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多管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42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多管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沸腾炉用的卧式多管分离装置。
在循环沸腾炉的循环系统中,需要把从炉膛内出来的高温烟气与炭粒灰粒分离开,再把炭粒灰粒送回炉内燃烧,构成物料循环。在此,只能使用干式分离器,目前使用的是干式惯性分离器或干式离心分离器。
干式惯性分离器是让气流方向急剧转变,或使含固体颗粒的烟气冲击在一组挡板上(或采用迎气流处有开口的中空冲击构件),从而达到气固分离的目的,其缺点是效率低;干式离心分离器是切向进气的旋风分离设备,烟气从切向进入一个立着的旋风筒,一边高速旋转,一边向下,颗粒由于离心力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借助重力沉降而使之收集下来,烟气则垂直向上由引出管引出,其缺点是阻力大,耐高温、耐磨损问题不易解决,检修和镶嵌内衬不方便,另外,随锅炉的增大,旋风分离器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多管离心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安装方便,阻力小,烟气处理量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由若干水平放置、并联使用的单管分离器单元作为分离单元,构成卧式多管分离器,每个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是在水平放置、带有一个园形通道的单管外壳中,放置一个带有数片叶片的叶轮,叶轮固定在单管外壳的入口端,在单管外壳的出口端,设有一根直径比单管外壳园形通道小的气体引出管,单管外壳与气体引出管间联接一下部开口的固体颗粒收集箱,在收集箱上可开一个或数个小孔,并用管道联接,使其与气体引出管出口处的空间相联通,以平衡收集箱内的压力,提高分离效果,还可在气体引出管上不同的位置上安置数片挡板,防止已分离下来的颗粒被卷走。
烟气带着固体颗粒由入口端进入单管外壳的园形通道,通过固定叶轮时,在叶片的导流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固体颗粒被分离至靠近园形通道壁面处,边旋转边向前,由单管外壳出口端落入收集箱,洁净气体则由气体引出管向前引出。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增减并联的分离单元个数来适应处理烟气量的大小,在顺烟气流动方向即长度方向上距离尺寸可以保持不变,宽度方向上距离尺寸变化也不大,因此在处理烟气量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小的占地面积,具有阻力小、效率高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中,本实用新型由十二个相同的分离单元和一个收集箱(4)组成,每个分离单元包括一个单管外壳(1),单管外壳(1)内有一个固定叶轮(2),其中叶轮轴心(5)两端呈流线型,以防止气体流过时产生旋涡,叶轮(2)的外园壁面(6)与单管外壳(1)的内壁面紧密配合,同时叶轮(2)靠在台阶(7)上,以防止叶轮(2)被来自单管外壳入口端(9)的气流推着向前运动。单管外壳出口端(10)处有一气体引出端(3)。
高温烟气带着炭粒灰粒由每个单管外壳(1)的入口端(9)进入,通过叶轮(2),在叶片(8)的导流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炭粒灰粒被分离至单管外壳(1)的内壁面处,边旋转边向前进,由单管外壳出口端(10)落入收集箱(4),高温烟气则由气体引出管(3)引出。
权利要求1.卧式多管分离器,由分离单元和收集箱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若干水平放置、并联使用的单管分离器单元组成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包括一水平放置的带有园形通道的单管外壳,单管外壳的入口端固定一带有数片叶片的叶轮,单管外壳的出口端设置一直径比单管外壳园形通道小的气体引出管,单管外壳与气体引出管间联接一下部开口的固体颗粒收集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收集箱上可开有小孔,并与气体引出管出口处的空间相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卧式多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体引出管上不同的位置上安置有数片挡板。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沸腾炉用的卧式多管分离器,由若干水平放置、并联使用的单管分离器单元作为分离单无,每个分离单元的结构形式是,在水平放置、带有一个圆形通道的单管外壳中放置一个带有叶片的叶轮,在单管外壳的出口端设有一直径比单管外壳圆形通道小的气体引出管,单管外壳与气体引出管间联接一下部开口的固体颗粒收集箱,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安装方便,阻力小,烟气处理量大,占地小,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F23C9/06GK2074860SQ9021854
公开日1991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4日
发明者牛长山, 光昕, 程晋玲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