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7947发布日期:2018-12-12 00:5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中,模具的温度是决定注塑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非均匀的模具温度会导致融合线、流痕、毛刺等缺陷。在注塑成型薄板形态的产品或带孔的产品的情况下问题尤为严重。

通常是将模具进行预加热,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先加热模具,再注入熔融态的注塑材料,然后再将模具冷却。用于加热模具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热传导的电加热器、红外线加热或无线电频率加热等。

然而,这些加热模具的方法,由于把模具整体作为加热对象,不但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且在模具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后,无法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旨在解决如何快速加热或快速冷却注塑模具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所述动模具有动模型腔;

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配合;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用于分别储存冷却液和加热液并向所述动模提供所述冷却液或所述加热液,以冷却或加热所述动模;

驱动泵,所述驱动泵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驱动泵用于将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加热液择一向外泵送;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泵,所述雾化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模,所述雾化器用于从所述驱动泵接收并雾化所述冷却液或所述加热液且向所述动模输送已雾化的所述冷却液或所述加热液。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供所述加热液或所述冷却液流经的雾化通道,各所述雾化通道的一端均连接所述雾化器。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雾化器,以使所述压缩空气与已雾化的所述冷却液或所述加热液混合并形成高压冷却液或高压加热液。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一端与各所述雾化通道的另一端连接,以回收所述压缩空气,所述储气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器,以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所述雾化器。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包括用于储存所述冷却液的储冷箱、连接所述储冷箱且用于冷却所述冷却液的制冷器、用于储存所述加热液的储热箱以及连接所述储热箱且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液的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储冷箱和所述储热箱的出水口,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泵;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储冷箱和所述储热箱的进水口,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各所述雾化通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动模的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开设有动模腔,所述动模的一端位于所述动模腔,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模腔且位于所述动模腔的内壁与所述动模之间的第一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动模相对设置的定模、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定模的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定模的定模板;所述定模具有与所述动模型腔适配的定模型腔,所述定模板开设有定模腔,所述定模的一端位于所述定模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定模腔内且位于所述定模腔的腔底与所述定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腔内以使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动模之间隔热的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位于所述定模腔的内壁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动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所述冷却板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供所述冷却液流经的冷却水道。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驱动泵将储液箱里的冷却液和加热液择一泵送至雾化器,雾化器将接收到的冷却液或加热液进行雾化,再将已雾化的冷却液或加热液输送至动模,从而可以将动模单独进行快速冷却或快速加热,避免了对注塑模具进行整体冷却或整体加热,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节约了能量,最终缩短了注塑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注塑模具;10、定模组件;70、半导体制冷片;20、动模组件;58、雾化通道;30、储热箱;31、加热器;40、储冷箱;41、制冷器;32、出水热管;42、出水冷管;63、进水热管;65、进水冷管;51、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52、驱动泵;53、第一管道;56、第二管道;57、连通阀;54、雾化器;81、真空泵;82、真空管道;55、压缩机;83、储气罐;23、动模;21、动模板;11、定模板;13、定模;24、动模型腔;14、定模型腔;90、冷却板;91、冷却水道;28、第一隔热层18;18、第二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100,可以用来对塑胶等熔融态的材料进行注塑成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注塑模具100具有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的特点。

注塑模具100包括:动模组件20、定模组件10、储液箱、驱动泵52和雾化器54。

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23,动模23具有动模型腔24,动模组件20还包括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动模型腔24的顶针。

定模组件10与动模组件20配合。

储液箱用于分别储存冷却液和加热液并向动模23提供冷却液或加热液,以冷却或加热动模23。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和加热液均为液态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油等其它流体介质。冷却液和加热液分别流经动模23,当冷却液流经动模23时将对动模23进行快速冷却;当加热液流经动模23时,将对动模23进行快速加热。

请参阅图1至图2,驱动泵52连接储液箱,驱动泵52用于将冷却液和加热液择一向外泵送。驱动泵52可以将冷却液或加热液择一向动模23泵送,从而使冷却液或加热液能够以预定流速流经动模23,提供冷却或加热效率。

雾化器54的一端连接驱动泵52,雾化器54的另一端连接动模23,雾化器54用于从驱动泵52接收并雾化冷却液或加热液且向动模23输送已雾化的冷却液或加热液。雾化器54与驱动泵52之间通过第一管道53进行连接。通过第一管道53,驱动泵52可以向雾化器54泵送冷却液或加热液,雾化器54对所接收的冷却液或加热液进行雾化,再输送至动模23,有利于提供热交换效率。

