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59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80亿吨,占用耕地超过5亿平方米。目前,垃圾产生量仍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截至2015年,全国246个大、中型城市全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8亿吨。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近十余来,我国垃圾处理领域取得的成果是明显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明显不足。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三大基本技术,但填埋会占用宝贵土地资源,产生的渗滤液会造成二次污染;堆肥处理量小,周期长,适应性不好;焚烧会产生二恶英、飞灰等危险废弃物,且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相对于焚烧而言,热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的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的分解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排放物质较少。此外,热解将废物中的有用物质转化为气态(燃气)或液态(燃料油)的形式分别利用,而气态和液态燃料比固体废物燃烧效率更高,污染更低。从保护环境角度来说,热解是一种比焚烧过程更安全的固废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在垃圾热解领域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例如湖南鹞翔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刘曜等研发发明的一种固废物无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588402 A)该专利利用热解的方式处理固废,在热解前进行了预处理,即固废物含水率降至30%后送入脱硫脱氯室进行氯、硫的脱除,热源为冷却后的高温烟气(280℃-320℃)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热。进行预处理可以为后续的热解段减少腐蚀,同时也可以提高燃气和燃料油的品质,但当垃圾含水率在30%时,势必会在脱硫脱氯段吸收大量热从而增大了热损,该工艺段产生的氯化氢在水汽含量很高的环境下会对设备产生腐蚀。进一步脱硫脱氯段的温度区间在280℃-320℃时,固废物已发生部分热解,废烟气在和物料直接接触传热的过程中会带走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会影响整个系统热解气的产量。再例如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道洪、吴小飞等研发发明的有机废弃物热解系统和热解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560072 A)该专利是物料在550℃-800℃热解1-3h后,收集产油和产气。热解热源为蓄热式换热器内的高温烟气或者是高温不凝气(热解气),该工艺系统有效的实现了能源回用,但是在预处理阶段,物料的烘干温度在120-280℃,供热方式为高温烟气的直接接触,该过程会产生大量水汽,同时裹挟者不同形式的硫、氯释放物,势必在运行过程中会腐蚀设备,按常规烘干时间考量,该过程也会产生部分可燃气和油类物质,通过高温烟气直接接触而带走,影响后续产气和产油量。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垃圾热解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不仅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包括相连的双轴破碎机和垃圾分选设备,该垃圾分选设备具有用于排出轻质类垃圾的分料口Ⅰ和用于排出重质类垃圾的分料口Ⅱ,还包括与分料口Ⅰ相连的轻质类垃圾处理系统、以及与分料口Ⅱ相连的重质类垃圾处理系统;所述重质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Ⅱ、气体焚烧炉、以及依次相连的干燥滚筒Ⅱ、脱硫脱氯装置Ⅱ、热解装置Ⅱ、板式换热装置Ⅱ、油气分离装置Ⅱ、气体喷淋净化塔Ⅱ和燃气发电机Ⅱ;其中,所述脱硫脱氯装置Ⅱ产生的混合性气体Ⅱ通过管道与气体焚烧炉相连;所述气体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Ⅲ和燃气发电机Ⅱ产生的高温烟气Ⅱ,分别通过管道与热解装置Ⅱ、脱硫脱氯装置Ⅱ、旋风除尘器Ⅱ、烟气净化装置Ⅱ依次相连;燃气发电机Ⅱ产生的高温烟气Ⅱ还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