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0281发布日期:2018-12-22 08: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汽车遥控钥匙是目前汽车的标准配置,遥控钥匙的内部通常都会有一个线圈部件,其是构成产生遥控信号的一个重要部件,该线圈部件包括一个很小的盒体和盖合在该盒体上的盖体(盖体和盒体均为塑料件),线圈则绕设在盒体的内部的线圈骨架上,现有技术中,线圈骨架的制作步骤是,将多个端子放置注塑模具型腔中,然后通入溶胶,使得胶体与端子形成一体,冷却后成为线圈骨架,然后将线圈骨架手动取出,接着放入下一批端子,重复上述步骤,生产下一线圈骨架,此外,注塑完成后的线圈骨架,还需要人工凭肉眼一个一个观看,是否有毛边、缺料等不良品,以将不良品剔除,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工人反复手动放入端子,反复手动取出,效率非常低,而且人工剔除不良品的效率也十分低下,且因为是人工操作,工人长时间观察产品外观,易疲劳,极易出现品检出错,经常会有将不良品保留,将良品剔除的现象发生,使不良品流出,影响企业形象,剔除良品,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设计一款从放料到生产到最后品检都能全自动化完成的设备,很是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生产系统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和纵向,生产系统包括沿横向依次分布且依次对接的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供料机构用于向注塑机构供应搭载在料带上的批量端子,注塑机构用于向搭载在料带上的端子注塑胶体并形成线圈骨架,品检机构用于对的搭载在料带上的线圈骨架进行检测,且,在检测后将线圈骨架从料带上切除并对切除的线圈骨架进行良品和不良品的分类收集。

优选地,品检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上的用于检测线圈骨架为良品或不良品的检测机构、设于支撑框架上的用于将批量的线圈骨架依次的从料带上冲切下来的冲切机构、用于接收冲切机构冲切下来的线圈骨架的接收机构,接收机构包括用于接收良品的第一接收盒和用于接收不良品的第二接收盒;品检机构具有用于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工位和用于冲切机构冲切的冲切工位,检测工位处的线圈骨架被检测后跟随料带运动至冲切工位进行冲切。

优选地,冲切机构具有位于冲切工位下方的落料口,第一接收盒和第二接收盒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接收机构还包括相对支撑框架沿纵向能够滑动的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驱动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用于将从落料口落下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入至第一接收盒和第二接收盒。

优选地,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模具,冲切模包括位于上方且内部嵌设有冲头的上模和位于下方且内部嵌设有镶件的下模、驱动上模沿上下方向做冲切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品检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将已切除线圈骨架的料带进行切割后回收的切割回收机构;切割回收机构包括设于上模上的上切刀、嵌设于下模上的下切刀以及用于将上切刀和下切刀剪切后的料带导向回收的废料管道。

优选地,品检机构还包括位于检测机构和冲切机构之间的用于拉动料带运动的第一拉料机构,料带的两侧沿横向依次均匀排布有多个拉料孔,第一拉料机构包括位于两侧能够沿横向移动的第一拉料钉、驱动第一拉料钉沿上下方向运动和沿横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优选地,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模具、为注塑模具提供支撑的压合机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相对定模能够开合的动模,定模和动模分别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分别嵌设在定模板和动模板内的定模仁和动模仁,定模仁和动模仁上分别形成有沿横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型腔和多个第二型腔,多个第一型腔和多个第二型腔分别对应且配合设置,注塑模具有用于料带进入的入口和用于料带移出的出口,当动模向下运动并与定模压合,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料带的容置空间;当搭载有多个端子的料带从入口进入并运动至料带上的多个端子分别对应位于多个第一型腔上方时,动模向下运动与定模闭合,多个端子分别对应位于多个第一型腔和多个第二型腔之间且料带位于容置空间内,经注塑模具注塑并冷却后,动模向上运动并与定模脱离,搭载有线圈骨架的料带能够从出口处移出。

优选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对应的设置有10~18个。

优选地,定模仁的两侧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凸条块,多个第一型腔位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之间,动模仁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凸起板、位于凸起板两侧的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凸条块,多个第二型腔的位于凸起板上,当动模与定模压合,凸起板卡设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之间,两侧的第二凸条块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的外侧并相卡接;动模与定模压合时,两侧第一凸条块、定模仁、凸起板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料带被抵压在容置空间;两侧的第一凸条块的端部分别凸起并形成有定位块,动模仁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定位块相配合设置的定位台阶。

