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5769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立体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打印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制造业发展了立体打印技术,能很迅速的将设计原始构想制造出来。立体打印技术实际上是一系列快速原型成型(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技术的统称,其基本原理都是叠层制造,由快速原型机在X-Y平面内通过扫描形式形成工件的截面形状,而在Z坐标间断地作层面厚度的位移,最终形成立体物件。立体打印技术能无限制几何形状,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显示RP技术的卓越性,还可大大地节省人力与加工时间,在时间最短的要求下,将3D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软件所设计的数字立体模型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但摸得到,也可真实地感受得到它的几何曲线,还可以试验零件的装配性、甚至进行可能的功能试验。
[0003]—般而言,目前利用上述快速成型法形成立体物品的立体打印装置,多是通过读取一数字立体模型来据此建造关联于此数字立体模型的立体物体。然而,立体打印装置中用以承载建造基材的平台易随着时间而相比于水平面逐渐产生偏斜,而数字立体模型的坐标却未随之改变,使打印头仍旧依据原来的平面坐标在平台上堆叠建造基材,导致打印出来的立体物体与实际预期产生落差,因而降低立体打印装置的打印品质及打印良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其中基座的水平可在其调整平台的同一侧进行手动调整。
[0005]本发明的立体打印装置,其包括基座以及打印头。基座包括调整平台、第一调整机构、多个第二调整机构以及打印平台。调整平台包括调整侧、上表面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连杆。第一调整轴贯穿调整平台并适于沿着上表面的法线方向移动。第一齿轮设置于调整平台下方并与第一调整轴啮合以驱动第一调整轴沿着法线方向移动。第二齿轮设置于下表面并与第一齿轮啮合以驱动第一齿轮旋转。连杆连接第二齿轮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连杆平行于下表面且延伸至调整侦k第二调整机构沿调整侧设置且适于沿法线方向移动。第一调整轴与第二调整机构呈非共线配置。打印平台设置于调整平台上方并与第一调整轴以及第二调整机构嵌合以随着第一调整轴以及第二调整机构沿着法线方向移动。打印头设置于基座上方以打印出立体物件在打印平台上。
[000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一调整把手,可旋转地设置于下表面并位于调整侧。第一调整把手连接连杆以带动连杆旋转。
[000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平台还包括承载面以及相对于承载面的背面。承载面朝向打印头以承载立体物件。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调整轴为螺柱,且第一齿轮包括螺纹孔以与螺柱啮合。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调整机构构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第一调整轴上并承靠于调整平台以及打印平台之间。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调整轴以及第二调整把手。第二调整轴与打印平台的背面嵌合以带动打印平台随着第二调整轴移动,且背面朝向调整平台的上表面。第二调整把手与第二调整轴嵌合以带动第二调整轴沿着法线方向移动。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调整轴为螺柱,各第二调整把手包括螺纹孔以与对应的螺柱啮合。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对应的第二调整轴上且承靠于调整平台以及打印平台之间。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调整轴以及第二调整机构呈三角形配置,且第二调整机构沿平行于调整侧的直线配置。
[0015]基于上述,立体打印装置的基座利用第一调整机构以及第二调整机构来调整打印平台的水平。各第二调整机构设置于调整平台的调整侧,并适于带动打印平台的对应部分沿着调整平台的表面的法线方向移动。第一调整机构的第一调整轴与第二调整机构呈非共线配置,也就是说,第一调整轴并不与连接于第二调整机构之间的直线对齐,因而可与第二调整机构共同定义出平面。第一调整轴适于带动打印平台的一部分沿着调整平台的表面的法线方向移动。第一调整机构的连杆延伸至调整侧以带动第一调整轴。如此配置,当打印平台相比于水平面倾斜时,使用者可在调整平台的同一侧(调整侧)调整打印平台的水平,而无须移动到三个不同的位置(三点定义一平面)来调整打印平台的水平。
[0016]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基座的不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基座的部分构件不意图;
[0020]图4是图2的基座的侧视不意图;
[0021 ]图5是图2的基座的另一侧视不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立体打印装置;
[0024]20:立体物体;
[0025]100:基座;
[0026]110:调整平台;
[0027]112:调整侧;
[0028]114:上表面;
[0029]116:下表面;
[0030]120:第一调整机构;
[0031]122:第一调整轴;
[0032]124:第一齿轮;
[0033]126:第二齿轮;
[0034]127:第一弹性元件;
[0035]128:连杆;
[0036]129:第一调整把手;
[0037]130:第二调整机构;
[0038]132:第二调整轴;
[0039]134:第二调整把手;
[0040]136:第二弹性元件;
[0041]140:打印平台;
[0042]142:承载面;
[0043]144:背面;
[0044]200:打印头;
[0045]N1:法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下列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0047]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10包括基座100以及打印头200,且适于依据数字立体模型打印出立体物体20。数字立体模型可为立体数字图像文件,并且,此立体数字图像文件可例如通过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或动画建模软件等建构而成,并将此数字立体模型切割为多个横截面信息,使立体打印装置10可依据此数字立体模型信息的横截面信息依序制作出多个的立体截面层堆叠在基座100上而形成立体物体20。
[0048]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基座的不意图。图3是图2的基座的部分构件不意图。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清楚的示出调整平台110,图3省略示出了打印平台140,且调整平台110以透视的方式呈现。请同时参照图2以及图3,基座100包括调整平台110、第一调整机构120、多个第二调整机构130以及打印平台140。调整平台110包括调整侧112、上表面114以及相对上表面114的下表面116。打印平台140设置于调整平台110上,并包括承载面142以及相对承载面142的背面144。打印平台140的承载面142如图1所示面向打印头200,以承载立体物件20。打印平台140的背面144如图2所示朝向调整平台110的上表面114。
[0049]第二调整机构130沿着调整侧112配置,且各第二调整机构130适于沿上表面114的法线方向N1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示出了两个第二调整机构130,但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调整机构13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机构130如图3所示沿着平行于调整侧112的直线配置。
[0050]图4是图2的基座的侧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4,第一调整机构120包括第一调整轴122、第一齿轮124、第二齿轮126、连杆128以及第一调整把手129。第一调整轴122贯穿调整平台110并适于沿着上表面114的法线方向N1移动。详细而言,第一调整机构12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27,套设于第一调整轴122并承靠于调整平台110及打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