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453发布日期:2019-01-04 23:5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的成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软管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软管成型,一般多采用一体式挤出,类似于硬性的塑胶管道,挤出后冷却定型,便已经是管状。但这种传统的软管成型设备所制造的软杆,是一种平滑式的软杆,强度较差,伸缩性较低。因此,传统的软管成型设备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成型设备,通过软管皮挤出装置、软管骨挤出装置、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相互配合,使得成型的软管由软管皮和软管骨两部分组合而成,软管皮的横截面可以是呈“∧”形或“M”形,螺旋拼接成管后,管身具有呈“∧”形或“M”形的螺旋状的螺纹,从而提高软管的整体伸缩性能,而软管骨起到连接软管皮圈与圈之间拼接缝的作用,通过可以提高软管整体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管成型设备,包括软管皮挤出装置、软管骨挤出装置、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包括成型主杆、主杆座、成型转杆、转杆座及转杆驱动组件,所述成型主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主杆座,且所述成型主杆的杆身设置有与成型转杆相适配的呈螺旋状缠绕的转杆容置槽,所述成型转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杆座,且所述成型转杆的杆身呈螺旋状缠绕式设置在成型主杆的杆身的转杆容置槽中,所述转杆驱动组件与转杆座相连接,驱动转杆座转动,进而驱动成型转杆在成型主杆的转杆容置槽中转动;所述软管皮挤出装置与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相对应,使得软管皮挤出头挤出的皮料搭在成型主杆与成型转杆形成的成型组合杆上,在呈螺旋状缠绕的成型转杆的转动驱动下,使得皮料呈螺旋状缠绕式一圈一圈地沿着成型组合杆向前成型为软管皮,所述软管骨挤出装置与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相对应,使得软管骨挤出头挤出的骨料搭在成型组合杆上呈螺旋状缠绕式的皮料的圈与圈之间的接缝位置,从而形成软管。

进一步,所述成型主杆的杆身上的转杆容置槽,其圆弧状的横截面大于半圆弧小于整圆弧,从而将成型转杆容置在内而不至于脱离,并且使得成型转杆的一部分露出在外。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成型主杆的杆身上的转杆容置槽,呈螺旋状缠绕式走向,其可以是连续式的(即一条连续的槽),也可以是多段式(即由多节单元槽组成的条槽,每节单元槽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能够容置成型转杆,并使得成型转杆呈螺旋状缠绕式走向即可。

进一步,所述软管皮挤出装置的软管皮挤出头位于成型组合杆的侧方,通过软管皮引导轮组将软管皮挤出头挤出的皮料引导输送搭在成型组合杆上;所述软管骨挤出装置的软管骨挤出头位于成型组合杆的上方,软管骨挤出头挤出的骨料正好搭在成型组合杆上呈螺旋状缠绕式的皮料的圈与圈之间的接缝位置。

进一步,所述成型转杆包括若干根,且围绕着成型主杆圆周均匀分布,相对应地,所述转杆座包括若干个,且围绕着主杆座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成型主杆设置有若干条与成型转杆相适配的呈螺旋状缠绕的转杆容置槽。

进一步,还包括转杆导座,该转杆导座设置在成型主杆靠近主杆座的一端,且该转杆导座设置有与成型转杆相适配的转杆引导孔;所述成型转杆的一端设置在转杆座,然后穿过转杆导座的转杆引导孔,呈螺旋状缠绕式设置在成型主杆的杆身的转杆容置槽中。