Ⅱ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Ⅱ分离出的粗油通过管道与燃料油净化装置Ⅱ、储油罐Ⅱ依次相连;所述氮气发生装置Ⅱ产生的氮气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Ⅱ、干燥滚筒Ⅱ、旋风除尘器Ⅱ、烟气净化装置Ⅱ依次相连;所述轻质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Ⅰ、冷却装置、以及依次相连的干燥滚筒Ⅰ、脱硫脱氯装置Ⅰ、热解装置Ⅰ、板式换热装置Ⅰ、油气分离装置Ⅰ、气体喷淋净化塔Ⅰ和燃气发电机Ⅰ;其中,燃气发电机Ⅰ产生的高温烟气Ⅰ通过管道与热解装置Ⅰ、脱硫脱氯装置Ⅰ、旋风除尘器Ⅰ、烟气净化装置Ⅰ依次相连;燃气发电机Ⅰ产生的高温烟气Ⅰ还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Ⅰ相连;所述脱硫脱氯装置Ⅰ产生的混合性气体Ⅰ通过管道与冷却装置相连;所述冷却装置10分别与混合气净化装置12、外部的氯化铵生产系统11相连;混合气净化装置12与气体焚烧炉相连;所述油气分离装置Ⅰ分离出的粗油通过管道与燃料油净化装置Ⅰ、储油罐Ⅰ依次相连;所述氮气发生装置Ⅰ产生的氮气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Ⅰ、干燥滚筒Ⅰ、旋风除尘器Ⅰ、烟气净化装置Ⅰ依次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脱硫脱氯装置Ⅰ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脱硫脱氯内腔Ⅰ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Ⅰ通过的脱硫脱氯外腔Ⅰ,且脱硫脱氯外腔Ⅰ内的高温烟气Ⅰ,用于为脱硫脱氯内腔Ⅰ内的物料供热;所述脱硫脱氯装置Ⅱ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脱硫脱氯内腔Ⅱ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Ⅱ、高温烟气Ⅲ通过的脱硫脱氯外腔Ⅱ,且脱硫脱氯外腔Ⅱ内的高温烟气Ⅱ和高温烟气Ⅲ,用于为脱硫脱氯内腔Ⅱ内的物料供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热解装置Ⅰ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热解内腔Ⅰ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Ⅰ通过的热解外腔Ⅰ,且热解外腔Ⅰ内的高温烟气Ⅰ,用于为热解内腔Ⅰ内的物料供热;所述热解装置Ⅱ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热解内腔Ⅱ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Ⅱ、高温烟气Ⅲ通过的热解外腔Ⅱ,且热解外腔Ⅱ内的高温烟气Ⅱ和高温烟气Ⅲ,用于为热解内腔Ⅱ内的物料供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垃圾进料仓和螺杆进料器,该螺杆进料器用于将垃圾进料仓内的垃圾推入双轴破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氮气发生装置Ⅰ包括液氮罐Ⅰ、气化器Ⅰ和氮气缓冲罐Ⅰ,且液氮罐Ⅰ、气化器Ⅰ、氮气缓冲罐Ⅰ与板式换热装置Ⅰ依次相连;所述氮气发生装置Ⅱ包括液氮罐Ⅱ、气化器Ⅱ和氮气缓冲罐Ⅱ,且液氮罐Ⅱ、气化器Ⅱ、氮气缓冲罐Ⅱ与板式换热装置Ⅱ依次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燃料油净化装置Ⅰ包括依次相连的粗滤器Ⅰ、油泵Ⅰ和精滤器Ⅰ;所述燃料油净化装置Ⅱ包括依次相连的粗滤器Ⅱ、油泵Ⅱ和精滤器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燃气发电机Ⅰ还分别与风机Ⅰ、外部的天然气Ⅰ相连,用于为燃气发电机Ⅰ引入助燃空气Ⅰ和天然气Ⅰ;所述燃气发电机Ⅱ还分别与风机Ⅱ、外部的天然气Ⅱ相连,用于为燃气发电机Ⅱ引入助燃空气Ⅱ和天然气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热解装置Ⅰ还与黑炭收集装置Ⅰ相连,该黑炭收集装置Ⅰ用于储存备用热解装置Ⅰ产生的黑炭;所述热解装置Ⅱ还与黑炭收集装置Ⅱ相连,该黑炭收集装置Ⅱ用于储存备用热解装置Ⅱ产生的黑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体焚烧炉还与风机Ⅲ相连,该风机Ⅲ用于为气体焚烧炉引入助燃空气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在干燥前先进行分选,分为两大类平行工艺路线,即以塑料为主的轻质类和以橡胶、腐殖质为主的重质类。分选后的垃圾进入干燥段,垃圾含水率降至5%以下后,进入脱硫脱氯段,轻质类工艺线以脱氯为主,脱硫为辅;重质类以脱硫为主,脱氯为辅。这样分类可以实现硫、氯的定向迁移从而可以分别利用脱除下来的HCl、H2S等物质。脱硫脱氯段后,轻质类路线中氯的脱除率不低于85%,重质类路线中硫的脱除率不低于80%。

