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65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0002]挤出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橡胶等产品的生产中,螺杆位于挤出机内部中心位置,主要的作用是完成混合物的传输、塑化、成型等功能,现有的单螺杆挤出机具有压力却没有塑化剪切混合效果,对多种原料配混合生产没有搅和力,能耗大、产量低;另外,在挤出机上安装的料斗,当小颗粒进入料斗后,由于操作者为避免挤出过程断料,会在料斗内部盛放大量粉料,料斗底部特别是出料口处的粉料因压力发生紧密堆积,会使得底部特别是出料口处的粉料难以松动,直流出料口,造成出料口堵塞,目前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搅拌器搅拌使出料口处粉料松动,但是为免触碰挤出机的螺杆,搅拌器无法触接出料口的底部,因此对克服出料口的堵塞有一定限制。虽然通过减少料斗内盛装的粉料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料斗堵塞问题,但易造成断料,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需要反复加料,增加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包括料筒、电机、螺杆、套筒和出料筒,所述螺杆包括两端的主螺杆和中间的轮翅组,轮翅组包括轮翅片和中心转轴,轮翅片沿中心转轴等距螺旋分布,相邻的轮翅片旋转角度为30-120度,轮翅片的切割平面与中心转轴中心线呈30-60度,所述的中心转轴与主螺杆为一体式,螺杆的一端连接电机,螺杆的外部包裹有套筒,套筒的右下方连接有出料筒,套筒的左上方设有料筒;所述的料筒包括上方设有的进料口和下方设置的出料口,料筒上部内侧为呈倒立锥形的上腔,料筒下部为呈倒立锥形的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有长方形的中腔,中腔的上端面包围其上腔的下端面,中腔的下端面包围下腔的上端面,中腔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旋转搅拌翼,旋转轴的两端套穿过中腔外的料筒,穿出料筒的旋转轴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中腔的料筒外壁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和位于旋转轴两侧的旋转搅拌翼遮挡住下腔的上端面。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腔的上端面遮挡住旋转轴的边缘部分和位于旋转轴两侧的旋转搅拌翼的边缘部分。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搅拌翼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腔具有圆滑结构,中腔与上腔、下腔均为圆滑过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挤出机的螺杆进行改进,增强挤出机的塑化剪切效果,这将有利于节省大量能源,产品质量稳定;本实用新型中料筒设置了下腔,避免了料斗的出料口处因粉料大量紧密堆积造成出料口堵塞,通过在连接上腔和下腔的中腔内设置带有旋转搅拌翼的旋转轴,旋转轴在静止状态下,起到抑制放料的作用,旋转轴在转动状态下,起到放料的作用,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粉体下料更为顺畅,而且放料的同时使粉料松动,克服了传统的垂直下料方式中粉料易紧密堆积的缺陷,另外上腔用于储料,操作者无需反复加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料筒、2-进料口、3-出料口、4-旋转轴、5-旋转搅拌翼、6_驱动机构、7_上腔、8-中腔、9-下腔、10-电机、11-套筒、12-螺杆、13-主螺杆、14-轮翅组、15-轮翅片、16-中心转轴、17-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包括料筒1、电机10、螺杆12、套筒11和出料筒17,所述螺杆12包括两端的主螺杆13和中间的轮翅组14,轮翅组14包括轮翅片15和中心转轴16,轮翅片15沿中心转轴16等距螺旋分布,物料由料筒I进入套筒11,在主螺杆13的挤压和传送下到达轮翅组14,物料在这里剪切塑化,并在轮翅片15的传送作用下达到后端的主螺杆13进一步的挤压共混,完全塑化后通过出料筒17排出,相邻的轮翅片15旋转角度为30-120度,既能充分的剪切塑化又有良好的传送能力,避免物料在此部分堆积,轮翅片15的切割平面与中心转轴16中心线呈30-60度,有效的对物料进行剪切和共混,所述的中心转轴16与主螺杆13为一体式,螺杆12的一端连接电机10,螺杆12的外部包裹有套筒11,套筒11的右下方连接有出料筒17,套筒11的左上方设有料筒1,通过将挤出机的螺杆12进行改进,增强挤出机的塑化剪切效果,这将有利于节省大量能源,产品质量稳定;所述的料筒I包括上方设有的进料口 