优选地,注塑机构还包括用于拉动料带运动的第二拉料机构;料带的两侧沿横向依次均匀排布有多个拉料孔,第二拉料机构包括具有滑轨的第一支撑架、用于插入两侧的拉料孔中拉动料带移动的第二拉料钉、滑动的连接在滑轨上且用于架设第二拉料钉的滑动架、驱动滑动架沿滑轨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拉料钉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架上。

优选地,注塑机构还包括位于注塑模具入口处用于稳定的接收搭载有端子的料带的第一稳定机构、位于注塑模具出口处用于稳定输出搭载有线圈骨架的料带的第二稳定机构;第一稳定机构、第二稳定机构分别设于定模板两端的中部。

优选地,第一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定模板上的第一底板、盖合在第一底板上的第一盖板、形成于第一底板和第一盖板之间的第一稳定通道。

优选地,第二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定模板上的第二底板、盖合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形成于第二底板与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之间的第二稳定通道,第二稳定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一稳定通道的长度。

优选地,料带呈卷状,且料带的一侧面附着有遮挡带,供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的用于放置卷状的料带的转动盘、转动的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的用于收卷遮挡带的收卷辊、驱动收卷辊转动的驱动电机、设于转动盘的出料侧下方的用于感应是否有料带的感应器、设于放置架与注塑机构之间的且靠近于注塑机构一侧的导料辊,当驱动电机驱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辊收卷遮挡带并拉动转动盘转动,料带能够从转动盘上被引出,被引出的料带在转动盘与导料辊之间形成有缓冲段。

优选地,转动盘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穿第二支撑架的轴套,轴套的内周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轴套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转动盘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轴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转动盘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连接在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之间的转动柱,第一圆盘与转动柱固定连接,第二圆盘与转动柱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收卷辊位于转动盘的上方。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通过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的配合设置,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线圈骨架的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的品检,避免现有技术中手动注塑、人工品检的所带来的一系列缺陷,使得能够企业能够大大提供线圈骨架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自动化品检,也使得线圈骨架的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提高企业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续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品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品检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支撑框架部分隐去);

图5为本发明的注塑模具及第二拉料机构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定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供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供料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供料机构;11、第二支撑架;110、滑槽;12、轴套;13、转动轴;14、驱动电机;15、收卷辊;160、转动柱;161、第一圆盘;162、第二圆盘;17、感应器;18、液压伸缩缸;181、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19、导料架;190、导料辊;100、缓冲段;101、遮挡带;2、注塑机构;21、定模;210、定模板;211、定模仁;212、第一型腔;213、第一凸条块;214、定位块;22、动模;220、动模板;221、动模仁;222、第二型腔;223、凸起板;224、第二凸条块;225、定位台阶;231、第一支撑架;232、滑轨;233、滑动架;234、第二拉料钉;241、第一底板;242、第一盖板;243、第二底板;244、第二盖板;245、第三盖板;246、第四盖板;3、品检机构;30、支撑框架;31、摄像机;321、上模;322、下模;323、第一驱动装置;324、冲头;325、上切刀;326、下切刀;331、第一接收盒;332、第二接收盒;333、第一导料管;334、第二导料管;335、废料管道;q1、第一驱动机构;q2、第二驱动机构;34、第一拉料钉;4、线圈骨架;40、料带;x、横向;y、纵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线圈骨架4的连续生产系统,生产系统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x(即为料带的移动方向)和纵向y,生产系统包括沿横向x依次分布且依次对接的供料机构1、注塑机构2以及品检机构3,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供料机构1、注塑机构2以及品检机构3工作的控制系统,供料机构1用于向注塑机构2供应搭载在料带40上的批量端子,注塑机构2用于向搭载在料带40上的端子注塑胶体并形成线圈骨架4,品检机构3用于对的搭载在料带40上的线圈骨架4进行检测,且,在检测后将线圈骨架4从料带40上切除并对切除的线圈骨架4进行良品和不良品的分类收集。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品检机构3包括支撑框架30、设于支撑框架30上的用于检测线圈骨架4为良品或不良品的检测机构(本例中检测机构包括探头朝下的摄像机31,摄像机31用于拍摄线圈骨架4的外观形状,并将拍摄的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判断所检测的线圈骨架4为良品或不良品)、设于支撑框架30上的用于将批量的线圈骨架4依次的从料带40上冲切下来的冲切机构、用于接收冲切机构冲切下来的线圈骨架4的接收机构,接收机构包括用于接收良品的第一接收盒331和用于接收不良品的第二接收盒332;品检机构3具有用于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工位和用于冲切机构冲切的冲切工位,检测工位处的线圈骨架4被检测后跟随料带40运动至冲切工位进行冲切。另注:关于良品与不良品以及控制系统判断原理,控制系统的数据库中设定好良品的线圈骨架4的外观形状,摄像机31将其拍摄的线圈骨架4的外观形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拍摄的线圈骨架4的外观形状与数据库内的外观形状进行比较,如果有偏差,则判定不合格,为不良品,如果没有偏差,则判定合格,为良品;例如线圈骨架4易出现毛边、缺料等情况,则拍摄的外观与数据库中的外观会有偏差,则判定为不良品。