2、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的干燥是利用热解气换热后的氮气直接接触完成的。一方面可以充分回收热解气的余热,另一方面,被加热的氮气可以吹扫系统以实现绝氧的热解环境。

3、本实用新型中,热解段的温度控制在450-500℃,脱硫脱氯段的温度控制在220-280℃。这两段的供热是通过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传热,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梯级回用。

4、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热解产生的热解气净化后进入燃气发电机发电,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回用,实现发电供热于一体的节能联产系统。

5、本实用新型中,热解气回收余热冷凝后进行油气分离,轻质类路线的产油经过净化后品质介于汽油和柴油之间;重质类路线的产油经过净化后品质高于生物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垃圾进料仓,2为螺杆进料器,3为双轴破碎机,4为垃圾分选设备,5为干燥滚筒Ⅰ,6为旋风除尘器Ⅰ,7为烟气净化装置Ⅰ,8为脱硫脱氯装置Ⅰ,8-1为脱硫脱氯内腔Ⅰ,8-2为脱硫脱氯外腔Ⅰ,9为热解装置Ⅰ,9-1为热解内腔Ⅰ,9-2为热解外腔Ⅰ,10为冷却装置,11为氯化铵生产系统,12混合气净化装置,13为黑炭收集装置Ⅰ,14为板式换热装置Ⅰ,15为液氮罐Ⅰ,16为气化器Ⅰ,17为氮气缓冲罐Ⅰ,18为油气分离装置Ⅰ,19为燃料油净化装置Ⅰ,19-1为粗滤器Ⅰ,19-2为油泵Ⅰ,19-3为精滤器Ⅰ,20为储油罐Ⅰ,21为气体喷淋净化塔Ⅰ,22为燃气发电机Ⅰ,23为风机Ⅰ,24为干燥滚筒Ⅱ,25为旋风除尘器Ⅱ,26为烟气净化装置Ⅱ,27为脱硫脱氯装置Ⅱ,27-1为脱硫脱氯内腔Ⅱ,27-2为脱硫脱氯外腔Ⅱ,28为气体焚烧炉,29为风机Ⅲ,30为热解装置Ⅱ,30-1为热解内腔Ⅱ,30-2为热解外腔Ⅱ,31为黑炭收集装置Ⅱ,32为板式换热装置Ⅱ,33为液氮罐Ⅱ,34为气化器Ⅱ,35为氮气缓冲罐Ⅱ,36为油气分离装置Ⅱ,37为燃料油净化装置Ⅱ,37-1粗滤器Ⅱ,37-2为油泵Ⅱ,37-3为精滤器Ⅱ,38为储油罐Ⅱ,39为气体喷淋净化塔Ⅱ,40为燃气发电机Ⅱ,41为风机Ⅱ,A1为助燃空气Ⅰ,A2为助燃空气Ⅱ,A3为助燃空气Ⅲ,F1为高温烟气Ⅰ,F2为高温烟气Ⅱ,F3为高温烟气Ⅲ,M1为混合性气体Ⅰ,M2为混合性气体Ⅱ,G1为天然气Ⅰ,G2为天然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包括相连的双轴破碎机3和垃圾分选设备4,该垃圾分选设备4具有用于排出轻质类垃圾的分料口Ⅰ和用于排出重质类垃圾的分料口Ⅱ,具体的,垃圾分选设备4位弹跳筛,轻质类垃圾包括塑料垃圾(含氯量高);重质类垃圾包括橡胶垃圾、腐殖质垃圾(含硫量高)。该系统还包括与分料口Ⅰ相连的轻质类垃圾处理系统、以及与分料口Ⅱ相连的重质类垃圾处理系统;轻质类垃圾处理系统以脱氯为主,脱硫为辅;重质类垃圾处理系统以脱硫为主,脱氯为辅。这样分类可以实现硫、氯的定向迁移从而可以分别利用脱除下来的HCl、H2S等物质。脱硫脱氯段后,轻质类路线中氯的脱除率不低于85%,重质类路线中硫的脱除率不低于80%。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垃圾进料仓1和螺杆进料器2,该螺杆进料器2用于将垃圾进料仓1内的垃圾推入双轴破碎机3。

