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163发布日期:2020-07-24 16: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轮胎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组装未硫化的轮胎构件而做成生胎的轮胎成形工序中,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成形装置,即具有能够旋转的中空圆筒状的主轴和以能够与该主轴滑动接触的方式嵌合于该主轴的一侧部外侧和另一侧部外侧并能够沿该主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一侧鼓主体部和另一侧鼓主体部的轮胎成形装置。

在该轮胎成形装置中,在主轴的中空部插入有与该主轴同轴的丝杠,通过根据该丝杠的旋转而使一侧鼓主体部和另一侧鼓主体部沿主轴的轴线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等距离,从而使两个鼓主体部互相接近/分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02493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摸索轮胎成形装置的维护的效率化等的过程中,寻求简化该装置的构造等。

此外,在像传统的轮胎成形装置那样两个鼓主体部进而是包含两个鼓主体部的两个半鼓支承于主轴的情况下,两个半鼓的载荷作用于主轴。根据成形的轮胎的轮辋尺寸而半鼓的重量差较大,主轴的挠曲量根据使用的每个半鼓而发生变化,因此具有装置的定心精度(日文:芯出し精度)下降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构造且提高了定心精度的轮胎成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轮胎成形装置包括主轴和配置在该主轴的外周侧的鼓机构,用于成形未硫化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机构具有固定在所述主轴的一端侧的第1半鼓和在比该第1半鼓靠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不由该主轴支承地连接于该主轴的第2半鼓,所述主轴沿着该主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且所述第2半鼓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主轴相对移动。

另外,上述的“不由主轴支承地连接于该主轴”是指第2半鼓的载荷实质上不作用于主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构造且提高了定心精度的轮胎成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的图,是表示第1半鼓和第2半鼓分开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轮胎成形装置的图,是表示第1半鼓和第2半鼓接近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例示说明本发明的轮胎成形装置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是包括主轴1和配置在该主轴1的外周侧的鼓机构2的、用于成形未硫化轮胎(未图示)的轮胎成形装置。

主轴1配置在基座5上。更具体地讲,主轴1在该主轴1的一端侧(图中是面向纸面的左侧。以下也称为“主轴1的顶端侧”。)不支承在该基座5上,而在该主轴1的另一端侧(图中是面向纸面的右侧。以下也称为“主轴1的根部侧”。)支承于该基座5。即,主轴1在该主轴1的根部侧单侧支承在基座5上。更详细地讲,主轴1借助作为该主轴1的一部分的主轴支承部1s单侧支承在基座5上。

此外,鼓机构2具有支承和固定在主轴1的一端侧(顶端侧)的第1半鼓3和在比该第1半鼓3靠主轴1的另一端侧(根部侧)的位置不由该主轴支承地连接于主轴1的第2半鼓4。

第1半鼓3具有供未硫化轮胎的构成构件配置的鼓主体部3b和从该鼓主体部3b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鼓筒状部3t。鼓主体部3b和鼓筒状部3t一体地构成。

第2半鼓4具有供未硫化轮胎的构成构件配置的鼓主体部4b、从该鼓主体部4b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鼓筒状部4t、以及用于支承该鼓主体部4b和该鼓筒状部4t的鼓支承部4s。鼓主体部4b、鼓筒状部4t、鼓支承部4s一体地构成。

另外,第2半鼓4也与主轴1同样在该第2半鼓4的、主轴1的根部侧单侧支承于基座5。更详细地讲,第2半鼓4借助作为该第2半鼓4的一部分的鼓支承部4s单侧支承在基座5上。这样,第2半鼓4不支承于主轴1。即,第2半鼓4的载荷实质上不作用于主轴1。

另外,基座5的支承第2半鼓4的支承位置比基座5的支承主轴1的支承位置靠该主轴1的顶端侧。

主轴1连接于使该主轴1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的第1驱动源m1,在该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主轴1和固定于该主轴1的第1半鼓3绕该主轴1的轴线旋转。

此外,主轴1还连接于使该主轴1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a的方向(以下也称为“轴线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源m2,在该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主轴1和固定于该主轴1的第1半鼓3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换言之,主轴1和第1半鼓3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第2半鼓4相对移动。

更具体地讲,主轴1借助在主轴1的外周侧、即主轴1的外部配置在基座5上的、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a延伸的第1轴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右滚珠丝杠)6连接于第2驱动源m2,当在该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第1轴构件6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主轴1和第1半鼓3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半鼓3与主轴1一同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而且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2半鼓4以相对于主轴1和第1半鼓3独立地在主轴1上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滑动接触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该主轴1。即,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主轴1和第1半鼓3相对移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第2半鼓4不固定配置在基座5上,该第2半鼓4也相对于主轴1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