驱动泵52将储液箱里的冷却液和加热液择一泵送至雾化器54,雾化器54将接收到的冷却液或加热液进行雾化,再将已雾化的冷却液或加热液输送至动模23,从而可以将动模23进行快速冷却或快速加热,避免了对注塑模具100进行整体冷却或整体加热,提高了注塑模具100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节约了能量,最终缩短了注塑工时。

动模23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供加热液或冷却液流经的雾化通道58,各雾化通道58的一端均连接雾化器54。各雾化通道58等间距开设于动模型腔24的腔底,在加热液或冷却液通过各雾化通道58时,可以分别对动模23进行加热或冷却。

请参阅图1至图2,注塑模具100还包括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压缩机55,压缩机55连接雾化器54,以使压缩空气与已雾化的冷却液或加热液混合并形成高压冷却液或高压加热液。压缩空气与雾化的冷却液或加热液混合后,形成的高压冷却液或高压加热液可以快速流经各雾化通道58,从而提高冷却液或加热液与动模23之间的热交换,进一度提高了冷却速度或加热速度。

注塑模具100还包括储气罐83,储气罐83的一端与各雾化通道58的另一端连接,以回收压缩空气,储气罐83的另一端连接雾化器54,以将压缩空气输送至雾化器54。具体地,储气罐83可以使向雾化器54所提供的压缩空气保持气压平稳,从而使压缩空气与冷却液或加热液混合均匀。可选地,注塑模具100还包括连通阀57以及连接压缩机55和连通阀57的第二管道56,连通阀57用于将压缩空气从压缩机55传导至雾化器54。

储液箱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冷箱40、连接储冷箱40且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制冷器41、用于储存加热液的储热箱30以及连接储热箱30且用于加热加热液的加热器31。可选地,制冷器41可以为根据珀尔帖效应所制成的制冷器41。加热器31可以为电加热器31。

请参阅图1至图2,注塑模具100还包括第一阀门51和第二阀门61,第一阀门51的一端分别连接储冷箱40和储热箱30的出水口,第一阀门5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泵52;第二阀门61的一端分别连接储冷箱40和储热箱30的进水口,第二阀门61的另一端连接各雾化通道58的另一端。

具体地,储冷箱40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冷管42连接至第一阀门51,储冷箱40的进水口通过进水冷管65连接至第二阀门61。储热箱30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热管32连接至第一阀门51,储热箱30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热管63连接至第二阀门61。第一阀门51可以为两进一出的电磁阀,第二阀门61可以为一进两出的电磁阀。流经各雾化通道58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分别通过进水冷管65和进水热管63,再分别流回储冷箱40和储热箱30。

动模组件20还包括用于安装动模23的动模板21,动模板21上开设有动模腔,动模23的一端位于动模腔,动模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动模腔且位于动模腔的内壁与动模23之间的第一隔热层28。第一隔热层28使动模23与动模板21之间隔热,从而有利于动模23的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进一步提高了注塑模具100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

定模组件10包括与动模23相对设置的定模13、用于加热或者冷却定模13的半导体制冷片70以及用于安装定模13的定模板11;定模13具有与动模型腔24适配的定模型腔14,定模板11开设有定模腔,定模13的一端位于定模腔;半导体制冷片70设置在定模腔内且位于定模腔的腔底与定模13之间。定模组件10还包括用于向定模型腔14内注入塑胶流体的浇注头。

请参阅图1至图2,具体地,半导体制冷片70也称热电制冷片,其可以是根据珀尔帖效应所制成的半导体制冷片70。半导体制冷片70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动模型腔24与定模型腔14配合形成用于注塑成型产品的成型腔。注塑模具100还包括连通成型腔且用于抽取成型腔内的空气的真空泵81以及连接真空泵81和成型腔的真空管道82。

定模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定模腔内以使动模板21与动模23之间隔热的第二隔热层18,第二隔热层18位于定模腔的内壁与定模13之间,半导体制冷片70位于第二隔热层18与动模23之间。第二隔热层18使定模13与定模板11之间隔热,从而有利于定模13的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进一步提高了注塑模具100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

定模组件10还包括用于冷却半导体制冷片70的冷却板90,冷却板90位于第二隔热层18与半导体制冷片70之间,冷却板90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供冷却液流经的冷却水道91。冷却板90用于冷却半导体制冷片70,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70的制冷程度。流经冷却水道91的冷却液可以由储冷箱40提供,也可以由另外的冷却装置单独提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