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壳体的热交换器块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41116发布日期:2021-06-11 22:0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壳体的热交换器块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并且涉及包括具有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壳体的热交换器块的热交换器。

已知分别制造热交换器块和这样的热交换器块的壳体或壳体零件,然后在装配操作中将热交换器块和壳体或壳体零件放在一起。

这种类型的装配不能保证热交换器块和壳体之间的牢固且气密的连接。为了在热交换器块和壳体之间提供牢固且气密的连接,已知使用弹性密封件和/或胶水。但是,这使用于提供具有壳体的热交换器块的方法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用于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的用于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7的包括热交换器块和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壳体的热交换器。

换句话说,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向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所述热交换器块包括:

-用于在可以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块的第一空气流和可以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块的第二空气流之间交换热能的空气流通道;

-用于第一空气流的第一入口开口;

-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的第一出口开口;

-用于第二空气流的第二入口开口;和

-用于所述第二空气流的第二出口开口;

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要被所述壳体的部分覆盖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外部表面区域,所述选择的表面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入口开口、所述第一出口开口、所述第二入口开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开口;

-将所述壳体的部分模制到每个选择的外部表面区域。

下面的描述和附图示出了具有热交换器块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及向所述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的方法,以提供包括具有所述壳体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热交换器。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块的透视图;

图2是将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填充有流体聚合物的模具;

图4示出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部分的方法步骤;

图5a是设置有一个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透视图;

图5b是设置有所述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侧视图;

图5c是设置有所述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另一透视图;

图6a是将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透视图;

图6b示出了图6a的填充有流体聚合物的模具;

图7是设置有四个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透视图;

图8是在将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提供壳体部分的方法步骤;

图10a是设置有五个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透视图;

图10b是设置有所述五个壳体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块的正视图;

图11a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块的热交换器的第一透视图,所述热交换器块具有包括六个壳体部分的壳体;

图11b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块的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透视图,所述热交换器块具有包括六个壳体部分的所述壳体;和

图11c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块的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三透视图,所述热交换器块具有包括六个壳体部分的所述壳体。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块b的透视图。

热交换器块b包括多个第一空气流通道afp1(以实线示出)和与所述多个第一空气流通道相邻的多个第二空气流通道afp2(以虚线示出),用于在穿过所述多个第一空气流通道afp1的第一空气流af1(以黑色箭头示出)和穿过所述多个第二空气流通道afp2的第二空气流af2(以白色箭头示出)之间交换热能量。

第一空气流通道afp1被限定在彼此平行的第一对相邻的热交换器板之间。类似地,第二空气流通道afp2被限定在彼此平行的第二对相邻的热交换器板之间。热交换器块包括n个堆叠的板和堆叠中的连续的(n-1)对相邻的热交换器板,其中每对相邻的热交换器板交替地构成第一空气流通道afp1和第二空气流通道afp2。

热交换器块b还包括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af1的入口开口的第一入口开口区域o11和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af1的出口开口的第一出口开口区域o12以及具有用于所述第二空气流af2的入口开口的第二入口开口区域o21以及具有用于所述第二空气流af2的出口开口的第二出口开口区域o22。

热交换器块b包括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和与所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相对的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以及第三外部表面区域b3和与所述第三外部表面区域b3相对的第四外部表面区域b4,以及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和与所述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相对的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

图2是将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第一模具m1或第二模具m2的透视图。第一模具m1和第二模具m2分别具有第一腔体c1和第二腔体c2,第一腔体c1和第二腔体c2分别具有内腔体表面cs1和内腔体表面cs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块b和模制到其上的壳体h是对称的,其中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和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是彼此对称的。

图3示出了图2的部分地填充有流体聚合物fp的模具m1和m2。

图4示出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b提供第一壳体部分w1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向所述第一模具m1移动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插入到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一腔体部分c1中,从而在所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和所述第一内腔体表面cs1之间的第一间隙区域g1中置换并扩散所述流体聚合物f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间隙区域g1内的所述流体聚合物fp从其流体状态转化为具有固体状态或比所述流体聚合物更少流体状态的固体聚合物s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第一模具m1移开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从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一腔体部分c1撤出,从而留下覆盖/接合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的所述模制的第一壳体部分w1。

图5a是由于前述段落中关于图4所述的方法步骤而设置有所述第一壳体部分w1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透视图。

图5b是设置有所述第一壳体部分w1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侧视图。

图5c是设置有所述第一壳体部分w1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另一透视图。

类似地,提供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b提供第二壳体部分w2(未明确示出)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向所述第二模具m2移动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插入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二腔体部分c2中,从而在所述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与所述第二内腔体表面cs2之间的第二间隙区域g2内置换和扩散所述流体聚合物f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二间隙区域g2内的所述流体聚合物fp从其流体状态转化为具有固体状态或比所述流体聚合物更少流体状态的固体聚合物s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第二模具m2移开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从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二腔体部分c2撤出,从而留下覆盖/接合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的所述模制的第二壳体部分w2。

