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6333发布日期:2019-07-27 10:0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燃烧器采用不同大小的分气盘来形成有多个火焰环,一般地,小分气盘设置在大分气盘上。在装配时,需要考虑小分气盘安装到大分气盘上时,小分气盘的定位方向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小分气盘快速定位安装到大分气盘预定位置的定位结构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第一分气盘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气盘结构上的第二分气盘结构,所述第二分气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外围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三引射管的外围尺寸,所述第一分气盘结构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引射管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三引射管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引射管穿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引射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上述燃烧器中,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的外围尺寸不同,所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尺寸也不同。如此,第一分气盘结构和第二分气盘结构在安装时能够防呆,使第二分气盘结构的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能够快速、正确地安装到第一分气盘结构的预定位置,同时,将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复用为定位结构,使得燃烧器的结构更简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气盘结构包括承载盘和设置在所述承载盘上的分气盘,所述承载盘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和所述承载盘为分体结构,所述分气盘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分气盘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承载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连接部沿所述分气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块和连接块,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分气盘,所述承载盘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块穿设所述连接孔并连接所述承载盘,所述支撑块支撑在所述承载盘的上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和所述承载盘的平面形状基本呈圆形,所述分气盘在所述承载盘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承载盘所限定的范围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包括第一腔体部,所述第一腔体部开设有第一燃气腔室,所述第一腔体部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穿设所述承载盘,所述第一引射管包括位于所述燃气腔室内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外侧与所述燃气腔室的底面通过弧面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气盘结构包括第二腔体部和第三腔体部,所述第二腔体部开设有第二燃气腔室,所述第三腔体部开设有第三燃气腔室,所述第三腔体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燃气腔室内,所述第二引射管连通所述第二燃气腔室,所述第三引射管连通所述第三燃气腔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部形成有凸出部,所述第二分气盘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第三腔体部且与所述第三燃气腔室连通的第一传火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气盘结构上的外火盖,所述外火盖开设有传火槽,所述传火槽在所述外火盖的侧面形成有开口,所述外火盖还形成有与所述开口相对应且径向设置的第二传火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灶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燃烧器。

上述燃气灶具中,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的外围尺寸不同,所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尺寸也不同。如此,第一分气盘结构和第二分气盘结构在安装时能够防呆,使第二分气盘结构的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能够快速、正确地安装到第一分气盘结构的预定位置,同时,将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复用为定位结构,使得燃烧器的结构更简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底杯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底杯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底杯的仰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底杯沿线VII-VII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第一分气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第一分气盘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第一分气盘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第一分气盘结构沿线XI-XI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第二分气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第二分气盘结构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中的第二分气盘结构沿线XIV-XIV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外火盖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外火盖在XV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外火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外火盖在XIIX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中的燃烧器沿线XIX-XIX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的燃烧器沿线XX-XX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的燃烧器沿线XXI-XXI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燃烧器100,一次空气通道101、二次空气通道102;

底杯10、一次空气腔11、第一进气管12、第一进气通道121、第一进气口1211、第一喷嘴孔122、第二进气管13、第二进气通道131、第二喷嘴孔132、第三进气管14、第三进气通道141、第二进气口1411、第三喷嘴孔142、定位件15、定位孔151、凸缘 16、第一支撑块17、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19、第一连接孔110、限位结构111;

分气盘结构20、第一分气盘结构21、承载盘211、第二连接孔2111、第一通孔2112、第二通孔2113、第三安装孔2114、第四安装孔2115、分气盘212、第一腔体部2121、第一燃气腔室21211、第一方形通孔21212、凸起部21213、隔断件21214、第一引射管 2122、出气端21221、弧面21222、引射通道21223、第一引射通道21224、第二引射通道21225、连接部213、第二支撑块2131、连接块2132、第二分气盘结构22、第二引射管221、第三引射管222、第二腔体部223、第二燃气腔室2231、支撑部2232、导引部 22321、承靠部22322、凸出部2233、第三腔体部224、第三燃气腔室2241、第一传火孔225;

火盖30、火孔301、外火盖31、顶面311、侧面312、稳焰槽313、传火槽314、第二传火孔315、加强筋结构316、第二方形通孔317、中火盖32、内火盖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2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100包括底杯10、分气盘结构 20和火盖30。燃烧器100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灶具。

