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54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站辅机,尤其是一种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



背景技术:

蛇形管集箱式给水加热器是一种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给水的管壳式换热器,温度较低的给水走管程,给水通过给水进口圆柱形集箱进入蛇形换热管再由给水出口圆柱形集箱流出管程。

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蛇形管给水加热器可分为过热段、饱和段及疏冷段。在过热段,集箱外的过热蒸汽和集箱内的给水通过显热传递的方式进行换热。实际情况下,由于需要考虑蛇形管的利用率及能方便地对集箱进行维修等因素,所以在过热段集箱的外表面不能布满蛇形换热管,从而导致过热蒸汽在过热段集箱外表面未布管区域的扰流速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过热蒸汽的传热系数,造成了换热面积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该集箱能够提高过热蒸汽在过热段集箱外表面未布管区域的扰流速度,进而提高过热蒸汽的传热系数,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所述加热器包括壳体、过热蒸汽进口管、包壳、过热段集箱及蛇形管,所述的过热蒸汽进口管设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伸进壳体内与固定在壳体内的包壳相连通,所述的过热段集箱穿过包壳,位于包壳内的过热段集箱部分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的蛇形管,位于所述包壳内的过热段集箱部分的外表面上的未布管区域设有多个强化传热元件,且各强化传热元件之间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各强化传热元件之间相互留出过热蒸汽流动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热段集箱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的壳体并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位于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传热元件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传热元件焊接在位于包壳内的过热段集箱部分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能够提高过热蒸汽在过热段集箱外表面的未布管区域上的扰流速度,进而提高过热蒸汽的传热系数,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的正视图。

图3是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的俯视图。

图4是蛇形管给水加热器过热段集箱外表面的展开图。

图5是圆柱形强化传热元件的正视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2-过热蒸汽进口管,3-包壳,4-过热段集箱,5-蛇形管,6-强化传热元件,7-连接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蛇形管给水加热器的过热段包括壳体1、过热蒸汽进口管2、包壳3、过热段集箱4及蛇形管5,所述的过热蒸汽进口管2设置在壳体1上并伸进壳体1内与所述的包壳3相连通,所述的包壳3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1内,所述过热段集箱4的形状为圆柱形,过热段集箱4垂直穿过包壳3后其一端再穿过壳体1并与壳体1焊接固定,另一端则位于壳体1内,这样可以使过热段集箱4在温度载荷的作用下发生膨胀时能沿其轴线方向自由地延伸;位于包壳3内的过热段集箱4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数根所述的蛇形管5,所述的蛇形管5通过焊接在过热段集箱4外表面上的连接管座7与过热段集箱4相连通,这样可以使过热段集箱4内的给水能进入到蛇形管5内;然后在位于包壳3内的过热段集箱4部分的外表面上的未布管区域焊接数个强化传热元件6,强化传热元件6的形状为圆柱形,强化传热元件6所使用的材料需与过热段集箱4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并且强化传热元件6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需与过热段集箱4材料相近,各强化传热元件6之间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使各强化传热元件6之间相互构成具有一定形状的过热蒸汽流动通道,这样可以减小过热蒸汽在过热段集箱4外表面上的未布管区域的传热面积,进而提高过热蒸汽的扰流速度,从而提高过热蒸汽的传热系数,最终达到提高设备经济性的目的;过热蒸汽流动通道的大小及形状由各强化传热元件6之间间隔的距离决定,而各强化传热元件6之间间隔的距离由过热段集箱4的大小决定;显然,强化传热元件6还可以为除圆柱形以外的其它形状,如椭圆形等;另外,圆柱形强化传热元件6的高度也是根据过热段集箱的大小来决定的,其高度通常为20-3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