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3141发布日期:2018-10-19 23:1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塑料零件,而生产各种塑料零件最重要的工艺设备就是模具。在现有技术中,针对批量较大,零件体积较小的产品时,如缓冲垫时,会采用一模多腔。而由于现有模具生产工程中存在:1、各模腔整体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注塑机异常磨损;2、流道浇注系统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的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母模板及公模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唧咀,所述母模板上设有母模仁,所述公模板上设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及流道,所述流道包括:

主流道;

一级分流道,所述一级分流道与所述主流道垂直连接;

两个二级分流道,所述二级分流道置于一级分流道的两端,所述一级分流道与二级分流道的中间连通;

四个三级分流道,每个所述二级分流道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三级分流道中间连通;

所述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及三级分流道两端均设有冷却井;

所述型腔包括:

十六个腔室,每个三级分流道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腔室,所述腔室为圆弧结构,所述三级分流道与所述腔室的圆弧面相切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十六个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及置于所述顶针上的镶件,在所述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镶件配合的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级流道的设计,每级流道之间采用垂直连接,既简化了结构设计,便于加工设计,同时,使流道里的凝料可以均匀的流到各个型腔中,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废品率低。另外,在公模仁的顶出机构上设置镶件,在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镶件配合的槽孔,合模时,各模腔整体受力均衡,防止注塑机异常磨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的公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的母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塑料缓冲垫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9、母模板2及公模板1,所述上固定板9上设有唧咀,所述母模板2上设有母模仁,所述公模板1上设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及流道,所述流道包括:

主流道;

一级分流道3,所述一级分流道3与所述主流道垂直连接;

两个二级分流道10,所述二级分流道10置于一级分流道3的两端,所述一级分流道3与二级分流道10的中间连通;

四个三级分流道4,每个所述二级分流道10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三级分流道4中间连通;

所述一级分流道3、二级分流道10及三级分流道4两端均设有冷却井;

所述型腔包括:

十六个腔室5,每个三级分流道4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腔室5,所述腔室5为圆弧结构,所述三级分流道4与所述腔室5的圆弧面相切处连通。

为在合模时,各模腔整体受力均衡,防止注塑机异常磨损。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十六个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及置于所述顶针上的镶件7,在所述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镶件配合的槽孔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级流道的设计,每级流道之间采用垂直连接,既简化了结构设计,便于加工设计,同时,使流道里的凝料可以均匀的流到各个型腔中,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废品率低。另外,在公模仁的顶出机构上设置镶件,在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镶件配合的槽孔,合模时,各模腔整体受力均衡,防止注塑机异常磨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