重质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Ⅱ、气体焚烧炉28、以及依次相连的干燥滚筒Ⅱ24、脱硫脱氯装置Ⅱ27、热解装置Ⅱ30、板式换热装置Ⅱ32、油气分离装置Ⅱ36、气体喷淋净化塔Ⅱ39和燃气发电机Ⅱ40;其中,脱硫脱氯装置Ⅱ27产生的混合性气体ⅡM2通过管道与气体焚烧炉28相连;该混合性气体ⅡM2主要为H2S、热解气、水汽和极少量HCl。具体的,具体的,气体焚烧炉28还与风机Ⅲ29相连,该风机Ⅲ29用于为气体焚烧炉28引入助燃空气ⅢA3。气体焚烧炉28产生的高温烟气ⅢF3和燃气发电机Ⅱ40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分别通过管道与热解装置Ⅱ30、脱硫脱氯装置Ⅱ27、旋风除尘器Ⅱ25、烟气净化装置Ⅱ26依次相连;燃气发电机Ⅱ40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还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相连,当燃气发电机Ⅱ40处于开车启动阶段时,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ⅡF2,一部分高温烟气ⅡF2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吹扫系统并干燥垃圾。启动阶段完成后,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不再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氮气换热,而全部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油气分离装置Ⅱ36分离出的粗油通过管道与燃料油净化装置Ⅱ37、储油罐Ⅱ38依次相连;氮气发生装置Ⅱ产生的氮气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干燥滚筒Ⅱ24、旋风除尘器Ⅱ25、烟气净化装置Ⅱ26依次相连;

轻质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Ⅰ、冷却装置10、以及依次相连的干燥滚筒Ⅰ5、脱硫脱氯装置Ⅰ8、热解装置Ⅰ9、板式换热装置Ⅰ14、油气分离装置Ⅰ18、气体喷淋净化塔Ⅰ21和燃气发电机Ⅰ22;其中,燃气发电机Ⅰ22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通过管道与热解装置Ⅰ9、脱硫脱氯装置Ⅰ8、旋风除尘器Ⅰ6、烟气净化装置Ⅰ7依次相连;燃气发电机Ⅰ22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还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相连,当燃气发电机Ⅰ22处于开车启动阶段时,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ⅠF1,一部分高温烟气ⅠF1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中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吹扫系统并干燥垃圾。启动阶段完成后,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不再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中氮气换热,而全部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脱硫脱氯装置Ⅰ8产生的混合性气体ⅠM1通过管道与冷却装置10相连;该混合性气体ⅠM1主要为HCl、热解气、水汽和极少量H2S。冷却装置10分别与混合气净化装置12、外部的氯化铵生产系统11相连;混合气净化装置12与气体焚烧炉28相连;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为水冷装置,混合性气体ⅠM1经过水冷装置冷却后,部分HCl与水汽凝结成高浓度盐酸溶液进入氯化铵生产系统11,剩余的气体先经过混合气净化装置12净化后,进入气体焚烧炉28焚烧。油气分离装置Ⅰ18分离出的粗油通过管道与燃料油净化装置Ⅰ19、储油罐Ⅰ20依次相连;氮气发生装置Ⅰ产生的氮气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干燥滚筒Ⅰ5、旋风除尘器Ⅰ6、烟气净化装置Ⅰ7依次相连。

