高初步混合液与催化剂的混合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配比准确、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中流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e-e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0为二次混合机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树脂高效连续式混合生产设备,包括混合仓1和动力机构2,还包括:

主料输出机构3,所述主料输出机构3设置于所述混合仓1内部,其包括搅拌仓31及设置于该搅拌仓31上的输出组件32内,由多种组份形成的主料处于搅拌仓31内,经输出组件32上的多个喷孔321以液体流柱33结构喷出;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32均布设置于所述搅拌仓31上,且其数量为六个;以及

初步混合机构4,所述初步混合机构4设置于所述搅拌仓31的一侧,其包括膜化组件41,该膜化组件41分别与所述搅拌仓31和混合仓1之间形成初步混合区42和辅料缓存仓43,处于该辅料缓存仓43内的辅料经膜化组件41处理后,在初步混合区42内形成液态膜44与液体流柱33接触混合。

其中,如图1、2、3、4和6所示,所述膜化组件41为转动设置于所述混合仓1内的环形管结构设置,其包括开设于其上且连通所述初步混合区42与辅料缓存仓43的流道421、与所述膜化组件41相连接且位于其下端的引流部422,该引流部422与所述搅拌仓31之间形成细分区423,所述流道421位于所述喷孔321的上方;主料与辅料在初步混合区42进行初步混合后向下流落经细分区423进行初步混合液限流的同时转动研磨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4所示,所述膜化组件41转动设置于所述混合仓1内,所述流道421连通初步混合区42和辅料缓存仓43,膜化组件41转动过程中带动经流动421进入初步混合区42内的辅料移动,由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辅料附着于膜化组件41的内壁上形成向下连续流动的液态膜44,结合经输出组件32喷出的液体流柱33,液体流柱33喷出后作用于液态膜44的同时,由膜化组件41隔挡向四周发散,从而扩大主料与辅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混合均匀性,另外,在本发明中的主料与辅料均匀连续输出,大大提高本发明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道421为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结构,经该流道421进入初步混合区42内的辅料所形成的液态膜44位于其下方及一侧区域;所述膜化组件4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作用液态膜44沿其下方流落。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道421为条形缝口结构,经该流道421进入初步混合区42内的辅料所形成的液态膜44位于其下方区域;所述膜化组件4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作用,液态膜44在所述流道421的后下方形成。

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引流部422为开口朝上的伞状结构,所述细分区423的宽度d与初步混合区42的宽度d之间,d<d;处于初步混合区42内的初步混合溶液经细分区隔挡限流,实现初步混合溶液的细化分解,将集中的主料或者辅料细分化后输出,从而提高主料与辅料的混合均匀性。

实施例四

如图1、2、3和4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搅拌仓31与所述膜化组件41同轴设置,且其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输出组件32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仓31内部且向其中心突出的加压板322,所述喷孔321设置于该加压板322的一侧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搅拌仓31在转动过程中,由加压板322对处于搅拌仓31内部的主料进行搅拌,防止由于搅拌仓322的转动运转方式在其中心位置出现沉积。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加压板322为弧形板结构,该弧形板的下端与所述搅拌仓31的底部相连接,其弧线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仓31的转动方向相同;搅拌仓31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板结构的加压板322对主料进行弧面导向,是主料沿其弧面流动,从而实现主料从上层进入到下层,由上次主料对下次冲击,进一步提高主料的均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搅拌仓31与所述膜化组件41同轴设置,且其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搅拌仓31转动过程中,经喷孔321喷出的液体流出33以弧线轨迹作用于膜化组件41表面进一步提高主料与辅料的接触面,提高其混合均匀性;另外,初步混合液经引流部422与搅拌仓31之间形成的细分区423时,搅拌仓31与引流部422转动方向相反,以相错方式进行处于细分区423内的初步混合液挤压,再次提高主料与辅料的混合均匀性。

所述搅拌仓31在转动过程中,由加压板322对处于所述搅拌仓31内的主料进行弧面导向,于其下端与所述搅拌仓31的连接处形成压力区323,所述喷孔321位于该压力区323内。

实施例五

如图1、2和9所示,其中与实施例四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四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四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仓31的下方且与其固定连接的二次混合机构5,该二次混合机构5包括存储仓51、固定设置于该存储仓51内的转移组件52、开设于所述存储仓51上的溢流口53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仓51上的若干分流槽54;所述二次混合机构5由搅拌仓31带动旋转与魔幻组件转动方向相反,沿引流部422流落的初步混合液落于存储仓51上,由其以反向转动方式进行再次混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槽54绕所述存储仓51的轴线均布设置,初步混合液经分流槽54收集后均匀甩出;另外所述溢流口53为孔型设置,催化剂经其输出可实现精准控制催化剂的输出量,确保催化剂与初步混合液的定比混合。

其中,如图1、2、9和10所示,所述转移组件52为多层弧形板设置,且弧形板之间形成至上而下连通呈螺旋结构的转移通道521,处于存储仓51内的催化剂沿转移通道5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穿过所述溢流口53进入混合仓1内;催化剂经转动的存储仓51以离心力经溢流口53沿其切线方向甩出与均匀分布的初步混合液接触,提高初步混合液与催化剂的定比均匀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和10所示,初步混合液经转动设置的引流板422流落,呈螺旋结构先后落于存储仓51的上表面,经设置于其上分流槽54以相反的转动方式对其打散的同时,通过凹槽结构分流槽54进行聚拢收集,使主料与辅料再次混合;再以离心力将处于分流槽54内的初步混合液甩出,结合分流槽54均匀存储仓51上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初步混合液均匀散布于混合仓1内,同时由与分流槽54沿同一竖直方向设置的溢流口53喷出的催化剂,其两者运行轨迹相同,落于混合仓1底部后呈上下结构的线性叠加,大大提高初步混合液与催化剂的混合均匀性。

另外,如图9和10所示,所述分流槽54绕所述存储仓51的轴线均布设置,且该分流槽54沉设于存储仓51上且沿其上表面延伸至外圆周面的底端,所述溢流口53设置于该分流槽54内,处于分流槽54内的初步混合液经离心力甩出后形成由远至近的弧形轨迹,与经溢流口53甩出的催化剂轨迹相同,在混合仓底部两者叠加混合,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混合均匀性。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如以连续方式进行主料与辅料的供给,通过膜化组件与输出组件实现主料与辅料以面接触方式定量混合的设计构思,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