请参阅图1至图7,底杯10包括一次空气腔11、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3、第三进气管14和定位件15。一次空气腔11自底杯10的上表面沿底杯10的高度方向向下形成,一次空气腔11用于为燃烧器100提供一次空气并与进气管出射的燃气混合成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体。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3和第三进气管14形成在底杯 10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底杯10和进气管可以采用铸铁、铝和铜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模具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机加工的方式成型,具体不作限制。

第一进气管12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21和第一喷嘴孔122,第一喷嘴孔122与第一进气通道121和一次空气腔11连通,第一喷嘴孔122用于安装第一喷嘴(图未示出),第一进气通道121形成有第一进气口1211,第一进气口1211与外部燃气源连接。如此,燃气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口12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121,然后通过安装在第一喷嘴孔122 上的第一喷嘴喷出,并与一次空气腔11内的一次空气混合成混合气体。

第二进气管13的侧壁连接第一进气管12的一端,第二进气管13的两端封闭且开设有第二进气通道131和第二喷嘴孔132,第二进气通道131和第一进气通道121连通,第二喷嘴孔132与第二进气通道131和一次空气腔11连通,第二喷嘴孔132位于第二进气管13的一端和第一进气管12与第二进气管13的连接处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嘴孔132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安装两个第二喷嘴(图未示出),其中一个第二喷嘴孔132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个喷嘴孔132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

这样,燃气可以从第一进气口12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121和第二进气通道131,然后通过安装在第一喷嘴孔122的第一喷嘴和安装在第二喷嘴孔132的第二喷嘴喷出。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进气口1211进入的燃气一部分从安装在第一喷嘴孔122的第一喷嘴喷出,另一部分燃气进入第二进气通道131,均匀地从安装在两个第二喷嘴孔132的两个第二喷嘴喷出。也即是说,第一进气通道121和第二进气通道131采用同一个燃气进气口,即第一进气口1211。

此外,由于第一喷嘴孔122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2上,两个第二喷嘴孔132与第一进气管12与第二进气管13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所以从第一进气通道121进入第二进气通道131的燃气可以均匀的从安装在两个第二喷嘴孔132的第二喷嘴喷出,可以避免由于燃气分配不均匀和气流气压相差过大而降低燃烧器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1,第一进气通道121的形状沿进气方向呈渐缩的形状,第二进气通道131连接在第一进气通道121的较小端的出口,这样能够增大从第一进气通道 121进入第二进气通道131的气流压力,保证第二进气管13的第二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第一进气通道121的形状可呈圆台形。

请结合图5和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管12与第二进气管13基本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管12与第二进气管13也可以不垂直设置,具体如何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较佳地,第一进气管12连接在第二进气管 13的中间部位,请结合图5,位于第一进气管12的左侧的第二进气管13的部位与位于第一进气管12的右侧的第二进气管13的部位关于第一进气管12对称布置。两个第二喷嘴孔也关于第一进气管12对称布置。

第三进气管14一端封闭且开设有第三进气通道141和第三喷嘴孔142,第三喷嘴孔 142与第三进气通道141和一次空气腔11连通,第三喷嘴孔142用于安装第三喷嘴(图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进气管14与第二进气管13基本平行设置,第三进气通道141与第一进气通道121和第二进气通道131相互隔绝,第三进气通道141形成有第二进气口1411,第二进气口1411连接外部燃气源,第三进气通道141采用第二进气口1411单独进气。这样,可以保证通过第三喷嘴喷出的燃气的流量以及气压。同时,采用单独供气的方式可以方便调节燃气的流量以调节燃烧器100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进气管14的两端可封闭,第三进气通道 141连通第二进气通道131。如此,无须另外开设第二进气口1411,第一进气通道121、第二进气通道131和第三进气通道141可共用一个燃气进气口,即第一进气口1211。

请参阅图6和图7,定位件15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2的底部,定位件15开设有定位孔151,定位孔151用于将燃烧器100定位到外部件上,例如燃气灶具的底壳内。定位孔151穿设定位件15且部分地深入第一进气管12的管壁,定位孔151与第一进气通道 121隔绝,定位孔151的中轴线CL1与第一进气通道121的中轴线CL2相互错位。具体地,定位孔151的中轴线CL1与第一进气通道121的中轴线CL2相互错位可以理解为两者为两条异面直线。在图6的示例中,CL1垂直于纸面,在图7的示例中,CL2垂直于纸面。

