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4400发布日期:2020-02-04 12:4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吹塑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且在吹塑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一般用静电消除器进行消除。

但是,目前的设备在对产品吹塑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成品取下,此时若模具发生合模,非常容易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且现有的吹塑设备对气流进行控制,导致容易产生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但是,目前的设备在对产品吹塑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成品取下,此时若模具发生合模,非常容易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与现有的吹塑设备对气流进行控制,导致容易产生次品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及其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设备,包括一号模具,所述一号模具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模具,且一号模具的顶端安装有静电消除器,所述一号模具的上方位于静电消除器的一侧设置有挤出管,且一号模具与二号模具的外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一号模具与二号模具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相连,所述一号模具外侧连接板的底端安装有二号信号灯,所述二号模具外侧连接板的底端安装有一号信号灯所述连接口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底端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内壁固定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底端连接有波纹管,且风管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风管相连,所述风管的内壁固定有二号固定环,且风管的内壁位于二号固定环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风管的内壁位于凹槽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且风管的内壁位于连接轴的上方规定有一号固定环,所述一号固定环的内壁固定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设置有吸盘,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有挡板,所述二号固定环的内壁安装有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挤出管与原料机构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架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管与连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吸盘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电热丝的材质为铜,所述二号固定环为隔热陶瓷构成。

优选地,所述通风板为多孔金属网结构,所述吸盘与电动推杆通过粘性胶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数量为八个,且挡板的剖面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二号信号灯、一号信号灯通过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风管与波纹管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外壁小于连接口的内壁,所述封板的外径与连接口的外径相等,且封板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气缸与侧方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风管与波纹管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

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半熔融状态的原料从挤出管内滑出;

步骤二:一号模具、二号模具在气缸的作用下进行合模;

步骤三:风力通过风管、连接口吹入一号模具与二号模具内;

步骤四:半熔融原料在风力作用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吸盘与伺服电机,气缸带动一号模具与二号模具回归至初始位置,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运行,电动推杆带动吸盘与成型后的成品内壁接触,同时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风管转动,波纹管发生形变,即可快速将成型后的产品取下,无需人力将其取下,进而降低安全风险;通过设置挡板、连接轴、电热丝,电热丝度进入设备的气体进行加热,防止气流温度过低而导致的半熔融原料尚未成型就被硬化的问题,同时挡板与转轴相互配合降低气流的转速,防止气流快速与产品底端接触,造成的产品底端过薄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热丝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动推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挡板的侧视图。

图中:1、一号模具;2、二号模具;3、静电消除器;4、挤出管;5、固定板;6、连接板;7、气缸;8、一号信号灯;9、二号信号灯;10、连接口;11、出风口;12、封板;13、风管;14、波纹管;15、转轴;16、伺服电机;17、吸盘;18、电动推杆;19、一号固定环;20、挡板;21、连接轴;22、凹槽;23、温度传感器;24、二号固定环;25、电热丝;26、通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设备,包括一号模具1,一号模具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模具2,且一号模具1的顶端安装有静电消除器3,一号模具1的上方位于静电消除器3的一侧设置有挤出管4,且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的外侧均固定有固定板5,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口10,固定板5的内壁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外侧设置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端与连接板6相连,一号模具1外侧连接板6的底端安装有二号信号灯9,二号模具2外侧连接板6的底端安装有一号信号灯8连接口10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口11,出风口11的底端连接有封板12,封板12的内壁固定有风管13,风管13的底端连接有波纹管14,且风管13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6,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15与风管13相连,风管13的内壁固定有二号固定环24,且风管13的内壁位于二号固定环24的上方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的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3,风管13的内壁位于凹槽2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1,且风管13的内壁位于连接轴21的上方规定有一号固定环19,一号固定环19的内壁固定有通风板26,通风板26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顶端设置有吸盘17,连接轴21的外侧固定有挡板20,二号固定环24的内壁安装有电热丝25。

请着重参阅图1,挤出管4与原料机构连接,便于原料进入挤出管4的内部,伺服电机16通过连接架与地面固定连接,便于防止伺服电机16运行时发生晃动;出风口11的外壁小于连接口10的内壁,便于出风口11卡入连接口10的内部,封板12的外径与连接口10的外径相等,便于封板12将连接口10封住,且封板12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便于进一步提高封板12的密封性;气缸7与侧方墙体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气缸7,风管13与波纹管14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便于提高风管13与波纹管14接触位置的密封性。

请着重参阅图2,风管13与连接轴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便于降低连接轴21与风管13的摩擦力,吸盘17的材质为硅胶材质,便于提高吸盘17的吸附能力。

请着重参阅图3,电热丝25的材质为铜,便于进一步提高电热丝25的导热性能,二号固定环24为隔热陶瓷构成,便于降低二号固定环24的导热性能。

请着重参阅图4,通风板26为多孔金属网结构,便于气流从通风板26内的多孔结构进行流通,吸盘17与电动推杆18通过粘性胶水固定连接,便于将吸盘17固定在电动推杆18的输出端。

请着重参阅图5,挡板20的数量为八个,且挡板20的剖面为弧形结构,便于降低气流风速。

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2,温度传感器23与二号信号灯9、一号信号灯8通过单片机电性连接,便于温度传感器23通过单片机控制二号信号灯9或一号信号灯8运行,风管13与波纹管14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便于提高风管13与波纹管14相接触位置的密封性能。

一种自动除静电的吹塑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半熔融状态的原料从挤出管4内滑出;

步骤二:一号模具1、二号模具2在气缸7的作用下进行合模;

步骤三:风力通过风管13、连接口10吹入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内;

步骤四:半熔融原料在风力作用下成型。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装置前,将装置与外界电源连接,此时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半熔融状态的原料顺着挤出管4往下移动,直至半熔融原料移动出合适的长度后,此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缸7运行,两个气缸7通过连接板6与固定板5带动一号模具1、二号模具2进行合模,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合模后,半熔融原料被夹断,此时风管13与外界气泵连接,外界气泵将气体进行压缩并通过波纹管14输入风管13内,气体通过封板12与连接口10进入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内,同时气体在风管13内时,电热丝25可对气流进行加热,防止气流温度过低造成局部快速硬化,吹塑失败的问题,挡板20可对气流进行持续降速,防止气流流速过快,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内的半熔融原料在气流气压的作用下快速成型降温;然后,在气流经过电热丝25后,温度传感器23可对气流的实时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23将气流温度信号转为电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当温度信号小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单片机控制一号信号灯8运行,当温度信号高于最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二号信号灯9运行,即可使操作人员快速注意到温度变化;最后,在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内的半熔融原料成型后,气缸7带动一号模具1与二号模具2回归至初始位置,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8运行,电动推杆18带动吸盘17与成型后的成品内壁接触,同时伺服电机16通过转轴15带动风管13转动,波纹管14发生形变,即可快速将成型后的产品取下,无需人力将其取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