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2034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适用于医药化工领域生产原料及中间体等过程中的冷凝处理,使用到沸点较低的溶剂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冷凝处理,及其他化工企业环保节能降耗减排领域的冷凝处理。
背景技术
在生产医药中间体的时候,在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将几种固体化工原料、水、三氯甲烷以及催化剂加入搪瓷反应釜中,起动反应釜设备,再慢慢地通入蒸汽,由于反应釜内的搅拌浆不停的旋转,釜内的混合物将会均匀的加热而使整个釜内温度慢慢地升高,最后把温度控制在67°C左右并保持12个小时,以使几种不同的化工原料充分的反应而生成一种新物质(即产品)。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三氯甲烷的作用是一种溶剂,而不参与反应,它的沸点为61.7°C。而整个反应的温度应控制在67°C左右,所以在升温过程中当温度升至62°C左右时,将会有三氯甲烷沸腾变为气体,通过回流口管道而向外挥发。为了保证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溶济基本不变,通常在反应釜的上方安装了一台片式冷凝器。片式冷凝器的冷却管道又分成二段,一段通冷水,一段通入_7°C左右冰盐水,当挥发出来的气态三氯甲烷通过与反应釜相连的管道进入片式冷凝器并经过二段冷却液的冷却降温而变成液体,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又返流回反应釜内,如此不断循环。但在实际应用中片式冷凝器不可能把向外挥发的三氯甲烷百分之百的冷却成液体而回流到反应釜内,还有一部分是以气体从排空管排放到空气中,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二是逐渐减少反应釜中的溶济,造成成品的收率降低,三是污染空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凝器,解决了原材料损失大,成本增加,成平的收率低,污染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壳体上端的排空口、设置在冷凝器壳体下端的进料口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部的冷却管,冷凝器壳体上还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冷却管一端通过输入通道与输入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输出通道与输出口连通。如上所述的冷却管在冷凝器壳体内分层排列。如上所述的冷却管在每层中为等距平行排列。相邻层的冷却管错开排列。如上所述的输入口设置在冷凝器壳体的下部,所述的输出口设置在冷凝器壳体的上部。如上所述的冷凝器壳体、冷却管、进料口、排空口、输入口、输出口、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均为304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12]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热交换时间长且热交换接触面大,冷凝效果好;3、排空口几乎没有物料排出,减少物料损耗,生产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1-冷凝器壳体(主体规格为0>300mmX300mmXhl200mm);2-冷却管;3-进
料口 ;4_排空口 ;5_输入口 ;6_输出口 ;7_输入通道;8_输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广图3所示,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上端的排空口 4、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下端的进料口 3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内部的冷却管2,冷凝器壳体I上还设置有输入口 5和输出口 6,冷却管2 —端通过输入通道7与输入口 5连通,另一端通过输出通道8与输出口 6连通。冷却管2在冷凝器壳体I内分层排列。冷却管2在每层中为等距平行排列。相邻层的冷却管错开排列。输入口 5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的下部,所述的输出口 6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的上部。冷凝器壳体1、冷却管2、进料口 3、排空口 4、输入口 5、输出口 6、输入通道7和输出通道8均为304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与普通冷凝器相比所不同的是走冷冻剂的冷却管2为水平放置,并且每相邻层正好错开交叉排列,整个装置为全不锈钢封闭焊接,属于免维修型。工作时,通入低温的液体冰盐水,即从输入口 5流进,从输出口 6流出。高温气态的三氯甲烷从进料口 3进入冷凝器后通过不锈钢的冷却管间的缝隙,自下向上环绕穿行通过,并与低温的不锈钢钢管表面进行热交换,流动的冰盐水慢慢地带走三氯甲烷的热量,使它温度下降而变成液体,再由于重力的作用,液态的三氯甲烷从冷凝器内通过回流管道再流入反应釜中,补充反应中减少的溶济,由于不锈钢的冷却管2的错位排列,又对上升的气体具有一定的阻力,因此,气态的三氯甲烷在冷凝器内流动的速度较慢,热交换的时间较长,接触面积较大,所以冷却效果显著,排空口 4几乎再没有物料排出。由于冷凝器内的不锈钢的冷却管2是水平错开放置,冷却管2内由下而上通入低温的液态冰盐水,当气态的三氯甲烷从进料口 3进入后是沿着交错的不锈钢的冷却管2缝隙向上环绕穿行,于是气态的三氯甲烷跟不锈钢的冷却管2接触面大大的增大,同时水平横放的冷却管2对上升的气体也存在着一定的阻力,所以体现出它的第一大优点是,冷却效果相当好;第二大优点是虽然自制的不锈钢冷凝器一次投资成本大,但可终生免维护使用,为今后节省了很大的财力与人力,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上端的排空口(4)、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下端的进料口(3)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内部的冷却管(2),冷凝器壳体(I)上还设置有输入口(5)和输出口(6),冷却管(2) —端通过输入通道(7)与输入口(5)连通,另一端通过输出通道(8)与输出口(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2)在冷凝器壳体(1)内分层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2)在每层中为等距平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冷却管(2)错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f4所述的任意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口(5)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的下部,所述的输出口(6)设置在冷凝器壳体(I)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壳体(I)、冷却管(2)、进料口(3)、排空口(4)、输入口(5)、输出口(6)、输入通道(7)和输出通道(8)均为304不 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壳体上端的排空口、设置在冷凝器壳体下端的进料口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部的冷却管,冷凝器壳体上还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冷却管一端通过输入通道与输入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输出通道与输出口连通。冷却管在冷凝器壳体内分层排列。冷却管在每层中为等距平行排列。冷却管在相邻层之间错开排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交换时间长且热交换接触面大,冷凝效果好;排空口几乎没有物料排出,减少物料损耗,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F28F21/08GK202915743SQ20122060406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何晓敏 申请人:湖北福尔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