2和下方设置的出料口 3,料筒I上部内侧为呈倒立锥形的上腔7,料筒I下部为呈倒立锥形的下腔9,上腔7和下腔9之间设有长方形的中腔8,中腔8的上端面包围其上腔7的下端面,中腔8的下端面包围下腔9的上端面,中腔8内设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上设有旋转搅拌翼5,旋转轴4的两端套穿过中腔8外的料筒1,穿出料筒I的旋转轴4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设置于中腔8的料筒I外壁上,由于设置了下腔9,避免了料斗的出料口 3处粉料的大量堆积、造成出料口 3处粉料压力大、堆积紧密而堵塞出料口 3 ;通过在连接上腔7和下腔9的中腔8内设置带有旋转搅拌翼5的旋转轴4,旋转轴4在静止状态下,起到抑制放料的作用,旋转轴4在转动状态下,起到放料的作用,粉体下料更为顺畅,而且放料的同时使粉料松动,克服了传统的垂直下料方式中粉料易紧密堆积的缺陷,另外上腔7用于储料,操作者无需反复加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所述旋转轴4和位于旋转轴4两侧的旋转搅拌翼5遮挡住下腔9的上端面,所述中腔8的上端面遮挡住旋转轴4的边缘部分和位于旋转轴4两侧的旋转搅拌翼5的边缘部分,使带有旋转搅拌翼5的旋转轴4更好地起到控制停料、放料的作用。所述旋转搅拌翼5平行于旋转轴4的轴线,便于粉料输送。所述中腔8具有圆滑结构,中腔8与上腔7、下腔9均为圆滑过渡,避免了粉料在中腔8内产生滞留死角,在料筒I中设置了下腔9,避免了料斗的出料口 3处因粉料大量紧密堆积造成出料口 3堵塞,通过在连接上腔7和下腔9的中腔8内设置带有旋转搅拌翼5的旋转轴4,旋转轴4在静止状态下,起到抑制放料的作用,旋转轴4在转动状态下,起到放料的作用,在旋转轴4的旋转带动下,粉体下料更为顺畅,而且放料的同时使粉料松动,克服了传统的垂直下料方式中粉料易紧密堆积的缺陷,另外上腔7用于储料,操作者无需反复加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包括料筒、电机、螺杆、套筒和出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两端的主螺杆和中间的轮翅组,轮翅组包括轮翅片和中心转轴,轮翅片沿中心转轴等距螺旋分布,相邻的轮翅片旋转角度为30-120度,轮翅片的切割平面与中心转轴中心线呈30-60度,所述的中心转轴与主螺杆为一体式,螺杆的一端连接电机,螺杆的外部包裹有套筒,套筒的右下方连接有出料筒,套筒的左上方设有料筒;所述的料筒包括上方设有的进料口和下方设置的出料口,料筒上部内侧为呈倒立锥形的上腔,料筒下部为呈倒立锥形的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有长方形的中腔,中腔的上端面包围其上腔的下端面,中腔的下端面包围下腔的上端面,中腔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旋转搅拌翼,旋转轴的两端套穿过中腔外的料筒,穿出料筒的旋转轴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中腔的料筒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和位于旋转轴两侧的旋转搅拌翼遮挡住下腔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的上端面遮挡住旋转轴的边缘部分和位于旋转轴两侧的旋转搅拌翼的边缘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搅拌翼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
5.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具有圆滑结构,中腔与上腔、下腔均为圆滑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控制放料的高效螺杆挤出机,包括料筒、电机、螺杆、套筒和出料筒,所述的料筒包括上方设有的进料口和下方设置的出料口,料筒上部内侧为呈倒立锥形的上腔,料筒下部为呈倒立锥形的下腔。本实用新型中料筒设置了下腔,避免了料斗的出料口处因粉料大量紧密堆积造成出料口堵塞,通过在连接上腔和下腔的中腔内设置带有旋转搅拌翼的旋转轴,旋转轴在静止状态下,起到抑制放料的作用,旋转轴在转动状态下,起到放料的作用,在旋转轴的旋转带动下,粉体下料更为顺畅,而且放料的同时使粉料松动,克服了传统的垂直下料方式中粉料易紧密堆积的缺陷,另外上腔用于储料,操作者无需反复加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IPC分类】B29C47-38, B29C47-60
【公开号】CN204354455
【申请号】CN201420687058
【发明人】柯春莺
【申请人】普力信包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