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6669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通常采用直行流道进胶,如图1所示,即模具设有一条直行流道12,从唧嘴注入的中高密度聚乙烯经由直行流道12,从模腔6 —侧进入蔓延直至充满整个模腔6。由于中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流动速度慢,收缩量大,注胶时需要较快的注射速度。注胶速度过快时空气无法从排气槽等位置顺利排出,熔接时因胶料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等因素,聚乙烯注塑成型塑胶件成型时熔接效果差。同时注射速度快易将空气包覆于胶料内部,填充不足会导致产品冷却后内部出现许多孔洞。减慢注胶速度时,产品易产生不满胶或者表面收缩变形明显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发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小进胶速度和压力的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5]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现有同类产品相同,包括:模体、模腔和模具唧嘴。
[0006]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特点是:
[0007]所述进胶口下方设有一个可扩散到模腔四周侧壁的盘形流道。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9]所述盘形流道与模腔连接处为R角弧形连接。
[0010]所述进胶盘与产品壁接触位及模具唧嘴接触处均为R角弧形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由于进胶口下方的进胶盘与模腔周壁相通,当模具唧嘴注入的中高密度聚乙烯经由进胶盘从模腔四周壁均匀蔓延直至充满整个模腔,均匀蔓延进胶方式可减少进胶阻力,减小机台注塑压力。将盘形流道与模腔连接处设计成R角弧形连接,可形成流线型进胶,而流线型进胶方式则可使产品熔接效果更好。上述模具结构的改进可提高产品的熔接强度,产品充填更密实,收缩变形小,保证产品质量。流线型进胶方式还有助于机台保养及节省能耗。
[0013]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现有同类模具(见图1)相同,包括:由上模1、中模2、下模3、上模芯4、下模芯5构成的具有模腔6的模体,设置在上模芯4中心的模具唧嘴7。
[0017]区别在于:所述模具唧嘴7下方之上模芯4、下模芯5间设有一个可扩散到模腔6四周侧壁的盘形流道8。
[0018]所述盘形流道8与模腔6连接之上模芯4、下模芯5拐角均为R角弧形连接拐角9。
[0019]所述模具唧嘴7的进胶口 11与盘形流道8连接之上模芯4连接拐角亦为R角弧形拐角10。
[0020]由于模具唧嘴7之进胶口 11下方的盘形流道8与模腔周壁相通,当模具唧嘴7注入的中高密度聚乙烯经由盘形流道8从模腔6四周壁均匀蔓延直至充满整个模腔6,中高密度聚乙烯均匀蔓延的进胶方式可减少进胶阻力,减小机台注塑压力。将盘形流道8与模腔6连接之上模芯4、下模芯5连接拐角均为R角弧形连接拐角9和进胶口 11与盘形流道8连接为R角弧形拐角10。可形成流线型进胶,而流线型进胶方式则可使产品的填充效果以及熔接效果更好。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包括:由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下模芯构成的具有模腔的模体,设置在上模芯中心的模具唧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唧嘴下方之上模芯、下模芯间设有一个可扩散到模腔四周侧壁的盘形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流道与模腔连接之上模芯、下模芯拐角均为R角弧形连接拐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唧嘴的进胶口与盘形流道连接之上模芯连接拐角亦为R角弧形拐角。
【专利摘要】一种中高密度聚乙烯注塑成型模具,其基本结构与现有同类产品相同,包括:由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下模芯构成的具有模腔的模体,设置在上模芯中心的进胶口,区别在于:所述进胶口下方之上模芯、下模芯间设有一个可扩散到模腔四周侧壁的盘形流道。所述盘形流道与模腔连接之上模芯、下模芯拐角及进胶口与盘形流道连接均为R角弧形连接拐角。上述模具结构的改进可提高产品的熔接强度,产品充填更密实,收缩变形小,保证产品质量。流线型进胶方式还有助于机台保养及节省能耗。
【IPC分类】B29C45/27
【公开号】CN204936073
【申请号】CN201520672416
【发明人】李振声, 王文笔, 吴出华, 史世章, 宋少恒
【申请人】南塑建材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