更具体地讲,本实施方式的第2半鼓4与主轴1同样借助第1轴构件6连接于第2驱动源m2。当在该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第1轴构件6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第2半鼓4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

另外,像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轴构件6是左右滚珠丝杠,在该第1轴构件6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螺纹牙以相反的朝向设置。由于主轴1和第2半鼓4在螺纹牙的朝向互不相同的位置连接于该第1轴构件6,因此当该第1轴构件6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主轴1和第1半鼓3这两者与第2半鼓4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讲,当伴随着第1轴构件6的旋转而该第1轴构件6的、与主轴1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与第2半鼓4连接的连接位置接近时,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分开(图1的状态),此外,当第1轴构件6的、与主轴1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与第2半鼓4连接的连接位置分开时,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接近(图2的状态)。

这样,当借助第2驱动源m2使第1轴构件6旋转时,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以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接近/分开的方式移动。即,第1半鼓3的鼓主体部3b和第2半鼓4的鼓主体部4b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接近/分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构件6的螺纹牙在该第1轴构件6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以相反的朝向设置,但螺纹牙的配设螺距相同。因而,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

但是,在本发明中,若通过主轴1沿着轴线方向移动而使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主轴1相对移动,则也可以设为第2半鼓4在轴线方向上固定的(即,在轴线方向上不移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简化轮胎成形装置。

此外,第2半鼓4以该第2半鼓4的至少一部分与主轴1的旋转同步地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主轴1。具体地讲,本实施方式的第2半鼓4在该第2半鼓4的鼓筒状部4t和鼓连接部4s之间借助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滑动轴承)7连接于主轴1。因而,对于第2半鼓4,该第2半鼓4的鼓筒状部4t和鼓主体部4b与主轴1的旋转同步地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但该第2半鼓4的鼓连接部4s不与主轴1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这样,第2半鼓4在主轴1的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该主轴1相对移动,而该第2半鼓4的至少一部分与该主轴1同步地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因而,第2半鼓4在主轴1的轴线方向上相对于第1半鼓3相对移动,而该第2半鼓4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第1半鼓3同步地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在鼓机构2的外周侧还包括臂机构8。臂机构8具有配置在第1半鼓3的鼓筒状部3t的外周侧的第1臂部9和配置在第2半鼓4的鼓筒状部4t的外周侧的第2臂部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臂部9包括连接于第1半鼓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1半鼓3的鼓筒状部3t)的臂基座部12、配置在该臂基座部12上并用于折回和压接未硫化的轮胎构件(未图示)的臂13、以及用于促进该臂13的打开动作(主轴1的径向上的动作)的缸1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臂基座部12是滑动轴承。

对于该结构,在配置于第2半鼓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2半鼓4的鼓筒状部4t)的外周侧的第2臂部10中也是同样的。

但是,臂机构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此外,在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各自的外周侧呈圆环状配置有多根臂13,但在此,为了进行说明,针对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分别示出了多根臂13中的两根臂13。

同样,缸14与多根臂13分别对应地配置有多个(或者,作为与该多根臂13中的所有臂13对应的一个结构,呈圆环状配置),但在此,为了进行说明,针对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分别示出了多个缸14中的两个缸14。

同样,臂基座部12以将鼓机构2的外周包围一周的方式呈圆环状延伸,但在此,与臂13和缸14的图示的省略相应地,示出了该臂基座部12的截面。

根据以上内容,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鼓机构2具有固定在主轴1的一端侧(顶端侧)的第1半鼓3和在比该第1半鼓3靠主轴1的另一端侧(根部侧)的位置不由该主轴支承地连接于主轴1的第2半鼓4,主轴1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且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主轴1相对移动。

