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及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177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片及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散热片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制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空调制热系统热交换器的散 热片结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散热片及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调制热系统热交换器是多排发卡管插在一个大的散热片上,针对制热采 用逆向传热性能为最佳。其特点是后面的冷媒温度高,前面的冷媒温度低。但是在一 个系统中会存在如下情况[0003]1、前后冷媒的温度差小,前后冷媒各自散热。互不影响。散热片中后部效率 较差。影响散热片散热。[0004]2、前后冷媒的温度差适中,后排的冷媒传热到前排时与前排的冷媒温度相同。 此时散热效果很好。[0005]3、前后冷媒的温差过大,后排冷媒向前排时温度大于前排冷媒温度,此时前排 冷媒吸热(俗称窜热),前排散热效果变差。从而影响散热片散热,降低能效。[0006]现有技术由于热交换器冷媒的流路较长,管组安装位置不同,总会出现上述3 点中的某点情况,导致散热片的效率降低。[0007]如何改进散热片的结构,能有效地解决散热片窜热问题,提高热交换器的效 率,这是本技术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8]本实用新型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片窜热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散 热片及热交换器,能有效地解决散热片窜热问题,提高散热效率。[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散热片,散热片上至少设 置两排发卡管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之间部位设有穿透散热 片的切缝,形成部分连接结构。[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切缝设置在两排发卡管插孔的正中间。[00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切缝沿一条直线断续设置。[001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每段切缝长度大于发卡管插孔的孔径。[0013]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片及发卡管,散热片上至少设置两排发卡管插孔,发 卡管内有冷媒,发卡管穿入发卡管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之 间部位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形成部分连接结构。[0014]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切缝设置在两排发卡管插孔的正中间。[001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切缝沿一条直线断续设置。[001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每段切缝长度大于发卡管插孔的孔径。[001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发卡为管铜管,所述的散热片为铝箔。[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0019]1、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片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之间部位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 形成部分连接结构。因为散热片上在散热片胀管时散热片受应力影响,前面的片和后面 的片在切缝处会错开,切缝使前后排散热片互不干扰或影响可忽略,解决了窜热问题, 改善了前后排散热片的散热性能。[0020]2、本实用新型切缝散热片增加了散热边。比普通散热片多了若干个迎风边(双 排散热片多了一个迎风边,3排散热片多了 2个迎风边等等),散热效率得到提高。[0021]3、本实用新型切缝散热片的安装方式如普通多排散热片一样。比单排散热片合 成要简单,特别在蒸发器上能体现。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蒸发器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切片 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切缝散热片,比如双排切缝片,因为切缝边不是整体切断, 而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部分是连接,所以和普通双排散热片的安装方式是相同的。[0022]但是如果将其做成2个单排的散热片合并使用的话。会出现以下3个问题[0023](1)两个单排散热片无法做到切片方式的灵活性和穿发卡管的灵活性。切缝散热 片沿袭了双排散热片的切片方式及穿发卡管的方式,穿发卡管的方式多样,适合于机器 装配。而两个单排片合成的蒸发器穿发卡管方式单一,并且棱角太多占据空间大,不利 于机器装配。[0024](2)固定方式的区别。切缝散热片承袭双排散热片的安装方式,在蒸发器里不需 要额外增加固定装置。单片散热片合成的蒸发器需要加倍的管板固定,并且需要使用多 个螺钉,实际操作过于复杂。[0025](3)单排散热片太薄,由于胀管或分片的原因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在合成的时候 会出现中间鼓起现象。在两排或多排管合并使用时中间会有较大的间隙。空气会从边 缘沿间隙混入,从而影响前排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形弯 曲。影响前排传热效果。[0026]4、本实用新型切缝散热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在不用改动其他部件的情 况下,直接装配,节约了成本,便于推广。[0027]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切缝散热片的主视图。[0029]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3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片的实施例,在散热片1上设置3排发卡管插孔 2,所述散热片1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2之间部位的正中间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3,形 成部分连接结构。所述的切缝3有两条,每条切缝3沿一条直线断续设置,形成多段切 缝,每段切缝长度大于发卡管插孔2的孔径。[0032]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片1及发卡管,散热片1上至少设置两排发 卡管插孔,发卡管内有冷媒,发卡管穿入发卡管插孔。采用的散热片1结构为上述实施 例中的散热片1。所述的发卡为管铜管,所述的散热片为铝箔。散热片1可以为裂隙散 热片或平面散热片。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主要作为蒸发器,特别是用于窗式空调器。[0033]采用本实用新型切缝散热片与现有的热交换器的对比情况[0034]1、在前后冷媒的温度差小的时候,冷媒各自散热,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同,但 是切缝的存在提高了后面片的散热性能。能使空气流通到后片时温度更接近冷媒温度。[0035]2、前后冷媒的温度差适中,由于切缝隔离了后片向前传热。对性能有所下降, 但是后片多了迎风边,提升了散热性能。因此,总体散热性能影响不大。[0036]3、前后冷媒的温差过大,在使用切缝的散热片时由于后片与前片基本隔离。不 会出现后片向前片窜热现象。与普通传热片相反切缝传热片在前后冷媒温差大时表现得 效果更好。在大温差的情况下,前后两片的散热都很充分。[0037]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 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 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片,散热片上至少设置两排发卡管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相邻排 的发卡管插孔之间部位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形成部分连接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缝设置在两排发卡管插孔的正 中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缝沿一条直线断续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段切缝长度大于发卡管插 孔的孔径。
5.—种热交换器,包括散热片及发卡管,散热片上至少设置两排发卡管插孔,发卡 管内有冷媒,发卡管穿入发卡管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之间 部位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形成部分连接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缝设置在两排发卡管插 孔的正中间。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缝沿一条直线断续设置。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段切缝长度大于发卡管 插孔的孔径。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卡为管铜管,所述的 散热片为铝箔。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卡为管铜管,所述的散 热片为铝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片,散热片上至少设置两排发卡管插孔,其特点是所述散热片相邻排的发卡管插孔之间部位设有穿透散热片的切缝,形成部分连接结构。所述的切缝设置在两排发卡管插孔的正中间。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散热片的热交换器,能有效地解决散热片窜热问题,提高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F28F3/00GK201811633SQ200920273788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周小光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