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322发布日期:2019-08-07 01:2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铁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于2015年底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始运营,其中的主要部件电磁铁需采用环氧树脂浇筑式结构,环氧树脂的绝缘性高、结构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用环氧树脂整体绝缘封装的电器、电子元器件具有优良的防潮、抗振、电绝缘和耐腐蚀性能,且体积小、重量轻而使用寿命长。在电磁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电磁铁浇注模具对电磁铁本体外围浇注环氧树脂,实现对电磁铁的绝缘包封作用。

现有技术中,电磁铁浇注模具采用八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结构较为复杂,使得模具的装配及拆卸极为不便;与此同时,由于模具的零部件过多、各零部件的间隙部位增多,造成后期电磁铁的浇注缺陷多,生产效率及成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其装配及拆卸过程简单,浇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包括底板、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半椭圆型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扣合形成椭圆型的筒体,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一个相对端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开口,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所述底板和端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筒体的两个开口端,所述端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引线孔。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远离斜开口的一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和端板上均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的孔径大于筒体的孔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均填充有硅胶条。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底板和端板上均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均分别与底板和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端板的中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电磁铁的铁芯的一端与底板固接,铁芯的另一端与端板固接,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用于固定铁芯的第二螺栓。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底板和端板上还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第二定位孔均分别与底板和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相对设置并在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内穿设有销钉。

优选的,还包括梯形引线板,所述端板的一侧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引线板固定设置在梯形凹槽内;所述梯形引线板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所述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均为梯形板,所述第一引线板的底边与第二引线板的顶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孔,且所述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扣合时两个半圆形孔扣合形成两个引线孔。

优选的,所述半圆形孔的孔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半圆形孔孔壁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端板的上下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装孔,两个吊装孔沿底板或端板的中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远离圆筒铜芯的一侧、所述底板和端板的上下两端均切削为凹槽状。

优选的,所述底板、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采用Q235A材料制成;所述梯形引线板采用718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装配及拆卸过程简单;具体来说,在装配过程中,先分别将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合装配为一端部密封的筒体,再将电磁铁本体放入筒体内、将铁芯的一端分别与底板固接,然后将端板扣合在筒体远离底板的一端、将铁芯的另一端与端板固接,电磁铁本体的引线通过引线孔穿出,由此实现本实施例的装配,应当理解的是,铁芯与底板、端板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粘胶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固接;待浇注成型后,只需依次将端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浇筑完成的电磁铁本体分离即可完成拆卸。在实施过程中,只需四个零部件即可完成组装及拆卸,简化了电磁铁浇注模具的装配及拆卸过程,便于操作。

2)浇注效果好;具体来说,由于零部件数量减少、模具整体结构简单,模具整体的间隙部位减少,浇注缺陷减少;与此同时,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浇注口采用斜开口方式,在后期向筒体内注入液态的环氧树脂过程中,可实现大面积排气,且保证环氧树脂反应收缩后有足够的补充料填充,有效提升环氧树脂的浇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向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端板的仰视图;

图10是图9的B-B向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C-C向示意图;

图12是图6中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图6中梯形引线板的仰视图;

图15是图14中梯形引线板的第一引线板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5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5的后视图;

图18是图14中梯形引线板的第二引线板的仰视图;

图19是图18的主视图;

图20是图18的后视图。

图中:1-底板;2-端板;3-左侧板;4-右侧板;5-浇注口;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一定位孔;9-安装孔;10-第二定位孔;11-梯形凹槽;12-第一引线板;13-第二引线板;14-半圆形孔;15-环形凹槽;16-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单元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20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如图1至6、图12和13所示,包括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均为半椭圆型板,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扣合形成椭圆型的筒体,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一个相对端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开口,且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5,所述底板1和端板2分别固定设置在筒体的两个开口端,所述端板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引线孔。应当理解的是,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绳索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下:在装配过程中,先分别将底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4组合装配为一端部密封的筒体,再将电磁铁本体放入筒体内、将铁芯的一端分别与底板1固接,然后将端板2扣合在筒体远离底板1的一端、将铁芯的另一端与端板2固接,电磁铁本体的引线通过引线孔穿出,由此实现本实施例的装配,应当理解的是,铁芯与底板1、端板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粘胶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固接;待浇注成型后,只需依次将端板2、底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与浇筑完成的电磁铁本体分离即可完成拆卸。在实施过程中,只需四个零部件即可完成组装及拆卸,简化了电磁铁浇注模具的装配及拆卸过程,便于操作。

