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6114发布日期:2020-09-15 20:0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芯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芯棒由环氧树脂、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在高温加热条件下挤拉固化成型。复合芯棒的生产一般是由纤维在胶槽中浸渍环氧树脂基体后,经连续拉挤工艺制造而成。根据工艺需要,需在环氧树脂体系中按比例加入固化剂、与调料。目前,生产中主要依靠人工不定时向胶槽中添加适量树脂混合物,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但是,现有的用于复合芯棒生产时树脂添加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复合芯棒生产时,需要看线员工不断巡视各生产线胶槽中树脂是否适量,以维持生产的连续性,造成员工工作强度增大,且易存在员工因未注意造成胶槽中缺乏树脂,引起生产中断造成直接损失问题;

2、复合芯棒生产时,依靠人工间断添加树脂,易造成胶槽中树脂过量引起树脂老化,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在进行芯棒生产的时候,有一个环节通过漏斗添加树脂,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添加,易出现添加树脂不及时造成生产中断以及添加树脂过量造成树脂老化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外壁焊接有支杆,所述漏斗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一端安装有接头,所述接头一端插接有塑胶软管,所述塑胶软管表面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顶部转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框体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框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内侧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框体一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卡块,所述盖板表面一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卡块。

优选的,所述支杆一端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把手,且把手设有两个,将把手插接在安装部位,从而对漏斗固定使其悬空,便于加注树脂原料,同时降低了手持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漏斗表面包覆有箍圈,所述箍圈两端均与支杆外壁相贴合,所述箍圈一端插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箍圈和支杆,可有效的提高支杆与漏斗结合处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接头与下料管导通相连,所述塑胶软管为透明pvc材质,便于观察物流流动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手柄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块,可增大手柄与手部的摩擦力,方便对控制装置进行调节,所述垫片与螺杆螺纹配合相连,所述螺杆贯穿框体顶部,且螺杆另一端与手柄固定相连,通过旋转手柄驱动螺杆转动,从而时螺杆上下移动,使压板对塑胶软管施加压力,改变塑胶软管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框体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转轴,且转轴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一侧表面均为倾斜面,且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扣合相连,从将盖板与框体结合成一个整体,防止塑胶软管脱离框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框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且垫片内侧安装有螺杆,同时垫片与螺杆之间螺纹配合相连,并通过螺杆贯穿框体顶部,且螺杆一端与手柄固定相连,同时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通过旋转手柄驱动螺杆转动,从而时螺杆上下移动,将塑胶软管放置在框体内腔,同时使其位于框体内腔底部与压板之间的区域内,转动盖板,使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扣合相连,从将盖板与框体结合成一个整体,防止塑胶软管脱离框体,通过旋转手柄驱动螺杆转动,从而使压板对塑胶软管施加压力,改变塑胶软管的管径,从而改变物料经过塑胶软管的流动速度,使物料流动的更加均匀,使物料不间断流动,防止树脂老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速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体剖面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2、支杆;201、把手;3、箍圈;301、螺栓;4、下料管;401、接头;402、塑胶软管;5、框体;501、手柄;502、凸块;503、盖板;504、垫片;505、螺杆;506、压板;507、一号卡块;508、凹槽;509、转轴;510、通孔;511、二号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包括漏斗1,所述漏斗1外壁焊接有支杆2,所述漏斗1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4,所述下料管4一端安装有接头401,所述接头401一端插接有塑胶软管402,所述塑胶软管402表面安装有框体5,所述框体5顶部转动连接有手柄501,所述框体5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503,所述框体5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504,所述垫片504内侧安装有螺杆505,所述螺杆505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506,所述框体5一端一体成型有一号卡块507,所述盖板503表面一端一体成型有二号卡块511。

优选的,通过框体5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504,且垫片504内侧安装有螺杆505,同时垫片504与螺杆505之间螺纹配合相连,并通过螺杆505贯穿框体5顶部,且螺杆505一端与手柄501固定相连,同时螺杆5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506,通过旋转手柄501驱动螺杆505转动,从而时螺杆505上下移动,将塑胶软管402放置在框体5内腔,同时使其位于框体5内腔底部与压板506之间的区域内,转动盖板503,使一号卡块507和二号卡块511扣合相连,从将盖板503与框体5结合成一个整体,防止塑胶软管402脱离框体5,通过通过旋转手柄501驱动螺杆505转动,从而使压板506对塑胶软管402施加压力,改变塑胶软管402的管径,从而改变物料经过塑胶软管402的流动速度,使物料流动的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支杆2一端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把手201,且把手201设有两个,将把手201插接在安装部位,从而对漏斗1固定使其悬空,便于加注树脂原料,同时降低了手持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漏斗1表面包覆有箍圈3,所述箍圈3两端均与支杆2外壁相贴合,所述箍圈3一端插接有螺栓301,且螺栓301贯穿箍圈3和支杆2,可有效的提高支杆2与漏斗1结合处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接头401与下料管4导通相连,所述塑胶软管402为透明pvc材质,便于观察物流流动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手柄501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块502,可增大手柄501与手部的摩擦力,方便对控制装置进行调节,所述垫片504与螺杆505螺纹配合相连,所述螺杆505贯穿框体5顶部,且螺杆505另一端与手柄501固定相连,通过旋转手柄501驱动螺杆505转动,从而时螺杆505上下移动,使压板506对塑胶软管402施加压力,改变塑胶软管402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框体5另一端开设有凹槽508,所述盖板503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转轴509,且转轴509与凹槽508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卡块507和二号卡块511一侧表面均为倾斜面,且一号卡块507和二号卡块511扣合相连,从将盖板503与框体5结合成一个整体,防止塑胶软管402脱离框体5。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复合芯棒生产用树脂流速控制装置,在工作时,通过漏斗1外壁焊接有支杆2,同时支杆2一端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把手201,且把手201设有两个,将把手201插接在安装部位,从而对漏斗1固定使其悬空,便于加注树脂原料,同时降低了手持的劳动强度,通过漏斗1表面包覆有箍圈3,同时箍圈3两端均与支杆2外壁相贴合,而且箍圈3一端插接有螺栓301,并通过螺栓301支杆2,且螺栓301穿过箍圈3的两端,并旋紧螺栓301,从而将箍圈3安装固定在漏斗1与支杆2的衔接处,可有效的提高支杆2与漏斗1结合处的劳动强度,通过漏斗1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4,而且下料管4一端安装有接头401,接头401与下料管4导通相连,并通过接头401一端插接有塑胶软管402,当往漏斗1内部加注液态树脂时,树脂会通过接头401流入到塑胶软管402中,并继续向下流动,通过塑胶软管402表面安装有框体5,通过框体5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504,且垫片504内侧安装有螺杆505,同时垫片504与螺杆505之间螺纹配合相连,并通过螺杆505贯穿框体5顶部,且螺杆505一端与手柄501固定相连,同时螺杆5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506,通过旋转手柄501驱动螺杆505转动,从而时螺杆505上下移动,将塑胶软管402放置在框体5内腔,同时使其位于框体5内腔底部与压板506之间的区域内,转动盖板503,使一号卡块507和二号卡块511扣合相连,从将盖板503与框体5结合成一个整体,防止塑胶软管402脱离框体5,通过旋转手柄501驱动螺杆505转动,从而使压板506对塑胶软管402施加压力,改变塑胶软管402的管径,从而改变物料经过塑胶软管402的流动速度,使物料流动的更加均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