图6a是将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第三模具m3和第四模具m4的透视图。第三模具m3和第四模具m4分别具有第三腔体c3和第四腔体c4,第三腔c3和第四腔c4分别具有第三内腔体表面cs3和第四内腔体表面cs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块b和模制到其上的壳体h是对称的,其中第三外部表面区域b3和第四外部表面区域b4是彼此对称的。

图6b示出了图6a的部分填充有流体聚合物fp的模具m3和m4。

以类似于用于将第一壳体部分w1模制到第一外部表面区域b1的第一模具m1和类似于用于将第二壳体部分w2模制到第二外部表面区域b2的第二模具m2的方式,第三模具m3被用于将第三壳体部分w3模制到第三外部表面区域b3,和第四模具m4被用于将第四壳体部分w4模制到第四外部表面区域b4。

图7是设置有四个壳体部分w1、w2、w3和w4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透视图。第一壳体部分w1和第二壳体部分w2彼此对称,并且第三壳体部分w3和第四壳体部分w4是彼此对称和/或相同和/或全等的。

图8是将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使用的第五模具m5和第六模具m6的透视图。第五模具m5和第六模具m6分别具有第五腔体c5和第六腔体c6,第五腔体c5和第六腔体c6分别具有第五内腔体表面cs5和第六内腔体表面cs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块b和模制到其上的壳体h是对称的,其中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和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是彼此对称和/或相同和/或全等的。

图9示出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b提供第五壳体部分w5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向所述第五模具m5移动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插入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五腔体部分c5中,从而在所述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与所述第五内腔体表面cs5之间的第五间隙区域g5内置换和扩散所述流体聚合物f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五间隙区域g5内的所述流体聚合物fp从其流体状态转化为具有固体状态或比所述流体聚合物更少流体状态的固体聚合物s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第五模具m5移开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从所述部分填充的第五腔体部分c5撤出,从而留下覆盖/接合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五外部表面区域b5的所述模制的第五壳体部分w5。

图10a是由于前述段落中关于图9所述的方法步骤而设置有所述第五壳体部分w5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透视图。

图10b是设置有所述壳体部分w5的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侧视图。

类似地,提供了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块b提供第六壳体部分w6(未明确示出)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向所述第六模具m6移动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插入所述部分填充的第六腔体部分c6中,从而将所述流体聚合物fp置换和扩散在所述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与所述第六内腔体表面cs6之间的第六间隙区域g6内。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六间隙区域g6内的所述流体聚合物fp从其流体状态转化为具有固体状态或比所述流体聚合物更少流体状态的固体聚合物sp。该方法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第六模具m6移开所述热交换器块b,将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从所述部分填充的第六腔体部分c6撤出,从而留下覆盖/接合所述热交换器块b的所述第六外部表面区域b6的所述模制的第六壳体部分w6。

参考标记列表

b热交换器块

h热交换器块的壳体

afp1第一空气流通道

afp2第二空气流通道

af1第一空气流

af2第二空气流

o11第一入口开口区域

o12第一出口开口区域

o21第一入口开口区域

o22第一出口开口区域

b1第一外部表面区域

b2第一外部表面区域

b3第三外部表面区域

b4第四外部表面区域

b5第五外部表面区域

b6第六外部表面区域

w1第一壳体部分

ws1第一外部壳体表面

w2第一壳体部分

ws2第一外部壳体表面

w3第三壳体部分

ws3第三外部壳体表面

w4第四壳体部分

ws4第四外部壳体表面

w5第五壳体部分

ws5第五外部壳体表面

w6第六壳体部分

ws6第六外部壳体表面

h11第一入口开口

h12第一出口开口

h21第一入口开口

h22第一出口开口

fp处于流体状态的流体聚合物

sp处于固体状态或较少流体状态的固体聚合物

m1第一模具

c1第一腔体,第一凹槽

cs1第一内腔体表面

g1第一间隙区域(在b1和cs1之间)

m2第一模具

c2第一腔体,第一凹槽

cs2第一内腔体表面

g2第一间隙区域(在b2和cs2之间)

m3第三模具

c3第三腔体,第三凹槽

cs3第三内腔体表面

g3第三间隙区域(在b3和cs3之间)

m4第四模具

c4第四腔体,第四凹槽

cs4第四内腔体表面

g4第四间隙区域(在b4和cs4之间)

m5第五模具

c5第五腔体,第五凹槽

cs5第五内腔体表面

g5第五间隙区域(在b5和cs5之间)

m6第六模具

c6第六腔体,第六凹槽

cs6第六内腔体表面

g6第六间隙区域(在b6和cs6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