如此,即使定位孔151占用第一进气管12的管壁,也可以避免由于定位孔151的存在而导致第一进气管12的壁厚过薄的情况发生,进而解决了底杯10的加工难度大、底杯10的废品率高和成品存在漏气风险等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151位于第一进气通道121的中轴线CL2的斜下方。此外,定位孔151的中轴线CL1与第一进气通道121的中轴线CL2基本垂直,也即是说,定位孔151的中轴线CL1与第一进气通道121的中轴线CL2异面垂直,定位孔151基本与第一进气通道121垂直设置。在图6的示例中,CL1垂直于纸面,在图7的示例中, CL2垂直于纸面。在一个例子中,定位孔151可为圆柱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孔122和定位孔151沿平行于第一进气管12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第一喷嘴孔122和定位孔151间隔的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2长度方向,第一喷嘴孔122的中轴线与定位孔151的中轴线CL1基本平行且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平行于CL2,第一喷嘴孔122与定位孔151均基本与第一进气通道121垂直设置。

此外,底杯10的上表面还形成有凸缘16、第一支撑块17、第一安装孔18和第二安装孔19。凸缘16沿一次空气腔11的开口边缘向上形成,第一支撑块1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块17间隔设置在凸缘16上,底杯10的位于凸缘16外侧的上表面用于安装承液盘,承液盘安装上后,承液盘的上表面可与凸缘16的上表面基本平齐。第一安装孔18和第二安装孔19用于安装燃烧器100的热电偶(图未示出)和点火针(图未示出)。

此外,为了能够将燃气灶具的承液盘稳定地固定在底杯10的上表面上,底杯1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0,多个第一连接孔110用于安装和固定燃气灶具的承液盘。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分气盘结构20包括第一分气盘结构21和第二分气盘结构 22,第一分气盘结构21设置在底杯10上。

第一分气盘结构21包括承载盘211、分气盘212和连接部213,承载盘211和分气盘212为分体结构,分气盘212设置承载盘211上,分气盘212通过连接部213连接承载盘211。如此,分气盘212和承载盘211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分别单独制造,然后再通过连接部213连接在一起,进而解决了第一分气盘结构21成型难度较大、废品率高和成本较高等问题。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3可以通过铆接连接承载盘2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承载盘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3和分气盘212为一体结构。也即是说,连接部213和分气盘21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制造时可以一体成型。承载盘211和分气盘212为分体结构,也即是说,承载盘211和分气盘212在制造时分别单独成型。在一个例子中,分气盘212和连接部213可采用铝或铸铁制造,承载盘211可采用不锈钢制造。这样,相比于直接和分气盘212采用一体成型采用铝或铸铁制造,承载盘211单独成型并采用不锈钢制造可以在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厚底,从而大大降低了承载盘211的重量。

请参阅图3,第一分气盘结构21通过承载盘211支撑在底杯10上,承载盘211承载在底杯10的多个第一支撑块17上以与底杯10间隔形成一次空气通道101,一次空气通道101沿燃烧器100的周向连续分布。

如此,可以实现空气从燃烧器100的360度方位进入一次空气腔11,极大地提高了一次空气的进气量。具体地,一次空气通道101沿燃烧器100的周向连续分布使得一次空气腔11各个方位上没有遮挡,燃烧器100各个方位的空气均能通过一次空气通道101 进入一次空气腔11。

此外,分气盘212和承载盘211的平面形状基本呈圆形,分气盘212在承载盘211 上的正投影位于承载盘211所限定的范围内。如此,燃烧器100使用过程中溢出的汤汁可以沿承载盘211流出,不会进入燃烧器100内部或减少进入燃烧器100的量,进而减少了用户清洁燃烧器100的麻烦,也避免了溢出的汤汁进入燃烧器100内部锈蚀燃烧器 100,减少燃烧器100的寿命。