具体的,脱硫脱氯装置Ⅰ8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脱硫脱氯内腔Ⅰ8-1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ⅠF1通过的脱硫脱氯外腔Ⅰ8-2,且脱硫脱氯外腔Ⅰ8-2内的高温烟气ⅠF1,用于为脱硫脱氯内腔Ⅰ8-1内的物料供热。脱硫脱氯装置Ⅱ27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脱硫脱氯内腔Ⅱ27-1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ⅡF2、高温烟气ⅢF3通过的脱硫脱氯外腔Ⅱ27-2,且脱硫脱氯外腔Ⅱ27-2内的高温烟气ⅡF2和高温烟气ⅢF3,用于为脱硫脱氯内腔Ⅱ27-1内的物料供热。脱硫脱氯段的温度控制在220-280℃,停留时间20min,供热的高温烟气的温度控制在400-450℃。由于供热是通过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传热,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梯级回用。

具体的,热解装置Ⅰ9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热解内腔Ⅰ9-1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ⅠF1通过的热解外腔Ⅰ9-2,且热解外腔Ⅰ9-2内的高温烟气ⅠF1,用于为热解内腔Ⅰ9-1内的物料供热。热解装置Ⅱ30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热解内腔Ⅱ30-1和用于供高温烟气ⅡF2、高温烟气ⅢF3通过的热解外腔Ⅱ30-2,且热解外腔Ⅱ30-2内的高温烟气ⅡF2和高温烟气ⅢF3,用于为热解内腔Ⅱ30-1内的物料供热。热解段的温度控制在450-500℃,停留时间0.5h,供热的高温烟气的温度控制在550-600℃。本实施例中,热解装置Ⅰ9和热解装置Ⅱ30均为热解炉。

具体的,氮气发生装置Ⅰ包括液氮罐Ⅰ15、气化器Ⅰ16和氮气缓冲罐Ⅰ17,且液氮罐Ⅰ15、气化器Ⅰ16、氮气缓冲罐Ⅰ17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依次相连;氮气发生装置Ⅱ包括液氮罐Ⅱ33、气化器Ⅱ34和氮气缓冲罐Ⅱ35,且液氮罐Ⅱ33、气化器Ⅱ34、氮气缓冲罐Ⅱ35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依次相连。

具体的,燃料油净化装置Ⅰ19包括依次相连的粗滤器Ⅰ19-1、油泵Ⅰ19-2和精滤器Ⅰ19-3;燃料油净化装置Ⅱ37包括依次相连的粗滤器Ⅱ37-1、油泵Ⅱ37-2和精滤器Ⅱ37-3。具体的,轻质类路线的产油经过净化后品质介于汽油和柴油之间;重质类路线的产油经过净化后品质高于生物油。

燃气发电机Ⅰ22还分别与风机Ⅰ23、外部的天然气ⅠG1相连,用于为燃气发电机Ⅰ22引入助燃空气ⅠA1和天然气ⅠG1;燃气发电机Ⅱ40还分别与风机Ⅱ41、外部的天然气ⅡG2相连,用于为燃气发电机Ⅱ40引入助燃空气ⅡA2和天然气ⅡG2。在开车启动阶段,燃气发电机Ⅰ22/燃气发电机Ⅱ40中引入天然气ⅠG1/天然气ⅡG2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ⅠF1/高温烟气ⅡF2,一部分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另一部分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的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吹扫系统并干燥垃圾。启动阶段完成后,天然气ⅠG1/天然气ⅡG2停止供应,全部由从气体喷淋净化Ⅰ21/气体喷淋净化Ⅱ39出口的热解气替代,热解气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高温烟气ⅡF2全部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

热解装置Ⅰ9还与黑炭收集装置Ⅰ13相连,该黑炭收集装置Ⅰ13用于储存备用热解装置Ⅰ9产生的黑炭;热解装置Ⅱ30还与黑炭收集装置Ⅱ31相连,该黑炭收集装置Ⅱ31用于储存备用热解装置Ⅱ30产生的黑炭。本系统生产的固(黑炭)、液(燃料油)、气(热解气)三类形态的产物分别回收、净化并加以利用。黑炭收集后储存利用,燃料油作为产品产出,热解气净化后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最后净化后达标排放,不仅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方法,包括:

