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5564发布日期:2020-04-14 13:5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下模压紧注塑模具中,其一般是上模为平面板,其下模上上成型有成型腔,通过上模压靠在下模上,然后,注入原料进行注塑制成产品,然后,上模提升,人工取料,而由于产品的顶面是平面,使得其取料比较麻烦,需要预设取料孔等机构,并螺杆螺接上去进行取料,而取料孔等结构就影响了产品的顶面平整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它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旋转下模,使得下模中的产品可以通过自重下落,方便取料,无需在产品的顶面预设取料孔等结构,保证产品的平整度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板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块;

所述机架的顶板的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支撑架,下模处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下模的底面压靠在支撑块的顶面上,下模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传动轴,其中一个支撑架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翻转伺服电机,翻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对应的支撑架的竖直板并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传动轴的端部相连接,下模的另一个传动轴通过轴承铰接在对应的支撑架的竖直板上;

所述机架的顶板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顶板的中部顶面固定有压紧油缸,压紧油缸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架的顶板的底面并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上模,上模的底面压靠在下模的顶面上。

所述上连接板的顶面固定有多个上导向杆,上导向杆插套在上支撑架的顶板上成型有的竖直导向通孔中。

所述竖直导向通孔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竖直导向套,上导向杆插套在竖直导向套中。

所述上模上成型有浇注通孔,上连接板上成型有进料通孔,进料通孔与浇注通孔上下对齐。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伸出对应的支撑架的竖直板并固定有感应固定套,感应固定套的侧壁上固定有感应柱,上支撑架的其中一个竖直支腿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下对齐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均固定有接近开关,感应柱与两个接近开关的感应端相对应。

所述机架的顶板的中部底面固定有推动油缸,推动油缸的推杆穿过机架的顶板的顶面并安装有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顶面固定有支撑块。

所述推动油缸的推杆的顶端插套有缓冲套体,缓冲套体的顶端固定在下连接板的底面上,缓冲套体的侧壁成型有侧导向通槽,推动油缸的推杆的端部侧壁螺接有定位块,定位块插套在侧导向通槽中,推动油缸的推杆的顶端压靠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插套在缓冲套体中,缓冲弹簧的顶端着力于缓冲套体的顶板的底面上。

所述机架的顶板的顶面固定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的顶面中部成型有上限位凹槽,上限位凹槽中插套有下连接板和缓冲套体。

所述上限位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内自润滑层,下连接板的侧壁紧贴内自润滑层。

所述缓冲套体和推动油缸的推杆的端部均插套在主缓冲弹簧中,主缓冲弹簧的底端着力于上限位凹槽的底面上,主缓冲弹簧的顶端着力于上连接板的底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旋转下模,使得下模中的产品可以通过自重下落,方便取料,无需在产品的顶面预设取料孔等结构,保证产品的平整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采用翻转式下模的塑料模具机构,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顶板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块11;

所述机架10的顶板的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支撑架12,下模13处于两个支撑架12之间,下模13的底面压靠在支撑块11的顶面上,下模13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传动轴14,其中一个支撑架12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翻转伺服电机15,翻转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穿过对应的支撑架12的竖直板并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传动轴14的端部相连接,下模13的另一个传动轴14通过轴承铰接在对应的支撑架12的竖直板上;

所述机架10的顶板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撑架16,上支撑架16的顶板的中部顶面固定有压紧油缸17,压紧油缸17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架16的顶板的底面并固定有上连接板18,上连接板18的底面固定有上模19,上模19的底面压靠在下模13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上连接板18的顶面固定有多个上导向杆1,上导向杆1插套在上支撑架12的顶板上成型有的竖直导向通孔121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竖直导向通孔12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竖直导向套122,上导向杆1插套在竖直导向套122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上模19上成型有浇注通孔191,上连接板18上成型有进料通孔181,进料通孔181与浇注通孔191上下对齐。

进一步的说,所述传动轴14的一端伸出对应的支撑架12的竖直板并固定有感应固定套2,感应固定套2的侧壁上固定有感应柱21,上支撑架16的其中一个竖直支腿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下对齐的连接板3,两个连接板3上均固定有接近开关4,感应柱21与两个接近开关4的感应端相对应。

进一步的说,所述机架10的顶板的中部底面固定有推动油缸5,推动油缸5的推杆穿过机架10的顶板的顶面并安装有下连接板51,下连接板51的顶面固定有支撑块11。

进一步的说,所述推动油缸5的推杆的顶端插套有缓冲套体52,缓冲套体52的顶端固定在下连接板51的底面上,缓冲套体52的侧壁成型有侧导向通槽53,推动油缸5的推杆的端部侧壁螺接有定位块54,定位块54插套在侧导向通槽53中,推动油缸5的推杆的顶端压靠有缓冲弹簧55,缓冲弹簧55插套在缓冲套体52中,缓冲弹簧55的顶端着力于缓冲套体52的顶板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机架10的顶板的顶面固定有上限位块56,上限位块56的顶面中部成型有上限位凹槽57,上限位凹槽57中插套有下连接板51和缓冲套体52,推动油缸5的推杆的端部伸入上限位凹槽57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上限位凹槽57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内自润滑层58,下连接板51的侧壁紧贴内自润滑层58。

进一步的说,所述缓冲套体52和推动油缸5的推杆的端部均插套在主缓冲弹簧6中,主缓冲弹簧6的底端着力于上限位凹槽57的底面上,主缓冲弹簧6的顶端着力于上连接板18的底面上。

本实施例中,其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油缸5的推杆推动,使得下模13的底面压靠在支撑块11的顶面上,然后,通过压紧油缸17的推杆推动,使得上模19的底面压靠在下模13的顶面上,在压靠时,其通过主缓冲弹簧6和缓冲弹簧55的压缩,从而减少冲击力,保证压紧牢固,然后,可以通过进料通孔181上螺接进料管进料,实现注塑成型,完成后,所有部件回位,然后,通过翻转伺服电机15运行使得下模13翻转,感应柱21与下方的接近开关4的感应端相靠近,实现感应,此时,接近开关4将感应信号输送给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就控制翻转伺服电机15停止运行,注塑产品即可从下模13中脱落掉落到支撑块11上即可,非常方便,其中,在下模13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脱模机构,以防止下模13翻转后,其产品还是粘附在下模13中,其脱模机构可以采用缓冲弹簧连接的连接板等结构,其为常用结构,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