冲切机构具有位于冲切工位下方的落料口,第一接收盒331和第二接收盒332固定在支撑框架30上,接收机构还包括相对支撑框架30沿纵向y能够滑动的第一导料管333和第二导料管334、驱动第一导料管333和第二导料管334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q1,第一导料管333和第二导料管334用于将从落料口落下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入至第一接收盒331和第二接收盒332。具体地,当冲切机构冲切的为良品时,则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机构q1,使第一驱动机构q1驱动第一导料管333和第二导料管334运动,以使第二导料管334的入口远离落料口,并使第一导料管333的入口与落料口对接,这样冲切的良品就会经过第一导料管333后进入第一接收盒331内;同理,当冲切机构冲切的为不良品时,则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机构q1,使第一驱动机构q1驱动第一导料管333和第二导料管334运动,以使第一导料管333的入口远离落料口,并使第二导料管334的入口与落料口对接,这样冲切的不良品就会经过第二导料管334后进入第二接收盒332内。

本例中,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模具,冲切模包括位于上方且内部嵌设有冲头324的上模321和位于下方且内部嵌设有镶件的下模322、驱动上模321沿上下方向做冲切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23;品检机构3还包括有用于将已切除线圈骨架4的料带40进行切割后回收的切割回收机构;切割回收机构包括设于上模321上的上切刀325、嵌设于下模322上的下切刀326以及用于将上切刀325和下切刀326剪切后的料带40导向回收的废料管道335。第一驱动装置323驱动上模321上下运动时,同时会带动上切刀325上下运动,即第一驱动装置323的驱动即可以将线圈骨架4从料带40上冲切下来,也可以将没有线圈骨架4的料带40切成小块,以便于回收。避免设置复杂的收卷装置让废料带40以收卷的方式回收。品检机构3还包括位于检测机构和冲切机构之间的用于拉动料带40运动的第一拉料机构,料带40的两侧沿横向x依次均匀排布有多个拉料孔,第一拉料机构包括位于两侧能够沿横向x移动的第一拉料钉34、驱动第一拉料钉34沿上下方向运动和沿横向x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q2。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图7所示,注塑机构2包括注塑模具、为注塑模具提供支撑的压合机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21和相对定模21能够开合的动模22,定模21和动模22分别包括定模板210和动模板220、分别嵌设在定模板210和动模板220内的定模仁211和动模仁221,定模仁211和动模仁221上分别形成有沿横向x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型腔212和多个第二型腔222(本例中,第一型腔212和第二型腔222分别对应的设置有12个),多个第一型腔212和多个第二型腔222分别对应且配合设置,注塑模具有用于料带40进入的入口和用于料带40移出的出口,当动模22向下运动并与定模21压合,动模22与定模2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料带40的容置空间;当搭载有多个端子的料带40从入口进入并运动至料带40上的多个端子分别对应位于多个第一型腔212上方时,动模22向下运动与定模21闭合,多个端子分别对应位于多个第一型腔212和多个第二型腔222之间且料带40位于容置空间内,经注塑模具注塑并冷却后,动模22向上运动并与定模21脱离,搭载有线圈骨架4的料带40能够从出口处移出。该定模仁211的两侧形成有沿横向x延伸的第一凸条块213,多个第一型腔212位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213之间,动模仁221形成有沿横向x延伸的凸起板223、位于凸起板223两侧的且沿横向x延伸的第二凸条块224,多个第二型腔222的位于凸起板223上,当动模22与定模21压合,凸起板223卡设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213之间,两侧的第二凸条块224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213的外侧并相卡接;动模22与定模21压合时,两侧第一凸条块213、定模仁211、凸起板223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料带40被抵压在容置空间;两侧的第一凸条块213的端部分别凸起并形成有定位块,动模仁221的横向x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定位块相配合设置的定位台阶225。