预处理阶段:生活垃圾进入垃圾进料仓1中,通过螺杆进料器2进入双轴破碎机3中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垃圾粒径控制在2cm以内,破碎后的垃圾进入垃圾分选设备4,分选后的垃圾分为轻质类和重质类两路平行工艺路线。

重质类垃圾处理阶段:分选后的重质类垃圾进入干燥滚筒Ⅱ24中,干燥温度控制在120-150℃,干燥时间控制在40min-1h,干燥热源来源于与热解装置Ⅱ30出口的热解气换热后的高温氮气,液氮罐Ⅱ33中的液氮经气化器Ⅱ34气化后进入氮气缓冲罐Ⅱ35,输出的氮气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的高温热解气换热后,温度升至150-200℃形成高温氮气。高温氮气通过与干燥滚筒Ⅱ24中的垃圾物料的直接接触,一方面烘干物料,另一方面吹扫系统以实现绝氧的热解环境。换热后的氮气进入旋风除尘器Ⅱ25后经烟气净化系统Ⅱ26外排,从旋风除尘器Ⅱ25回落的粉尘重回干燥滚筒Ⅱ24中。干燥后的垃圾含水率降至5%以内,然后进入脱硫脱氯装置Ⅱ27中,脱硫脱氯装置Ⅱ27由脱硫脱氯内腔Ⅱ27-1和脱硫脱氯外腔Ⅱ27-2构成。热解气净化后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经过热解外腔Ⅱ30-2后,与热解内腔Ⅱ30-1物料换热后进入脱硫脱氯外腔Ⅱ27-2,此时烟气温度降为400-450℃,通过烟气传热使得脱硫脱氯段的温度控制在220-280℃,停留时间20min,换热后的烟气引入旋风除尘器Ⅱ25,经烟气净化装置Ⅱ26达标外排。重质类路线在脱硫脱氯段主要以脱硫为主,脱氯为辅,产生的混合性气体M2主要为H2S、热解气、水汽和极少量HCl。混合性气体M2进入气体焚烧炉28进行焚烧,助燃空气ⅢA3由风机Ⅲ9引入。经过脱硫脱氯段后,垃圾中硫的脱除率不低于80%,大大减缓了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ⅢF3进入热解外腔Ⅱ30-2为热解段提供部分热源。从脱硫脱氯段出口的垃圾进入热解装置Ⅱ30,热解装置Ⅱ30由热解内腔Ⅱ30-1和热解外腔Ⅱ30-2构成。热解气净化后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进入热解外腔Ⅱ30-2为热解段提供部分热源,高温烟气F2的温度控制在550-600℃,热解段温度控制在450-500℃,停留时间0.5h,热解段产生的黑炭进入黑炭收集装置Ⅱ31储存备用。热解段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的氮气换热冷却后进入油气分离装置Ⅱ36,分离出的粗油进入燃料油净化装置Ⅱ37,燃料油净化装置Ⅱ37由粗滤器Ⅱ37-1、油泵Ⅱ37-2和精滤器Ⅱ37-3构成,粗油经过两级净化后形成产品油收集于储油罐Ⅱ38中,品质高于生物油。从油气分离装置Ⅱ36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气体喷淋净化塔Ⅱ39后进入燃气发电机Ⅱ40,同时进入燃气发电机Ⅱ40中的助燃空气ⅡA2由风机Ⅱ41引入。在开车启动阶段,燃气发电机Ⅱ40中引入天然气ⅡG2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ⅡF2,一部分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另一部分与板式换热装置Ⅱ32中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吹扫系统并干燥垃圾。启动阶段完成后,天然气ⅡG2停止供应,全部由从气体喷淋净化Ⅱ39出口的热解气替代,热解气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ⅡF2全部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