请结合图8,承载盘211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11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3 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部213沿分气盘212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连接部213包括第二支撑块2131和连接块2132,第二支撑块2131连接连接块2132和分气盘212,请参图20,连接块2132穿设第二连接孔2111并连接承载盘211,第二支撑块2131支撑在承载盘211的上表面。如此,可以通过连接块2132与第二连接孔2111配合,将承载盘 211和分气盘212配合安装起来以形成第一分气盘结构21。而且,这样一方面,也易于安装承载盘211和分气盘212,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承载盘211和分气盘212的连接强度。

另外,承载盘211还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114和第四安装孔2115,在第一分气盘结构21设置在底杯10上时,第三安装孔2114和第四安装孔2115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8 与第二安装孔19相对应,燃烧器100的热电偶和点火针分别穿设第三安装孔2114和第四安装孔2115。

分气盘212包括第一腔体部2121和第一引射管2122,第一引射管2122凸设于第一腔体部2121的底部,第一引射管2122穿设承载盘211,第一腔体部2121与承载盘211 间隔设置以形成二次空气通道102。

第一腔体部2121形成有第一燃气腔室21211、第一方形通孔21212、凸起部21213 和隔断件21214。凸起部21213自第一方形通孔21212的边缘向上凸起以限定第一燃气腔室21211。隔断件21214的数量为两个,均与凸起部21213连接,两个隔断件21214 将第一燃气腔室21211隔开为两个子燃气腔室,第一引射管2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分别连通两个子燃气腔室。

在第一分气盘结构21设置在底杯10上时,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部分地伸进一次空气腔11且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分别与位于两个第二喷嘴孔132的两个第二喷嘴相对。

请结合图4、图5和图20,为了使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能够准确地分别与位于两个第二喷嘴孔132的两个第二喷嘴相对,防止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在燃烧器100在工作发生晃动和偏移从而降低燃烧器100的稳定性,底杯10还形成有限位结构111,限位结构111设置在一次空气腔11的侧壁上,限位结构1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进行限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限位结构111包括三个定位筋,三个定位筋绕第二喷嘴孔132均匀设置。

请结合图8至图11,第一引射管2122包括出气端21221,出气端21221位于第一燃气腔室21211内,出气端21221的外侧与第一燃气腔室21211的底面通过弧面21222 连接。如此,在燃气通过第一引射管2122的出气端21221进入第一燃气腔室21211时,由于第一引射管2122的出气端21221的外侧和第一燃气腔室21211的底面采用弧面 21222过渡连接,相较于出气端21221为阶梯形状时,可以防止燃气在台阶处形成漩涡从而降低燃气在进入第一燃气腔室21211时的流动损失,维持外环火焰的稳定,提高燃烧器100的热负荷。在一个例子中,弧面21222可为圆弧面。在其它例子中,弧面21222 可为其它二次曲线所形成的弧面,或不同的二次曲线所形成的弧面的组合。

此外,第一引射管2122开设有由下向上呈渐缩形状的引射通道21223,引射通道 21223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的第一引射通道21224和第二引射通道21225,第一引射通道21224的内侧面斜率小于第二引射通道21225的内侧面斜率。如此,采用渐缩形状的引射通道21223可以逐渐提高气流的流速,加速燃气的喷出,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射通道21224的内侧面的斜率小于第二引射通道21225内侧面的斜率,在气流从第一引射通道21224流入第二引射通道21225时,可以对气流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了离焰风险。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射通道21224 和第二引射通道21225通过圆弧过渡,可以提高引射性能且方便制造。

请参阅图10,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的两个出气端21221分别位于两个子燃气腔室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子燃气腔室基本呈180度的圆弧状,出气端21221 位于子燃气腔室内90度的位置。如此,每个子燃气腔室内的燃气能够迅速地达到均匀分布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断件21214并不完全隔断两个子燃气腔室,两个子燃气腔室在隔断件21214处仍然有小面积的相通。如此,能防止两个第一引射管2122中的一个出现堵塞时,第一燃气腔室21211内仍能保持充足燃气供应。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4,第二分气盘结构22包括第二引射管221、第三引射管222、第二腔体部223和第三腔体部224。

第二引射管221和第三引射管222间隔设置在第二腔体部223的底部,第二引射管221的外围尺寸不同于第三引射管222的外围尺寸。第二引射管221和第三引射管222 分别穿过第一方形通孔21212并穿设承载盘211伸入底杯10的一次空气腔11。第二引射管221与位于第一喷嘴孔122的第一喷嘴相对,第三引射管222与位于第三喷嘴孔142 的第三喷嘴相对。