本例中,注塑机构2还包括用于拉动料带40运动的第二拉料机构;料带40的两侧沿横向x依次均匀排布有多个拉料孔,第二拉料机构包括具有滑轨232的第一支撑架231、用于插入两侧的拉料孔中拉动料带40移动的第二拉料钉234、滑动的连接在滑轨232上且用于架设第二拉料钉234的滑动架233、驱动滑动架233沿滑轨232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拉料钉234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架233上。在滑动架233滑动到位后,其通过拉料钉将一批次注塑完成的线圈骨架4从注塑模具中拉出,料带40的远端会运动出第二底板243,从而料带40远端的拉料孔与拉料钉脱离,此时,滑动架233可以带动拉料钉回复至初始位置,拉料钉回复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底部受到阻力,会迫使拉料钉逐渐向上移动,当运动到初始位置,会插入另一组拉料孔中,从而可以再次执行拉料工作。

此外,注塑机构2还包括位于注塑模具入口处用于稳定的接收搭载有端子的料带40的第一稳定机构、位于注塑模具出口处用于稳定输出搭载有线圈骨架4的料带40的第二稳定机构;第一稳定机构、第二稳定机构分别设于定模板210两端的中部。该第一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定模板210上的第一底板241、盖合在第一底板241上的第一盖板242、形成于第一底板241和第一盖板242之间的第一稳定通道。该第二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定模板210上的第二底板243、盖合在第二底板243上的第二盖板244、第三盖板245、第四盖板246,形成于第二底板243与第二盖板244、第三盖板245、第四盖板246之间的第二稳定通道,第二稳定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一稳定通道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如图8、图9所示,料带40呈卷状,且料带40的一侧面附着有遮挡带101,供料机构1包括第二支撑架11,设于第二支撑架11上的用于放置卷状的料带40的转动盘、转动的设于第二支撑架11上的用于收卷遮挡带101的收卷辊15(收卷辊15位于转动盘的上方)、驱动收卷辊15转动的驱动电机14、设于转动盘的出料侧下方的用于感应是否有料带40的感应器17、设于放置架与注塑机构2之间的且靠近于注塑机构2一侧的导料辊190(导料辊190设置在导料架19上),当驱动电机14驱动收卷辊15转动,收卷辊15收卷遮挡带101并拉动转动盘转动,料带40能够从转动盘上被引出,被引出的料带40在转动盘与导料辊190之间形成有缓冲段100。转动盘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第二支撑架11上,第二支撑架1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穿第二支撑架11的轴套12,轴套12的内周转动设有转动轴13,转动盘与转动轴13固定连接,供料机构1还包括驱动轴套1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转动盘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包括液压伸缩缸18,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181与轴套12固定连接(本例中,第二支撑架11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110,轴套12在滑槽110内沿上下方向滑动)。此外,转动盘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圆盘161和第二圆盘162、连接在第一圆盘161和第二圆盘162之间的转动柱160,第一圆盘161与转动柱160固定连接,第二圆盘162与转动柱160可拆卸的连接。上卷状料带40时,将第二圆盘162拆下,将料卷套上后在将第二圆盘162安装上

本例中,当注塑机构2完成一批次的线圈骨架4的成型后,缓冲段100则被注塑机构2中的拉料装置拉入注塑机构2的注塑模具中,以进行下一批的线圈骨架4的注塑,且在该缓冲段100进入注塑机构2后,料带40不在接触感应器17,控制器则控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4动作,使遮挡带101继续收卷,从而使料带40继续被引出,料带40不断增长至料带40与感应器17接触,则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进而停止继续引出料带40,此时,转动盘与导料辊190之间的料带40长度,足够长,从而再次形成缓冲段100,以准备在注塑机构2注塑完成后,缓冲段100立刻替补进去,如此反复动作,保持料带40及时且逐步的供应至注塑机构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通过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的配合设置,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线圈骨架的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的品检,避免现有技术中手动注塑、人工品检的所带来的一系列缺陷,使得能够企业能够大大提供线圈骨架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自动化品检,也使得线圈骨架的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提高企业形象。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