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纸蜗杆及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176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纸蜗杆及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纸蜗杆及其注塑模具,尤其适用于加工打印机内使用的卷纸蜗杆,属于注塑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化办公流程的普及,打印机也成为了办公室内的标准配置之一。正是由于这种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近年来,打印机内各零部件的生产数量也大幅增加。
[0003]卷纸蜗杆是打印机内必备的零件之一,其作用在于为打印机的打印过程提供足够的纸张。由于卷纸蜗杆运作过程的特殊性,因此目前市面上所应用到的卷纸蜗杆大多都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在加工时,这种卷纸蜗杆需要借助模具采用注塑工艺制成。
[0004]如图2所示,当注塑成型过程完成后,所述卷纸蜗杆需要经模具抽芯的四向分模来实现脱模。但是传统的卷纸蜗杆由于其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模具各抽芯间的组合处所产生的蜗杆螺旋面上会产生很多细小的倒扣。由于这些倒扣的存在,会使得模具的四向分模过程不畅。不稍加注意,很容易造成模具内已成型的卷纸蜗杆在脱模过程中发生破损、断
m
Ο

【发明内容】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卷纸蜗杆注塑模具。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种卷纸蜗杆,包括杆体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螺旋带;所述螺旋带每圈均等距分布有四个标准螺旋面,相邻两个标准螺旋面间均设置有便于产品脱模的脱模面,所述标准螺旋面与所述脱模面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脱模面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大于标准螺旋面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标准螺旋面旋齿底端的齿宽为2.2mm。
[0008]优选地,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上脱模面位置的旋齿底端与顶端的齿宽比范围为3.94?4 ο
[0009]优选地,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上脱模面位置的旋齿底端宽度为2.35mm~2.4mm。
[0010]优选地,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上脱模面位置的旋齿顶端宽度为0.6mm。
[0011]上述卷纸蜗杆的注塑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及下模;所述下模内设置有四向紧密结合的四根抽芯,相邻两根抽芯内侧表面的旋齿相互对应且平滑过渡;所述抽芯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底端的齿宽大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上标准螺旋面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标准螺旋面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为2.2mm。
[0012]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工模具内抽芯接触面的形状进行改进,即人为做出一个方便脱模的面来覆盖螺旋面,从而使得注塑产生的卷纸蜗杆的螺旋带表面更加流畅,从而使注塑完成后的卷纸蜗杆在模具四向分模时能够顺利脱模,避免了以往脱模过程中对卷纸蜗杆的损伤,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0013]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纸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纸蜗杆的脱模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纸蜗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纸蜗杆的横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卷纸蜗杆及其注塑模具。所述卷纸蜗杆包括杆体1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螺旋带2,所述螺旋带2上等距分布有四个标准螺旋面21,所述标准螺旋面21指表面平滑过渡的螺旋面。相邻两个所述标准螺旋面21间均设置有便于产品脱模的脱模面22,所述标准螺旋面21与所述脱模面22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大于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标准螺旋面21旋齿底端的齿宽为2.2mm。
[0019]具体而言,所述卷纸蜗杆的具体尺寸如下,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与顶端的齿宽比范围为3.94~4。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宽度为2.35mm~2.4mm。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位置22的旋齿顶端宽度为 0.6mm。
[0020]上述卷纸蜗杆的注塑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及下模,所述下模内设置有四向紧密结合的四根抽芯3,相邻两根抽芯3内侧表面的旋齿相互对应且平滑过渡;所述抽芯3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底端的齿宽大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卷纸蜗杆上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为2.2mm。
[0021]所述抽芯1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顶端宽度与卷纸蜗杆螺旋面旋齿的标准齿宽保持一致。这样的设置标准是在保证注塑成型后的卷纸蜗杆仍然能够合乎使用标准,满足正常使用。
[0022]而所述抽芯1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底端宽度较之于卷纸蜗杆螺旋面旋齿的标准齿宽则有所增加,这一设置的意义在于:这样一来能够人为增加注塑完成后的卷纸蜗杆螺旋面的倾斜度,即人为做出一个方便脱模的面来覆盖掉现有注塑过程中所产生的倒扣面,从而使得注塑完成后的卷纸蜗杆在抽芯四向分模的过程中能够顺利脱模。
[002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工模具内抽芯接触面的形状进行改进,即人为做出一个方便脱模的面来覆盖螺旋面,从而使得注塑产生的卷纸蜗杆的螺旋带表面更加流畅,从而使注塑完成后的卷纸蜗杆在模具四向分模时能够顺利脱模,避免了以往脱模过程中对卷纸蜗杆的损伤,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0024]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卷纸蜗杆,包括杆体(1)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杆体(1)上的螺旋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带每圈均等距分布有四个标准螺旋面(21),相邻两个标准螺旋面(21)间均设置有便于产品脱模的脱模面(22 ),所述标准螺旋面(21)与所述脱模面(22 )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大于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标准螺旋面(21)旋齿底端的齿宽为2.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纸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与顶端的齿宽比范围为3.9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纸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底端宽度为2.35mm~2.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纸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脱模面(22)位置的旋齿顶端宽度为0.6mm。5.一种卷纸蜗杆的注塑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及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设置有四向紧密结合的四根抽芯(3),相邻两根抽芯(3)内侧表面的旋齿相互对应且平滑过渡;所述抽芯(3)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底端的齿宽大于所述卷纸蜗杆螺旋带(2)上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所述标准螺旋面(21)位置的旋齿底端齿宽为.2.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卷纸蜗杆及其注塑模具,卷纸蜗杆包括杆体及螺旋带,螺旋带每圈等距分布有四个标准螺旋面及脱模面,脱模面位置的旋齿底端的齿宽大于标准螺旋面位置的旋齿底端的齿宽。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下模内设置有四根抽芯,抽芯两两接触面内侧表面的旋齿底端的齿宽大于卷纸蜗杆螺旋带上标准螺旋面位置旋齿底端的齿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工模具内抽芯接触面的形状进行改进,即人为做出一个方便脱模的面来覆盖螺旋面,从而使得注塑产生的卷纸蜗杆的螺旋带表面更加流畅,从而使注塑完成后的卷纸蜗杆在模具四向分模时能够顺利脱模,避免了以往脱模过程中对卷纸蜗杆的损伤,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IPC分类】B41J11/057, B29C45/33, B29C45/40
【公开号】CN205021918
【申请号】CN201520693509
【发明人】冯志江
【申请人】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