为了使第二引射管221和第三引射管222能够穿过承载盘211并部分地伸入一次空气腔11内,在承载盘211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引射管22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2112和与第三引射管22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211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射管221的外围尺寸可以理解为是能够让第二引射管221通过的最小圆形孔的直径,第三引射管222的外围尺寸可以理解为能够让第三引射管222通过的最小圆形孔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在引射管为圆柱形管时,其外围尺寸即为引射管的外径。在引射管为方柱形管时,其外围尺寸即为引射管的对角线的长度,在引射管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如正六边形等等)时,其外围尺寸为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由于第二引射管221和第三引射管222的外围尺寸不同,所以与两者相匹配的第一通孔2112和第二通孔2113的尺寸也不同。所以,第一分气盘结构21和第二分气盘结构22在安装时能够防呆,使第二分气盘结构22的第二引射管221和第三引射管222能够快速、正确地安装到第一分气盘结构21的第一通孔2112和第二通孔2113内。需要说明的是,引射管与通孔相匹配,是指引射管能够顺利的穿设通孔而不会被卡住。可以理解,为了使引射管刚好能穿设通孔而不致于卡住引射管,通孔的孔径可以稍大于引射管的外围尺寸。也即是说,第一通孔2112可以供第二引射管221穿过,第二通孔2113 可以供第三引射管222穿过。

另外,为了使第二引射管221的外围尺寸和第三引射管222的外围尺寸不同,本实施方式采用外径相同的两个引射管的其中一个作为第三引射管222,在另外一个引射管的外壁上设置三根筋来扩大该引射管的外围尺寸以形成第二引射管211来达到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达到此目的,例如,直接采用两根不同外径的引射管等。

第二腔体部223开设有第二燃气腔室2231,第三腔体部224开设有第三燃气腔室 2241,第三腔体部224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二燃气腔室2231内,第二引射管221连通第二燃气腔室2231,第三引射管222连通第三燃气腔室2241。第三燃气腔室2241与第二燃气腔室2231通过第三腔体部224隔开。

具体地,第二引射管221连通第二燃气腔室2231并且与第三燃气腔室2241隔绝,第三引射管222连通第三燃气腔室2241并且与第二燃气腔室2231隔绝。

第二腔体部223还形成有向第二燃气腔室2231内部凸出的凸出部2233。第三腔体部224设置在第二燃气腔室2231内时,凸出部2233与第三腔体部224的侧壁配紧密配合,在凸出部2233和第三腔体部224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传火孔225,第一传火孔225 连通第三燃气腔室2241和外界且与第二燃气腔室2231隔绝,第一传火孔225用于将火焰引导至第三燃气腔室2241处以形成火焰。

请一并参阅图2、图15至图18,火盖30包括外火盖31、中火盖32和内火盖33。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燃气腔室21211相当于燃烧器100的外环燃气腔室,外火盖31设置在第一腔体部2121上并覆盖第一燃气腔室21211;第二燃气腔室2231相当于燃烧器 100的中环燃气腔室,中火盖32设置在第二腔体部223上并覆盖第二燃气腔室2231;第三燃气腔室2241相当于燃烧器100的内环燃气腔室,内火盖33设置在第三腔体部224 上并至少部分地填充在第三燃气腔室2241内。外火盖31、中火盖32和内火盖33上均开设有火孔301,燃气通过火孔301喷出分别形成外环火焰、中环火焰和内环火焰。第一传火孔225用于中环火焰引导至第三燃气腔室2241内的内火盖33的火孔301处,形成内环火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三燃气腔室2241上的内火盖33为多孔陶瓷板。如此,燃气在多孔陶瓷板上燃烧,使多孔陶瓷板变红,形成红外线煮食,实现了极小火、炭火慢炖等功能。同时,气体在第二燃气腔室2231上的中火盖32处燃烧形成蓝色的中环火焰,从而巧妙地实现红蓝组合燃烧火焰,提高了燃烧性能和加热效率。