轻质类垃圾处理阶段:轻质类垃圾进入干燥滚筒Ⅰ5中,干燥温度控制在120-150℃,干燥时间控制在40min-1h,干燥热源来源于与热解装置Ⅰ9出口的热解气换热后的高温氮气,液氮罐Ⅰ15中的液氮经气化器Ⅰ16气化后进入氮气缓冲罐Ⅰ17,输出的氮气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中的高温热解气换热后,温度升至150-200℃形成高温氮气。高温氮气通过与干燥滚筒Ⅰ5中的垃圾物料直接接触,一方面烘干物料,另一方面吹扫系统以实现绝氧的热解环境。换热后的氮气进入旋风除尘器Ⅰ6后经烟气净化系统Ⅰ7外排,从旋风除尘器Ⅰ6回落的粉尘重回干燥滚筒Ⅰ5中。干燥后的垃圾含水率降至5%以内,然后进入脱硫脱氯装置Ⅰ8中,脱硫脱氯装置Ⅰ8由脱硫脱氯内腔Ⅰ8-1和脱硫脱氯外腔Ⅰ8-2构成。热解气净化后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经过热解外腔Ⅰ9-2与热解内腔Ⅰ9-1物料换热后,再进入脱硫脱氯外腔Ⅰ8-2,此时烟气温度降为400-450℃,通过烟气传热使得脱硫脱氯段的温度控制在220-280℃,停留时间20min,换热后的烟气引入旋风除尘器Ⅰ6,经烟气净化装置Ⅰ7达标外排。轻质类路线在脱硫脱氯段主要以脱氯为主,脱硫为辅,产生的混合性气体ⅠM1主要为HCl、热解气、水汽和极少量H2S。混合性气体ⅠM1经冷却装置10后,一部分形成高浓度盐酸溶液进入氯化铵生产系统11,另一部分先经过混合气净化装置12后进入气体焚烧炉28。经过脱硫脱氯段后,垃圾中氯的脱除率不低于85%,大大减缓了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经脱硫脱氯段的垃圾进入热解装置Ⅰ9,热解装置Ⅰ9由热解内腔Ⅰ9-1和热解外腔Ⅰ9-2构成。热解气净化后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进入热解外腔Ⅰ9-2为热解段供热。高温烟气ⅠF1的温度控制在550-600℃,热解段温度控制在450-500℃,停留时间0.5h,热解段产生的黑炭进入黑炭收集装置Ⅰ13储存备用。热解段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中的氮气换热冷却后进入油气分离装置Ⅰ18,分离出的粗油进入燃料油净化装置Ⅰ19,燃料油净化装置Ⅰ19由粗滤器Ⅰ19-1、油泵Ⅰ19-2和精滤器Ⅰ19-3构成,粗油经过两级净化后形成产品油收集于储油罐Ⅰ20中,品质介于汽油柴油之间。从油气分离装置Ⅰ18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气体喷淋净化塔Ⅰ21后进入燃气发电机Ⅰ22,同时进入燃气发电机Ⅰ22中的助燃空气ⅠA1由风机Ⅰ23引入。在开车启动阶段,燃气发电机Ⅰ22中引入天然气ⅠG1发电并产生高温烟气ⅠF1一部分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另一部分与板式换热装置Ⅰ14中的氮气换热,换热后的氮气吹扫系统并干燥垃圾。启动阶段完成后,天然气ⅠG1停止供应,全部由从气体喷淋净化Ⅰ21出口的热解气替代,热解气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ⅠF1全部为热解段和脱硫脱氯段提供热源。

本实用新型开发的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发电系统及方法,将生活垃圾经过前期处理后,分为轻质类和重质类两条路径分别进行脱硫脱氯预处理,完成硫、氯物质的定向迁移从而达到脱硫脱氯的目的,进一步,垃圾在450℃-550℃的环境下进行低温热解,生产的固(黑炭)、液(燃料油)、气(热解气)三类形态的产物分别回收、净化并加以利用。黑炭收集后储存利用,燃料油作为产品产出,热解气净化后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最后净化后达标排放,不仅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