在该结构中,与传统相比能够进一步简化轮胎成形装置的构造而且提高定心精度。

具体地讲,在传统的轮胎成形装置中,为了使配置在主轴的一端侧的第1半鼓和配置在主轴的另一端侧的第2半鼓分别相对于主轴相对移动,而使轴构件从该主轴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将上述第1半鼓和第2半鼓连接于该轴构件。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由于固定有第1半鼓3的主轴1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第2半鼓4相对于主轴1相对移动,因此能够省略以往为了使第1半鼓3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而配置的轴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第2半鼓4不被主轴1支承地连接于该主轴1。具体地讲,第2半鼓4以在主轴1上沿着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滑动接触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该主轴1,但该第2半鼓4的载荷不作用于该主轴1。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与传统相比减轻了作用于主轴1的载荷,抑制了该主轴1的挠曲,因此能够提高定心精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第2半鼓4具备轴承(滑动轴承)7,借助该轴承7连接于主轴1而支承该主轴1。即,主轴1的自重和第1半鼓3的载荷不仅利用支承于基座5的主轴1的一端侧的端部支承,也利用第2半鼓4支承。这样,由于进一步抑制了主轴1的挠曲,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心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主轴1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通过主轴1旋转,从而能够使固定于该主轴1的第1半鼓3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第2半鼓4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鼓主体部4b和鼓筒状部4t)与主轴1的旋转同步地绕该主轴1的轴线a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2半鼓4与固定于主轴1的第1半鼓3的旋转同步。此外,与使主轴1和第2半鼓4相对独立地旋转的情况相比轴构件的根数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装置的构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中,在主轴1的外周侧还包括第1轴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右滚珠丝杠)6,主轴1和第2半鼓4借助该第1轴构件6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结构,与利用不同的构件使主轴1和第2半鼓4移动的情况相比轴构件的根数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装置的构造。

此外,在像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100是如此的结构这样主轴1和第2半鼓4这两者在该主轴1的另一端侧(主轴1的根部侧)连接于第1轴构件6的情况、换言之是主轴1和第2半鼓4这两者的与第1轴构件6连接的连接位置互相接近的情况下,第1轴构件6的长度缩短,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装置的构造。

此外,由于第1轴构件6处于主轴1的外周侧(外部)(即,用于使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轴构件不在主轴1内),因此能够使该主轴1内成为中空,在该情况下,通过在主轴1的中空部设置任意的机构,从而能够对轮胎成形装置附加各种功能。

例如,若在主轴1的中空部插入用于拍摄未硫化轮胎的内周面的摄像部件(例如内表面检测用照相机等),则能够进行生胎的内表面检查,能够有助于缺陷品的早期发现。另外,在该情况下,在主轴1的、位于第1半鼓3和第2半鼓4之间的部分设置供上述摄像部件穿过的孔或狭缝等。

此外,图3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形装置200,对与轮胎成形装置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轮胎成形装置200的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连接于第3驱动源m3,该第3驱动源m3用于使该第1臂部9和该第2臂部10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于鼓机构2相对移动,在该第3驱动源m3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该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

更具体地讲,轮胎成形装置200在主轴1的中空部具备沿该主轴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2轴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右滚珠丝杠)11。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借助第2轴构件11连接于第3驱动源m3,当在该第3驱动源m3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第2轴构件11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第1臂部9相对于第1半鼓3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第2臂部10相对于第2半鼓4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像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2轴构件11是左右滚珠丝杠,在该第2轴构件1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螺纹牙以相反的朝向设置。由于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在螺纹牙的朝向互不相同的位置连接于该第2轴构件11,因此当该轴构件11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该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这样,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以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接近/分开的方式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轴构件11的螺纹牙在该第2轴构件1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以相反的朝向设置,但螺纹牙的配设螺距相同。因而,第1臂部9和第2臂部10沿着主轴1的轴线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臂机构8电动化、也就是能够使用于将未硫化的轮胎构件(未图示)折回的、轮胎构件的折回工序电动化,由此,能够减少该折回工序中的缺陷品。

此外,在上述的轮胎成形装置100、200中,通过在设于主轴1的根部侧的端部的环状件15和设于第1驱动源m1的根部侧的端部的环状件16上架设的环状橡胶带17旋转,从而将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主轴1,使该主轴1绕轴线a旋转。

同样,通过在设于第1轴构件6的靠主轴1的根部侧的端部的环状件18和设于第2驱动源m2的顶端部的环状件19上架设的环状橡胶带20旋转,从而将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传递到第1轴构件6,使该第1轴构件6旋转。

并且,通过在设于第2轴构件11的靠主轴1的根部侧的端部的环状件21和设于第3驱动源m3的顶端部的环状件22上架设的环状橡胶带23旋转,从而将第3驱动源m3的驱动力传递到第2轴构件11,使该第2轴构件11旋转。

但是,在本发明中,用于驱动主轴1、第1轴构件6及第2轴构件11的驱动部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态。

附图标记说明

1、主轴;1s、主轴支承部;2、鼓机构;3、第1半鼓;3b、鼓主体部;3t、鼓筒状部;4、第2半鼓;4b、鼓主体部;4t、鼓筒状部;4s、鼓支承部;5、基座;6、第1轴构件;7、轴承;8、臂机构;9、第1臂部;10、第2臂部;11、第2轴构件;12、臂基座部;13、臂;14、缸;15、16、18、19、21、22、环状件;17、20、23、环状橡胶带;a、主轴的轴线;m1、第1驱动源;m2、第2驱动源;m3、第3驱动源;100、200、轮胎成形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