外火盖31开设有传火槽314和第二传火孔315,传火槽314贯穿外火盖31的顶面 311且在外火盖31的侧面312上形成有开口,第二传火孔315与开口相对且径向设置。传火槽314和第二传火孔315用于将中环火焰引导至外火盖31的火孔301处以形成外环火焰。

外火盖31设置在第一分气盘结构21上,第二分气盘结构22设置在外火盖31上并穿设外火盖31和第一分气盘结构21。为了防止漏气且方便第二分气盘结构22的安装,外火盖31开设有第二方形通孔317,第二方形通孔317与第一分气盘结构21的第一方形通孔21212相对应,第二分气盘结构22穿设第二方形通孔317。此外,第二分气盘结构22和方形通孔之间形成有较大的间隙,这样可以供从二次空气通道102补充的二次空气进入,为燃气进行空气补充,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为了使燃烧器100的外环火焰在燃烧时更加稳定,在外火盖31的侧面312还开设有稳焰槽313,稳焰槽313连通第一燃气腔室21211。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外火盖31的强度,降低火盖的变形风险以及降低漏气风险,外火盖31在第二方形通孔317边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316。加强筋结构316与第一腔体部21213的凸起部21213相配合,在气流从第一引射管2122的出气端21221向上流出时,遇到外火盖31的阻碍后水平方向运动,在外火盖31与第一腔体部2121形成的密封腔体内流动,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动时会遇到加强筋结构316的阻碍,降低了漏气风险。此外,即使外火盖31的加工精度不够,与第一腔体部2121配合时存在有小间隙,由于加强筋结构316会阻碍气流水平运动,会在配合处产生负压,能够从缝隙中吸入空气,进一步降低了漏气风险。

请结合图12和图13,为方便第二分气盘结构22安装到外火盖31上,第二腔体部 223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部2232,用于支撑第二分气盘结构22。支撑部2232包括导引部22321和承靠部22322,导引部22321连接承靠部22322,导引部22321用于导引第二分气盘结构22的安装,导引部22321凸出第一腔体部2121的外壁,且导引部22321 的高度由下到上逐渐增加,在安装时,第二分气盘结构22通过承靠部22322承靠在外火盖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腔体部223相背两侧的每一侧都设置有间隔的两个支撑部2232。如此,第二分气盘结构22的安装较稳固。

请参阅图19至图2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烧器100工作时,燃气从第一进气口12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121,部分燃气通过安装在第一喷嘴孔122的第一喷嘴喷入第二引射管221内,喷入的燃气在第二引射管221内形成负压以从一次空气腔11吸入一次空气,一次空气通道101用于补充一次空气腔11内的一次空气,一次空气与燃气在第二引射管221预混和形成混合气体,然后在第二燃气腔室2231内进一步混合,经中火盖32的火孔301向外喷射、燃烧形成中环火焰。其中,图21中的路径B表示形成中环火焰的燃气流动路径。

通过第一进气口1211进入的另一部分燃气从第一进气通道121进入第二进气通道 131,然后分别从安装在两个第二喷嘴孔132上的两个第二喷嘴喷入两个第一引射管 2122内,喷入的燃气在第一引射管2122内形成负压以从一次空气腔11吸入一次空气,一次空气与燃气在第一引射管2122预混和形成混合气体,然后在第一燃气腔室21211 内进一步混合,经外火盖31的火孔301向外喷射、燃烧形成外环火焰。在外环火焰的进气过程中,由于第一引射管2122的出气端21221的侧面312与第一燃气腔室21211 的底面通过弧面21222连接,这样可以减少在燃气通过第一引射管2122的出气端21221 进入第一燃气腔室21211的流动损失,维持外环火焰的稳定,提高燃烧器100的热负荷。其中,图20和图22中的路径A表示形成外环火焰的燃气流动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环火采用第三进气管14单独进气,在燃烧器100工作时,燃气从第二进气口1411进入第三进气通道141,然后燃气通过安装在第三喷嘴孔142上的第三喷嘴喷入第三引射管222内,喷入的燃气在第三引射管222内产生负压以从一次空气腔11吸入一次空气,一次空气与燃气在第三引射管222预混和形成混合气体,然后在第三燃气腔室2241内进一步混合,经内火盖33的火孔301向外喷射、燃烧形成内环火焰。其中,图21中的路径C表示形成内环火焰的燃气流动路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某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