所述成型转杆为可螺旋扭曲设置在转杆容置槽中的金属条;或者弹簧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软管皮挤出装置、软管骨挤出装置、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相互配合,使得成型的软管由软管皮和软管骨两部分组合而成,软管皮的横截面可以是呈“∧”形或“M”形,螺旋拼接成管后,管身具有呈“∧”形或“M”形的螺旋状的螺纹,从而提高软管的整体伸缩性能,而软管骨起到连接软管皮圈与圈之间拼接缝的作用,通过可以提高软管整体强度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软管皮挤出装置、软管骨挤出装置、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隐藏两根成型转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成型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成型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软管皮挤出装置1;软管皮挤出头11;软管骨挤出装置2;软管骨挤出头21;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3;成型主杆31;转杆容置槽311;主杆座32;成型转杆33;转杆座34;皮料4;骨料5;软管皮引导轮组6;转杆导座7;转杆引导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软管成型设备,包括软管皮挤出装置1、软管骨挤出装置2、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3;所述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3包括成型主杆31、主杆座32、成型转杆33、转杆座34及转杆驱动组件,所述成型主杆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主杆座32,且所述成型主杆31的杆身设置有与成型转杆33相适配的呈螺旋状缠绕的转杆容置槽311,所述成型转杆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杆座34,且所述成型转杆33的杆身呈螺旋状缠绕式设置在成型主杆31的杆身的转杆容置槽311中,所述转杆驱动组件与转杆座34相连接,驱动转杆座34转动,进而驱动成型转杆34在成型主杆31的转杆容置槽311中转动;所述软管皮挤出装置1与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3相对应,使得软管皮挤出头11挤出的皮料4搭在成型主杆31与成型转杆33形成的成型组合杆上,在呈螺旋状缠绕的成型转杆33的转动驱动下,使得皮料4呈螺旋状缠绕式一圈一圈地沿着成型组合杆向前成型为软管皮,所述软管骨挤出装置2与软管皮骨组合成型装置3相对应,使得软管骨挤出头21挤出的骨料5搭在成型组合杆上呈螺旋状缠绕式的皮料4的圈与圈之间的接缝位置,从而形成软管。在软管成型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成型主杆31是固定不动的,主要是通过螺旋缠绕在成型主杆31上的成型转杆33的自转动来推动软管皮的前移,进而使软管前移(即,皮料4一圈一圈地缠绕在成型组合杆上,并在成型转杆33的自转带动下呈螺旋状向前移,从而形成软管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成型转杆33为可螺旋扭曲设置在转杆容置槽中的弹簧条。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实心的金属条。另外,对于转杆驱动组件的具体驱动形式,其可以是单一驱动式的,也可以是联动式的,即,针对每一根成型转杆都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又或者只设置一个总的驱动电机,然后通过齿轮联动机构,分别驱动多根成型转杆,总而言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去采用不同的转杆驱动组件,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所述成型主杆31的杆身上的转杆容置槽311,其圆弧状的横截面大于半圆弧小于整圆弧,从而将成型转杆33容置在内而不至于脱离,并且使得成型转杆33的一部分露出在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成型主轴31上的转杆容置槽311主要是对成型转杆33起到螺旋状走向引导和钳制的作用,因为成型转杆33需要在转杆容置槽311内转动,因此,转杆容置槽311设计成半圆以上,可以更好地容置住成型转杆33,使得其在自转动时不易脱离转杆容置槽311。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多段式的转杆容置槽。成型主杆31的杆身上的转杆容置槽311,是多段式的,即由多节单元槽组成的一条槽,每节单元槽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具体地,所述软管皮挤出装置1的软管皮挤出头11位于成型组合杆的侧方,通过软管皮引导轮组6将软管皮挤出头11挤出的皮料4引导输送搭在成型组合杆上;所述软管骨挤出装置2的软管骨挤出头21位于成型组合杆的上方,软管骨挤出头21挤出的骨料5正好搭在成型组合杆上呈螺旋状缠绕式的皮料的圈与圈之间的接缝位置。

具体地,所述成型转杆33包括若干根,且围绕着成型主杆31圆周均匀分布,相对应地,所述转杆座34包括若干个,且围绕着主杆座32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成型主杆31设置有若干条与成型转杆33相适配的呈螺旋状缠绕的转杆容置槽311。

具体地,还包括转杆导座7,该转杆导座7设置在成型主杆31靠近主杆座34的一端,且该转杆导座7设置有与成型转杆33相适配的转杆引导孔71;所述成型转杆33的一端设置在转杆座34,然后穿过转杆导座7的转杆引导孔71,呈螺旋状缠绕式设置在成型主杆31的杆身的转杆容置槽311中。

实施例二

参见图7至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成型主杆31的杆身上的转杆容置槽311,呈螺旋状缠绕式走向,是连续式的,即一条连续的槽。这种方式主要是能让成型转杆(金属条或弹簧条)按一定的角度(螺旋角度)很顺滑地变化,使得管子成型过程中更加稳定。这种连续的转杆容置槽311,可以直接在成型主杆的杆身上铣出,亦可以用很多片大概1mm厚的薄片固定在成型主杆(即主轴)上,这样就能得到很顺滑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软管成型设备,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