另外,由于零部件数量减少、模具整体结构简单,模具整体的间隙部位减少,浇注缺陷减少;与此同时,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5,浇注口5采用斜开口方式,在后期向筒体内注入液态的环氧树脂过程中,可实现大面积排气,且保证环氧树脂反应收缩后有足够的补充料填充,有效提升环氧树脂的浇注效果。

实施例2:

为提升模具整体的密封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改进: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远离斜开口的一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6,两个所述第一凹槽6相对设置;所述底板1和端板2均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7,两个第二凹槽7的孔径大于筒体的孔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内均填充有硅胶条。其中第一凹槽6的设置如图2所示,第二凹槽7的设置如图7至9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扣合时,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的两个第一凹槽6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凹槽6内的硅胶条贴合,填充左侧板3和右侧板4之间的缝隙,由此增强筒体侧壁的气密性;底板1和端板2上的第二凹槽7及硅胶条的设置同理,由此实现将筒体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3:

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如图1至6、图12和13所示,包括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均为半椭圆型板,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扣合形成椭圆型的筒体,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一个相对端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开口,且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5,所述底板1和端板2分别固定设置在筒体的两个开口端,所述端板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引线孔。应当理解的是,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绳索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底板1和端板2上均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8,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的第一定位孔8均分别与底板1和端板2上的第一定位孔8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和端板2的中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所述电磁铁的铁芯的一端与底板1固接,铁芯的另一端与端板2固接,所述安装孔9内穿设有用于固定铁芯的第二螺栓。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底板1和端板2上还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0,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的第二定位孔10均分别与底板1和端板2上的第二定位孔10相对设置并在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10内穿设有销钉。

本实施例中,左侧板3和右侧板4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和底板1或端板2之间的固定,电磁铁的铁芯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与底板1和端板2固定连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便于模具及电磁铁的安装及拆卸,同时固定效果好。在此基础上,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还分别通过销钉实现和底板1或端板2进行连接,销钉的设置进一步增强模具整体的固定效果,避免左侧板3、右侧板4与底板1或端板2之间发生移位,以保证环氧树脂的浇注尺寸。

实施例4:

为便于电磁铁引线的装配,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改进:如图14至20所示,还包括梯形引线板,所述端板2的一侧开设有梯形凹槽11,所述梯形引线板固定设置在梯形凹槽11内;所述梯形引线板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引线板12和第二引线板13,所述第一引线板12和第二引线板13均为梯形板,所述第一引线板12的底边与第二引线板13的顶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引线板12和第二引线板13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半圆形孔14,且所述第一引线板12和第二引线板13扣合时两个半圆形孔14扣合形成两个引线孔。应当理解的是如图9和11所示,端板2上还开设有供电磁铁本体的引线铺设的凹槽,引线由此凹槽通向梯形引线板上的两个引线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均采用Q235A材料制成;所述梯形引线板采用718钢板制成。

应当理解的是,梯形引线板的设置易于电磁铁引线的穿设及拆除,便于模具整体的装配及拆卸。另外,Q235A钢材的韧性和塑性较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抗冲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便于装配;718钢板具有无淬裂和热处理变形风险、模具制作周期短、模具制造成本低、模具易于修正等优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图15、16、18和20所示,所述半圆形孔14的孔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环形凹槽15位于半圆形孔14孔壁的中部。应当理解的是,在浇注过程中,环氧树脂可渗入环形凹槽15内,在电磁铁本体外凝固的环氧树脂与引线的结合处形成紧固块,增强电磁铁本体接线的强度。

实施例6:

一种电磁铁浇注模具,如图1至6、图12和13所示,包括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均为半椭圆型板,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扣合形成椭圆型的筒体,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一个相对端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开口,且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斜开口扣合形成所述筒体的浇注口5,所述底板1和端板2分别固定设置在筒体的两个开口端,所述端板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引线孔。应当理解的是,底板1、端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绳索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至3所示,所述底板1和端板2的上下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装孔16,两个吊装孔16沿底板1或端板2的中轴对称设置。应当理解的是,吊装孔16的设置便于实现模具整体的起吊;两个吊装孔对称设置,可确保起吊平衡。

更进一步的,如图1或6所示,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远离圆筒铜芯的一侧、所述底板1和端板2的上下两端均切削为凹槽状。应当理解的是,对左侧板3、右侧板4、底板1和端板2进行切削,可减轻模具整体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